苏宁环球未来走势(鼓楼区清江路苏宁环球商贸怎么去?)
作者:“admin”
鼓楼区清江路苏宁环球商贸怎么去? 公交线路:72路,全程约12.7公里1、从迈皋桥步行约220米,到达和燕路·迈皋桥站2、乘坐72路,经过25站, 到达育才公寓站3、步行约160米,到达苏宁环球商贸城 00071
鼓楼区清江路苏宁环球商贸怎么去?
公交线路:72路,全程约12.7公里1、从迈皋桥步行约220米,到达和燕路·迈皋桥站2、乘坐72路,经过25站, 到达育才公寓站3、步行约160米,到达苏宁环球商贸城
000718潜力好吗
【最新公告】【2010-05-12】刊登2006年度非公开发行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解除限售提示公告 苏宁环球2006年度非公开发行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解除限售提示公告 1、本次解除限售的股份为公司2006年度非公开发行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本次解除限售的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187,244,236股。 2、本次解除限售的非公开发行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可上市流通日为2010年5月14日。
苏宁环球,维维股份,中煤能源跌死人了,后市如何操作?
感觉还会再跌。。因为大盘就不好。涨幅过大,后市风险就很大。
昔日吉林纸业今日苏宁环球
原吉林纸业公司终结破产程序,通过将原经营性资产按照确定价格转让给吉林晨鸣纸业公司,所得款项偿还给债权人,公司成为无资产、无负债(包括或有负债)、无业务的“净壳”公司。
江苏苏宁集团对吉林纸业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以其持有的天华百润和华浦高科各95%的股权,按溢价评估的4.03亿元重估值转让给公司,且公司是无偿获得该项经营性资产。公司主营业务由造纸转变为中低档住宅开发。
苏宁集团下属天华百润公司项目储备为天华百润第一期天润城项目和安居工程“润富花园”项目,定位于主要满足首次置业者和普通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在当地拥有较高的价格决定权,市场前景良好。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高达4294亩,其中,已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证约1189亩。该项目土地升值前景看好,盈利能力突出。
公司股改与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实施。大股东制定了与利润挂钩的追加对价承诺以及10送2.2的追加对价水平,表明了苏宁集团对公司资产重组后的发展信心以及予以积极扶持的态度。
公司是*ST公司股改和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实施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股权过户和更名以及公司股改方案均已顺利完成,股票简称由“*ST吉纸”变更为“G*ST环球”。
根据吉林纸业的未来业绩预测,结合其房地产业务特征以及准IPO上市、*ST公司股改和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实施第一家的性质,预计公司重新上市的定价在3―――3.5元之间,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
一、苏宁集团重组*ST吉纸,股改同步实施
原吉林纸业主要从事机制纸、纸板、胶带、纸制品制造、纸浆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近三年来由于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废纸脱墨系统进口设备出现较大问题,主导产品新闻纸成本高企,一直处于亏损经营状态,导致财务风险急剧恶化,大量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公司自2002年6月21日开始停产,2003年1月5日至2003年2月27日短暂恢复生产后,自2003年2月28日至今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截至2005年6月30日止,公司资产总额为21.32亿元,负债总额为23.35亿元,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2.56亿元。由于自2002年度起已三年连续亏损,2005年4月26日公司流通股份停止交易,停牌前收盘价为1元;自2005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2005年9月8日,公司为履行在破产程序中与债权人会议达成的和解协议,避免破产风险,分别与吉林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债权人签署协议,按照和解协议确定的价格转让本公司的全部资产。2005年11月21日,吉林省吉林市中院裁定“终结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程序”。债务重组完成后,公司成为无资产、无负债(包括或有负债)、无业务的“净壳”公司。
著名民营企业江苏苏宁环球集团将对吉林纸业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以其持有的天华百润和华浦高科各95%的股权,按溢价评估的4.03亿元重估值转让给公司,并豁免上市公司由于受让上述股权而产生的全部债务,即无偿获得该项经营性资产。12月13日,公司公告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实施完毕,12月20日,苏宁环球集团已经完成股权过户,股票简称变更为*ST环球(000718)。
在上述资产重组完成之后,公司净资产为4.03亿元,每股净资产从0元上升为1.01元。根据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绩差公司,鼓励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对价安排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因此,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实施。苏宁集团通过受让吉林市国资公司持有的*ST吉纸全部股份,将持有公司50.06%的股权,占非流通股股权的94.77%。通过资产重组的对价安排,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10.08元净资产,与此同时苏宁集团承诺:在重组后,如果2006-2008年的三年内公司净利润有一年没有达到目标值(2006年度低于4,306万元;或2007年度低于5,500万元;或2008年度低于7,098万元)或者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或者三年中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外的审计意见,将向流通股股东追加每10股送2.2股的对价,追加对价只实施一次。12月9日在公司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暨相关股东会议以占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98.18%的赞成票通过了股改方案。12月26日公司股票恢复上市,股票简称由“*ST环球”变更为“G*ST环球”。
