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百科>阿里什么时候入股苏宁(苏宁什么时候定增阿里巴巴)

阿里什么时候入股苏宁(苏宁什么时候定增阿里巴巴)

2023-11-30 20:38:43

作者:“admin”

苏宁什么时候定增阿里巴巴 需要好的战略和等待 六年努力+阿里入股,苏宁转型仍难言成功 昨晚(4月24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

苏宁什么时候定增阿里巴巴

需要好的战略和等待

六年努力+阿里入股,苏宁转型仍难言成功

昨晚(4月24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以上海长宁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拟更名为“苏宁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简称“苏宁金服”)为主体,搭建苏宁金服平台。

同时,苏宁云商计划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苏宁金控投资有限公司,拟与核心成员共同出资设立员工持股合伙企业。其中,苏宁金控出资58.34亿元,持有苏宁金服增资扩股后35%的股权;核心员工增资8.33亿元,持有苏宁金服增资扩股后5%的股权。增资完成后,苏宁云商将持有苏宁金服60%股份,而苏宁金服投后估值为166.67亿元。

苏宁金控于2016年4月11日新设,是张近东全资子公司苏宁控股的旗下子公司。

关于苏宁金融的具体经营情况,在其财报中并未披露,而根据此次苏宁金服增资扩股的合并财报披露要求显示,苏宁金融业务在2014年、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12亿元、16.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2万、3.76亿(其中3.04亿来自物业资产转让)。

苏宁金融业务整体打包,再分拆,未来寻求独立上市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这样的路径与支付宝从阿里集团剥离,再重装蚂蚁金服独立上市的发展之路并无二致,可见苏宁转型中正向阿里看齐,但从苏宁金融的业务熟悉与产品形态来看,与京东金融更为相似。

“苏宁金服”的诞生,在笔者看来是苏宁转型第二阶段的标志。第一阶段还是围绕零售,回顾苏宁云商过去六年转型的几个重要节点:

2009年,苏宁电器上线苏宁易购B2C在线商城,拉开互联网转型序幕。

2013年,苏宁电器更名“苏宁云商”(下文简称“苏宁”),并推行双线同价,同年转型陷入困境,公司出现上市10年来首次亏损。

2014年,苏宁春季部署会提出的是“一体两翼”互联网路线。其中“一体”是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而“两翼”则指打造O2O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和线上线下的开放平台。

2015年,苏宁春节部署会张近东则提出,“三极裂变”的目标,即“引领市场极速发展,为用户创造极致体验,与供应商形成极效协同”。同年推出“云店”,进行门店互联网化。

在苏宁最新发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中,其自我评价:“如今,完成互联网零售转型的苏宁已经站在了时代和行业的最前沿。”

或者这正是一家拥有26年历史的传统零售巨头天生的底气,不过从虎嗅整理的苏宁转型六年的情况来看,其彻底完成互联网转型还有待时日,更别提什么“已站在时代和行业的最前沿”。

张近东当感谢马云,阿里在苏宁转型困难期“拉一把”

正当业界对苏宁讲的一些列转型故事,听得乏味之时,不得不得提马云给张近东带去了新故事。2015年8月10日,阿里与苏宁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将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购入苏宁非公开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礼尚往来”,苏宁将以140亿元人民币认购阿里新股。

根据苏宁与阿里签订的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1.电商业务合作:入驻天猫,开始“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给独立频道入口;

2.物流业务合作:苏宁物流接入菜鸟物流体系,并向天猫商家开放;

3.关于门店:阿里注册用户可在苏宁门店享受相同的服务,苏宁支持阿里做线下营销及CRM工作;

4.O2O业务合作: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金融支付等手段打造O2O移动应用产品。

苏宁与阿里为什么相互需要?虎嗅曾分析过:苏宁增速放缓,线下业务离天花板越来越近。而阿里的增速不理想,O2O之火热,在概念和趋势上都不能错过,而选择零售O2O突围与电商基础业务关联度最高,需要线下同盟军。

阿里与苏宁的结盟进展如何?

