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知识>大秦铁路债转股对股票有何影响(上市公司债转股可流通时对股价会打压下跌吗?)

大秦铁路债转股对股票有何影响(上市公司债转股可流通时对股价会打压下跌吗?)

2023-11-30 20:29:06

作者:“admin”

上市公司债转股可流通时对股价会打压下跌吗? 债转股对股价的影响:首先,“债转股”概念股将成为股市的热点。尽管“债转股”并非专门针对上市公司,而是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但

上市公司债转股可流通时对股价会打压下跌吗?

债转股对股价的影响:首先,“债转股”概念股将成为股市的热点。尽管“债转股”并非专门针对上市公司,而是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但上市公司却是最便于实施“债转股”的国有企业。具体而言,国企大盘股更能满足“债...

抓住后半程配置机会—晋能控股煤业投资价值分析(煤炭主体巡礼系列二)|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

经营现金流和外部融资支撑企业今年以来刚兑债券。以去年煤炭产销量来估算煤炭业务带来的现金流量,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在0.51倍左右,对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覆盖倍数在1.17倍左右。估算全年煤炭业务带来毛利600亿元左右,因此今年以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约300亿元。以去年生产率和产销率估算重组后煤炭产销量,煤炭资源整合给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带来更多现金流。公司当前授信额度充足,去年以来银行增加授信额度、银行贷款落地,各大金融机构还保障接续存量到期贷款的正常投放。上半年债券融资不畅使得公司转向非标融资,从财务数据看,近年公司对债券依赖度下降,对银行信贷和非标的依赖度上升。

债券发行逐渐恢复,成交金额大幅增加。永煤事件以来合计发行120亿元,公司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3月、4月均无债券发行,5月和6月发行回暖,到了7月发行规模大幅增加至50亿元,截至8月23日,8月已发行40亿元,而且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二级成交来看,以信用债窄幅口径,成交金额自4月以来不断增加,交易活跃度上升,低估值成交增多,估值偏离范围收窄。

煤价上涨使得公司财务改善,主营更集中于煤炭业务。今年煤价上涨使得公司盈利改善和偿债能力提升,但集团盈利主要依靠子公司,母公司承担了融资职能。主营业务方面,以生产优质动力煤为主,煤炭资源储量居山西七大省属煤企之首,目前产能约4.4亿吨,人均产量也居山西煤企前列,运输以航运为主。煤炭业务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但相比其他煤企,煤炭业务毛利率仍有待提高。电力业务作为第二主业,相关电力资产将移交。

经营状况改善债务压力下降,信用风险持续改善,利差将向永煤事件之前水平回归,抓住已经不多的配置机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作为山西省国资委控制的省属煤炭企业,股东背景强,资源优势突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存量债当前降为739.1亿,年内到期(含回售)286亿元,主要集中在今年10月和11月,偿债规模并不低,但煤价走势强劲为企业带来充足现金流,债券市场再融资也不断增加,在银行有力信贷支持叠加企业进行非标融资下,偿债风险较低。8月以来主体利差快速下行,1年左右的债券票面利率在4%左右,但利差依然高于永煤事件之前水平,在经营状况较永煤事件之前已经明显改善,债务压力有所减轻情况下,利差降到永煤事件之前水平以下是大概率事件,因而整体利差依然有近100bps的下降空间,抓住后半程的配置机会。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49年8月的大同矿务*,2000年7月改制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12月与大同、朔州、忻州的市属煤矿、山西煤炭运销总公司、朔州矿业公司等单位的资产进行重组。2008年1月经过债转股变为七位股东共同出资的公司。2017年8月山西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65.17%股权无偿划转至山西国运,公司控股股东由山西省国资委变更为山西国运。2020年10月,山西省委决定联合重组同煤、晋煤、晋能集团,同步整合潞安矿业集团、华阳新材相关资产和改革后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组建晋能控股集团。山西国运将持有的65.17%股权划转至晋能控股,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晋能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山西省人民**。2020年11月公司名称由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12月17日,晋能控股集团旗下规模最大的子公司——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正式成立揭牌。

资产重组划转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公开资料,与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相关的有三种途径进行资产划转:(1)华阳集团拟划转给晋能控股集团19家子公司,以作价入股方式,触发持有人会议召开条件;(2)潞安集团拟将18家企业和1项煤矿探矿权无偿划转至晋能控股集团,后来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潞安化工集团;(3)与焦煤集团进行煤矿资产划转,互换动力煤和焦煤煤矿。

