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百科>华夏银行最高股价是多少(大手笔!斥资10亿,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增持1.54亿股,两年前溢价入*如今仍浮亏)

华夏银行最高股价是多少(大手笔!斥资10亿,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增持1.54亿股,两年前溢价入*如今仍浮亏)

2024-01-04 18:16:14

作者:“admin”

大手笔!斥资10亿,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增持1.54亿股,两年前溢价入*如今仍浮亏 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1个月间增持1.54亿股。 3月2日,华夏银行公告称,当日收到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

大手笔!斥资10亿,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增持1.54亿股,两年前溢价入*如今仍浮亏

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1个月间增持1.54亿股。

3月2日,华夏银行公告称,当日收到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发来的告知函。2021年1月28日至3月2日期间,京投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该行普通股股份约1.54亿股,达到该行普通股股本总额的1%。

此次增持后,具有国资背景的京投公司持有华夏银行的普通股总数达到约14.61亿股,持股比例也从8.5%增至9.5%,仍属于该行第四大股东。

2018年末,京投公司参与华夏银行292亿元定增计划,跻身该行第四大股东,彼时京投公司以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入*华夏银行股东之列,耗资逾149亿元。时至今日,这部分股权仍未解除限售。

3月2日,华夏银行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增持股份达到1%的提示性公告》,至此,第四大股东京投公司持有华夏银行的股权比例已从8.5%增至9.5%。

公告显示,京投公司的增持行为发生于1月28日至3月2日期间,也就是说,短短一个多月,京投公司就买入该行约1.54亿股。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上述期间,华夏银行A股股价最低时为6.04元,最高时为6.57元,据此区间估算京投此次增持耗资约在9.29亿元至10.11亿元之间。

公告称,此次增持所涉及的华夏银行股份均享有表决权,不存在表决权委托或受限等任何权利限制或被限制转让的情况。同时,华夏银行强调,此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华夏银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实际上,京投公司跻身华夏银行重要股东之列源于2018年华夏银行的大规模定增。2018年9月,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计划非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数量不超过25.64亿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92.35亿元,而发行对象为首钢集团、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及京投公司。

据华夏银行2019年报,最终京投公司在上述定增中认购的股份为13.07亿股,而第一大股东首钢集团认购其中约5.2亿股,国网英大认购7.37亿股后成为华夏银行第二大股东。首钢集团、国网英大、京投公司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0.28%、19.99%和8.5%,相关股份登记于2019年1月8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的这次定增中,三家国资背景的企业均是以相比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溢价的方式认购25.64亿股股份,定增价格与股价出现倒挂。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三家企业以11.4元/股的增发底价认购上述股份,而公告发布时华夏银行二级市场的股价为7.68元/股,相比定增价格低了32%。

显然,在定增两年后,京投公司等三家企业的此笔投资至今已浮亏不少。截至3月2日,华夏银行收盘价为6.21元/股。彼时,京投公司斥资逾149亿元认购的股份,到目前市值为81.16亿元,若不计算分红收益,两年间京投公司此笔股价已浮亏约67.84亿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京投公司仍在大举买入华夏银行股票。

记者了解到,在2018年的定增中,华夏银行方面称这次三家公司的认购主要是看好银行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长期成长价值。三家认购股东对于银行的投资注重战略性,将长期持有。虽然银行股和华夏银行的整体处于价值低估状态,但是未来伴随宏观经济的企稳和银行业绩的提升,银行股的整体估值会得到修复。

据该行2019年报披露,京投公司所持有华夏银行8.5%的股权仍在限售期内,预计将于2024年1月8日方可上市流通。

2月21日,华夏银行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公布了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快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华夏银行资产总额33998.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55%。2020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53.09亿元,较上年增长12.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75亿元,同比减少2.88%。

华夏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行全年净利润下滑的幅度相比二季度末、三季度末是有所收窄的。至于2020年盈利同比下降的原因,一是受疫情减费让利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该行为应对风险因素而较大幅度地增提拨备。

加大拨备计提和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让该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截至2020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80%,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7.22%,较上年末上升5.3个百分点。

另外,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华夏银行管理层也出现变动。2月9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董事会于2021年2月9日收到副行长李岷的书面辞职报告。公告称,李岷因工作原因,辞去该公司副行长职务。彼时,记者致电李岷方面核实,对方表示不便透露具体原因。

据澎湃新闻近日报道,李岷已到任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随着李岷离任,华夏银行目前的高管架构为“一正三副”,行长张健华加关文杰、王一平、杨伟三名副行长。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华夏银行是国企吗?