从苏宁2015年年度报告中的“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中,还未出现“阿里“的身影。因为苏宁发2015年年报时,其定增计划还未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苏宁与阿里签署的《投资协议》规定,阿里将用境内子公司“淘宝(中国)软件”身份,以15.23元/股的价格(4月25日,苏宁发布《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后调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数量的公告》在利润分配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将由15.23元/股调整为15.17元/股)认购苏宁约18.6亿股非公开发行新股,而本次苏宁定增股数约19.3亿股。

4月7日,证监会复批,同意苏宁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也就是说阿里对苏宁的283亿投资可进行实质性交易了。根据苏宁提交的非公开股票申请材料,可知其接受阿里投资后,资金流向:

苏宁定增募集的293.4亿(含阿里283亿投资)主要用于苏宁易购IT、物流、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于实际预算320亿还相差26.6亿,这并不是什么问题,苏宁2015年末手头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8.2亿,完全有能力补齐项目款。

张近东对苏宁控股有新技能

张近东也是聪明人,不愿意让手头新来的募资闲置贬值。4月16日,苏宁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在最新非公开募资263.4亿还未到账的情况下,已经做出“使用不超过150亿元(含)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计划。

同一天,苏宁发布另一份公告,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贷款,贷款期不超过4年。该笔贷款主要履约此前达成的《投资协议》,苏宁通过境外新设子公司(ShinyLionLimite)以不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美元,按照81.51美元/股的价格,认购阿里增发的普通股股份数不超过2780万股,约占发现后阿里发行后股本总额的1.09%。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苏宁有钱买理财为何还要借钱投资阿里?因为苏宁定增募资专款专用,不能进行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阿里苏宁相互入股,利益捆绑密切,张近东哪会放弃这么好的银行借款理由,且融资成本比其他渠道低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张近东对马云还是有所提防。近日,苏宁发布公告宣布从2016年1月6日—4月6日期间,苏宁电器集团动用约3.41亿元,以11.24元/股的价格,增持苏宁云商3亿股,持股比例从14.6%提升至18.71%。

这么做,一来对资本市场表态,当前的苏宁股价是被低估的;二来在阿里入股苏宁交割后,成为苏宁第二股东占股19.99%的差距只相差1.28%,苏宁电器集团随时可以取而代之,重回第二大股东位子。

更重要的是,按照双方《投资协议》,阿里持有苏宁的新股有36个月的禁售期,持股比例超过15%,在苏宁9个懂事席位中,有两个提名权(预计张勇或陆兆禧会代表阿里入驻苏宁董事会)。而张近东通过苏宁电器、苏宁控股共持有苏宁云商49.35%的股份,拥有实际控制权。

阿里与苏宁业务层面的合作,比资本来得快。在天猫的独立频道“天猫电器”中,给了苏宁电器二级导航页面,苏宁云店提供天猫商城部分商品及服务,且苏宁物流接入菜鸟物流体系,接收天猫商家家电方面的订单,具体合作运营数据,其财报中并未披露。

苏宁财务分析

回顾苏宁近六年的创收及盈利能力,如图:

整体而言,苏宁的营收增速已经放缓,同比平均增速已经跌倒10%以下,特别是从2011年—2014年,四年的时间内,整体营收增长还不到150亿,如果考虑线上电商业务(苏宁易购)的营收增长,其实线下零售业务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转型已动摇的根基。同样,净利润率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六年内由5.44%下降到0.75%。

出现上述情况,除了宏观经济不景气外,更多是苏宁转型中投入加大,比如IT、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而短期内效果不能显现。其中2013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苏宁净利润同比下降了95.84%。一个因素是苏宁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加速双线融合,线上线下同价;另一个因素是对PPTV进行收购,后续运营投入开支大。

仅2015年,PPTV在CDN、版权采购以及研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已经让苏宁净利润亏损11.61亿元。原本苏宁是想在视频方面给线上导流,所谓的“多屏互通”,结果中国互联网视频行业都在烧钱,本来苏宁不是流量平台,又不擅长内容运营,不仅没让PPTV翻盘杀入视频第一阵营,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随着阿里入股苏宁,正好有了PPTV“换手”的机会。根据苏宁201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为避免外商(这里指阿里)投资产业政策对PPTV后续业务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限制,公司拟出售PPTV股权。2015年12月,公司下属境外子公司GreatUniverseLimited将其持有的PPTV公司68.08%的股权全部转让于苏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境外子公司。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PPTV的亏损不会直接在苏宁损益表中体现;二来PPTV未来有独立融资发展的机会。