苏宁集团始创于1987年,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房地产开发、商业连锁、医*科技、五星级酒店、新型建材生产等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苏宁集团2002年在全国工商联规模民营企业排名第49位,2003年被表彰为江苏省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和就业先进单位,2004年度中国企业500强第420名。截至2004年12月31日,苏宁集团资产总额为12.18亿元,负债总额为9.1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5%,2004年度净利润4277.16万元。
苏宁集团1992年即开始进入房地产业,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南京市,在当地拥有良好的品牌和行业影响力。至今已累计开发房地产项目近40个,开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2004年房地产开发占公司主营业务的比重在80%左右,最近三年来,苏宁集团下属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完工、正在开发及计划开发项目参见下表1。
(单位:万平米)
资料来源:公司披露资料。
此次重组注入的资产是苏宁集团拥有的天华百润和华浦高科各95%的股权。天华百润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目前正在南京市浦口区开发天华百润项目;华浦高科主要从事混凝土搅拌加工、涂料生产与销售业务。本次资产重组完成后,原吉林纸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将从造纸业转变为房地产开发经营和混凝土生产销售。
二、南京市房地产行业:发展基础稳固
南京作为江苏省**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同时也是沪宁杭经济区中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近年由于受到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南京市经济也是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5-2004年GDP增长率平均达到12.9%,远远高于同期8.6%的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全年GDP增长率达到17.3%,今年上半年也保持了15.3%的快速发展势头。2004年末南京市人均GDP已经达到3305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美元达到4000美元。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南京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2004年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01.68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80元,同比增长达到13.8%;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8349.67元,比上年增长8.1%。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增长,为改善和提高住房条件以及投资性购房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南京作为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人口迁移、城市化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和农村居民在南京置业,有效地增加了当地商品房消费需求。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近两年由于房价上涨较快和利润回报可观,南京房地产开发同大多数长三角城市一样,开发投资额快速上升,2002-2004年投资额平均增长率达到39%,其中2004年住宅投资增长率高达65.5%。1997-2004年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情况参见下图3。从该图可以看出,2004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达到约60%。由于今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超常规增长的增速开始放缓。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2003年南京市公开上市出让土地602.5公顷,实现土地成交额96.4亿元。2004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南京市(市区及江宁、浦口、六合)实际出让面积277.4公顷,较上年下降56%。2005年一季度南京实际成交面积为49.29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82万平方米相比有大幅下降,同时出现37%的土地因为未成交而流标。总体上,预计2005年南京市的土地供应量仍将保持2004年的水平。因此,在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需求产生抑制作用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南京市未来房地产市场变化上,将是供求增长继续放缓。
受到整个长江三角洲城市商品房消费热的影响,南京市商品房价格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00-2004年上半年,房屋销售价格、租赁价格、土地交易价格累计上涨31.9%、18.6%、16.7%,远远高出同期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今年4月前后加强宏观调控后,南京市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均价4260元,同比仅上涨5%,比**预设的年涨10%控制线少一半。8月南京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环比负增长0.2%,9月稍有反弹。房价短期涨幅过高过快、宏调调控加强都使得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在此情况下,市场需求和供给均有萎缩。预计未来南京房价涨幅还是将受到限制。