是国企,但不是国有独资。

华夏银行,于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一家股份制银行。

华夏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还有非国资性质的股东,因此不属于国有独资企业,而是国资控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此外,华夏银行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传统国企色彩比较淡。

华夏银行的股票为什么比光大银行的股票价格贵

搜一下:华夏银行的股票为什么比光大银行的股票价格贵

又有银行被重罚近300万!不良率在上市银行中最高 - 上游新闻·汇聚向上的力量

因多项违规案由,近日华夏银行南宁分行收到罚单,共计罚款285万元,并被责令整改。相关责任人员也受到了不同金额的罚款和警告。

这并非华夏银行今年首次收到罚单。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华夏银行已经收到监管部门开具的共7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已超千万元。

5月12日,中国银保监会广西监管*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七宗罪”,华夏银行南宁分行被罚款285万元。具体如下:

贷款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

贷款管理不到位信用卡资金被挪用于限控领域;

在华夏银行的违规事实当中,有三项是由于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这在银行受罚事由中颇为多见,也有不少银行因此被罚。

被挪用的资金当中,一项是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据了解,不少的借款企业都是打着流动资金贷款的幌子,而资金实际用途为房地产开发。

此外,其他两项贷款管理不到位,违规流入了限控领域,分别是“员工消费贷款”和“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了限控领域。虽然没有明确说是哪个限控领域,但无非也就两个方面,一个可能是用做了购房的首付,另一个可能就是流入了股市。

违规以贷转存滚动办理存单质押贷款是华夏银行另外一种违规事实。以贷转存是银行违规揽存手段,一般在银行冲存款规模的时候使用。借款人通常是按照银行的要求贷一笔款然后再存入银行。然后再以存单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后把贷款再存入银行,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操作,扩大存款规模。

事实上,这并非华夏银行今年首次收到罚单。今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已多次被银保监系统处罚。

据统计,2022年以来,华夏银行已经收到监管部门开具的共7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已超千万元,高达1393万元。

除本次这张200多万的罚单外,华夏银行2022年还有3张罚单处罚金额超过百万元。2022年3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告,对华夏银行作出罚款46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原因是华夏银行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具体包括多达18项违规行为。

此外,1月25日,因“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掩盖不良资产”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320万元。央行沈阳分行同样在1月份对华夏银行沈阳分行罚款198万元。

而在不到一个月前的4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宿迁银保监分*行政处罚信息也显示,华夏银行宿迁分行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发放主体结构未封顶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贷款资金被挪作他用等行为收到了两张罚单,处罚金额上百万元。

另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一年,华夏银行共领41张罚单,被罚1.15亿元。曾在2021年5月收到银保监会的巨额罚款9830万元,刷新了2021上半年银行业被罚金额的最高记录;并在去年年底因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七项违规问题被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点名。

2021年12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发布《关于华夏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的通报》,通报华夏银行存在互联网贷款利率宣传不规范,向“一老一小”等个人客户销售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违规查询、存储、传输和使用个人客户信息以及违规向贷款客户转嫁成本等7类违法违规问题。

业绩方面,2021年第四季度,华夏银行业绩增速出现下降。

据年报,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为958.7亿元,同比增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35亿元,同比增10.62%。而2021年前三季,该行营业收入为724.93亿元,同比增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95亿元,同比增14.7%。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资信)在《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一期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中称,华夏银行业务的较快发展使其资本消耗较快,核心资本面临一定的补充压力。

近日,上市银行一季度财报陆续披露完毕。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华夏银行业绩增长仍旧乏力,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6亿元,同比增长5.06%。

从资产质量上看,相较于去年末,16家上市行不良贷款率整体均有所下降,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但不良贷款余额基本处于上涨态势。

具体来看,在上述16家上市行中,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82%;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75%。

业绩承压下,自2022年年初至5月16日,华夏银行股价呈震荡下跌趋势,从高点5.89元/股下跌至5.3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银行近一年董、监、高人员频繁离职。据华夏银行公告,今年以来,该行副董事长罗乾宜和行长张健华先后辞职。

而在去年,该行副行长李岷,董事张巍、邹秀莲、谢一群、李祝用,监事林新、武常岐、马元驹、孙彤军、华士国陆续辞职。

原标题:又有银行被重罚近300万!

