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百科>郑煤机业务流程再造(郑煤机咋样?)

郑煤机业务流程再造(郑煤机咋样?)

2024-01-08 20:27:40

作者:“admin”

郑煤机咋样? 非常好啊,发展很快的,郑州企业里算是发展很好的了 企业再造过程 企业再造或称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进行的经营结构与经营方式的调整与变革,是“对企

郑煤机咋样?

非常好啊,发展很快的,郑州企业里算是发展很好的了

企业再造过程

企业再造或称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进行的经营结构与经营方式的调整与变革,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地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地再设计”。业务流程重组关注的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因此一切的“重组”工作全部是围绕业务流程展开的。企业再造需要从根本上(Fundamental)重新思考业已形成的基本信念,是一次彻底的(Radical)变革,企业通过再造工程可望取得显著的(Dramatic)进步,企业再造主要是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Processes)。一、企业再造的原则1、以流程为中心企业再造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企业变革,企业再造的最终目标是将企业由过去的职能导向型转变为流程导向型.一个以流程为中心的企业和一个以职能为中心的企业的根本区别不是企业运营流程的不同,而在于维系企业的基本结构不同.在传统企业中,组成企业的基本结构是职能相对单一的部门,由这些部门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构成每一个流程的片断,而在一个以流程为中心的企业中,企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不同的流程,不存在刚性的部门,甚至流程本身也不是刚性的,而是随着市场的变化可以随时增减改变的.2、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团队式管理,是由组织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传统企业所面临的是相对静止的市场环境决定了细致分工的任务型管理是高效率的,传统企业中除了领导人以外,其他人思考出发点是如何完成本职工作,衡量一个职员称职与否的标准也是他工作是否努力,是否能完成本职的工作.而在激烈竞争中挣扎的现代企业,必须以流程为中心组建工作团队,在这样的企业里,每个人都关心整个流程的运转情况.3、顾客导向一个企业的成功必须赢得顾客,无论有多么优秀的产品,得不到顾客定单的企业只能眼看着别人赚钱.以顾客为导向,意味着企业在判断流程的绩效时,是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以顾客为中心必须使公司的各级人员都明确,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顾客提供价值,而价值是由流程创造的.只有改进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流程,企业的改革才有意义.4、加强企业再造的组织领导企业流程再造是系统的改造工程,它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基本观念和运营机制,重建企业文化,重塑行为方式和重构组织形式.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样的转型过程是一个艰难而又痛苦的过程.如果领导组织得不好,企业再造往往会半途而废.为了保证再造顺利进行,在企业再造的组织领导方面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造就企业再造领袖;任命流程负责人;组建再造工程指导团。二、企业“再造工程”的主要程序1、业务流程诊断2、业务流程改造策略3、流程再造4、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三、通过ERP实现企业再造过程在ERP项目中,BPR的实施方式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方法是根据成熟的ERP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即按照ERP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将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设计和配置;另一种方法是先设计好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然后根据这些业务中的各职能部门,选择相应的系统模块,再进行无缝集成。对于前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吸收现有业务模式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因为大型的ERP软件在市场中日渐成熟,各功能模块的运营模式和流程关系在很多企业中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有的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较大的经营结构调整,从而容易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很大的震荡,由此造成ERP项目失败的例子在国内的企业中也曾出现过。对于后一种方法,企业在上马ERP之前,先对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与再设计,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按照重组后的业务流程实施具有针对性、客户化的ERP(ERPCustomization)项目。企业可以从某一家ERP供应商购买所有需要的系统模块,也可以在多个软件供应商中选择“单项最优软件”(best-of-breedapplications)进行集成,这样既满足了自己所需,又可以实现各个系统模块的软件优化。但这一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各个独立模块进行集成的难度大,时间长,伴随的风险也就随之上升,另外还会增加系统集成服务的费用。但随着单项最优软件的供应商合作意向的加强,他们可以改进各自的系统框架,以减少集成和实施的时间与成本。

郑煤机实力有多强?

公司煤矿机械板块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十余年居行业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0%以上。煤矿综采机械产品遍布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先后出口到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印度、越南等国家。郑煤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先后承担了国家多项煤矿综采装备重点项目的研制开发,引领了中国煤矿综采装备的发展方向。

如何降低企业上市的成本分析

尽管近些年***、证监会以及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上市融资,但上市成本依然过高,不仅加重个体企业负担,更制约整个发行市场效率提升,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重点梳理了企业上市过程中隐性成本的“五高”现象,并结合注册制改革对现行的发行及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一、境内上市的成本分析

企业在境内上市,不仅须支出保荐承销费、审计验资费、律师费、披露费等正常的显性费用,还将承担巨额的隐性成本,具体包括准入成本、信息披露成本、财经公关成本、时间及机会成本、抑价成本等方面,呈现“五高”特征。这些隐性成本通常不予披露,但却对企业上市形成极大阻力,个别发行人甚至为此付出过亿的代价。金融圈的干货文章、模块知识、实务课程助您成为金融界的实力派!欢迎关注金融干货!