所以不管苏宁线上线下如何打通,开“云店”还是“旗舰店”,要成功转型为一家综合性一站式购物平台,“去家电化”会是必经之路。在非3C家电品类上寻新的增长空间,可选苏宁2012年收购老牌母婴电商红孩子,可惜并未在该领域有所建树。在其他电商平台在海淘、生鲜电商等领域发力时,苏宁反映过于迟缓。

苏宁易购是苏宁互联网转型的标准性产品,用了6年时间从0做到500亿规模,从B2C大潮中杀出,好在有家底扎实。2013年—2014年两年中线上交易出现了阶段性增速放缓。

因为苏宁宣布线上线下同价后,线上没有价格优势,而家电产品线下有体验的购物转化更好,线下反而形成对线上购买形成冲击;另一方面苏宁物流体系还未建立,全品类扩张后影响到线上购物体验;还有一小道消息,苏宁向来强势的态度,在与腾讯、360等流量平台沟通中关系搞僵,流量停滞升至下降而直接导致苏宁易购成交量减少。

苏宁易购用了6年时间,交易额比重从0增长到37.07%,阿里如果苏宁后,需要肯定的是在流量上有一定支持,预计苏宁在2018年之前,线上交易额在总交易额中的占比会超过50%。

此外,我们又不能忽视苏宁易购在第三方开放平台上做拓展,重点会是非3C家电品类商户。2012年苏宁开始第三方开放平台业务,首批入驻商户有凡客、乐蜂等苏宁津津乐道的合作伙伴,今何在?

苏宁第三方开放平台占线上交易额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从2012年上线时的0.98%,上升到2015年的24.9%。不过不能忽视该部分收入中,包含商旅、充值、彩票、团购等虚拟产品代售收入。

截止2015年,苏宁第三方开放平台商户数为26000家(京东为99000家),公司商品SKU数为2000万。未来,苏宁重点会丰富非3C家电SKU数,随着阿里、京东在农村进行电商渠道下沉,苏宁也会在农村电商有所表示。

过去六年,苏宁期间三费的“费用率”从2010年的10.36%提升到2015年的15.72%,涨幅最明显的还是销售费用,最主要的是市场投放的加大,做品牌、为线上买流量,比如赞助《跑男》;还有一个因素是订单数量的增加,相应增加了运杂费。

管理费用增加,主要是苏宁易购专业人才、日常运营人员的引进以及IT研发投入。财务费用在前五年增加明显,主要是苏宁物流建设、采购等基础等加大,公司发行债券或贷款进行融资,应计提利息使得财务费用有所增加,2015年阿里入股苏宁,后者选择了增发新股,融资成本低,财务费用自然少了。

苏宁线下能力、后端运营效率的剖析

门店是苏宁的根基,回顾过去六年:

苏宁整体数量上在递减,在做质量上的优化改造,增加门店线上服务职能,如提出“推进互联网+云店模式”。关闭社区店,优化门店结合区域布*进行,提升单店营收能力,通过购置、自建以及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取优质稳定的物业资源,这将是苏宁未来门店调整的主要策略。

但从数量来看,为保证线下配合线上的服务壁垒,大陆地区的苏宁门店控制在1600家(自营、加盟)左右是必要的,所以很可能出现苏宁电器商城继续整合关闭,而母婴(红孩子)、超市等非3C家电店门店会增加。而跨境业务,线下免税店模式会成为主推渠道。

苏宁曾在2010年提出,力争在2015年前完成60个物流基地的建设,实际只做到了33个物流基地[京东200个物流中心],远未达到原定目标。事实上,五年前的苏宁无论在体量、品牌知名度,还是资金优势上,都比京东强,与**的关系背景,可以其有更低的成本拿地建仓,可惜最初决心还不够,错失一个时机。

当意识到这一问题,与京东拼“最后一公里”效率时,苏宁提出比211还要快的“半日达”。截止2015年,苏宁在全国327个城市,1993个区县实现“次日达”,拥有6051个快递点(包括自提功能)[京东3544个站点]。

同时,苏宁也开始众包物流的建设,而近日京东到家与达达进行合并后,众包物流龙头地位更难撼动。另一方面,就目前苏宁易购的出单量来看,配送并未饱和,而阿里投资苏宁后,苏宁物流接入菜鸟体系会从天猫获得稳定的订单,所以苏宁未来还应该继续加大对仓储、物流的持续投入。