2.1煤炭资源重组前后,经营现金流对债务分别覆盖倍数

今年以来煤价持续上涨,后续冬季补库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年初冷冬导致取暖需求骤增,叠加进口额度受限,动力煤创下突破1000元/吨的历史新高。国常会部署保供工作,加大保供力度,煤价回落至低点。3月保供政策退出产量释放受限,而下游需求超预期回升,动力煤价一路上涨至950元/吨附近,煤价在5月政策调控下出现短暂回调。之后进入夏季用煤高峰期,煤价继续上行,港口Q5500主流报价再次突破1000元/吨。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加码,当前保供政策虽有部分成效,但增量尚不明显,煤价在短期下跌后有企稳迹象,后期走势多观望保供政策落地进展及下游电厂补库需求释放情况。后续冬季储煤高峰即将到来、季节性水电的逐渐回落、电厂库存持续低位,新一轮补库展开,煤价有望开启一轮强势反弹。

煤炭业务带来的现金流对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覆盖能力较好。晋能控股煤业集团2020年原煤产量1.74亿吨,商品煤销量2.11亿吨,以此作为2021年的产销量估计值;2021Q1吨煤成本149元/吨,短期债务规模1206亿元,以此作为今年全年的吨煤成本及债务估计值;根据国盛证券煤炭组预测,2021年晋控煤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上市子公司)商品煤综合售价增速为23.1%。我们假设今年晋能控股煤业商品煤售价增速为20%、23%和25%三种情况,则煤炭业务带来的现金流量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在0.51倍左右,对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覆盖倍数在1.17倍左右。

以去年生产率和产销率估算公司重组后的煤炭产销量情况。晋能控股集团上半年实现煤炭产量1.75亿吨,销量2.83亿吨。整合重组后的晋能控股集团汇聚了原同煤、晋能、晋煤三大集团等优质煤炭资源,煤炭产能约4.4亿吨,全部由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管理。2020年公司产能/产量比率和产销率分别为0.91和1.21,煤企的生产能力和产销率在不同年份之间变化不大,因此我们以此来估算晋能控股煤业集团2021年全年原煤产量4.85亿吨,商品煤销量5.89亿吨。

在今年煤价走势强劲的情况下,煤炭资源整合给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带来更多现金流。使用估算得到的整合重组后的煤炭产销量数据,仍以2021Q1短期债务规模估计全年短期债务情况,估算得到煤炭业务带来的现金流量对短期债务和一年内到期债券的覆盖倍数明显上升。虽然经过重组整合公司的债务规模可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是整体而言煤炭资源重组整合使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的煤炭业务规模扩张,在今年煤价走势强劲的情况下带来更多的现金流。

2.2债券发行逐渐恢复,低估值成交额大幅增加

债券发行逐渐恢复,融资成本显著下降。永煤事件以来,截至8月23日公司共发行9只债券,合计发行规模120亿元,融资成本显著下降,2月发行期限为0.4932的超短融票面利率6.7%,7月发行的同等发行期限的超短融票面利率为4.8%,下降了190bps。

从各月发行规模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3月、4月均无债券发行,5月和6月发行回暖,到了7月发行规模大幅增加至50亿元,截至8月23日,8月已发行40亿元,单月发行规模有望再度增加。

低估值成交增多,估值偏离范围收窄。二级市场成交来看,除去2个月以内到期、估值偏离小于100BP的债券,以信用债窄幅口径(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PPN,不含私募债和永续债)来看,成交金额自4月以来不断增加,交易活跃度上升。这在成交偏离上也有反映,今年4月之前以高估值成交为主,之后以低估值成交为主,估值偏离度的波动范围也有所收窄。

2.3银行信贷大力支持,企业非标融资补充资金

对于晋能控股集团,银行增加授信额度、银行贷款落地,各大金融机构还保障接续存量到期贷款的正常投放,合作银行根据续贷机制保证应续尽续。公司当前授信额度充足,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获得授信总额2180.8亿元,尚未使用额度710.2亿元。

上半年债券融资不畅使得公司转向非标融资。我们以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和来估算信贷,以长期应付款来估算非标。公司近两年来对债券的依赖度有所下降,对银行信贷和非标的依赖度上升。截至2021Q1,公司长期应付款313.5亿元,较年初增加约25亿元。实际上今年以来企业进行的非标和融资租赁规模可能更多。