类别

项目

成本度量

显性成本

财务顾问费

参照行业标准,双方协商

50-100万左右

保荐承销费

参照行业标准,双方协商

占融资额的3%至10%

审计验资费

参照行业标准,双方协商

200-500万

律师费

参照行业标准,双方协商

100-300万

评估费

参照行业标准,双方协商

20-50万左右

路演、披露、印花税等

参照相关标准制定

200-400万

上市初费

按公司股本规模分档收取

30-65万元

上市年费

按公司股本规模分档收取

5-15万元

隐性成本

准入成本

发行上市条件过严,缺乏弹性

财务盈余管理、税务调节(根据企业个体情况,部分涉及违法行为,补税、补社保等2000万以上)

信息披露成本

招股说明书等披露要求繁冗、质量低(非投资决策信息偏多)

大量精力准备文稿;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信息外溢(成本难以量化)

财经公关成本

媒体及公关公司以“广告费、合作费”形式变相敲诈

50-2000万(根据企业个体情况)

时间、机会成本

发行节奏不确定;审核期内股转、增资扩股、并购重组、债权融资等受限

受理到发行2年以上;失去其它业务发展机会(成本难以量化)

抑价成本

量价双控:新股发行量占比25%,发行市盈率23倍

实际融资低于正常水平

(部分新兴行业50%以下)

表1境内发行上市成本构成

(一)准入成本高——条件过严

当前发行上市条件过严,门槛高。一是持续盈利要求过高,未针对不同行业加以区分,严重违背企业正常的生产规律。二是在独立性、规范运行、财务与会计(除持续盈利外)、募集资金运用等其他条件中,有关价值判断的要求过多且存在重复。三是缺乏弹性条款,对VIE模式、双层股权架构等创新方式并不认可,包容性较差。

过严的发行上市条件非但没有达到遴选优质企业的初衷,反而将准入成本提高。一方面倒逼潜力资源花费高昂成本变更主体,绕路海外上市;另一方面迫使部分境内拟上市企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非正常的盈余管理、税务调节,进一步加重负担。某些企业甚至涉及违法行为,补缴税款、社保、公积金等支出高达2000万以上。

序号

章节

条款

问题

1

财务与会计

(持续盈利)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七条

价值判断

2

独立性

第二十条

价值判断

3

规范运行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重复

4

财务与会计

(除持续盈利)

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六条

重复

第三十五条

价值判断

5

募集资金使用

第四十条、第四十三条

重复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

价值判断

表2发行条件相关条款(主板)

(二)信息披露成本高——要求繁冗

现行标准对拟上市企业招股文件的信息披露要求繁冗[1]。以近几年在沪、港两地上市的郑煤机为例进行对比分析[2]:一是篇幅过长、拼接式特征明显;二是重复性表述频现,同一表述往往反复出现在同一章节内部、不同章节、以及正文与备查文件之间;三是非重点信息披露过细过杂(公开房产证号、个人身份证号、住所等);四是对业务、财务、风险、募投项目的披露质量低,价值揭示不充分。

为满足信息披露要求,企业不仅因整理、查验、沟通(与中介机构、**等)、分析、评估、完成、修正整套文稿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将承受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外溢风险,而在同行竞争中处于劣势,损失难以估计。

A股(601717)

页数

占比

H股(0564)

页数

占比

释义

5

1%

释义,技术词汇表

15

5%

概览(5项)

7

2%

概要

14

5%

本次发行概况(4项)

4

1%

前瞻性陈述,豁免遵守香港上市规则,有关本招股章程及全球发售的资料,董事、监事及参与全球发售的各方

19

6%

风险因素(6项)

5

1%

风险因素

32

11%

发行人基本情况(11项)

98

27%

公司资料,历史、发展及企业架构,主要股东,股本,基石投资者

24

8%

业务和技术(7项)

68

19%

行业概览,法规,业务

107

36%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2项)

8

2%

关联交易

7

2%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9项)

15

4%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

14

5%

公司治理(5项)

9

2%

-

-

-

财务会计信息(14项)

52

14%

财务信息,近期发展

66

22%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4项)

43

12%

-

业务发展目标(5项)

6

2%

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

2

1%

募集资金运用(8项)

25

7%

-

-

-

股利分配政策(3项)

3

1%

-

-

-

其他重要事项等(6项)

15

4%

-

-

-

 合计

363

-

 -

300

 -

表3境内外招股文件结构比较(郑煤机A股、H股)

[1]信息披露成本的定义参照《新企业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对会计信息成本的解释:“会计信息的成本包括收集、整理、编制报表、查核验证、分析和解释所付出的代价,甚至包括披露会计信息后在同业竞争中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等。”

[2]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2012年分别发行A股、H股并在沪港上市。

(三)财经公关成本高——媒体敲诈

虽然经过前期整治,但针对企业上市的媒体敲诈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且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索价攀升、频次提高;二是手段隐蔽,从初期的直接威胁勒索演变为联合财经公关公司收取“广告费”、“合作费”等变相方式;三是参与者增多,涉及国内的某些主流媒体。

失实负面报道本不会影响企业发展,但在上市过程中监管部门对舆情问题较为审慎(可能会中止审查),加之实施媒体敲诈的成本低廉,致使企业通常不会耗费大量精力应对媒体,或承受中止审查带来的隐性损失,而选择避免负面报道,支付公关费用。根据企业个体的不同情况,相关支出为50至2000万元不等。

(四)时间、机会成本高——其他资本运作受限

监管部门对新股节奏长期进行调控,审核及发行的速度较慢(近一轮从招股资料递交到发行平均2年以上)且暂停频繁。从递交申请到完成上市,企业不仅难于把握各环节进程,缺乏稳定预期,还将面临因审核期内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并购重组、债权融资等受限而丧失其他发展机会,机会成本难以量化。

暂停时间跨度

暂停前发行股票

重启后发行股票

第一次

1994.07.21–1994.12.07

粤宏远A

中炬高新

第二次

1995.01.19–1995.06.15

仪征化纤

创业环保

第三次

1995.07.05–1996.01.03

东方电气(期间洛阳玻璃、东北电气发行)

黔轮胎

第四次

2001.08.08–2001.11.05

上海能源

华联综超

第五次

2004.08.26–2005.01.23

双鹭*业

华电国际

第六次

2005.05.25–2006.06.04

三花股份

中工国际

第七次

2008.09.17–2009.06.28

华昌化工

桂林三金

第八次

2012.10.27–2014.01.07

浙江世宝

新宝股份、我武生物

第九次

2014.01.25–2014.06.16

海天味业

联明股份

表4新股发行市场历次暂停

(五)抑价成本高——量价双控

尽管《证券法》、《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中未明确,但监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设定了新股规模不得超过总股本25%的数量限制以及发行市盈率上限的价格约束(如近期的23倍)。通过审核后的发行人大部分只能采取降价缩量的方式以确保获得批文,不仅直接导致企业首发融资额缩水(部分新兴行业实际融资额仅为正常水平的50%以下),更对发行市场的估值造成扭曲。