苏宁的存货与库存周转情况基本上成正比,之所以在2011年—2014年有阶段性上升,一来是苏宁易购进行品类扩充,囤货增加;二来线上业务覆盖面扩大,相应物流服务投入初期,效率还跟不上。截止2015年,苏宁库存周转天数达到历史最低的42.39[京东36.9天],仍有下降空间。

2013年开始,苏宁库存及周转率得到改善,得益于当年的宁易购开放平台与采销分离,与京东商城的模型很相似——将开放平台作为中心,成立团购体系,建立研发中心。另一因素,苏宁易购与苏宁电器(线上线下)采购统一,以及拥有数据积累分析指导科学采购决策,但这是阶段性的体现。下一阶段,苏宁要加速“去家电化”,向服饰、生鲜、日百等品类扩张,库存增加的机率也不低。

综上,苏宁的转型还未彻底完成,只是经历了第一个“阵痛期”,但并不意味着零售转型已经彻底成功。根据笔者三年前整理的“苏宁商业逻辑图”可知,转型后的苏宁围绕数据、物流、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阿里也无法拯救苏宁,关键看掌门人张近东的后天变革能力,是否能够弥补互联网基因的缺失。

快速打赏

是马云个人入股苏宁还是阿里巴巴入股苏宁?

马云

苏宁有蚂蚁金服多少股份?

据公开报道,苏宁与蚂蚁金服的股权交易是在2018年完成的,苏宁以68.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了蚂蚁金服0.32%的股份。换句话说,苏宁持有蚂蚁金服的股份约为32万股。此外,苏宁与蚂蚁金服还有合作关系,双方在金融领域拓展合作,共同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

阿里入股的a股上市公司?

《红周刊》统计发现,结合一季报股东情况,A股上市公司中,马云及旗下公司(包括阿里巴巴、淘宝、蚂蚁金服、云锋新创等)持有的个股有22只。

其中,恒生电子和华谊兄弟为阿里直接持有,其他公司为阿里旗下公司持有。从时间角度来看,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等传媒股为2015年持有,2016年和2017年开始入股圆通速递、三江购物、苏宁易购和新华都等零售/物流公司,2018年集中入股润和软件、卫宁健康等软件股。

华泰证券(601688)周评:本周跌2.82%,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38亿元_数据周评_数据解析_股票_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3年11月17日收盘,华泰证券(601688)报收于15.84元,较上周的16.3元下跌2.82%。本周,华泰证券11月14日盘中最高价报16.6元。11月17日盘中最低价报15.73元。华泰证券当前最新总市值1437.43亿元,在证券板块市值排名5/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78/5078。

沪深股通持股方面,截止2023年11月17日收盘,华泰证券沪股通持股数为2.83亿股,占流通股比为386.0%。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本周华泰证券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38亿元,游资资金合计净流入9940.28万元,散户资金合计净流入1.38亿元。

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15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361.58万,融券余额减少。

华泰证券(601688)主营业务:证券经纪、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基金管理、证券自营、证券投资管理、直接投资等。华泰证券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72.29亿元,同比上升15.29%;归母净利润95.86亿元,同比上升22.55%;扣非净利润97.64亿元,同比上升27.85%;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8.6亿元,同比上升18.8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上升23.8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7.48亿元,同比上升17.94%;负债率79.82%,投资收益119.63亿元。

华泰证券投资逻辑如下:

1、公司GDR已经于2019-06-20成功上市。

2、H股:HTSC(06886)于2015-06-01上市

3、公司阿里联手苏宁69亿元入股华泰证券,进入前十大股东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7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0.19。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为什么阿里巴巴要以283亿人民币入股苏宁

战略上的诉求,阿里拥有线上最大的电商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完备的物流体系及支付体系,苏宁是线下网店非常多的国内电器巨头,布*有成熟的实体网店,能达到更好的体验和服务效果,两者结合一是提供更好的线上线下合作机会,二是可以狙击京东和永辉的合作,三是在行情不太好的时机合作,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撑起市场的信心。

阿里入股苏宁一年半净亏80亿,腾讯入股京东三年赚了400亿,这是为什么?