因此,今年前8月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债券到期398亿元,偿债资金来源可能可以拆分为:经营现金流方面,估算全年煤炭业务带来毛利600亿元左右,因此今年以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约300亿元;债券发行120亿元;信贷方面,已知工行上半年新增15亿流贷;非标融资,21Q1长期应付款较年初增加约25亿元,上半年新增规模可能更多。

公司目前完成了股权和工商登记划转工作,但尚未有资产对价划转之后的财务报表,我们以2019、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来进行分析。

公司债务结构以长期债务为主,债务杠杆水平较高。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短期债务1205.6亿元,占有息债务比重为49.7%,主要为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债转股方面,2016年12月与工行签订10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期限5年。2017年12月15日到位15亿元。截至2021年3月,该笔债转股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剔除永续债之后,2021Q1资产负债率由77.1%增加至80.8%。

今年以来盈利改善,集团盈利主要依靠子公司,母公司承担融资职能。集团未分配利润持续为负,亏损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集团合并口径实现净利润4.24亿元,子公司实现净利润18.89亿元,分配给少数股东15.26亿元,分配给母公司3.63亿元,而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4.65亿元,因此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02亿元。今年以来煤价大幅上涨,2021Q1子公司实现净利润20.04亿元,有17.34亿元分给了母公司股东,而母公司亏损4.89亿元,因此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2.45亿元。2021Q1集团口径有息债务为2426亿元,母公司口径为2079亿元,占比85.7%。由此可见,整个集团靠盈利强的子公司获得净利润,对盈利贡献大的煤炭和电力业务集中在子公司,母公司承担了集团的融资职能,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公司费用控制能力增强,盈利能力大幅改善。由于销售成本率在2021Q1上升,营业毛利率略有下降,较去年同期减少1.58个百分点。而销售期间费用率仅为10.5%,同比大幅降低4.49个百分点,使得净利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5个百分点至2.7%。

受煤价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加,短期偿债能力小幅提升。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61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7.5亿元。由于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转负至-79.8亿元。可用货币资金受限,短期偿债能力较弱。2020年集团货币资金259.5亿元,受限资金192.1亿元,再减去两家上市子公司的货币资金140.5亿元,得到可用资金-73.1亿元。2021Q1货币资金279.6亿元,货币资金/短期债务和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覆盖倍数分别为0.23和0.26倍,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但相比年初偿债能力有小幅提升。

公司按照“煤电一体化”的思路,依托强大的煤炭资源优势,做大电力业务,做实贸易业务,并积极布*其他产业,已形成以煤炭采选和电力为两大核心的产业和体系。

以生产优质动力煤为主,目前煤炭产能约4.4亿吨,运输以航运为主。公司一直以生产优质的动力煤炭为主,产品历史悠久,“大友”、“大沫”、“口泉”和“大有”等四大煤炭产品品牌驰名国内外。以大同、宁武、河东三大煤田资源为基础,主要矿区为大同、朔南、轩岗、保德四大矿区,跨越大同、朔州、忻州三市,主要生产单位有集团本部、大同煤业、轩岗煤电、地煤公司和朔州煤电。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网,作为晋能控股集团的核心支柱产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目前煤矿总计264座,产能约4.4亿吨,分布于山西、内蒙古、**3省(自治区)15市,被喻为能源“航母”战斗群中的“巡洋舰”。运输条件方面,公司煤炭运输以航运为主。公司地处大秦铁路起点,运输便捷,省外煤炭销售主要通过大秦铁路专用线发往秦皇岛港,2020年公司航运量占比87%。公司各生产矿所产煤由集团公司运销处统一销售,销往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等区域,前五大客户占比14.3%。

煤炭业务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2020年公司原煤产量17431万吨,同比增长6%,其中本部7821.0万吨、轩岗煤电2070.6万吨、地煤公司414.9万吨、朔州煤电1549.7万吨。商品煤销量达到2.1亿吨,产销率为121.4%。2021Q1原煤产量达到4596万吨,同比增长11.9%,商品煤销量5018万吨,均价394.9元/吨,高于过去三年均价,比2020年均价增加17.0%。去年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25.3亿元,占各项业务合计营收的47.5%,煤炭业务营收占较高,同时毛利率达到27.6%,毛利润占总营业毛利润的82.3%。

