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百科>施成的工银瑞信怎么样(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了解工来自银瑞信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

施成的工银瑞信怎么样(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了解工来自银瑞信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

2023-11-30 20:33:04

作者:“admin”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了解工来自银瑞信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 工银瑞信基金以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和卓越的投资能力著称。截至2021年3月31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规模达森尺1.3万亿元,涵盖了股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了解工来自银瑞信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

工银瑞信基金以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和卓越的投资能力著称。截至2021年3月31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规模达森尺1.3万亿元,涵盖了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市场型、ETF等多种品种,旗下基金产品总数超过200只。其中,不乏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如工银瑞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工银瑞信中证医*100ETF、工银瑞信中证环保ETF等。工银瑞信基金的风险情况与所有基金一样,工银瑞信基金也存在投资风险。基金的投资收益与市场情况、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等因素有关,不能保证投资者的本金不受损失。此外,不同品种的基金存在不同的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工银瑞信基金作为中国基金市场的佼佼者,一直以来都以专业、稳健、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信赖。基于其强大的基金管理团队和卓越的投资能力,工银瑞信基金的投资收益表现稳定,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进行投资。与所有基金一样,工银瑞信基金也存在投资风险。基此洞高金的投资收益与市场情况、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等因素有关,不能保证投资者的本金不受损失。此外,不同品种的基金存在不同的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总体来说,工银瑞信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颤模验和专业的技能,能够有效地控制基金投资风险。同时,工银瑞信基金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工行瑞信基金账户怎么查询

工银瑞信在2016年底Wind数据显示国内行业基金公司排名第二,公募资产规模11000亿,是一家有实力,专业化,被社会各界认可的基金公司。我一直买工银的货基,每天都有收益,感觉投资工银瑞信做理财是很不错的选择。至于基金账户的查询,可以登录工银瑞信的官网、手机客户端、微信公账号,也可以打电话查。

落子不多,业绩不俗,如何做到?工银瑞信赵蓓:自上而下看产业发展,未来深耕四大领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超额能力及其持续性、稳定性是主动基金经理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这不仅要求基金经理历练成一套成熟的方法论,还要有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化的能力。

而作为一个成长性特征明显、细分赛道众多的行业,医*行业既是一个牛股倍出的朝阳行业,也是一个个股差异性巨大的赛道。

截至2020年10月27日,工银前沿医疗基金以84.62%的收益位列2020年普通股票基金5/407。自2016年2月成立以来,该基金取得了年化30.59%的复合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5/157。过去一年,该基金同业排名前7%,过去2年、3年、4年同业排名前5%。(排名为WIND普通股票型分类排名,下同)

在超额能力方面,相对于中证医*指数,该基金取得了的184.68%超额收益,年化超额收益率近20%。

有别于大多数医*股基金经理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工银前沿医疗行业基金经理赵蓓选择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方法。

落子不多,业绩不俗,赵蓓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中国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进行进至深水区,赵蓓的这套方法论是否能继续捕捉超额?如何应对目前医*股的高估值?未来医*股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哪些细分赛道?记者就上述问题对赵蓓进行了深度访谈。

记者:医*行业是一个细分赛道众多、个股差异很大的行业,在这个领域,您是少有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来构建组合、获得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您是如何通过这个方法捕捉医*行业的投资机会的?

赵蓓:医*行业是一个细分领域众多、个股差异性很强的行业,肯定是需要做自下而上的个股分析的,但我比较鲜明的特点是有一套自上而下的分析和投资框架。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对行业自上而下的理解,分析不同子行业或者子领域的产业趋势变化,确定看好的子行业和不看好的子行业,然后在看好的子行业中形成组合层面的结构,之后再自下而上的在其中精选个股,从而形成整个组合的配置。

随着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对单一个股过大的偏离容易形成流动性风险,所以我更喜欢在子行业层面进行偏离,在子行业内部尽量分散投资来化解个股集中度过大带来的风险。