阿里巴巴于2015年8月以283亿元人民币入股苏宁19.99%股份后,以2017年3月31日苏宁云商1005亿元市值计算,所持市值已经缩水近30%,净亏80亿元。

而腾讯以资金和资源2014年3月入股京东3年时间,持有京东377亿美元市值的21.25%,以初始投资计算增值已在3倍以上,狂赚400亿元人民币。

来源:商学院

(ID:BMR2004)

就在苏宁突入京东刘强东老家宿迁,刘强东发飙言称“耻辱”,要“兄弟们”将苏宁赶出宿迁不久,苏宁京东近期相继发布2016年业绩,落差巨大的业绩使苏宁好生尴尬,主营业务连续三年亏损,而2015年、2016年最终不得不靠出售多家子公司来实现账面的盈利。

苏宁与京东互怼,资本市场一直在投票。

3月31日,苏宁云商(002024.SZ)发布2016年业绩,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485.85亿元,同比增长9.62%;实现利润总额9.01亿元,同比增长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7.04亿元,同比下降19.27%。

苏宁云商在2016年度营收为1485.85亿元,而京东同期的营收总和为2602亿元,京东的营收规模已达到苏宁的1.75倍,更为重要的是京东2016的营收增速为47%,明显高于苏宁的9.62。

虽然在2015年度其营收增长达到了24.44%,但营收规模早已被老对手京东超越,苏宁最初的营收规模优势已散失殆尽。

在2011年度京东的总营收仅为211亿元,而苏宁已达到938亿元,此时京东的营收仅为苏宁的22.5%。但这一*面在2014年首次出现逆转京东的营收超过苏宁,而京东与苏宁之间的营收差距也自此逐渐拉大。

无论是在营收规模还是营收增速上现阶段的苏宁都处在相对弱势,而对于京东、苏宁这样对规模效益极其敏感的企业而言,营收规模将决定未来的格*,因此在这场没有硝烟而又决定未来成败的“战争”中苏宁后期还需要更多的营收增长点来追赶与京东之间的差距。

《商学院》杂志记者今日联系苏宁方面,就苏宁云商评价转型等问题寻求答案,截止记者发稿前,对方并没有回应。

不过从客观数据,苏宁云商发布的财报显示,从张近东主导的+互联网到互联网+转型过程中,主营业务亏损问题从2014年起一直显现。

2016年财报显示,苏宁云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7.04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即主营业务亏损11.08亿元。苏宁云商2016年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    

苏宁云商主营业务亏损,但最终的盈利来源主要出自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所获得投资收益13.04亿元。

这是苏宁云商在2016年第四季度才做出的调整,在2016年10月,在苏宁云商的三季报中,其预计2016年度亏损2.5亿元~3亿元。改变出现在2017年1月11日,苏宁云商发布2016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6年公司实现净利6.9亿~7.4亿元,原因是2016年11月,苏宁云商将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将其子公司京朝苏宁100%股权转让给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转让价格13.05亿元,增加9.94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刨除此因素,从2016年每个季度业绩报告看,苏宁云商的主营业务所产生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为负数,处于亏损状态。

这已是苏宁云商第二年通过关联交易转让子公司股权实现账面上的扭亏。在2015年苏宁云商就已经通过将公司持有的PPTV68.08%股权转让给苏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得投资收益14.47亿元,最终实现了8.76亿元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但其主营业务产生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为净亏损14.65亿元。

苏宁云商2015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

通过出售PPTV股权,苏宁云商获得了14.47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收益,一举扭亏。

同样,这一盈利也是在当年年底最后一个月完成的,根据苏宁云商的201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预测: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为亏损2亿元~3亿元。而在2016年1月27日,苏宁云商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已于2015年12月,由公司下属境外子公司GreatUniverseLimited将其持有的PPTV公司68.08%的股权全部转让于苏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境外子公司,并收到全部转让价款人民币25.88亿元等值美元,预计增加公司净利润约13.51亿元。财务影响的具体情况最终将以公司经审计后的2015年年度报告为准。

而最终苏宁云商2015年财报确认此项公司出售项目增加利润14.47亿元人民币,实现盈利。但分季度看,2015年所有四个季度主营业务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依然均为亏损。

而2014年,苏宁云商也在主营业务利润方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存在12.5亿元的亏损。

线上线下融合必须得加快。

自阿里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资本市场一直在追寻其投资和并购的标的,零售业也成为当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板块。

2015年8月,阿里与苏宁云商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阿里集团投资283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阿里入股苏宁的价格(扣除2015年分红后)是每股15.17元,而截至2017年3月31日,苏宁云商的收盘价格为10.8元,以阿里持股18.6亿股计算,马云这笔投资账面浮亏80亿元。而腾讯以资金和资源2014年3月入股京东3年时间,持有京东377亿美元市值的21.25%,以初始投资计算增值已在3倍以上,狂赚400亿元人民币。