公司人工成本较高,但生产效率在山西煤企中也处于较高水平。2018-2020年煤炭吨煤成本分别为146.0元/吨、149.2元/吨、148.5元/吨。吨煤成本拆分来看,除材料及电力成本小幅下降以外,其他成本均有所上升。职工薪酬来看,在2020年吨煤成本下降的情况下,人工成本却上升1.5元至52.2元/吨,占比35.1%,主要由于公司提高井下工人待遇和加大安全成本投入所致。今年一季度人工成本略有下降,回落至50.4元/吨。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岗员工13.8万人,每人每天产量为8.4吨。就山西煤企比较来看,晋能控股煤业的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较高,同时人均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生产端人员生产效率较高。

非煤业务主要为电力业务和贸易业务。电力业务方面,按照“煤电一体化”思路,利用煤炭资源优势,确立了电力作为第二主业的地位。公司的电力业务一级子公司主要包括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电力能源有限公司、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电力生产所需原料煤大部分来自于公司内部煤炭业务自产煤。目前公司电力生产业务大部分为传统煤电行业,是山西省首家且唯一一家入围大用户直供电电力用户名单的煤炭企业,享受大用户直供电电力用户的低电价政策,公司每年可节约电费3000万元。2020年电力业务营收占比5.2%,然而毛利率却有22.32%,且毛利率在2018-2020年不断提升。今年一季度由于成本上升,电力业务毛利率转负。未来公司相关电力资产将移交,同时接收其他省属能源企业的相关煤炭资产。

贸易板块主要分为煤炭贸易业务和非煤贸易业务,贸易业务营收占比高,但毛利率很低。煤炭贸易方面的经营主体是大同煤业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同煤矿集团煤炭运销总公司,合作单位全部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盈利模式为在下游客户的确定需求并锁定公司利润空间后,对接上游客户,赚取利润。非煤贸易业务包括有色金属贸易、矿石贸易和焦炭贸易等,经营主体是大同煤矿集团外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同煤业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依托煤炭上下游客户开展钢铁、有色金属、铁矿石、焦炭等非煤贸易业务,包括自营贸易、代理贸易和进出口贸易。非煤贸易收入占大头,2020年贸易板块收入合计830.4亿,其中煤炭贸易收入116.6亿,非煤贸易收入713.8亿。贸易板块收入在营收中占比42.6%,但毛利率仅为1.1%。

就山西七大煤企对比来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煤炭资源储量居山西七大煤企之首,但是煤炭业务营收占比高达47%的情况下,毛利率仅为28%,煤炭业务毛利率在七大煤企中处于低水平,煤炭业务盈利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年内到期集中在10月和11月,偿债风险较低。持续净偿还使得晋能控股煤业的存量债余额从去年11月10日的1239.9亿元下降为当前的739.1亿元,一年内到期(以行权计)529.95亿元。从到期分布看,年内到期(含回售)286亿元,主要集中在今年10月和11月。相较于前8月到期398亿元来说,年内偿债压力缓解,但是到期规模仍不小。不过在经营带来强劲现金流、债券市场融资逐渐恢复常态以及银行有力信贷支持下,偿债风险较低。

8月以来主体利差加速下行。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的主体利差自永煤事件之后一路上行,在5月达到接近730bp的高位,此后随着信用修复,主体利差开始下行,并在8月以来下行速度加快。截至8月23日,主体利差为278.0bps,当前仍高于2020年全年水平。

经营状况改善债务压力下降,信用风险持续改善,利差将向永煤事件之前水平回归,抓住已经不多的配置机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作为山西省国资委控制的省属煤炭企业,股东背景强,资源优势突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煤价走势强劲为企业带来充足现金流,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也不断增加,在银行有力信贷支持叠加企业进行非标融资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偿债风险较低。主体利差快速下行,1年左右的债券票面利率在4%左右,但利差依然高于永煤事件之前水平,在经营状况较永煤事件之前已经明显改善,债务压力有所减轻情况下,利差降到永煤事件之前水平以下是大概率事件,因而整体利差依然有近100bps的下降空间,抓住后半程的配置机会。

股票转债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可转债申请转股的总面值必须是1000元的整数倍。当投资者申请转股最后得到的股份尾数不足1股时,公司将在转股日后的5个交易日内以现金兑付,同时,转股所获得的股票,在下一个交易日就可以进行卖出操作。债转股对股价有影响...

600508和601006这两只股票明天进哪个更好?

皆不好。508,整个板块前期获利盘较多,反弹风险较大;601006,不活跃,属弱势股。荐股一支,600552,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煤炭行业不行了,胡务易落至存大秦铁路业务、股票2015是否受影响?