二、降低企业上市成本的建议

企业上市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来自市场主体、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盘根错节。降低上市成本,尤其隐性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抓住当前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有利时机,敢于创新、稳步推进,统筹好改革力度与市场可承受度。

(一)简化发行条件,增加豁免等弹性上市条款

简化发行条件,一方面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与并上市管理办法》(原36条优化为13条),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包容性(修改后的发行条件仍高于新三板挂牌条件)。一是取消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持续盈利的发行条件(修改为持续经营能力);二是删减独立性、规范运行、财务与会计、募集资金使用等章节的价值判断条件,放宽主体资格条件(VIE模式、双层股权结构等)。另一方面发挥交易所等自律组织优势,做实上市条件。如增加便于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上市的条款;建立以市值为核心的多套指标体系(针对不同产业类型企业,满足一套即可);增加个案豁免条款等。

(二)精简招股说明书

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精简招股说明书等披露文件,准确定位外部披露信息与内部审核信息边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一是重新优化整体结构,缩减、合并相关章节(原17章、13章优化为9章);二是删除重复内容,简化历史沿革、社会保障、个人身份证号、住所等与投资决策相关性不大的披露要求;三是加强对风险因素(定量模拟)、业务模式(直观性图表)、财务信息(可比公司分析)、募集资金(总体披露)等重点信息的披露质量。

(三)落实在审企业债权融资政策,放松其他资本运作限制

健全在审企业的多元化融资制度。一是落实《关于进一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有关“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在审企业,可申请先行发行公司债。鼓励企业以股债结合的方式融资”的政策,尽快出台操作细则;二是放松对其他资本运作的限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允许在审企业开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活动。

(四)理性对待媒体负面报道,并行开展审核与核查工作

理性对待媒体负面报道,改进监管工作方式。当拟上市企业存在可疑的披露信息时,不再中止审查;而是在保持正常审核流程的同时并行开展核查工作。如果情况属实再采取相关监管措施、行政处罚或移送司法。

(五)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规上市成本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骗取发行核准、违法信息披露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是增加发行人、中介机构及相关责任人违规上市的量罚程度,将惩戒金额与发行人融资金额、中介机构业务收入比例挂钩(建议150%以上);二是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如已上市),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或移送司法机关后即暂停交易,并在规定时限内终止上市;三是试点设立金融法院,提高金融司法效率。

三、企业IPO上市的成本费用有多大?

在进行企业是否上市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税务成本、社保成本、上市筹备费用、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中介费用、上市后的边际经营成本费用以及风险成本等几个方面。

(一)税务成本

企业在改制为股价公司之前即需补缴大量税款,这是拟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导致企业少缴税款的原因主要包括:

1、企业财务人员信息和业务层面的原因导致少缴税款。比如对某些偶然发生的应税业务未申报纳税;税务与财务在计税基础的规定上不一致时,常导致未按照税务规定申报纳税的情况发生。 

2、财务管理不规范,收入确认、成本费用列支等不符合税法规定,导致少缴税款。这种现象在企业创立初期规模较小时普遍发生,尤其是规模较小时税务机关对企业实行核定征收、所得税代征等征税方式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对成本费用列支的要求不严,使得不合规**入账、白条入账等情况大量存在。一旦这些情况为税务机关掌握,税务机关有权要求企业补税并予以处罚。

3、关联交易处理不慎往往会形成巨额税务成本。新的所得税法和已出台的特别纳税调整管理办法对关联交易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规范性要求。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行为如存在定价明显偏低现象,税务机关有权就其关联交易行为进行调查,一旦确认关联交易行为影响到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裁定实施特别纳税调整。

(二)社保成本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存在劳动用工不规范的问题。比如降低社保基数、少报用工人数、以综合保险代替城镇社保、少计加班工资、少计节假工资等等。发审委对于企业劳动用工的规范要求异常严格,因此,拟上市公司一般均会因此付出更高的社保成本。

(三)上市筹备费用

上市筹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性要求提升管理工作水平,还要求组建一个专业的上市筹备工作团队对整个上市筹备工作进行组织与协调。因此,上市筹备费用对于企业来讲,也是必须考虑的成本因素。上市筹备费用主要包括:上市筹备工作团队以及各部门为加强管理而新增的人力成本;公司治理、制度规范、流程再造培训费用;为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而新增的管理成本等。

(四)高级管理人员报酬

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使得企业在上市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问题。除了高管的固定薪资之外,还要考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高管激励政策。高管固定薪资一般不会因企业上市而带来增量成本,但高管激励政策往往成为拟上市公司新增的高额人力资源成本。因为在市场环境下,大多数企业会采用高管持股计划或期权计划作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激励手段。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上市需要考虑的高级管理人员报酬问题有时还表现在高级管理人员的增加上。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为了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不得不安排更多的董、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

(五)中介费用

企业上市必须是企业与中介机构合作才能实现的工作。在市场准入的保护伞下,中介服务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使得中介费用成为主要的上市成本之一。企业上市必需的合作中介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其他咨询机构、财经公关机构等。中介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合作双方的协议结果,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目标融资额、合作方的规模与品牌、企业基础情况决定的业务复杂程度、市场行情等。部分中介费用可以延迟至成功募资后再实际支付。

(六)上市后的边际经营成本费用

上市给企业带来品牌效应和信用升级,也同时给企业带来“为名所累”的问题。比如,人力资源成本会因企业身为上市公司而升高,因为慕名而来的高素质人才多了,同时求职者对企业薪资待遇的要求也提高了。再比如,采购成本会因企业身为上市公司而升高,因为有些供应商会因企业是上市公司而抬高价码。因此,一般企业上市后的经营运营成本较上市前高。考虑上市后的边际经营成本费用,有助于企业的上市决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七)风险成本