在持续了近三年的深度调整后,苏宁和京东的差距越来越大,是否能重回赛道,这对苏宁很关键,苏宁自2012年以来营收增速就出现了明显下滑,2012年度营收增长为4.67%相较于2011年度的24.35%下降幅度明显,并且在2013年度、2014年度依旧保持个位数增长态势,增长速度分别为7.05%、3.45%。除了其零售业务外,物流和金融两大业务的发展也许能给苏宁带来一些新的活力。

经过两年线下渠道结构化调整,亏损店面的确在大比例缩减。2014年苏宁总店面1638家,亏损店442家,亏损率27%;2015年总店数1513家,亏损290家,亏损率19%;而到2016年截止3季末总店数1501家,亏损店仅有150家,亏损率10%。

但这对于互联网的速度来说,这似乎还有些慢。

扩展阅读:

来源:东哥解说电商

作者:钟洁颖

年初,苏宁和京东又打了一回口水仗,一个为老家竟然还有苏宁店感到耻辱,一个反击世界那么大,刘总还是好好活着吧。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可能会觉得其中调侃居多。其实,这场火*味十足的挑衅背后,是苏宁与京东长达数年的较量。

苏宁和京东,一个是树大根深的线下老大,一个是后来者居上的电商巨头,随着苏宁转型互联网和京东布*线下,两家成为激烈的竞争对手。2015年,阿里战略入股苏宁后,更是死对头了。

2012年8月15日,发生了一次震惊电商圈的价格大战。京东进军家电业务,主动挑衅传统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已做了三年电商的苏宁易购,主动应战。

这被当当网李国庆认为是找死,在此后的演讲中,李国庆认为,京东应该闷声发大财,而不是惊醒沉睡的狮子。同样的套路,此前京东刘强东做图书业务已经打过当当网,迫使当当网主动撤退到图书主业。

自从有了京东之后,业绩增长乏力,盈利下滑,股价也开始走了下坡路。2015年阿里战略入股苏宁,并没有实质改变苏宁业务。此前,有媒体报道阿里283亿元投资苏宁,账面浮亏86亿元。看来,阿里也不是什么投资都非常有战略眼光。当然,腾讯投电商亏的也很多,主要是在京东身上赚了钱。百度投电商,几乎就没赚过钱。

为什么会说苏宁做不过京东呢?下面钟洁颖带大家来具体分析一下。

► 苏宁云商市值只有京东的三分之一

过去6年,苏宁股价下跌了17.6%,每股价格为10.95元,当前市值1019亿元。京东从2015年5月上市算,上涨了59.2%,每股价格32.01美元,当前市值454亿美元,换**民币是3131亿元。苏宁云商市值只有京东的三分之一。当然,现在不是苏宁股价最惨的时候,815价格战后的2013年,苏宁股价下跌至4元多每股。

►2014年拐点,京东反超苏宁成零售一哥

营收是同为自营B2C电商的苏宁和京东最重要的比较标准。2009年,苏宁营收583亿元,京东营收29亿元,那时苏宁是京东的老大哥,体量是京东的20多倍。

2014年是一个明显的拐点,京东以1150亿营收反超苏宁的1089亿元。到了2016年,京东营收2602亿元,苏宁营收1487亿元,京东的体量是苏宁的1.7倍,京东逆袭成功并将苏宁远远的甩在背后。

故事的神转折发生在2014年,京东更加疯狂地发展全品类和完成上市,并以1150亿营收超越苏宁,并继续高歌前进,苏宁最初由线下业务积淀下来的的规模优势不复存在,同时线上业务也无明显增长。

 

从过去八年整个营收趋势来看,苏宁的增长比较缓慢的,而京东的增长是爆炸式的。和京东家电业务的朋友交流,京东家电业务的增速更高,基本是集团整体业务增速的一倍左右,以家电业务为主的苏宁受到直接冲击也就不奇怪了。

近年来,京东增速逐渐降低,可以归咎为整个电商行业逐渐饱和,以及自身体量扩大,但其增速仍远高于苏宁。

很遗憾,这就是苏宁呈现给我们的模样,增速落后于整体电商增速,感觉其心思并不在零售商。苏宁易购没有达到原来设想的发展速度,线下业务也没有京东增长快,整体盘子也小于京东。京东不只是整体销售规模远大于苏宁,而且在家电业务规模上反超苏宁。