南京市江北有望保持景气。近年来,南京市内河西地区受“十运会”和建设地铁1号线等因素影响,逐渐成为南京房地产最具人气、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而目前江北地区是南京市低价房区域,平均房价在3000元以下,随着南京城市发展中心的北移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江北地区的楼市景气将保持繁荣。
根据南京市2010年发展规划和南京都市发展远景规划来看,南京江北地区将吸纳全市近半人口的居住。根据这一规划,南京市未来将继续加大江北等新城区的土地供给,限制江南主城区土地增量。为了贯彻市委、市**“江北大开发”的整体思路,南京市**及各职能部门正积极着手从交通、供水、燃气、供电、污水处理等方面加快江北地区的市政建设。南京长江三桥于今年10月通车,过江隧道已经开工,桥北收费站即将外移,地铁2号过江线、江北轻轨正在积极规划;南京市规划的地铁中有四条为过江线路,该地块临近的过江地铁开通后,届时从该地块进入南京市主城区仅需15分钟。江北地区相对落后的市政基础设施将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得到全面的改善。
(一)天华百润:江北集中开发优势明显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后,天华百润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天华百润目前主要在南京江北开发商品住宅,在业务特色上体现为“依靠大众化市场方针,开发低价位、街坊式大型综合楼盘“,在当地市场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目前,天华百润正在开发是江北浦口区“天华百润”项目和拆迁安居工程“润富花园”项目。其中,天华百润项目正在建设和预售的是一期“天润城”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0万平方米,主要为多层、小高层普通板式住宅,主力户型为70-120平方米的两房一卫及三房一卫,天润城项目均价为2500元/平方米,润富花园均价为1850元/平方米,均主要满足首次置业者和普通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天润城项目是南京房地产市场上最大的普通住宅开发项目,在全国楼盘大盘10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位。天华百润目前已经拥有六宗、总计79.27万平米的土地储备,由于拿地时间较早,地价成本比周边同类地价低15-20%,已有明显的土地升值优势。
截至2005年7月31日,天华百润资产总额为8.39亿元,主要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99.58%。流动资产中,主要包括货币资金1.47亿元、存货(均为在建开发产品)6.58亿元。资产结构符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特点,在建开发产品―――天润城项目已经进入滚动开发的良性循环阶段,项目预售情况较好,资产质量较高。由于天华百润项目尚未竣工结算,所以还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和现金流发生。但是,1-7月公司账面上已经收到3.98亿元预收账款。
(二)华浦高科:土地增值空间大
华浦高科主要从事混凝土的搅拌加工,生产C10―C50各标号商品混凝土,下属涂料分公司主要生产外墙用水性涂料。华浦高科现具有年产50万立方米混凝土的生产能力,规划设计生产能力100万立方米。涂料分公司设计生产能力1000吨/年。该公司2003年实际生产混凝土6650.1立方米,2004年生产194107.3立方米,2005年1-7月生产202607.5立方米。华浦高科现有混凝土产品及涂料主要用于对外销售,少量销售给天华百润和苏宁集团下属其他房地产企业及相关工程承包公司。
华浦高科现建有一座2HZS120-1Q2000型强制式混凝土搅拌生产线,搅拌主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还拥有2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台泵车,设备状况良好。此外还有涂料生产设备。华浦高科还拥有一块优质、增值潜力大的资产,就是占地11.49万平米的工业土地使用权,坐落于浦口区沿江街道路西居委会,2004年以协议方式取得,使用权限还有49年。此次重组评估值2940.56万元,评估增值1261.13万元。由于**加强了建设及开发用地的控制,该地区地价还将继续上扬,该地块增值潜力很大。
目前,南京房地产行业中综合实力处于前列的本地开发商主要有栖霞建设、苏宁集团,南京城开集团等。近年来上海世贸股份、天津顺弛集团和万科集团等全国性大型开发商纷纷抢滩进入南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江北楼市逐渐升温已成趋势,但江北市场主体还依然是众多中小开发商,目前除苏宁集团外,大型房地产企业尚未全面进入江北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苏宁集团所开发的天华百润第一期“天润城”项目在规模、定价、品牌和成本上就较其它的发展商具有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天华百润项目:公司未来的利润高增长点
天华百润一期“天润城”是南京市目前规模最大的房地产项目之一,位于南京市江北浦口区。该期规划用地约500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共规划为四个街区,目前在建的是前三个街区。由于公司介入江北开发较早,该项目地价较同类地段地价要低25%左右。同时,天华百润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约4294亩,并已取得相关建设规划用地许可。因此,天华百润公司在该项目上拥有明显的价格决定和规模开发优势。
从天润城推向市场的反映,销售状况非常热烈,市场平均售价2500元/平方米左右。根据南京市房产管理*统计,截止2005年6月25日,天润城以1753套、17.52万平方米的销售业绩高居南京市单个楼盘的销售面积榜首,其销售面积占排行前10名总销售面积的30%。11月末天润城项目已收到6.5亿元商品房预售款。
(单位:万平米)
资料来源:公司披露资料。
此外,公司还在浦口开发了经济适用房性质的润富花园。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49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工程预计总投资26000万元,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将于2006年12月竣工交付。润富花园一期于2005年7月5日开盘预售,市场反应良好,截止2005年7月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签定预售建筑面积合计近9万平米。
公司拥有4294亩用地规划许可,并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1189亩,除天润城和润富花园项目占用土地649亩外,尚有540亩的土地可随时用于项目开发,这些地块均位于市场潜力巨大的江北地区,一方面足以满足公司两到三年的后续项目开发需要;另一方面,同时,随着南京市江北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数量庞大的土地储备具有较高升值空间。