市净率排行_A股398股跌破每股净资产ST世茂、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市净率最低_排行榜网

其中ST世茂、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市净率最低,分别为0.259倍、0.316倍、0.336倍.

市盈率TTM·动态市盈率:-总市值除以全年预估净利润,例如当前一季度净利润1000万,则预估全年净利润4000万·静态市盈率:-总市值除以上一年度净利润·滚动市盈率:-:-市净率

其中ST世茂、民生银行、金融街市净率最低,分别为0.248倍、0.318倍、0.333倍.

从市盈率来看,估值最高的破净股是金隅集团(601992.SH),为1554倍,是唯一一只破净股中估值超千倍的股票;估值在100~1000倍的破净股有19只;估值小于10倍的破净股有129只,其中,银行股的市盈率均低于10倍;而亏损的破净股有108只.从股价来看,硕世生物(688399.SH)最高,11月2日的收盘价是52.15元.此外,股价在20元以上的有11只股票,其中神州细胞-U(688520.SH)、九安医疗(002432.SZ)、国*一致(000028.SZ)、明德生物(002932.SZ)、英科医疗(300677.SZ)这5只医*股的股价均在20元之上

景顺长城沪深30近1年-3.80%国泰纳斯达克10近1年39.73%十元起轻松投资华夏中证动漫游戏近1年47.33%国泰中证动漫游戏近1年47.10%基金公司筛选:全部基金公司基金代码基金名称单位净值|日期日增长率近1周...

具体来看,宁波银行的是市净率为1.4倍,位居行业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市净率为1.14倍;成都银行则为1.03倍,位居行业第三;还有杭州银行、常...

市净率:-每股收益:-股息率:-总市值:-港市值:-市盈率:-每股净资产:-换手率:-1个月-3个月-52周-实时公告:名称最新价涨跌幅股票涨跌幅排行股票涨跌幅排行...

华夏银行“27宗罪”,罚款金额比肩宇宙行,昔日混改标杆股价却阴跌七年:当银行失去风险定价能力,风险就来了

就像阿基里斯悖论,即使对手在龟速向前,只要华夏银行(600015)更慢,它就永远与对手保持着差距。

华夏二字意义非凡,由于其分量之重,鲜有企业会以华夏二字命名。

或许也是这两个字的“八字”太硬,取名“华夏”的企业往往短寿促命、运途多舛。

国内金融行业中,以华夏命名的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公司各有一家,其中:

华夏人寿保险在2020年被银保监会依法接管,刚刚在今年7月接管期尽;

华夏基金也归于中信集团旗下,目前在业内尚存余威。

还有一家华夏银行(600015.SH,华夏,该行),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第五家上市银行,论资历在国内股份行中说一不二。

但是如今的华夏银行,论市值仅比2019年上市的浙商银行(601916)(601916.SH,浙商)略高,排在上市股份行末尾。

华夏银行的股价也自2015年6月牛市高点以后一路阴跌了7年之久。

曾经心气高傲的天选之子,如今却徒剩华夏之名,个中曲折,请容风云君慢慢道来。

“27宗罪”:罚款金额名列前茅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自此,严监管就成为了金融行业的重要主题之一。

2020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金融体系涉房信贷的管控,严禁经营贷、消费贷等绕道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监管重拳整治下,华夏银行依然“顶风作案”,连续收到违规涉房罚单。

2022年7月8日,苏州银保监分*对华夏银行苏州分行及两名工作人员开出了3张罚单,主要问题是对公贷款及个人贷款业务管控不到位,对2名工作人员分别处以6万元罚款,对华夏银行苏州分行处以85万元罚款。

(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同月的21号,华夏银行常州分行被银保监连发5张罚单,违法违规事由主要集中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常州银保监分*对华夏银行常州分行处以80万元罚款,并对相关涉事人员予以警告。

(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一个月内连收两张罚单对于华夏银行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它的能耐可远不止于此。事实上,2021年5月21日-2022年11月21日期间,华夏银行共计出现105次违法违规处罚,被各地银保监会罚款累计达到1.6亿元。