企业上市决策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上市申报最终不能得到发审委的通过,这意味着企业上市工作失败。这一失败会给企业带来许多威胁。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使得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被公开,给了竞争对手一个学习的机会。另外,中介机构也掌握着大量企业的重要信息,同样面临流失的风险。上市工作的失败,还使得改制规范过程中付出的税务成本、社保成本、上市筹备费用、中介费用等前期成本费用支出变成沉没成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弥补。

1、承销费用占比最大

在整个上市过程里,承担最多工作的券商收取的费用是最高的,同时,这也是不同公司上市成本的最大区别之处。

这其中,承销费用主要按照发行时募集金额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而保荐费用则是支付给保荐人的签字费。有人做过调查,在10家单独公布了保荐费用的创业板公司中,这部分的收费差异并不大,一般为300万、400万和500万三个标准,收费最高的国都证券承销红日*业收取了550万的保荐费。

区别最大的是承销费用,这部分费用决定了公司上市的成本大小。而从耗费资金占比来看,这部分的费用占整个承销发行费用的比例也远远高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资产评估等多项费用之和。比如,对神州泰岳超过1.2亿的承销费而言,几百万的其他费用几乎可以忽略。这部分费用则要看企业的谈判能力大小。

某中等券商保荐人表示:“和央企上市主要靠券商的**资源不同,创业板企业一般是民营企业,价格基本上是按市场标准定。不过,如果企业完全符合创业板上市的标准,又对自身能够上市发行比较有信心,往往会选择更便宜的券商,哪怕是一些小券商。而对一些在过会标准边徘徊的企业而言,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关系好的券商,即使多出点钱,能确保企业可以安全过会,通过审批。”

此外,由于证监会规定,创业板企业上市之后还要有3年辅导期,已有券商针对这点开出了每年100万的收费标准。而此前,也有消息人士称,由于创业板企业上市风险较大,有不少券商一改平时在整个项目结束之后收钱的做法,选择随着项目的进行阶段分批收费的做法。

2、上市前夕拿捏卖点与成本

从实质上讲,上市其实就是通过向公众推销自己的企业而实现出售公司部分股份的行为。比如,拟上市的企业需要对自身进行评价,明确企业的“卖点”,如业务前景、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赢利素质等。通常情况下,拟上市的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才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包括其在市场地位、营销网络、推广渠道和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例如,其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销量排名第一、企业在过往三年销量连续增长达到一定比例、企业的销售门店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管理层拥有超过一定年限的行业经验等等。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上市的地点、时机与上市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企业通常选择内地A股或者香港主板作为上市地。对于上市地的选择,企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发行市盈率、上市审批所需的时间以及监管环境等因素。

就企业的发行市盈率而言,内地A股普遍高于香港主板。但是在内地A股的上市审批所需时间要长于香港主板,监管环境也较香港严格。

选择上市的地点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要与上市的时机一起考虑。对于上市时机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和**政策周期的改变,另外也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筹备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

企业上市一般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其是否成功受很多外在因素限制。同时,企业内部的问题也会对其上市造成影响。根据过往的经验,企业在上市过程比较常见的内部问题包括:法律架构重组、独立经营原则、业务剥离、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税务问题、会计问题和公司治理。这些内部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类为法律问题和财务问题。许多拟上市的企业均提前引入相关的法律团队和财务团队,分别在法律上与财务上对企业进行梳理和规范,确保企业在最佳上市时机到来候,不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阻碍了上市的进程。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平台介绍】:

本账号聚集众多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投行律师,发送经典案例、分享优秀文章,涵盖如下范围:

   一、IPO及新三板服务:涵盖尽职调查、股份制改造、上市及融资;

   二、企业并购服务:涵盖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并购方案制定;

   三、pe/vc法律服务:涵盖基金设立、募资、管理、退出全流程;

   四、股权激励服务:涵盖方案设计、协议及制度起草、风险防范;

   五、法律顾问服务:涵盖合同修改、劳动关系管理及公司治理;

1、“新三板做市交易”:新三板做市交易——核心规则解读

2、“新三板反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反收购方法

3、“新三板定增解读”:持股平台参与新三板定增规则解读

4、“新三板股改”:2016年“新三板”股改、申报、挂牌日程表(附挂牌申请文件目录、流程图)

5、“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操作实务

6、“股权转让”:国有股权转让操作程序指引(附法规完全版)

7、“股权代持”: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

8、“股权激励”:图解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操作要点和法律风险

9、“犯罪分析”:律师出具虚假私募基金法律意见书的刑事犯罪分析

10、“出资比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约定不按实际出资比例持有股权?

11、“营改增”:“营改增”后企业合同管理的几个要点

郑煤机技校招生就刑业处怎么样

态度很好也很仔细。郑州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处纤中稿服务周到,业务流程专业。郑州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位干郑州市中原区,占地22368㎡,总建筑面积22342㎡,在校生3000余人。郑州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应用、煌接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幼儿教育、汽车维修制造、汽车新能源、汽车装饰美容、数控加工、机械设备装配自动化、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设有专业的形体教室,琴房,电商模拟毁孝教室,计算培毕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工、电子,数控机床,液压实验装备以及先进的机器人实训车间和汽车维修车间,学校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藏书近三万册。

【新希望集团】传统企业如何数字化转型?_手机搜狐网

“提起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普遍存在两个情况:一是做的没有想的好,二是别人家做的似乎都比自己家做得好。到底该怎么做?形成共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新希望集团数字科技部部长程振林在《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思考》的主题演讲时如是说。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创立于1982年,连续1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茅,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2020年年收入超过2100亿元。新希望集团已逐步成为以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为主导,并持续关注、投资、运营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当今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被数字化浪潮席卷和颠覆,农牧行业也不例外。程振林介绍,新希望的整个产业布*就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不断延展和深挖出来的结果,在农业生产数字化基地、农业装备、智慧畜牧、智慧牧场、智慧水厂、厂域物联、智慧冷链、数字治理、普惠金融等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智慧方案,新希望在数字科技领域不断投入,方才形成今天的产业布*。