五、上市公司与集团及旗下企业同业竞争风险较小
重组后的吉林纸业,将作为苏宁集团公司房地产开发的旗舰企业,开发项目以住宅类地产开发为主,而苏宁集团业务发展重心继续向商业地产业务发展,二者在“苏宁”品牌的不断壮大下,实现各自的良性发展。
天华百润在开发项目“天润城”和“润富花园”在产品定位、价格定位、消费群体、户型设计、配套设施、单元面积、景观设计以及开发进度等方面与苏宁集团下属的其他房地产企业已开发或计划开发项目均不相同。因此,天华百润与苏宁集团下属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同业竞争风险较小。
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与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实施。苏宁集团受让吉林市国资公司持有的*ST吉纸全部股份,持有公司50.06%的股权。通过资产重组的对价安排,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10.1元净资产。同时苏宁集团承诺,股改方案实施后,未来三年*ST吉纸如果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苏宁集团将向流通股股东追加对价一次,流通股股东每10股将获得2.2股股份。第一种情况:ST吉纸实现的净利润在2006年度低于4306万元;或2007年度低于5500万元;或2008年度低于7098万元;第二种情况:*ST吉纸2006年度或2007年度或2008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以外的审计意见;第三种情况,*ST吉纸未能按法定披露时间披露2006年或2007年或2008年年度报告。追加对价以上述情况中先发生的情况为准,并只实施一次。与业绩增长挂钩的追加对价承诺以及10送2.2的追加对价水平充分说明苏宁集团对公司资产重组后的发展信心,也表明苏宁集团将为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给予积极扶持的态度和决心。
虽然南京市房地产价格涨幅有限,但是预计楼市景气中心将从江南转向江北,而公司旗下天华百润控股子公司主要开发江北浦口大型住宅楼盘,在成本、品牌、规模和技术上都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预计2005年公司业绩由于受重组影响而保持微利,净利润有望达到1374.25万元,折合EPS为0.034元,扭转连续3年亏损状态。2006年由于天润城项目销售确认,主营收入有望达到13.6亿元,净利润达到近4800万元,同比增长约2.5倍。ESP有望实现0.12元。预计2007年公司净利润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速,即EPS达到0.16元左右。
按照目前地方性房地产企业平均的15―20倍市盈率和1.5―2.5倍市净率水平定价。我们以预测的2006年公司ESP为0.12,每股净资产1.04元计算,吉林纸业重新上市后的定价大约在1.56―2.6元的区间;与之相类似的同地区公司栖霞建设目前为12.5倍市盈率和2.31市净率;考虑到市场对“苏宁”品牌的认可、公司此次重新上市的准IPO性质,公司作为*ST公司股改和重大资产重组同步实施第一家的性质,我们预测其市场定价大约在3―3.5元的区间。
公司损益表及其预测: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来源:证券时报
乔新亮离开苏宁的原因?
谈到最终离开苏宁的原因,乔新亮强调再三:“IBM和苏宁对我真得很好,于公于私都无可挑剔,离职没有任何情感上的原因。”
和之前的每一次告别别无二致,乔新亮忍痛离开苏宁,也是因为“希望能继续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苏宁的最后一年,有两件工作他认为应当尝试但最终功亏一篑:
第一,给予业务侧更多支持。乔新亮是IBM咨询出身,习惯于从客户视角、从业务侧思考问题,因此技术团队做出了很多帮助业务优化的工具,比如一款用户体验监控工具,能够捕捉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每一次异常,慢、卡、报错、无货……等等,但这样一款看上去很美的工具,需要业务团队给予一定强度的运营支持保障其运转,但这部分乔新亮无权左右,一旦对方重视程度不够,再好的产品也会被束之高阁。
第二,乔新亮认为中国云市场缺一朵云,一朵能够帮助CTO支持业务的云。“现在市场上的云都是给数据中心负责人用的,没有给CTO用的。这朵云应当是紧贴业务场景,屏蔽掉中间层复杂性。苏宁有足够丰富的场景,是孕育这朵云的最佳母体。”遗憾的是,与IaaS服务商的股权置换功亏一篑,上层也更希望集团业务聚焦于零售——其实与乔的构想并不矛盾——最终乔新亮的业务云之梦只能暂时搁置。
两个理想中的前进方向均告受挫,乔新亮无法说服自己继续眼前的安逸,只能痛下决心泪别苏宁,前往环球易购。
殷俊明是什么职称?苏宁环球独立董事
殷俊明:男,1972年出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咨询专家。现任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授,江苏凯伦股份有限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曾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副教授、南昌铁路*机务段会计师。
黄石头:老医美如何应对黑马“苏宁环球”?|苏宁环球|黄石头|黑马|医美|机构|资本|品牌|-健康界
当然,还有更多的这里没有提及的以各种方式进军医美的各路资本。
中国兴旺的医美市场,其每年上千亿的产值,对嗅觉灵敏的资本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力。
然而市场再大,当各种资本全面介入时,这个有限的市场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仅仅在三年前,全国的医美机构都是盈利多,亏损少,属于非常值得投资的黄金产业。
然后,最近两三年来,当中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进入去库化阶段(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只是国家管控能力出色)之后,全国各地的各级资本(含民间)纷纷进入医美行业。
一个最明显的指标是,5年前很多地级市可能只有一两家医美机构,有的地区可能一家医美专业机构都没有,但最近两三年,各地全新的医美机构纷纷开业,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地级市都有了3-5家医美机构,5-10家的情况比比皆是。
地级市如此,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更是疯狂。尤其是一线城市,当各路资本大鳄裹挟着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在医美市场必将掀起冲天巨浪。
我想每一个医美企业的掌舵人都会感到无形的压力。
今天的疯狂开店潮,一两年后或许是疯狂的关店潮?