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华夏银行平均每月因违法违规被处罚近6次,每月罚款金额达891万元。

同期,A股上市股份行也都受到了监管机构不同程度的处罚。

虽然其他股份行在处罚次数上受体量、业务类型以及网点数量的影响而存在显著多于华夏银行的情况,但在处罚金额上,民生银行(600016.SH,民生)的1.7亿元与华夏银行的1.6亿元远远领先同业,排名第一及第二。

2021年末,“宇宙行”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有境内员工41万人、营业网点1.6万个,在2021年5月-2022年11月期间,工商银行被处罚金额累计为1.58亿元。

而同期,华夏银行仅有员工3.9万人,营业网点1008家,受处罚金额累计居然比工商银行还要多2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5月21日,华夏银行因27条违法违规行为而被罚9830万元,这是2021年银行业开出的第二高罚单。第一高是民生银行,被罚1.1亿元。

(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这27宗罪,几乎涵盖了一家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每一宗都能伤人于无形,而华夏银行能够通过个人奋斗、单凭一己之力集齐这“夺命二十七式”,堪称“绝世高手”。

2021年12月,银保监会对华夏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列举了该行存在向个人客户销售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违规查询、存储、传输和使用个人客户信息以及违规向贷款客户转嫁成本等7类违法违规问题。

(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无论是触目惊心的行政处罚,还是措辞严厉的监管通报,都显示了华夏银行内部风险管控机制的不健全。

银行天然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一旦内控松垮,必然殃及资产质量。

对于一家银行而言,资产质量是其经营重中之重。

2021年财政部出台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对于的银行资产质量(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的要求和监管内容最多。

风云君结合监管内容,从“资产质量”、“资产负债定价”、“非息业务”、“成本管控”、“资产回报”、“成长属性”6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评价模型。

以2021年年度数据为基础,在资产质量这一项,该模型显示华夏银行在上市的38家代表性商业银行中排在第37名,位次垫底。

这样看不够直观,我们以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一般性指标——不良贷款率,进行对比。

2016年至今,上市股份行大多数都实现了不良率的持续压降,这意味着这些银行积压的资产质量问题在这期间都处于持续好转的趋势中。只有华夏、民生、浙商三家是个例外:这三家2022H1的不良率都高于2016年的不良率。

这说明华夏、民生、浙商三家的资产质量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还在恶化。其中,华夏银行2022H1的不良率为1.79%,可以说它的资产质量在上市股份行中最差。

事实上,不止股份行如此,2022H1,华夏银行的不良率在所有上市的42家A股银行中也都是最高的。

面对居高不下的贷款损失风险,华夏银行有没有预备较为充足风险缓冲垫呢?

这里,我们又能够看到该行“出类拔萃”的一面。2022H1,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52%,由低到高排在所有上市商业银行中的第二位,仅次于民生的141%。

要知道一些不良率更低的银行同业,普遍将不良拨备计提到250%-400%的比例水平,更有甚者拨备率达到500%以上,可谓将风险准备计提得足足的以备不测。

华夏银行倒好,拨备率常年围绕着监管最低要求打转儿,对自己应对信用风险的能力保持着十足自信。

那么,该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确实比其他同业低吗?

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变化时,我们通常会关注“关注类贷款”的变动。这类贷款在银行业务层面被划分为风险程度较高的贷款,在未来有一定的劣变可能,如果被用为银行管理资产质量的缓冲手段之一,则银行的资产质量隐患可能更大。

因此,关注类贷款余额的占比情况,就成为我们观察银行不良贷款压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18年以来,华夏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处于下降趋势,但这并非特例,全行业在高压监管下,都符合这样的趋势。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华夏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占比自2018年以来几乎一直保持在同业最高水平,2022H1,华夏的这一比例为2.9%,稍稍让步于浙商的3%,二者夺得了这一榜单的前两名,可以说他俩面临着更高的关注类贷款劣变压力。

(来源:各企业财报)

阿基里斯悖论:比龟速的对手更慢

上市银行整体依旧保持着总资产规模的扩张,这是银行获取收入的重要基础之一。

2018年以来上市银行整体的总资产同比增速稳中有升,由8%缓慢抬升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0%。