在程振林看来,数字科技与新希望近40年形成的产业底座更像是DNA的两个螺旋,是不断迭代上升的过程,也是互相帮扶的命运共同体。从新希望在过去五年来数字化发展留下的基本经验来看,不论是工厂、冷链、三农,还是供应链金融和金融科技,只要数字科技能够真正与产业密切结合,做到“真信、真学、真用”,就能在这些细分领域比一般的IT公司更具独特的竞争优势。

面对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中的痛点,例如中小企业缺订单、餐饮企业低价或优价采购的需求、三农经营主体的产销对接难题等,新希望针对这些行业痛点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科技的延伸,往往比较成功,也更有生命力。

正所谓产业成长的烦恼,伴随的就是数字科技生长的机会,产业培育的底座,馈赠的就是数字科技发育的土壤。

经过多年的实践,程振林总结了新希望集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五大感悟:

一、价值vs值价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当涉及到战略、投入和决心时,每一次立项都会问它是否值这个价。诚然,我们听过很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故事,但在转型过程中失败者远比成功者要多得多。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和它真正产生的效益也就是值价呢?

程振林在此提出两个观点:

第一,商业和科技要从相对分立到“翻一本字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描述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从经营、运营以及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家必须翻一本字典,这就要求双方要有业务、商业和经营的思维,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内部达成共识。程振林强调:“内部达成共识远比做成一个项目要难、要根本、要基础、要关键!”

第二,从注重单维度产出到重视能力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大家往往注重系统建设以及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应关注数字化转型在其他维度中所发挥的价值,包括与数据资产、团队能力、数字化信念、数字化领导力、商业创新和利益安排等多个维度的关系,这些价值也同样不容忽视。

传统企业面临数字化浪潮难免焦虑,但一定要有焦点,必须聚焦和挖掘卓越运营的关键场景,从场景出发,小切口、深刀口的去做好数字化转型。其实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建设某个系统,更多的是聚焦在运营场景里,进行商业逻辑的不断优化、业务价值的持续提升,以及商业与IT并行治理体系的落地。

程振林将信息化建设中的系统和项目比作是“*”,将业务、商业逻辑和商业价值比作是“饭”,他认为传统企业应该在焦虑中找到卓越运营的焦点来做数字化转型,而不是一感到焦虑就吃*,因为*毕竟不能当饭吃。(华东CIO大会、华东CIO联盟、CDLC中国数字化灯塔大会、CXO数字化研学之旅、数字化江湖-讲武堂,数字化江湖-大侠传、数字化江湖-论剑、CXO系列管理论坛(陆家嘴CXO管理论坛、宁波东钱湖CXO管理论坛等)、数字化转型网,走进灯塔工厂系列、ECIO大会等)

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在建各种应用系统,选各类解决方案,看似做的都差不多,然而是否有心去做,差异很大。商业逻辑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IT跟业务部门一起用心去琢磨,首先要有心,才能有数,有数就是用数字科技的手段将业务流程梳理,经营洞察,用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手段加以固化和优化。

与此同时,程振林强调:“流程再造和创新的难度和重要性,高于信息系统本身的互联互通性。尽管信息架构、数据架构、基础架构、互联互通看起来很难,但其实业务更难。我们要打强BIT专班,B是业务,IT是信息科技。”

作为IT人一定十分清楚架构的重要性,新希望集团在企业治理的过程中发现架构的树立和逐步深化非常关键,但是CIO们会意识到:不是设想的每一幅美好蓝图都能顺利实现,CIO们也会经常做一些类似下雨天修房子、高速路上换轮胎的工作,这表明CIO们在构架方面的能力同样重要。做计划与时时刻刻应对新场景做出的变化,哪个更重要?在今时今日来看应对变化的能力更难能可贵。

CIO要在技术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创造出革命的效果,需要心中胸怀架构,但是行动还是离不开构架。程振林在此引用了敏捷宣言中的一段话:“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也就是说,CIO们需要在架构与构架之间取得平衡。

以前人们期望过健康的高质量生活,只能定期体检。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离散性、指标性的结果,而不去关注健康管理的持续性过程。而现在,人们提到健康都会想到戴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因为数据更加精准、连续、个性化。企业信息化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管理者应该从关注离散性结果向关注持续性进程转变,将重心从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向生产经营的数字化转变,从粗颗粒度数据到追求更加细颗粒度的数据。

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数,所有的业务决策都失去了依据。那么数据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程振林认为:“数据的边界定义了企业的边界!数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极限。”他以滴滴为例,以前出租车司机在开车时听广播,现在听滴滴,滴滴的数据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务边界,也吞没了打车市场。金融领域也是如此,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够野蛮生长,关键在于互联网企业掌握了信用、风险和定价的数据,这是金融的核心,当它掌握一家店铺的经营者过往的经营记录,信用等级,甚至是存货、交易量、顾客情况,就可以为他的金融服务做出风险的评估和定价,一旦拥有数据,企业的边界就在延展。

最后,程振林表示,新希望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品牌生产商、从肉蛋奶综合供应商变成未来饮食行业的产业中台,实现食材供应一体化和产业互联,思考数据从哪儿来,采购、生产、经营、销售等企业业务如何更好的在线化,以及思考如何拉伸企业边界更好的去创造客户价值。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与业务同步生发、同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定义、不断锻造的过程,是一个艰辛且充满希望的过程!但笔者相信,历经数字化转型的新希望集团,未来一定像它的企业名称一样,充满希望。