中国医美市场能够承担如此多的,在房地产不景气后出来的天量游资吗,哪怕是小小的一部分?
这些以短期利益为目的的资金疯狂的进入医美,对医美行业是馅饼还是陷阱?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些不算深,但也不算浅的问题。
至于原来深耕医美行业的诸多机构该何去何从,更是现在、当下,必须迫切面对的问题。
原来散落在各地的中小医美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是寻求资本的援助?还是按照自己的套路继续走下去?
是自强不息?还是同业内广泛合作,区域内化干戈为玉帛联手应对?
很多很多的问题,作为个体的我,当然解答不了全部的问题和困难,而且不同区域的现实问题是不一样的,不同企业的困难更是千差万别,我是没有什么包治各地不同企业不同病症的灵丹妙*或良方。
所以下文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当众多资本全面进入医美行业,一个全新的医美更大时代一定迎面扑来,我们身处的企业该如何应对?
一、医美大机构的应对难题
中国医美有大企业吗?看跟什么行业比。如果跟房地产比,那没有,如果跟一些小微企业、小行业比,那中国医美行业有盈利非常可观,堪比一些名声在外却利润不高的大公司、知名行业。
论规模,中国医美大机构的企业规模并不大,最大的全国连锁也就近二十家的规模,而且每家整形美容医院也不大,最大的单店20000多平方米,普遍的大型整形美容医院只有3000-5000平方米。
但论营业额,中国的医美大机构营销规模并不小,最大全国连锁机构也有数十亿元。
而论利润指标,则更可观,单店年利润过亿的医美机构应该在十家上下了。是的,你没有看错,单店年营业额数亿,毛利润过亿的已经有十家左右了。
看到这,一些不了解医美市场的投资者是否瞠目结舌?是不是要特别佩服资本的超级敏锐的嗅觉呢?
我们回头来看看,苏宁环球此次收购的十一家医美机构遍布全国,北有北京、唐山、石家庄,南有广州,东有上海、无锡,西有昆明,中有武汉,而且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一二线城市,由此可见,苏宁环球的线下全国布*已经初露端倪。
下一步棋怎么走?我相信很多业内人士和我一样,密切关注着苏宁环球的一举一动。
作为一个刚刚跨界踏入医美行业,未来有可能把医美作为主营业务之一的大型上市公司,苏宁环球既有长处,也有短板。
笔者在本系列文的第二篇里已经表达了对苏宁环球未来的一些顾虑和担忧。
坦率地说,医美这行水很深,想要安全无恙地蹚过去,不易。
经过前面十几年的大浪淘沙,中国医美行业已经基本分割了市场,划定了疆域。
现在除了一两家敢号码全国连锁医美品牌外,其他的大部分是区域性的强势品牌。当然连锁的投资公司还是不少的,只是他们各地的品牌并不一定是统一的。
除了一些四五线小城市医美市场才刚刚踏入竞争时代,对一二三线的大中城市来说,已经竞争多年,已经逐步形成现有的竞争格*,当地均有不同品牌的各大、中、小医美机构占领。
如果以苏宁环球现在的全国布*来看,未来苏宁环球医美直接的竞争对手应该是美莱和艺星。
这是两个同样已经布*全国各重点城市的知名整形连锁品牌,不过,它们并没在现阶段立即谋求上市,或为了上市而上市的企图。
个人认为,这两家同时也将是苏宁环球未来在全国市场将正面直接竞争的最主要竞争对手。
1.真正全国第一医美连锁品牌--美莱:
99年成立的美莱是雄踞医美业多年的老品牌,可以说是身经百战,战功赫赫。
而十年前就开始坚持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内部培训机制,使得美莱在多年前就已经做到了医美同行中相对最规范的模块化运营。
这种以制度管理公司,而不是以个人英雄主义左右企业兴衰的模式,在医美业实属难能可贵和独树一帜的。
正因为此,美莱这几年来能始终保持稳健发展,并逐步把网络铺遍全国,大部分做到当地第一,最起码也能做到同城前三,品牌稳步扩张,也让投资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2.全国品牌知名度第一的连锁品牌--艺星:
05年进驻中国的韩国艺星,后来把品牌转让给一家新兴公司,真正让其声名鹊起的其实在最近五六年。