2020年以后随着上市银行整体总资产同比增速放缓,华夏银行的总资产增速开始快速回落,2022年前三季度该增速为8%,较2020年放缓4个百分点以上。

资产端增速放缓导致华夏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速由2019年的17%迅速降至2021年的0.3%。2022年前三季度该行的营收同比增速为0.7%,收入端几乎陷入增长停滞,而同期上市银行整体的营收同比增速保持在6.5%的水平。

利润端,华夏银行的表现同样长期逊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以2022前三季度为例,华夏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5%,而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1%。

如果我们把银行业务的枝枝蔓蔓砍掉,会发现业务核心就是一个“存与贷”,这就是银行的商业模式——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资金的二道贩子。

这几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如果你能懂得低买高卖的话。

能够盈利几乎是每家银行都能做到的事,银行与银行在核心业务上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在资金成本相近的情况下,谁既能找到收益率更高的放贷目标,同时又能平衡好风险。好银行与差银行在收益率上可能就是十几个BP(基点)的差异。

华夏银行输了一路,在资产回报能力上同样如此,其ROA常年低于上市股份行平均水平,即使有杠杆加持,该行最终的ROE也是持续低于上市股份行平均水平。

2021年华夏银行的ROA为0.67%,而上市股份行平均ROA为0.78%,中间相差的这10来个BP,可能是华夏银行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高度。

就像阿基里斯悖论,即使对手在龟速向前,只要华夏银行更慢,它就永远与对手保持着差距。

曾经,华夏银行的混改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商业银行混改的标杆。

华夏银行的前身是首钢财务公司,北京国资委是其第一大股东。截止2022年9月末,首钢集团依旧持有华夏20.28%的股份,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

2005年,华夏银行引入德意志银行作为第二大股东,准备在技术支持、零售银行、业务国际化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此后,华夏银行又陆续引入了国网英大(600517)(国家电网)、润华集团等股东,形成了“国资+外资+民资”的混合制股权结构。

2016年11月,人保受让德意志银行持有的华夏银行股份,德意志银行正式退出。从引入德银开始,华夏银行就不遗余力地加快转型,多次提出要推进“商行+投行”转型、加快推进零售金融转型等等。

然而,这么多年该行的转型成果并不显著,尤其是近5年其在中间业务方面不进反退。

我们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的比重,来衡量该行在非息业务方面的转型情况。

2018年华夏银行的手续费净收入占营收的比重为25%,在上市股份行中尚处于平均水平(26%)。此后,该行的手续费净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到了2021年这一占比仅为10%,远落后于上市股份行17%的平均水平。

华夏银行的业务转型非但没有进步,反而在近几年愈发依赖吃息差的存贷业务,其在业务转型方面与同业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伴随着华夏银行业务转型的失利,该行相继有高管人员离职。2017年1月-2022年2月有两位行长辞职,期间还伴随着副行长、执行董事、监事等10余名高管离职。

2022年2月18日-11月9日,华夏银行的行长之位在空缺了10个月之久后,该行又迎来了一位新行长。

(来源:该行公告)

这位关行长能否扭转乾坤,带领华夏银行走出经营迷阵呢?

华夏银行拥有梦幻般的开*:占据北京市的优秀经济资源,背靠着多元化的股东背景,较早地通过混改确立了业务转型方向,要资源有资源,要钱有钱。

然而,在经济战车的高速轰鸣中,华夏银行并没有建立起的自己竞争优势和业务特色。

从其收入结构变化我们可知,近年来该行越来越依赖不费多少脑筋的存贷业务。毕竟抱着金饭碗能够有饭吃,又何必苦哈哈地去闯业务,结果还可能费力不讨好。

这样做的弊病就是逐渐会失去“给风险定价”的能力。当银行没有了给风险定价的能力,风险就真的来了。

当一家银行中的大部分人都围绕着存贷资金池想方设法谋利,而不搞业务创新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沦为资金掮客。

这可能就是华夏银行屡遭重罚的原因,表面上看这是由内控缺失造成的,实际更可能是业务生态的副作用。

有没有真的被催收上门的,能说一下经过吗?