本文主要内容转载(或原作者)出自装疯都要死,仅供广大读者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者权益,请联系我提供证据,我会予以删除。

CXO联盟(CXOunion)是一家聚焦于CIO,CDO,cto,ciso,cfo,coo,chro,cpo,ceo等人群的平台组织,其中在CIO会议领域的领头羊,目前举办了大量的CIO大会、CIO论坛、CIO活动、CIO会议、CIO峰会、CIO会展。如华东CIO会议、华南cio会议、华北cio会议、中国cio会议、西部CIO会议。在这里,你可以参加大量的IT大会、IT行业会议、IT行业论坛、IT行业会展、数字化论坛、数字化转型论坛,在这里你可以认识很多的首席信息官、首席数字官、首席财务官、首席技术官、首席人力资源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IT总监、财务总监、信息总监、运营总监、采购总监、供应链总监。

数字化转型网(资讯媒体,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读参考,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大量的知识,如财务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运营数字化转型、生产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市场营销数字化转型。通过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你就知道如何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如何做?

【CXOUNION部分社群会员】601599浙文影业CFO、601600中国铝业CFO、601601中国太保CFO、601606长城军工CFO、601607上海医*CFO、601608中信重工CFO、601609金田铜业CFO、601611中国核建CFO、601615明阳智能CFO、601616广电电气CFO、601618中国中冶CFO、601619嘉泽新能CFO、601628中国人寿CFO、601633长城汽车CFO、601636旗滨集团CFO、601658邮储银行CFO、601665齐鲁银行CFO、601666平煤股份CFO、601668中国建筑CFO、601669中国电建CFO、601677明泰铝业CFO、601678滨化股份CFO、601686友发集团CFO、601688华泰证券CFO、601689拓普集团CFO、601696中银证券CFO、601698中国卫通CFO、601699潞安环能CFO、601700风范股份CFO、601702华峰铝业CFO、601717郑煤机CFO、601718际华集团CFO、601727上海电气CFO、601728中国电信CFO、601766中国中车CFO、601777力帆科技CFO、601778晶科科技CFO、601788光大证券CFO、601789宁波建工CFO、601798蓝科高新CFO、601799星宇股份CFO、601800中国交建CFO、601801皖新传媒CFO、601808中海油服CFO、601811新华文轩CFO、601816京沪高铁CFO、601818光大银行CFO、601825沪农商行CFO、601827三峰环境CFO、601828美凯龙CFO、601838成都银行CFO、601857中国石油CFO、601858中国科传CFO、601860紫金银行CFO等

郑州经开区:揭开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秘钥

两业融合深度转型破*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以下简称“两业融合”)发展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于2020年组织开展了第一批两业融合试点。

本期杂志选取了7个试点区域和企业的案例来总结推广两业融合典型性、创新性经验模式。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试点的很多先进经验,也有发展中的很多困惑: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不健全;融合发展程度还不高;技术基础薄弱;中小微企业积极性不强;缺少服务平台的支撑推动等等。有困惑,才有动力突破,两业融合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深度转型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杜壮

从1993年的郑州东南部的沙荒之地,到如今的工厂林立、大道通衢、宜居宜业,从最初的12.49平方公里发展到158.7平方公里,有着河南省首个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首强之称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经开区),如今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9家、国内500强企业53家、超百亿级企业14家等在内的市场主体4.2万家入驻,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3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和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负责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站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和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郑州经开区将以高质量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发力“二次创业”,努力打造成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先行区、中西部创新创业发展新高地和河南省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示范区。

探索高附加值核心领域

形成差异化融合发展模式

d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重要环节。

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离不开“创新”二字,其中科技赋能更是重中之重。位于郑州经开区内的郑州嘉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晨电器”)总经理姚欣对此深有体会。

嘉晨电器是一家专注于车辆电力驱动和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研发、设计、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之前一直专注于传统叉车领域的他们,从2017年开始转向了一个新市场——筹划开发工业车辆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姚欣的话来说,就是依托物联网技术,生产与工业车辆相配套的智慧电控和智能传感设备,将工业车辆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工业车辆的安全监控和远程管理,有效提高工业车辆智慧化水平。

姚欣和团队在深入剖析市场需求和工业车辆实际使用过程当中的客户痛点后发现,一方面,市场上缺少专门针对工业车辆的车联网平台,用户群对于工业车辆智慧化水平提升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工业车辆因作业环境恶劣、视野盲区较多等因素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客户对于工业车辆安全性提升的需求也亟待满足。

正是基于这一市场需求,嘉晨电器充分结合公司在工业车辆行业深厚的技术积淀,研发推出了工业车辆车联网平台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服务。

经过近4年来的积累和发展,姚欣告诉本刊记者,嘉晨工业车辆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工业车辆超过5.4万台,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工业车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此基础上,公司研发的针对工业车辆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工业车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同时提升了工业车辆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当新技术和产品投入应用后,姚欣欣喜地发现,这些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反馈,通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业务创新,发掘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公司全年营收依然逆势增长26.4%。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被列入十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该《意见》指出,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配套、专业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

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近年来,郑州经开区涌现出了如中铁装备、郑煤机、宇通客车、嘉晨电器、大信家居等一大批两业融合示范企业,企业通过推动智能化、服务化、融合化发展,重塑产业链和价值链,逐渐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正是在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示范带动下,更多的业内企业相互效仿、积极借鉴、优化创新,积极探索、培育、发展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智能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路径。

针对性开展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已如离弦之箭。

目前,很多传统企业采取了“多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加快自身技术的研发,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技术+服务”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就是郑州经开区的一个典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煤炭行业萎靡,面对资产负债率最高达到136%,濒临破产崩溃边缘的郑煤机开始向成套化、智能化、国际化、社会化方向转变。

郑煤机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永强向本刊记者介绍,郑煤机注重服务价值,打磨成套技术,优化服务模式,从设备供应商向设备承包商转变,发展咨询设计、制造采购、施工安装、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一揽子服务,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