明显受到影响,因为它就是运煤专线,主要就是拉煤炭,煤炭需求不行,那么货运量就上不去,公司前景就不再看好或者原有的估值水准需要调低,基本完全利空,但是你现在才意识到这个是不是太后知后觉了??这个情况从2013年初就该有认识啊

债转股是利好还是利空?

债转股的意思就是把上市公司欠的债务转变成股份,很多国企欠银行很多钱,每年都要还很多利息,累积很多年后,利滚利已经有很大的量了,企业每年正常经营赚的钱都不够还利息的,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建议,反正企业还不起钱,银行那边也是个坏账不如,转换成股权,银行账面也好看些。这个就是债转股,债转股,要看转换的比例价格,比股价高,那是利好,比股价低就是利空(吸老股东的血)

可转债对股市的影响

债转股之后,总股本变大,每股净资产有一定稀释,对企业来讲是利好的,对于股东来说意味着以后的分红会变少,是利空的。对于投资者自己来说,关键是看债券跟股票的行情是怎么样的。可转债不一定非要转换成股票的,也可以想...

转债融资还受宠吗?

特别声明

基本结论

【专题】转债融资还受宠吗?2020年2月14日,定增放松落地,作为再融资的重要途径,转债与定增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互替代作用,如今定增放松已过半年,转债有何变化?

定增放松半年,转债发行未减:2020年前八个月新发行转债130只,规模合计1480.4亿元,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除去大盘银行转债,单只转债平均规模同比小幅提升。预案方面,2020年前八个月新增转债预案123只,规模合计2051.48亿元,预案规模和质量较去年有所提升。目前两只大盘转债大秦铁路(320亿元)和南方航空(160亿元)均已过会,四季度有望发行。整体来看,随着转债发行和申购更加便利,市场对转债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定增放松没有对转债发行造成明显的影响,转债市场趋于成熟,发行节奏逐渐均衡,形成稳定的供给,未来转债和定增将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两大支柱。

创业板注册制实行,转债审批加快:2020年7月1日起,创业板试行注册制,转债审核主体由证监会转至深交所,审核时限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同时明确规定证监会在15个交易日内批复注册申请。9月1日,注册制后的首只转债——万孚转债正式发行,万孚转债从预案受理至注册批复仅不到两个月,审核速度较之前明显加快。首只科创板转债也于近期公告了预案。预计未来创业板转债审批周期或将缩短至3个月内(含发行人回复问询),发行周期缩短至半年内。发行周期缩短有利于上市公司选择可转债进行再融资,转债供给有望持续稳定增加,创业板、科创板转债比例或将提高。

2020年转债一级市场复盘:今年转债上市定位普遍较高,平均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21元,破发风险大幅降低。一级收益率提高带动转债打新热情愈加高涨,一方面,原股东配售比例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纯网上发行成为主流,申购户数不断走高,前三季度平均申购户数分别为317万户、538万户和711万户。与此对应中签率不断降低,今年网上中签率平均仅为0.0094%,不足万分之一。

风险提示:

1)经济基本面变化、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

2)正股业绩不及预期,股权质押风险等;

3)海外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一、转债融资还受宠吗?

1、定增放松半年,转债发行未减

2020年2月14日,再融资新规落地,定增再度放松,作为再融资的重要途径,转债与定增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互替代作用,如今新规实行已过半年,转债有何变化?

发行方面,2020年前八个月新发行转债130只,规模合计1480.4亿元,而2019年同期为72只,规模合计1600.51亿元。转债发行数量大幅增加,但单只转债平均规模有所缩小,主要由于今年无百亿级别大盘转债发行。除去去年发行的大盘银行转债,今年发行的转债平均规模较去年小幅提升。此外,年中通常是转债发行的淡季,但今年二三季度转债发行节奏未见放缓,数量较去年大幅增加,其中7月新发转债31只,创历史同期新高。

而从预案看,2020年前八个月新增转债预案123只,规模合计2051.48亿元,而2019年同期转债预案数量为127只,规模为1497.96亿元,预案规模和质量较去年有所提升,主要由于二季度新增大秦铁路(320亿元)、南方航空(160亿元)、温氏股份(98亿元)等多只大盘转债。