接了很多的催收电话,还真的被上门一次。突然接到一陌生电话,其实一看号码我就知道是催收。意外的是接通电话后问过我是不是本人后,就说他们是某某银行的。让我赶紧回家,并告诉我他们已经到楼下了。各种惊慌失措,但是内心强制自己要平静。我就在电话里告诉他们一会就到家了。既然他们来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回到小区楼下我就回拨电话问他们在哪?其实当时内心多么希望他们又是在吓唬我。往往失望大于希望。很快我们打了照面。对方两个人,我和我老婆带着两岁的儿子,此时内心紧张无比。当面谈时我故作镇定。准备带他们回家说事情。从小区大门到单元门1分钟的步行。就在到达单元门时,我试探性的问了一句,你们催收上门有没有什么文件证明之类的东西,问完之后他们停下了脚步说:不去家里也可以。我随即安排我老婆先上楼回家等着。然后和催收的两个人说:我们就在门口聊吧。然后接下来的对话我也懒的码字了,大概内容就是和催收电话里差不多。了解基本情况,多少先处理点,实在处理不了就起诉之类的。最后因为我的一个动作就是我把手机拿出来随便看看,就在这个时候我感觉他们提前结束了谈话。甚至电话催收里的一个桥段还没说完,他们就说要离开。而且说走就走,直接朝小区大门走去。就在这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被什么附魔了,居然强留他们,跟在他们后面说别着急走啊,来都来了上楼回家喝点水再走,而他们头也不回说了句不用了,就直接走了。最后我还和给他们来了一句慢走不送。

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他们说刚刚去你家敲门了,在门上留了一个条。我当时想了好多,会不会是张贴的我欠钱告示。心里在打鼓呢。当我回到家时问我老婆门上他们留的什么条?我老婆说就这个。我拿起一看一张便利贴上面书写着狗爬一样的字迹,一个手机号速回电。就这么多。顿时心里完全平静了。

以上就是我一周前刚经历过的一次上门催收。最后分享的是催收上门应该是突然袭击。并不会提前和你在电话里约好。因为他们会认为你会逃避,导致他们白跑一趟。还有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不要逃避催收的电话或者其他手段。积极应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前提是你还有还钱的意愿。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年左右的逾期时间让我经历了各种催收,前期真的是各种崩溃。后来我感觉接听催收电话居然可以历练我个人的抗压能力。而且功效还异常出奇!现在我都觉的只要我人活着,银行的账我就不会赖掉。虽然个人征信被搞到一塌糊涂。我始终相信人只要不死,终有出头之日!

希望我的经历能对你有所帮助。祝愿所有负债的人都能早日上岸!

华夏银行的介绍

1992年10月,华夏银行在北京成立;1995年3月,实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股票600015),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2005年10月,成功引进德意志银行为国际战略投资者;2008年10月、2011年4月,先后两次顺利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截止2013年9月末,华夏银行在76个中心城市设立了34家一级分行、30家二级分行和12家异地支行,营业网点达到520家,形成了“立足经济发达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与境外1千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业务关系,代理行网络遍及五大洲110个国家和地区的320个城市,建成了覆盖全球主要贸易区的结算网络;总资产达到15518.09亿元,综合盈利能力快速提升,资产质量显著改善,业务结构明显优化,经营效率较快提高,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13年7月出版的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评选中,华夏银行按资产规模排名第94名;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52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排名第52名。

华夏银行会倒闭吗?

概率很低, 从性质上来说,华夏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2年10月,华夏银行在北京成立;1995年3月,实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股票600015),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2005年10月,成功引进德意志银行为国际战略投资者;2008年10月、2011年4月,先后两次顺利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  目前,首钢总公司、 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DEUTSCHE BANK LUXEMBOU、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等企业是其大股东。

上市股份行一季度业绩出炉!浦发、兴业净利及营收“双降”,华夏银行不良率最高

随着国有六大行2023年一季度报告的披露,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一季报也相继出炉。

一季报显示,A股上市股份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044.14亿元,同比下降2.88%,其中有7家股份行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滑,兴业银行降幅最高,达6.72%。

净利润方面,9家股份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16.2亿元,同比增加1.48%。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8.35%、8.93%。值得注意的是,此两家银行也是营收及净利“双降”的A股上市股份行。

从净息差情况看,除四家未披露数据的上市股份行(光大、浦发、兴业、浙商)外,其他5家均同比有所下降,平安银行净息差最高,为2.63%;民生银行最低,为1.49%。

9家股份行净利合计超1500亿,

浦发、兴业营收及净利“双降”