在品牌包装和推广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良好的品牌战略及运作能力,让其在品牌知名度上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全国最知名的医美品牌,这其中全国卫视投放战略居功至伟。
然而在具体的项目营销、医疗质量和内部衔接上均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也正因为此,导致公司的发展尚未进入佳境。开店扩张速度很快,但利润完全度好像未达预期。
3.利润指标完成度极高的各地医美诸侯:
其实,除了这两大品牌,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区域性第一医美品牌或区域性医美第一投资公司,他们的利润完成度非常可观。
我们估且称之为各地医美诸侯吧。本来以现在这些大型医美机构的规模和利润,甚至很多单店(一家整形医院)就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只是出于种种考量,这些企业的决策者并不愿意现在上市。
(当然,对于这些利润可观的各地大型医美机构未来是否会因为政策/税收变化等因素,以至未来也必须走上上市之路,这里不展开探讨。)
其实,非上市公司并不意味比上市公司缺钱,资本后面还有资本。烧钱游戏也许在别的行业能憋死对手,却未必能在医美业如法炮制。
对于苏宁环球来说,进入医美的起点虽高,然而面临的对手却也更强,想真正从别人那里抢走市场,除了资本运作,未来还是要从内部管理和市场经营、营销广告等落地执行上尽快上手。
对于原有的大品牌来说,大资本进来了,又多了一个不缺钱、可以烧钱的竞争对手,不管怎么严防死守,难免都要分走一部分市场。
除了固守自己原有的江山,也要尽可能地寻求创新,开辟新的市场和战场。
同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短时间内,对技术的投资可能会消耗掉不少资金,然而从长远看,在价格战,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中,唯有“回归医疗本质”技术这个门坎,能拉开与大部分同业者的差距。
而在于开辟新的战场的方法很多,其中,加大人才阻击战的力度,或许是现有医美大机构针对上市医美机构的有效办法之一。
至于已经有上市基础的大公司要不要上市?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般来说,非上市公司效率更高,纳税更低,成本也更低,甚至可以悄悄地行走于灰色地带,闷声发大财。
而上市公司更规范有序,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能在短时间内把企业规模做大,然而时刻处在公众的监督下,也会有诸多不便之处。
(特别说明:除了苏宁环球,其实很多医美机构正走在上市的不归路上,这里没有展开探讨。至于好几家已经上市(非主板)的医美机构,虽然名义上已经“上市”,但和苏宁环球这种主板上市机构有很大差别,其实日子并不好过。但于笔者在资本运营这块并不擅长,所以也就不敢贸然评论了。)
面对原来的强势全国连锁医美品牌,及本地区的强势一线医美品牌,现在又要面对来势汹汹的众多上市公司大资金集团介入医美市场,现在和未来最痛苦的就是中型医美机构。
未来中型企业的压力尤其大,现在在全国各地的医美营业额/利润排行榜上没有进入前三的,我们估且都划入中型医美机构。
任何一个城市的医美品牌中,消费者很难记住三名之后的第四名。
在一个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不算很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中型机构往往也能赚得盆满钵满。但一旦进入白热化竞争时间,最先倒下去的不是运营成本低的小型机构,而是中型机构。
在医美行业也是如此,当上市资本开始全面介入后,中型医美机构则必须马上要担忧自己在这场混战中是否还有容身之处。
至于到底应该抱团取暖,跟同样的中型企业联手抗衡?还是提前给自己寻好不同的退路?