另外,医*行业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行业,有周期属性的原料*、有消费属性的OTC、医疗服务、保健品等,还有科技创新属性的创新*和器械,特征不同,驱动力也有差异。不同阶段哪个细分领域表现好,是由产业趋势决定的。拥有自上而下的投资框架,会更有比较的视角,会更清楚不同阶段不同子领域产业趋势的差异,从而对有机会和子领域和没机会的子领域能够了然于胸,这样一方面比较不容易错过医*行业大的产业性机会;另一方面,对不同子领域的估值变化也会理解的更深,因为估值的变化背后往往是由产业趋势的变化推动的。产业趋势上行的公司往往会伴随估值和业绩的双升,而产业趋势下行的公司即使短期业绩增速没有变化,但估值往往会先下行。

所以,我会先通过自上而下的框架去选出更看好的子行业或子领域,从而大致构建出组合结构,再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去落实到个股。

记者:能否结合您的自上而下分析框架,深入谈一下您对医*股投资的基本逻辑?

赵蓓:医*行业本身来讲,决定其成长性的,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这个行业自身的成长逻辑;第二点就是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首先,医*行业本质是一个典型的创新驱动的行业,这类行业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供给决定需求,需求并不是主要矛盾。因为人类对于疾病治疗的需求,对于寿命提升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决定医*行业能做多大,决定这个产业未来成长性的核心因素在于技术是以多快的速度在进步,是以多快的速度创造更好的*品、器械还有医疗技术来治疗疾病和延长人类的寿命。

一个普遍观点认为,医*行业的成长驱动力是老龄化。其实这是个很片面的观点,我们看到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老龄化加速,医*行业增速却在快速下行。因为老龄化往往带来经济增速的下行,从而也会影响医*行业的购买力,反而是负面影响。因此,医*行业的成长性并不是需求推动的,而是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推动的。

当然,医*行业还包含放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条下竞争的原料*以及生产和研发外包产业链,它们的产业驱动力是中国更低的制造业成本、工程师红利和供应链优势;还有消费属性的OTC、保健品、医疗服务,它们的驱动力是消费升级,以及公司的管理水平能不能为公司构筑深厚的护城河。

记者:医*行业第二个比较大的影响因素是政策。尤其对于中国而言,正处于新医改阶段,医疗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对行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一点请您展开谈一下。

赵蓓:新医改始于2009年,在2015年之后进入改革深水区。新医改对中国的医*行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也对我们做医*行业投资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我对行业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踪政策对不同细分子行业的影响。2009年是新医改元年,2009年到2011年是行业快速扩容的阶段,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变量就是全民医保,国家推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投入了大量的补贴实现了医保全覆盖,而在这之前,只有两亿多城镇职工有医保。全民医保带来了全行业扩容,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都有50%以上的增速。那个阶段主流*品多是2006年以前郑筱萸任CFDA*长期间批的*,主要以仿制*、辅助用*、中*为主,“独家品种”最受市场欢迎。

实现了全民医保之后,快速扩容阶段结束,国家为了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从2011年开始医保控费就成了整个行业的重要变量。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品降价,代表性事件是“安徽模式”等,导致了*品承压,而政策鼓励的民营医疗服务或者是和政策没有关系的中*、消费品表现更好。当时我还在做医*研究员,基于这样的产业趋势,2011年我在公司重推了医疗服务,规避了*品,事后证明超额收益非常大。

2013年到2015年是创新抬头的年份,当时国家大力提倡双创,促进了一级市场大发展,那个时候开始我一直保持跟一级市场好的沟通,也开始在二级市场寻找创新驱动的机会。 

2015年对中国医*创新是历史性的一个年份,创新终于迎来了春天。毕井泉出任CFDA*长后,对*监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鼓励创新,推出了创新*和器械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另一方面推出了仿制*一致性评价制度,来提高仿制*的质量层次。医保系统在之后推出了创新*价格谈判制度,使创新*可以通过价格谈判的形式快速进入医保,这意味着创新*放量的加速,今年上半年医保*也推出了创新器械的医保价格谈判制度,相信创新器械的医保谈判也很快会跟上。而原来价格和份额虚高的仿制*和高值耗材则通过集采的方式进行降价和集中度的提升。这些措施使得医*行业内部在快速进行腾笼换鸟,创新*和器械的比重在快速增长,而仿制*、辅助用*、中*等的比重在下降。