注:根据银行年报整理

一季报显示,9家A股上市股份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044.14亿元,同比下降2.88%。

具体来看,招商银行一季度营业收入“一骑绝尘”,达906.36亿元;其次是兴业银行、中信银行营业收入均超过500亿元,分别为554.1亿元、513.63亿元;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均超过400万元,分别为480.79亿元、450.98亿元;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均未超过400亿元,分别为381.58亿元、367.73亿元、231.17亿元、157.8亿元。

从涨跌幅看,上述股份行中有7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兴业银行,同比下降6.72%;其次是中信银行,同比下滑4.94%,其在一季报中解释称,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营业净收入同比下降;仅两家股份行营收为正增长,包括浙商银行、民生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7%,这是该行自2017年一季度后,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下滑情况。

净利润方面,上述9家股份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16.2亿元,同比增加1.48%。按一季度90天计算,日赚16.85亿元。

其中,招商银行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位列第一,达388.39亿元,占9家上市股份行净利润总数的近四成比例;兴业银行净利润超过200亿元,达251.15亿元;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均超过100亿元;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均未超过100亿元。

从涨跌幅情况看,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净利润均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8.35%、8.93%。另外,此两家银行也是营收及净利“双降”的A股上市股份行。

华夏银行不良率最高,

仅两家不良贷款余额下降

注:根据银行年报整理

从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情况看,华夏银行不良率位居上述9家股份行首位,达1.73%,其次是民生银行,为1.6%;第三位是浦发银行,为1.52%;招商银行是不良率唯一未超过1%的股份行,仅为0.95%。

另外,与上年末相比,今年一季度有5家上市股份行不良率实现下降,4家持平。其中,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与上年末持平。

从不良贷款余额看,浦发银行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最高,达755.54亿元;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均超过600亿元,分别为692.68亿元、649.1亿元、603.02亿元。

此外,从涨跌幅情况看,有7家上市股份行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增长,仅两家有所下降,分别为中信银行、民生银行。

谈及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原因,招商银行在一季报中指出,一方面,受部分高负债房地产客户风险进一步释放的影响,集团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活动企稳基础不断巩固,集团关注贷款、逾期贷款余额和占比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针对后续做法,光大银行指出:“将加强客户集中度管理,做好大额授信客户穿透式风险监测与强制应对,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清收力度,优化落实不良资产认责和违规问责体系。”

平安银行表示:“将密切跟踪宏观形势变化,持续强化管控措施,保持良好的风险抵补水平,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确保资产质量可控。”

股份行净息差纷纷下降,

兴业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跌超42%

注:根据银行年报整理

从一季度数据看,除四家未披露数据的上市股份行(光大、浦发、兴业、浙商)外,其他5家净息差均同比有所下降。具体来看,平安银行一季度净息差最高,为2.63%;民生银行净息差最低,仅为1.49%。

从涨跌幅情况看,招商银行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下降幅度最高,一季度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对此,该行在一季报中解释称:受2022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与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影响,存量贷款重定价及新发生业务收益率下行,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叠加客户存款成本上升,推升计息负债成本。但是,集团持续优化生息资产与计息负债结构,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利差缩窄带来的影响。

另外,中信银行较去年同期下降0.15个百分点,其在一季报中表示:“主要是去年LPR多次下调,新增及重定价贷款利率降低,资产收益率承压下降所致。”

注:根据银行年报整理

从利息净收入情况看,有6家上市股份行一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其中,浦发银行降幅最高,较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2.04%。

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看,有7家上市股份行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仅浙商银行、民生银行未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最高的为兴业银行,较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42.54%;华夏银行紧随其后,同比下滑30.77%;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均有10%以上的下降幅度。

谈及利息净收入及非息净收入下降的原因,兴业银行在一季报中指出,利息净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年初LPR重定价影响;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7.66%,主要是受理财、财富代销等手续费收入下降影响。

此外,招商银行在一季报中指出,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客户风险偏好降低,投资意愿偏弱,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

中信银行在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受市场影响,理财、代销等收入同比下降,结算、快捷支付、信用卡等业务收入在消费回暖带动下有所上升;同时,受市场利率变动影响,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减少。

点亮在看

你最好看

【华夏银行最高股价是多少(大手笔!斥资10亿,华夏银行第四大股东增持1.54亿股,两年前溢价入*如今仍浮亏)】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