关于这点,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各个老板想法也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
不过,笔者始终认为,面对资本到来的滚滚热潮,最难熬过去的不是大型医美机构,也不是小型医美机构或微小医美机构,而恰恰是中型医美机构。甚至我们可以确信,全国各地第四名之后中型医美机构的寒冬已经到来,未来大量的中型医美机构会被兼并、托管或倒闭。
对中型医美机构来说,虽然上市资本全面介入医美,竞争开始真正的白热化,市场被瓜分,利润被摊薄,人才被抢夺,然而成本却依旧高企,既没有大型医美机构的实力,又不如小型医美机构的船小好调头,如果不早寻退路,或迎难而上做强做大,只靠自己的资金或另筹民间资本都很难撑过去。
这是未来全国各地中型医美机构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至于有些医美机构本来就在生死线上挣扎,未来更加雪上加霜。因为除了上市资本外,各路民间资本也纷纷进入医美行业,而中国的经济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变化,其实整个经济都是一个长期的“L”型走向,这种大经济环境下,不早寻出路,怎么熬过寒冬?
个人以为,中型医美机构的出路无外乎几条:
要么缩减规模,成为有特色的小型专项医美机构,或退守四五线城市成当地第一品牌,避其上市及大型医美机构在大城市的竞争锋芒,偏安一隅。
又或者看准时机,将机构打包出让,从此淡出江湖。
至于硬撑下去,坚信自己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硬汉,迎接他的最终极有可能是项羽兵败至乌江。
而同行间的合作很难,卖掉自己亲手创建的机构也不易,死撑下去只会难上加难。
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我们固然要对自己有信心,也不能盲目乐观。看准形势,定好方向。有时候及早上岸,或者认输转行,未必代表退缩,而盲目前行,也未必是勇敢。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每一波潮涨潮落,都是一次对行业的优胜劣汰,能活下来的都是强者中的强者。
但是,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要尽早做出决断,强敌在前,最忌优柔寡断,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等到退无可退才后悔,落得惨淡收场的结*。
笔者在此大胆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恐怕将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型医美机构将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未来,面对市场上充裕的大量资金进入医美行业,小型医美机构在这场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反而有自己的优势:
成本低,如果项目有专长、有特色,易于根据市场作出最快的调整。
然而,这种容易也是相对而言,因没有特色、经营不善而倒闭的小诊所比比皆是,只是不象大中型医美机构关门那么引人注目而已。
小诊所的倒闭大多是因为技术没有特色、特长而造成的口碑下降、顾客越来越少所导致,也有小部分是资金链出现问题或公关不力,或遇突发事件所致。
市场上资金充裕,缺少投资的管道和好行业太少,民间资本的介入,有时也会惠及小型医美机构,这时候小型医美机构一定要冷静,自己的企业真的需要资金来扩张吗?
不管是天上掉下来的资金,或是通过多年小诊所的有限利润辛苦积累下来的资金,如果没有提前构建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受不了诱惑,贸贸然忍不住扩大成中型医美机构,或开多家小型连锁店,很有可能反而使自己的企业迅速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对小型医美机构来说,常常是信心满满地把钱投出去后,才发现扩大规模可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其中牵扯到成本、人员、市场、广告、公关各种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
所以,小型医美机构千万不要盲目扩张,除非你的项目足够有特色,可以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医美商业创新模式,并且拥有扩张所需的人才梯队,并且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最后还要对想投资的市场进行了足够的市场调研,才有火中取栗的可能。
值得提醒的是,最好能避开大型医美机构所擅长领域的锋芒。
对于更长远的未来,十年后的中国医美市场,笔者倒是看好那些走精品路线的有专长/有特色,有著名专家/著名强项的--“回归医疗技术本质”的小型特色诊所,类似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那些琳琅满目,很多只做一两个专长项目的私人整形美容诊所。
能坚持在单一项目上做出自己的特色、专长,做出自己的口碑。这样的小诊所抗风险能力,不管在今天,还是明天,更或是明天的明天,反而远远高于一些外强中干的中型医美机构。
最近,我常常跟做医美投资的朋友说:
昨天的中国医美市场就象个“保龄球”--两头细,中间粗。
在两三年前,中国医美成功的小型机构不多,大型企业也不算多,倒是不大不小的中型企业数量不少,而且还大部分都生存的不算太差。
因为两年之前的中国医美行业曾经有过狂飙突进的黄金十年。
当一个行业处在黄金时代里,只要不是运气太差,企业怎么做都较容易赚钱。
现在中国各地医美市场上的大中型机构大多是前面十年黄金时代里的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
而最近一两年开始,到未来的三五年,是中国医美行业剧烈洗牌的时代。
至于未来的医美市场,个人以为会呈现“哑铃”形状--两头粗,中间细。
中型医美机构在这洗牌的时代,生存空间会被挤压,要么被大资本吞并,要么缩减规模成为小型医美机构,要么倒闭关门。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资本进入,就象我们无法阻挡市场前行的脚步一样,我们同样也无法阻挡资本的浪潮。
我们或许经常在体育台上看见过一些优秀的冲浪运动员,眼见大浪排山倒海而来,迅速调整好角度,抓住时机,迎着汹涌的波浪而上,却巧妙地利用浪的推力,把自己送上了顶峰。
中国医美这个巨大的市场下埋藏着无尽的宝藏,也潜伏着数不清的陷阱。而那些拥有高超技巧的“弄潮儿”,却能迎着风浪,借势而上,一飞冲天。
即使黄金十年已过,中国医美业的今天和未来,相对于中国很多其他医疗子行业,或其他更大的高度市场化行业,仍是最值得投资的朝阳产业。
就象查尔斯·狄更斯说的:
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都在奔向与其相反的地方。”
下篇预告:
如果依然有下期,笔者会把角度对准现有医美行业的精英人才们,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我们的思路和态度,来应对已经扑面而来的资本介入之后的中国医美行业全新的大时代?