同时,在整个医*卫生支出里面,把产品端*品耗材占比降下去,把医疗服务的比重提上来,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生的阳光化收入,压缩产品端的流通环节,解决“以*养医”的问题,使得整个行业结构更健康。

记者:可以说,2015年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创新*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赵蓓:是的。2015年以前,创新*的审批速度非常慢,获批一个创新*可能要5年以上,批出来以后,还要经历非常长的时间去做市场工作,五、六年以后才能进医保,而2015年以后,整个*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从研发到获批,速度大大加快,报批只需要半年到1年,而且获批后当年或次年就可以进行医保谈判,如果跟医保部门在价格方面达成一致,马上就可以进入医保目录,这大大提升了创新*的放量速度。

记者:能谈谈您的这套方法论是如何形成的吗?

赵蓓:我的这种自上而下的选股思路,是我的思维偏好,可能和我的教育背景是*学和金融学复合背景有关系,对产业和经济复合背景的学习让我更喜欢以一个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来看产业的发展。

我习惯于用自上而下的视角审视行业正在发生什么、未来趋势是什么、哪个子行业的景气度正在变好,再在看好的领域进行个股的挖掘。我认为,这样做研究的效率更高。

记者:医改前期,中国医*行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而当行业现在逐渐步入到一个正常的轨道,您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论,在投资当中起到的作用会不会越来越小了?

赵蓓:我觉得不会。因为对产业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不仅能看到产业机会,也会在股价发生变化后对看好的方向更坚定。比如,2019年初,我们对医*行业进行了梳理和十年展望,归纳出两张行业结构的饼图,一张是对2017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结构做了梳理,第二张是通过目前的产业趋势测算出不同细分子行业到2027年的占比。

我们认为创新*、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未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结构占比会大幅提升,而仿制*、中*、辅助用*的比重会快速下降。再叠加我们看好的不受政策影响的自主消费的医*产品,从而确定了我们看好的四个方向:创新*、创新器械、自主消费的医*产品、医疗服务。两年时间过去了,我们看好的方向并没有变化,但是这期间很多个股涨了几倍,目前估值也不便宜了。

但是,我从产业的角度看,它们依然是中长期医*最确定高成长的产业,所以我还是很坚定地看好它们,并没有动摇。如果是纯自下而上选股的话,这些股票估值溢价率已经非常高了,有可能会有观点的变化。

我再补充一点,产业其实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今年的新冠疫情,对行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变量。我们也是比较早且深入研究了疫情的影响,对相关领域的投资对组合带来了比较好的贡献。我觉得这也是基于对行业自上而下的视角来做的产业趋势变化的分析,并非单纯的短期主题炒作。我个人非常喜欢有变化,喜欢在变化产生的时候先于市场寻找预期差的机会。

记者:在超额的获取上,您曾多次提到,投资需要在好的赛道挖掘有预期差的品种。能否展开谈一下您是如何寻找预期差的? 

赵蓓:我比较喜欢寻找预期差的机会。通常而言,股价是反映市场对某个公司长期前景的预期,而一些外部变化的发生会促使预期差的产生,而对这种预期差的把握,会带来超额收益。

目前医*行业创新*的龙头公司,我是在管理基金后2015年买成10个点,一直持有很多年,赚取了5倍以上的收益。其实,我在2013年就觉得这家公司将迎来仿制*向创新*转型的趋势性机会,2015年*监系统改革之后,更加坚定地认为公司的创新*在更好的政策环境下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机会,后来就密切关注它的创新*管线。我们也是市场上比较早用美股对创新*估值的方法——即DCF模型对它的管线进行估值的机构。所以,尽管它之后几年股价涨了很多倍,静态PE看起来很高,但是我们用DCF的估值方法对它的管线进行估值之后,一直觉得它在合理的估值范围内,所以一直坚定持有至今。

所以,我觉得寻找预期差的机会,就是先于市场去发现趋势的变化,并且通过不停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认知,产业趋势向上往往伴随着估值和业绩的双升,我喜欢寻找这样的机会。 

记者:就您的观察而言,未来这个行业哪里还存在预期差?