据王永强介绍,郑煤机不仅生产液压支架,而且有能力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郑煤机继续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实现了中国智能综采装备“零”的突破。

2020年,郑煤机首套成套化智能综采工作面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二矿运行,真正实现了中国智能综采装备“零”的突破。在郑煤机企业展示大厅里,远程操控系统通过5G信号,向百余公里外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二矿薄煤层开采工作面发出指令。过去,阴暗的矿井里,矿工们紧张地忙碌着;现在,有了郑煤机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成套化智能综采设备,煤矿人“坐在地面采煤”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了用人减少了一半,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通过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郑州经开区逐渐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通过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服务企业的创新应用。下一步,将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总体方向,对汽车、装备、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经济业态,激发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内生动力。在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开放+枢纽”优势的同时,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为郑州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贡献力量。

关键在于“政策引导、市场环境、

人才集聚和促进消费升级”

 “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我国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对于实现地区和企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来说,技术研发和生产成为了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两业深度融合,很大程度上需要技术的支持。

王永强告诉本刊记者,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人工智能相互融合,正给全球采煤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对企业推动两业深度融合也非常关键。王永强透露,目前,郑煤机已经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将携手发挥各自领域的技术积淀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推动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一起努力在智慧矿山建设、智能工厂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实现新跨越,进一步推动两业深度融合。

在姚欣看来,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市场需求。姚欣告诉本刊记者:“从企业角度来讲,所有的业务创新立足点都在市场需求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产生利润、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业务就是值得开展的。我认为深入推动两业融合的关键点就是实现制造业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让企业的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直击用户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产品也必将受到市场欢迎。”

实际上,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创新努力,政策环境也同样重要。

王永强告诉本刊记者,郑州经开区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比如为推动区域内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由**牵头,以企业为核心负责建设运营,搭建细分行业制造云平台;借助5G、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落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地”改革;建立“科技创新券”制度,探索互联网“金融超市”等新型融资方式等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全球经贸格*与秩序重构、产业分工格*深度调整。全球科技革命呈现出智能化主导、融合式聚变、多点突破应用的态势,将前所未有地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革,围绕颠覆性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这势必对郑州经开区的发展提出新要求。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推动两业融合的关键在于“政策引导、市场环境、人才集聚和促进消费升级”。

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将更好地对接需求侧,挖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急速发展,直播经济、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等快速崛起,恰恰是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下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集中体现。

谈及目前的发展,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负责人坦言,目前郑州经开区在产业生态体系存在短板,如汽车产业缺乏高端品牌、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尚不完整、集群规模“大而不够强”等。同时,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如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特别是鼓励“二三产分离”“二三产融合”等政策。此外,数字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尚未形成先发优势。

过去已成为历史,关键要创造未来。对于下一步的发展,郑州经开区经济发展*负责人表示,将以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主导产业升级再造工程、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提升工程、现代服务业转型提质工程、数字经济赋能增效工程、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工程。

具体来说,在政策方面,郑州经开区将充分探索实施新型工业用地政策,大力推进“标准地”改革,不断拓展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用地空间,推行融合发展的混合用地模式。落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推广M1A(新型工业用地)模式,盘活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探索土地二次开发创新模式,将经开福塔核心片区打造成为科技智造中心、工业转型中心和产城融合示范区。同时,鼓励对接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支持,探索利用知识产权、成果专利等新型资产抵押贷款和担保模式;积极对接国家、省级、市级产业基金,探索共同成立产业基金模式,通过定期举办科技路演、创业比赛、企业峰会等方式,引导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前沿科技与成果转化等重点支持。

END

来源:本刊原创文章

编辑:赵涵

审核:艾丽

▼点击TOP3(点击图片阅读)▼

喜欢请点击“在看”,分享您的见解!↓↓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再造是指对企业流程进行基本的再思考和再设计,以期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上重大的改进。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是一个根本设想,就是以首尾相接、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来取代以往的被各部门割裂的、不易看见也难于管理的支离破碎的过程。

郑煤机为什么要混改

为了更好的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源于寻找国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郑嫌洞径。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产业基金等融合发喊枯展,就好比一间房屋内住进来了其他的小业主,今后对房屋的管理使用就不由一个人说了算,而是要集体,科学决策,也就是说,通过产权多元化实现法者握人治理结构规范化。

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先进经验介绍——第一期_质量月活动_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装备,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工业板块的重要成员企业。多年来,中铁装备深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已发展成为隧道掘进机、隧道机械化专用设备、地下空间开发三大产业有机联动、以地下工程装备综合服务统领多元发展的综合性企业集团。2021年9月,中铁装备获颁中国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质量奖,成为我国隧道掘进机行业首家获得此奖项的企业。中铁装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产业链发展和推动管理流程再造,助力企业质量变革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供应商选择、分类管理、技术协同、供应商激励、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着重开发和培养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稳步提升供应商产品质量,实现双赢。

根据供应商资质、技术研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良好的售后服务保证能力选择供应商。

通过研发合作和技术共享等手段积极联合国内供应商对盾构/TBM类机械、电气、液压流体等系统部件逐步推进国产化供方资源开发、采购策略及方案储备、协同推广试用工作。

建立供应商档案和业绩评价,根据交货、质量问题等建立供应商质量问题库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过程巡查、季度考核、质量问题库等对供应商质量状况进行动态和年度评价,对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会根据质量管理制度和供方管理制度进行通报或预警管理。

完善供应商激励和考核机制,通过优先付款权、持续加大技术支持和扶持、优秀供应商评选等活动,与供应商保持双赢。

依据分类分级原则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培育和淘汰机制。对各类物资供应商,包括战略供应商、瓶颈物资供应商、杠杆物资供应商和普通物资供应商,均实施分层分级管理。集团公司采管中心及所属各单位供应商管理部门按季度收集各类物资供应商供应信息,并组织质量与服务部门、采购部门、设计研发及工艺部门对供应商物资供应、质量保证及合作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供应商划分为:优质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和不合格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价值创造过程是核心的和关键的业务过程,是生产和交付关键产品和服务,将价值提供给顾客及其他关键的利益相关方,提高市场地位和经营地位的各个关键过程。