苏几章养宁电器、苏宁环球、苏宁地产三家企业什么关系
苏宁电器(苏宁易购)、苏宁地产(苏宁置业)属于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苏宁环球是一家地产公司。苏宁创立于1990年,员工28万人,在中国和日本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苏宁易购(***.sz)和乐购仕(ラオックス【8202】)。苏宁置业是苏宁控股集团旗下的大型房地产集团。苏宁置业致力于城市智慧场景的开发与运营,是苏宁智慧零售场景互联网门户不动产的持有和管理平台。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718,证券简称:苏宁环球)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
苏宁环球和苏宁易购有关系吗?
苏宁环球和苏宁易购两者之间没有关系,苏宁环球的老板是张总的哥哥,以房地产为主,苏宁易购则是张近东的公司,两个公司互相没有关系。
南京房地产上市公司有哪些?
1.中海地产南京公司
中海地产南京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地处中国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带,是中海地产总部在内地成立的第9家地区公司。截至2011年6月,南京中海累计已开发面积95万平米,待开发面积36万平米,已实现销售额近70亿元人民币, 2012年上半年销售额近29亿元人民币,位列南京市第一。其中中海•塞纳丽舍于2007年荣获“双节双优住宅方案金奖”,中海•凯旋门则于2010年荣获“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中海•凤凰熙岸项目荣获“2012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住宅小区优秀规划工程”单项奖。
2.苏宁环球股份
苏宁环球股份作为深交所上市的多元化超大型综合性企业,近年来凭借雄厚的实力跻身中国企业五百强前列,并以骄人的业绩位列中国房地产企业前二十强。先后开发多个著名地产项目,例如闻名遐迩的“瑰字”系列住宅项目、威尼斯水城与天润城项目。2011年,苏宁环球加快了在高端酒店业的发展步伐,先后与著名的万豪国际集团、喜达屋国际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苏宁环球商业地产的极速发展,不久的将来,苏宁环球将成为高星级豪华酒店业的新航母。
3.保利江苏房地产发展
保利江苏房地产发展成立于2009年10月,系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全资子公司。截止2010年底,保利地产品牌价值达136.89亿元,公司总资产突破1300亿元,实现当年销售认购过660亿元。自成立后,保利地产又进驻了无锡、常州、连云港三个城市;拥有了保利•香槟国际、保利。紫晶山、无锡•香槟国际、连云港•海上五月花四个在建项目,另有三幅地块待开发。公司目前主要投资方向为中高端住宅、别墅、文化地的等。
4.南京万达广场投资
南京万达房地产开发是万达集团下属子公司。万达集团股份成立于1988年,是建设部审定的一级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大连长春、成都、贵阳、昆明、重庆等城市进行规模开发。万达集团,中国商业地产领地,厚载24载,布*全国70余座万达广场,座座中心鼎盛。与南京结缘10年,新街口万达广场、建邺万达广场、江宁万达广场,三座万达广场,均以无可比拟的王者之气,运营城市新中心。
5.金地集团南京置业发展
金地集团南京置业发展成立于2007年9月25日,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自有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等项目,系金地集团控股子公司。金地集团初创于1988年,1993年开始正式经营房地产。金地集团已经建立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中心的华东、华南、华北的区域扩张战略格*,并已成功进入武汉市场。在企业信誉和业绩的基础上,金地品牌不断提升,连续获得“中国发展最快的品牌房地产企业”、“中国房地产品牌战略创新10强”等称号,位列“《新地产》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第三名。
【苏宁环球未来走势(鼓楼区清江路苏宁环球商贸怎么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