赵蓓:医*行业经过2019年、2020年的大涨,目前确实估值比较高,找到便宜的优质资产的难度加大了。我们目前还是维持看好之前讲的四个方向没有变化。有一个好的现象是,这几年A股和港交所都放开了未盈利企业的上市,这对还在研发阶段的创新*和器械公司更早地上市提供了机会,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选择的投资标的,我们今年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研究这些公司,期望未来能有好的价格买到一批长期看能长大的公司。

记者:在医*股的估值上,借鉴一级市场的估值,是您常用的方法,能否展开谈一下这块对您投资上的帮助?

赵蓓:我觉得近几年随着上市门槛的降低,一、二级市场的界限在趋于淡化,差价也不大。这几年一级市场投资规模增长非常快,创业公司大多都有机构覆盖,获取信息难度也降低了很多。我们现在做研究,对于看好的赛道,会尽力把行业内一、二级市场的公司都看一遍,搞清楚竞争格*,从而选出看好的公司,这样对产业的理解也会更全面。

记者:您刚刚谈到,未来,超额可能来自于您看好的方向上的精选个股,您的资产配置组合里,很多个股都是持有期非常长。什么样的个股让您一直可以重仓持有?

赵蓓:医*行业投资是一定要落实在个股上的,所以虽然我喜欢自上而下的视角去构建组合,但是自上而下选股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组合里有一些核心持仓是长期不动的,这是一些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也符合我的选股标准的核心持仓。我觉得好公司的标准是:处于好的赛道、业务在所处赛道有核心竞争力,高水平的管理层。

好的赛道,我是用自上而下的视角去选择,好的赛道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空间足够大、政策上鼓励的产业。其次,公司能够在所处赛道有核心竞争力,这样意味着护城河足够宽,医*股一般估值都比较贵,是长期存在估值溢价的,这也要求医*公司一定要有超出社会平均盈利的更好的毛利率或者ROE,才能长期享受估值溢价。那么高的毛利率或者ROE,一定代表着高壁垒、宽护城河。所以公司壁垒是不是足够高,护城河是不是足够宽,是非常重要的选股标准。对研发类公司要求研发能力强,学术推广能力强;对消费类企业,就要求在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上构建了足够宽的护城河。最后是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及管理层的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战略眼光、执行力强的管理层实际上是公司构建壁垒的源头。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疫情的影响,今年对您组合贡献最大的是一只手套股,能谈一下您是如何抓住这样的投资机会的?

赵蓓:我们其实在新冠疫情之前就研究了这家公司,认为这是一家在供需紧平衡行业中份额不断提升的优质成长股。因为全球手套供给主要集中在几家寡头手里,而手套行业技术壁垒和产能扩张壁垒比较高,行业产能扩张速度并不快,供需紧平衡状态将维持较长时间。而这家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在技术、成本和产能扩张能力上有非常强的优势,未来市场份额会持续提升,所以是个很好的成长股。今年新冠疫情使得手套行业迅速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供给短期无法匹配新增的大量需求,导致价格暴涨,带来了业绩爆发式增长。尽管疫情是个短期因素,但我们也看到,这家公司在疫情期间的市场应对比全球其他同业要优秀很多,同样的产能对应的利润远远高于同业,同时公司也抓住历史机遇在加速扩产,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这家公司会在手套行业市份额持续提升,跻身全球龙头之列,疫情使它解决了扩张的资金问题,将使这一进程大大加快。

记者:在您的组合里,您一直长期持有一只创新*龙头,您曾从2015年逐步买到了第一大重仓,但如果去看2018年底,实际上2018年底对2019年的业绩预测,是有一个偏差,当时记得您对这家公司2019年的利润增速预测大概是40%,但实际上该公司2019年只有30%,低于预期,但公司股价2019年却翻了一倍。您在投资决策上会怎么处理这种盈利和估值上的偏差? 