价值创造过程始于客户端的需求,终于客户端的满意。同时要满足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股东、供方、合作伙伴以及社会等的需求,赢得他们的满意。

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个过程,包括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采购供应、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信息化管理等不是完全独立的,不是单独运行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实施价值创造过程端到端质量管控,不断提高全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中铁装备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客户需求驱动,构建端到端集成研发流程体系,中铁装备于2019年7月正式启动IPD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变革,通过统一管理语言、思想和方法论,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产品开发、产品立项、需求管理等主流程进行深度融合,初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铁装备特色的高效产品研发流程体系。

基于集成产品开发体系核心思想,结合企业实际,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驱动,构建市场及规划管理、需求管理、产品立项和开发流程,形成端到端集成研发流程体系;建立了产品立项开发团队、产品规划团队、高层决策团队和技术评审专家委员会,形成矩阵式组织结构。通过集成产品开发管理变革,形成一套以市场、客户、需求、产品为牵引,以跨领域协作流程、跨职能项目团队为支撑的高效产品研发体系。

以试点项目为依据,在不断吸取最佳实践和解决业务问题的过程中,定期组织流程复盘,总结流程运行经验,结合实际,进行流程裁剪和优化。持续推进IPD体系和现有管理体系的融合,优化了TRG专家制度,固化了产品立项(CDP)流程、需求管理(OR)流程、建立了新兴商业机会(EBO)研究工作机制。

为确保IPD主流程有效运行和落地,在各领域开展子流程建设。子流程衔接IPD主流程,支撑各领域核心代表工作,在各个领域推广Sub-TR,编制流程与模板交付件,逐步打通各个领域内部的“部门墙”,形成运行长效机制,确保IPD体系常态化运行。

目前已经完成了研发、生产、服务、成本、采购五个子流程领域的详细流程,并与IPD主流程进行了拉通。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始建于1958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煤炭综采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装备制造企业,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支护设备制造企业,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同时也是我国煤机行业唯一的A+H两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煤矿智能开采装备产业研究院、河南省煤矿支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一、质量创新变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及市场监督管理*的大力支持下,我公司质量工作进步显著。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11项煤矿综采装备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项21项,引领了中国煤矿装备的发展方向。由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绿色开采液压支架是目前世界上工作阻力最大、支护高度最高、配套生产能力最强、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支架,多项核心技术均为世界首创。在液压支架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攻关,大力提升了我国煤矿综采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工艺水平,全面打破了原德国DBT、美国JOY两家世界煤机巨头对我国高端液压支架市场的垄断历史。

2019年10月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大采高采煤机和薄煤层采煤机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成果评议,成果的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郑煤机具备独立研发生产高端成套化煤矿综采装备的能力,成为国内煤炭行业唯一一家集智能、高端、成套、全寿命周期服务为一体的企业。

我们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零缺陷质量观,公司自2009年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来,“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七个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实践化方面,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具有郑煤机特色的质量文化和质量理念。在零缺陷征战之途上,郑煤机于2010年获得郑州市市长质量奖,2012年获得省长质量奖。2021年获得“煤炭工业优质品牌产品”“煤炭协会3A信用等级企业”。2022年被***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评为“双百企业”优秀企业。获奖之后,立足高起点,重启新征程,继续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引导下,深入探索和推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

一是质量品牌的培育与发展。历年来郑煤机一直稳居行业龙头,品牌价值高居行业第一,取得首家三伸缩煤安标志证书,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伊泰能源等大型煤企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依靠高可靠性与强品牌力打开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土耳其等国外垄断市场,打好国际牌,于2020年取得“海关AEC认证证书”。

二是质量管理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的导入和实行。提出“六好”理念(设计好、采购好、制造好、装备好、检验好、服务好),各业务部门制定六好手册,对现有质量理念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持续进行管理工具的导入与磨合,精益创新项目“以“价值”为导向的精益管理在煤机企业的实践”获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引入“4+1”管理模式、二方审核、过程模式作业表等,并对现有的各项管理作业和统计方法进行更新。“4+1”质量管理模式是指,“1”即一张质量地图,”4“即四张表:作业要领书、检验要领书、设备维护保养AB卡四张表。对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安全操作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及工作流程进行了有机融合,解决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设备管理各项工作难以协调的问题,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三是供应商能力提升。主导配套商的质量管理提升,导入郑煤机的标准化作业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精益生产等,保证近百家供应商、配套商的高质量产品输出,同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引入并开展二方审核、标准化作业、8D问题分析解决等质量管理方法,保证配套商的高质量输出。

四是质量文化建设。连续组织三届卓越杯“质量月”改善系列活动,开展质量专项改进、质量知识竞赛、质量守门人、质量标杆和QCC活动等,在企业范围内全面营造质量文化。同时引入欧曼克、南德等国际先进质量管理培训公司,持续举办《零缺陷质量管理》《8D小组问题解决法》《品质主管训练营》《一次做对质量变革》等大型专题培训,大力提升团队的质量管理能力,同时倡导全员学习《质量总监成长记》《质量总监炼成记》,统一质量语言,统御质量战略,保证各业务部门和生产单位对质量理念和方法的一致贯彻,塑造全员质量的文化氛围。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郑煤机集团时强调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总书记到访三周年之际,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让民族品牌唱响世界。

郑煤机践行全员“一次做对”的工作作风,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宗旨,打造国际一流品牌,履行社会责任,信守质量承诺,高举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旗帜,质量强企、质量强省、质量强国!

【郑煤机业务流程再造(郑煤机咋样?)】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