截止日前,市场存量转债300只(不含EB),余额规模超过4200亿元,市值5050亿元,分别较2019年底增加了110只,900亿元和1250亿元。目前存量转债覆盖了26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不乏各细分行业的龙头标的,转债品种不断丰富。此外,目前待发行转债148只,规模超过3270亿元,其中过会的转债金额达到775亿元,包括大秦铁路和南方航空两只大盘标的,四季度转债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由此可见,随着转债发行和申购更加便利,市场对转债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定增放松没有对转债发行造成明显的影响,转债市场趋于成熟,发行节奏逐渐均衡,形成稳定的供给,一方面,越来越多成功转股的转债倾向于发行2期,如近期发行的景旺、隆基以及预案中的参林和福特等,另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交替选择非公开增发和可转债进行融资,未来转债和定增将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两大支柱。

2、创业板注册制落地,转债审批加快

2020年7月1日起,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再融资的审核主体由证监会转至深交所,审核时限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不含发行人回复审核问询),同时明确规定证监会在15个交易日内批复发行人的注册申请,转债审核速度进一步加快。

原有转债的发行流程为: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表决-证监会受理-反馈意见(如有)-发审委审核-证监会核准-正式发行-转债上市。2017年以来转债市场共发行了360只转债,从预案公布至正式发行平均耗时11.29个月,从证监会受理预案至核准批复的审核过程平均花费6.77个月。其中发行速度最快的是富祥转债,从预案至发行花费不到5个月;花王转债经历的发行准备时间最长,超过3年,主要由于期间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涉嫌违规被立案侦查,转债审核被迫中止。

注册制下,转债的发行流程变为: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表决-交易所受理-交易所问询-上市委审议-证监会注册-正式发行-转债上市,其中审核时间缩短为2个月。7月以来,深交所共受理了45只转债申请,其中16只已通过发审委审议,6只完成证监会注册。9月1日,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后的首只转债——万孚转债正式发行,万孚转债自6月29日申请文件转至深交所后,7月24日创业板上市委审议通过,8月21日收到证监会的注册批复,从预案受理至注册批复仅不到两个月,审核速度较之前明显加快。

此外,8月13日,嘉元科技公告了首只科创板转债预案,科创板转债发行同为注册制,审核流程较简单。未来创业板、科创板转债审核速度将快于主板,预计创业板转债审批周期有望缩短至3个月内(含发行人回复问询),发行周期缩短至半年内。发行周期缩短有利于上市公司选择可转债进行再融资,转债供给有望持续稳定增加,创业板、科创板转债比例或将提高。

3、2020年转债一级市场复盘

随着权益和转债市场行情整体向好,今年转债上市定位普遍较高,截止9月4日,2020年共发行127只转债,平均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21元,三季度仅5只转债上市价格在110元以下,其中仅本钢转债在上市首日险破发,破发风险大幅降低。分季度来看,前三季度的平均打新收益率分别为20.79%、17.09%和24.17%,均较19年大幅提升,打新收益相当可观。

随着转债保持较快发行速度、打新收益率提高和市场关注度增加,转债一级打新愈加火爆,一方面,原股东配售比例大幅提高,今年发行的转债平均原股东配售率达到63.55%,较2019年提升了18.52pct;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纯网上发行成为主流,仅搜特转债设置了网下发行。一级打新热情高涨,网上申购户数不断走高,前三季度平均申购户数分别为317万户、538万户和711万户,今年网上申购户数平均达到535万户,较去年翻了5倍。与此对应中签率不断降低,今年网上中签率平均仅为0.0094%,不足万分之一。

一方面是转债打新收益确定性较高,另一方面是网下发行逐渐消失,网上中签率不断降低,在此情况下,抢权配售是否成为可行的策略?在转债发行中原股东具有优先配售权,抢权配售是指投资人在股权登记之前买入股票,参与股东配售从而获得转债。我们以今年发行且上市的111只转债为样本,若以转债发行公告至股权登记日的正股均价购入正股(期间间隔两个交易日),股票在配售日配售转债后以收盘价卖出,转债则在上市首日以收盘价卖出。我们计算出平均抢权配售收益率为0.73%,其中53只为正收益率,占比不到50%。整体来看抢权配售收益并不理想,主要由于抢权获取的转债配售比例不高,转债收益相比正股涨跌而言比重微小,而正股具有波动性,甚至转债发行稀释股本的预期可能会导致正股下跌,因此抢权配售收益风险较大,适用于布*正股走势较好的转债。