赵蓓:这家创新*龙头公司2019年业绩比预期低,主要是跟它的重磅大单品抗肿瘤*PD-1获批慢于预期有关系。按照之前的预期,这个单品2018年底、2019年初就批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认为30%-40%业绩增长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个产品是到2019年7月份才批下来,贡献业绩的时间有点晚,影响了业绩增速。但批得晚不等于批不下来,不会对投资结论构成什么影响。

至于股价翻了一倍,是因为2018年四季度,整个*品板块在集采政策的打击下,跌了很多,很多公司的估值都非常便宜,基数比较低,所以2019年估值有很大提升。医*公司的投资逻辑就是靠它的产品不停迭代,它后边的产品布*非常丰富,基本上是紧盯海外大*厂在癌症领域的所有的布*。在中期来看,它还将维持很好的增速。

记者:您卖出股票的标准是什么? 

赵蓓:卖出股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看错了,研究结论有误;二是产业趋势发生变化。我目前前十大重仓股,主要基于长线布*,没有卖出的考虑。

记者:能否谈一下您曾经看错的个股?

赵蓓:A股有一家做生长激素的公司,我是在2018年4季度重仓买入的,但是在这之前的两年它其实表现也很好,相对行业有明显超额收益。我们之前对它的主要担心在于治理结构问题,做生长激素的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上市公司层面没有股权,所以与上市公司存在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另外也担心成长天花板比较低。所以,很长一个时间我们都没有买,也错过了一大段涨幅。

看到它持续兑现的高增长之后,我们开始反思是不是看错了,之后我们做了很多细致的研究,访谈了医生、公司的销售、还有家长,发现我们之前的认知是有问题的。首先过早的担心生长激素的天花板是不对的,因为天花板其实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并没有严密的数据支撑。随着老百姓收入提升,对生长激素认识的提升,天花板在变高;另外这家公司非常优秀的市场开拓能力也抬高了天花板。2019年,公司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解决了上述治理结构的问题。所以,在研究清楚之后,我们就把这家公司买成了重仓股。

提高组合分散度,提升流动性应对能力

记者: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回撤发生在2015年,您所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经历了最大回撤56.95%,能否谈一下当时回撤产生的原因及对您投资风格的影响?

赵蓓:2015年的股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当时管理的医疗保健基金2014年底成立时才10个亿左右的规模,由于2015年一季度业绩靠前,二季度规模迅速增加到150个亿左右,超出了我当时的管理能力。之后发生股灾,市场流动性缺失,基金规模大也进一步加大了减仓的难度,最终造成了非常大的回撤。

这次经历让我之后在管理基金时特别注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尤其在今年基金规模扩大之后,我在组合流动性管理上做了非常多的应对。主要方法就是增加个股的分散度,以前很看好的股票我会买到10个点,现在我最看好的也就买到7、8个点,有些流动性不好的小股票,即便我觉得它会有很好的表现,我至多也就买到2个点。

随着投资框架的成熟,我现在更偏好在看好的子行业层面做大的偏离,在子行业内部个股尽量分散来降低个股集中度过大的风险。另外,随着团队的成熟,我们目前也有能力挖掘更多的股票来保证组合个股多样性。

记者:工银前沿医疗自2016年成立以来的净值走势显示,每年都相对基准有超额收益,2017年之后更为明显,这和您方法论的确立有关吗?

赵蓓:我是2014年11月开始做基金经理的,刚管基金就经历了2015年的大牛市以及之后的股灾,净值也出现了巨大的波动,我在2015年上半年业绩很好,主要是跟随市场热点布*了互联网相关的题材股,现在回想起来,我把这定义为无知者无畏。之后的股灾,我的净值回撤非常大,2016年的熔断,又经历了一波很快的下跌。

2015年及2016年我做了非常多的反思,感觉自己做基金经理之后,心态很容易受市场影响而波动,也不像做研究员时研究那么扎实了。我感觉这是非常不好的状态,之后就一直调整心态,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做研究,把精力放在研究长期而重要的问题上,少受短期因素的影响。2017年之后,就慢慢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我们目前的投资都是基于深入的研究,所以敢于重仓,长期持有,换手率很低。

记者:医*行业子领域众多,对于各自的投资机会,主流的医*基金经理看法也不尽相同。能否展开谈一下您看好的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及自主消费的医*产品?