对苏宁,京东是个极具杀伤力的后起之秀。当初京东小的时候,苏宁不把它当回事,因为,光一个北京大区就比整个京东销售规模都要大,在家电行业稳坐老大哥的位置。2012年以后,京东在家电这块体量越做越大,行业内的议价能力已能与苏宁匹敌了,苏宁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京东是个强大对手,为时已晚。

►苏宁电商与京东差距扩大

 

从过去三年苏宁和京东的GMV数据可以看出,在体量上,苏宁处于绝对弱势。2016年京东的GMV是苏宁的8倍,绝对值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线下门店吸收流量的优势已不明显;另一方面线上渠道拓展上面临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挤压。

另外,和前苏宁易购员工访谈中,发现一个情况,苏宁易购交易额当中大量来自线下门店。业绩不佳,传闻这也引发了张近东对前苏宁易购总裁李斌的不满。2015年8月获得阿里战略入股后,苏宁易购拿到了阿里淘宝/天猫的入口资源。

目前,天猫带来的销售额占20%左右。由于电商业务持续亏损,集团已缩减了电商业务的投入。阿里作为苏宁云商大股东,也不断输血流量资源,而宝尊业务恐将受到冲击。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Q3苏宁易购占国内B2C市场份额为4.4%,京东商城的市场份额为25.1%,苏宁的线上市场占有率远低于京东。

至于未来苏宁易购能否赶超京东,则主要是看活跃用户数,以及人均用户消费额情况。2015年苏宁的年度活跃用户数为5078万,京东为1.55亿,相差2倍。从这一点来看,苏宁与京东的差距非常大,难怪苏宁总是做不起来,其实是整个品牌的流量就很小,就算是拿足球队、PPTV的流量支持也无济于事,因为与京东的差距是整体的。

2016年,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已经突破2.266亿,继续扩大与苏宁易购的差距。

除了要看活跃用户数,还得看看人均贡献量。2015年,苏宁活跃用户人均总GMV和自营GMV贡献分别为991元和794元,京东活跃用户人均总GMV和自营GMV贡献分别为2985元和1649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苏宁的活跃用户数比较小,另一方面,活跃用户的GMV贡献也很低,说明苏宁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体验弱于京东。

以25到40岁为主力的消费人群,网购经验丰富,他们一般不进线下店。网购是种黏性很强的消费习惯,京东在多年前培养了这批人群的网购习惯,并获得了忠实的客户群体与优质的口碑。苏宁在后来才转型互联网,在争取这一批消费主力方面已丧失时机。

激发用户活跃度是任何一家零售商的痛点,但在这一点上,苏宁没有做好。问过父母辈的人他们对于苏宁的印象,得到的答案令人吃惊。这几年,苏宁在扩品类、多元化发展方面投入了很多成本,投资母婴、图书、生鲜等新品类,进军体育、影视、地产等新领域。

但在老百姓眼中,苏宁依旧是个卖电器的店,想要去买母婴或图书产品,一般人也不会想到进苏宁电器的门店去买,这是经营理念出现了问题。

►苏宁反攻,O2O线上线下联动形同虚设

最近,有关新零售的讨论非常多,阿里也收购了银泰,战略入股了三江购物,还自己做了个盒马鲜生,是不是苏宁易购又有机会了呢?并没有。至少从苏宁云商做的O2O实践来看,并没有带来太多实质价值。

 和京东相比,苏宁最大的优势是线下资源,就是20多年累积下来的完善的线下门店。2012年开始,苏宁开始系统性的整合线下门店,减少新开门店数,同时置换、关闭大量低效率门店,从而提高门店质量。

过去五年,苏宁增加线下门店742家,完善各类门店布*,同时关闭881家低效率门店,数量多于新开门店数。截止2016年底,苏宁在大陆地区共拥有1510家连锁店面,门店总数连续三年减少。

调整门店是为了提高经营质量,2016年第三季度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基本转正,第四季度增长4%,全年下降1%,变化幅度较前两年收窄,盈利能力正逐步恢复。苏宁线下门店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调整后的效益发挥也需要时间的沉淀。

如今的时代,单纯做传统零售已是死路一条,一门心思栽在互联网上也很难持续发展。新零售是要人们转变一种观念,线上和线下并不是一种你死我活非要比个高下的两种路径,而是要整合两端资源,达到融合发展,也即O2O模式。苏宁要想在新零售时代打个翻身仗,必须整合线下资源,弥补线上不足,将线上线下融合起来发展。