由于目前上交所和深交所均有盘中临停规定,转债在上市首日一旦价格超过130元就面临停盘,因此部分转股价值较高的转债在上市首日溢价率较低甚至出现负溢价率,如华阳、大禹和雪榕转债等,对于此类低溢价率的转债应予以一定关注。另外,尽管当前新券上市价格较高,但上市后价格未见明显回调,部分转债甚至跟随正股持续上涨,对于部分转债价格较高、溢价率较低的新券,应等同于正股看待,结合正股估值、波动率判断转债后续走势,同时警惕转债进入转股期后的赎回风险。

4、市场策略

本周市场转债均价达到136元,整体价位较高,但其中不乏部分低价优良品种,在市场无明显驱动因素的情况下,建议首选性价比策略,行业依旧以周期和基建类为主,关注低价标的国城、清水、亨通、博世、交科、花王、思特、司尔和全筑转债等,以及关注优质新券隆20、景20、赣锋转2和万孚转债等的上市配置机会。

二、本周行情回顾

1、权益市场

本周上证综指下跌、创业板指小幅上涨。截止9月4日,上证综指下跌1.42%,报收3355.37点;创业板指下跌0.93%,报收2732.15点。分行业板块来看,涨幅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汽车、化工和电子,涨幅分别为1.74%、0.94%和0.69%,跌幅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和综合,跌幅分别为2.92%、2.65%和2.63%。

2、转债市场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较上周上涨0.26%,报收372.6点。本周特发转2转债上市。从个券表现来看,191只转债上涨,其中涨幅前三的是新莱转债、特发转2和上机转债,涨幅分别为21.55%、20.02%和13.09%;跌幅前三的分别是天路转债、巨星转债和广电转债,跌幅分别为-12.38%、-11.17%和-9.25%。本周转债市场成交金额为1533.43亿元,较前一周减少15.08%,其中成交量前三的是通光转债、蓝盾转债和新莱转债,成交量分别为541.74万手、450.65万手和361.86万手,其中成交量前20的转债占总成交量的44.41%。

3、转债估值

本周转债市场价格均值和溢价率均上升。截止9月4日转债市场平均价格为135.996元,较上周上涨0.41元;平价均值118.50元,较上周下降0.55元。转股溢价率均值20.11%,较上周上涨了0.96个百分点;纯债YTM均值-2.53%,较上周下跌0.10个百分点。

分评级看,AA+级及以上转债的溢价率均值34.51%,较上周上升了0.06个百分点;AA级转债的溢价率均值21.92%,较上周上升0.45个百分点;AA-级及以下转债的溢价率均值11.07%,较上周上涨0.59个百分点。

分平价看,平价80元以下转债的溢价率均值63.51%,较上周上升了2.34个百分点;平价80-100元转债的溢价率均值23.20%,较上周上升了0.19个百分点;平价100-120元转债的溢价率均值12.94%,较上周上升了1.62个百分点;平价120元以上转债的溢价率均值3.84%,较上周上升了0.85个百分点。

4、一级市场

本周有景兴、万孚、宝莱3只转债发行。预案方面,共有15家公司发布可转债最新进度,其中2只发布预案,4只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3只转债获发审委通过,6只转债获证监会批文。

5、条款追踪

目前有212只个券进入转股期,其中盛路,溢利,广电,辉丰,仙鹤,凯龙和天康7只转债转股超过90%,航电和百合等8只转债转股超过80%,共33只转债转股超过50%。赎回方面,46只转债触发赎回,其中机电,新莱,木森等8只转债公告了提前赎回,华钰,金禾等17只转债公告了不提前赎回,赣锋、兄弟转债接近触发赎回。下修方面,目前已有55只转债触发下修,搜特转债于近期下修了转股价,建工转债接近触发下修。回售方面,12只个券进入回售期,其中顺昌、16皖新EB和15国盛EB触发了回售。

三、风险提示

1)经济基本面变化、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

2)正股业绩不及预期,股权质押风险等;

3)海外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601006可以持有到年底吗?

可以有可能要大涨的

可转债对股票来讲好吗?

债转股之后,总股本变大,每股净资产有一定稀释,对企业来讲是利好的,对于股东来说意味着以后的分红会变少,是利空的。对于投资者自己来说,关键是看债券跟股票的行情是怎么样的。可转债不一定非要转换成股票的,也可以想...

【大秦铁路债转股对股票有何影响(上市公司债转股可流通时对股价会打压下跌吗?)】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