赵蓓: 我目前看好的这四个方向,其中创新*和创新*产业链,比如创新*的研发和生产外包,目前在我组合中配置比例最高。创新*产业链赛道景气度高,并且可持续,我们认为行业未来3年仍然可以维持30%左右增速,一些小公司增速会更快。

相比创新*,医疗器械也是非常好的赛道,而且我认为这个赛道的商业模式跟创新*相比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创新*存在专利悬崖,所以生命周期是看得见的,随着产品线的变化,公司表现也会有波动,但医疗器械不涉及专利悬崖,所以产品的生命周期更长,产品创新也是颠覆式创新和迭代式创新并存,龙头公司更容易构建长期壁垒,所以商业模式上有一定优势。

记者:创新*产业链方向的研发和生产外包这类的企业今年利润增速比去年高,有疫情的原因吗?

赵蓓:没有疫情的原因,疫情在一季度反而有一些拖累。但二季度之后的订单持续超出预期,主要还是长期驱动力的作用,一方面是海外新*研发外包服务订单往中国转移,另外一方面是中国创新*的崛起。

记者:您上半年的组合里,看好的医疗服务的布*并不多是什么原因?

赵蓓:去年我的组合里也有不少医疗服务,今年一季度因为疫情原因医疗服务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我的组合里面加仓了一些疫情相关的股票,所以就对医疗服务做了一个减仓,但是三季度又买了回来。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医*股的高估值?

赵蓓:我觉得目前医*股的估值并不便宜。在医*行业我们能找出来一批成长性好的公司,看未来3到5年,大市值龙头公司有25%到30%的复合增速,而中市值细分领域龙头可以保持30%-40%的复合增速,这类公司我认为可以享受40-50倍的PE。

目前这个时点,这类公司如果2021年40-50倍是合理的,但现在多在2022年的40倍上下,所以,目前医*股的估值不便宜。但是,我们跟美股做了详细的对比,发现美股同等增速的公司并不比A股便宜,增速比A股慢的美股公司看PEG比A股更贵,我觉得这跟全球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的风险溢价率上升有关系,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调整。长期看,医*依然是确定性高成长的行业,用业绩高增长来消化估值是没问题的。

记者:2015年之后,在您的组合里很少看到中*企业,您是不看好中*企业的未来成长性吗?

赵蓓:中*可以分为两类,即处方*和非处方*。我们不看好中*处方*,原因是中*处方*多数是在西医院由西医医生处方的,但是又无法跟西*一样讲清楚作用机理,在医保控费和控制*占比的压力下,我们预计中*在西医医院的使用将会逐步减少,这一趋势台湾地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而非处方*类似于消费品,有一些传统中*,在品牌力、产品力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我们也在持续跟踪,觉得是有机会的。

记者:您认为疫苗下半年会有一些突破,机会在哪里?

赵蓓:疫苗我觉得是有机会的,一方面,疫苗产业处在国际上的几个重磅疫苗集中在这几年实现国产化的阶段,相关疫苗企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且新冠疫情也会带来老百姓免疫意识的提高,会拉动一些疫苗的销售,比如今年冬天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的销售都是非常火爆的,这会带来相关公司业绩的超预期。另外一方面,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也在顺利推进,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也会带来业绩的增厚。

记者:今年,随着医*基金成为市场的热点及规模的迅速扩大,很多医*基金经理逐步向全能型的选手转身,从医*投资拓展到科技、消费等领域。今年5月份,您也发行了工银科技创新基金。未来,您如何扩展能力圈?

赵蓓:我自己认为我的投资框架是可以扩领域的,自上而下的投资思路是可以应用到行业比较领域的,另外,医*是个包罗万象的大行业,包括科技属性的创新*、周期属性的原料*、消费属性的OTC、医疗服务等,商业模式的研究可以向其他行业拓展,只是其他行业的知识体系需要补充。

记者:通常而言,公司对基金的考核方向也会影响到基金经理的风格,能否谈一下公司对基金的考核标准?