钟洁颖访谈大量前苏宁易购员工所知,苏宁在这方面做的并不成功,更多的是将O2O宣传为一个概念。所谓的O2O,就是消费者进入苏宁的门店,可以用店员的Pad下单,然后,直接提货走人。2015年开始苏宁推出的云店就是这一经营模式,但其实也就是将线上线下的大数据集合在一起,它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谈不上重视。

但从线上来看,苏宁肯定做不过京东,于是苏宁开始在线下找流量入口,也算是一种O2O的方式。2016年苏宁涉水社区店,在南京已有四五十家,规模在100到200平米之间。

社区店拥有天然的人流优势,且店面规模小,呈设的样品不多,租金和人力成本不会很高。管理起来很方便。但毕竟苏宁拥有这么大一个盘子,想要用一家一家的社区店为线上引流,达到的效果也不会很大。

目前来看,苏宁O2O模式做的并不好。一方面,要进行改革,牵涉到的东西太多,想要真正打通线上线上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另一方面,苏宁的管理层效率低下,没有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最开始做线上的时候,由于保守势力强大,自己也没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做线上,导致没有尽全力布*线上。现在,管理线上的那批人原先是负责线下的,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去经营好线上业务。

►物流规模庞大,但效率低于京东

苏宁最引以自豪的是物流布*的优势,这也是大量二级市场投资人一直以来认为的。但在实际运用中,苏宁云商的物流效率原地于竞争对手京东。

 

物流能力是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上图显示,截止2015年末在仓库面积、配送站和自提点方面苏宁略高于京东,在覆盖区县方面京东略高于苏宁。应该说从这三个指标上看苏宁和京东在硬件条件上区别不大。

换个角度来看,钟洁颖以为,如果订单量只有京东的八分之一,那么仓储、配送站和配送员的人效肯定远低于京东。物流成本拖累京东盈利,也肯定毫无疑问也是导致苏宁电商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

但抛开这些数字,从整个物流运转方面来看,苏宁的物流效率和用户体验还是弱于京东的。京东的优势在于它在各个订单量大的地区都设有前置仓,可以直接从当地调取货物送往客户手中,中间就能少一些周转。

而苏宁的调货环节会比较多,例如一个连云港的订单需要从徐州发货,若是徐州没有货,又得从南京仓调到徐州仓,再发往连云港,中间多出了很多调货环节,这样的时效和成本上就不占优势了。此外,苏宁的物流、采销人效比京东低,员工却是京东的1.5到2倍。且一些负责物流的人也不是物流方面的专家,也没有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做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其一零售不是重点

虽然苏宁在零售方面的表现不温不火,与京东相比已落后一大截,想要打个翻身仗非常困难,更何况去谈争霸零售第一。

但苏宁也死不了,因为苏宁云商不等于苏宁集团,毕竟有这么大一个盘子在,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优质的地皮资源。这几年,苏宁在非零售上投入的精力远大于零售,在发展战略上没有把零售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是加大对足球、PPTV这些泛娱乐化的投入,可谓心思并没有集中在做零售上。苏宁是一个多元化业务集团,而京东还主要是一家电商零售企业。

零售对于苏宁,只是一种维持基本现金流的存在,对于张近东来说,或许更愿意花精力在那些更高回报的领域上。钟洁颖以为,等到苏宁真正将零售重视起来的那一天,再去和京东争霸零售,逻辑上会更说的通吧。

职场进化箴言|名企领先之道|领袖经营智慧

阿里入股苏宁是什么时候?

阿里巴巴集团于2015年8月28日宣布入股苏宁云商,收购苏宁云商10%的股份。这一合作意味着阿里巴巴将在零售领域与苏宁展开合作,共同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此举也加深了阿里巴巴在零售行业的布*,并提升了其在电商领域的影响力。阿里入股苏宁,不仅对双方自身业务发展有所帮助,也为零售行业注入了更多活力与竞争力。

阿里巴巴28来自2亿入股,成为第坚委唱教诉决差冷背重化二大股东是哪只股票

苏宁云商。2016年6月3日,苏宁发布公告,淘宝282亿入股,作为公司战略合作伙伴。

【阿里什么时候入股苏宁(苏宁什么时候定增阿里巴巴)】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