赵蓓:银行系的基金对风险及长期业绩更重视,所以,公司对我们的考核侧重长期超额能力,在我们的业绩考核中,长期业绩占比很大,达到70%。

记者:回撤目前纳入到公司的考核里吗?您未来在控制回撤和组合管理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赵蓓:回撤目前没有纳入到我们的考核标准里。医*基金和全市场基金不一样,行业贝塔属性是躲不掉的,但我也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个股分散度提升来降低回撤幅度。

记者:医*无疑是中国未来最具确定性的成长赛道,随着管理规模的迅速增大,您在团队力量的加强及配合上是如何应对的?

赵蓓:除了目前管理的4只基金,我现在兼任工银瑞信研究部副总监和医*研究团队负责人。

工银的架构上,所有管行业基金的都在研究部,我们团队除了管理行业基金,还要负责给其他基金经理提供医*行业的投资建议。医*团队目前有5个人,基本都是我推荐给公司的,我是*学及金融学复合背景,其他四人分别是医学、生物学、*学、化学和金融复合背景这几个方向,基本覆盖了医*行业的全产业链。主要奉行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基本面研究驱动投资的理念。(作者系券商中国特约记者)

金融委重磅发声!全面实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督促上市公司依法披露资金用途!坚决整治金融乱象

重磅信号!基金抱团"围剿"这一板块,更有公募大佬200亿力挺!换仓逻辑何在,分歧加剧?来看超级重仓股

科技股集体跳水,美股迎黑色周五!推特重挫21%,FAAMG蒸发超1.5万亿,大选有异还要跌20%?

最新!证监会重磅定调,提升退市制度改革地位!再提鼓励长期投资,畅通直接投融资入口,看八大重要表述

关键信号!97岁老人反思全球大势,普华永道透露意外信息!A股有升机?共和d泼特朗普冷水,拜登稳了?

又见"悲情"内幕交易!一顿操作猛如虎,到头巨亏1.08亿!珠宝大亨父子"作战",最终换来60万罚单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工半答死据洲哪坏首银瑞信基金怎么样

工银基金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方面的表现是比较普通的,但在债券基金方面却是不错,工银添利今年收益超过5%,是比较好的债券基金,如果买指数基金最好是选择嘉实和易方达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买混合型基金最好是选择华夏基金公司的产品,买债券基金选择工银瑞信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工银瑞信蒋华安:一个FOF要如何跑出自己的风险收益比?

寻找优秀的基金经理,并在正确的时候充分配置,既是FOF基金经理的追求,也是职责所在。

2019年,在如今被投资者所追捧的一众明星基金经理还尚未出圈之时,机构投资者就已经开始布*。以如今当打之年的工银中生代女将为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管理的代表产品的机构持有比例占比高达了77.6%。而在一众机构当中,蒋华安的身影也悄然在内。

根据蒋华安代表产品工银养老2035中报和年报披露,其自2019年中开始持有该基金,在2020年中达到顶峰后开始减持,最终在2021年底不再持有。

于尚未成名时挖掘持有,初露峥嵘时加仓,又在蜂拥之际离开。蒋华安“翻石头”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日趋成熟,在组合调整表现出少有的理性与果断。追根溯源,正是社保的工作经历在入行阶段给了蒋华安深远的影响。

2009年,刚进入社保工作一两年的蒋华安就作为联系人与桥水基金有过多次交流,请教了他们最出名的两个策略——AllWeather(全天候)和PureAlpha(纯阿尔法)。在其后的十年间,通过吸收借鉴全球优秀资产管理机构的先进理念,逐渐在全球视野和组合管理上积累了自己的优势。

在进入工银瑞信基金之后,蒋华安将这套国际视野和国内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工银瑞信FOF投资团队在成立之初就积极布*养老FOF,蒋华安也得益于社保的工作背景,对FOF的风险和收益有自己清晰的定位。

比如针对目标日期型的养老FOF,根据时间的远近和风险的高低,对回撤中位数做不同的设定,目前,2040、2045的回撤中位数可以容忍到20%左右,但2035的期望定位则会在15%~20%之间。

比如对于基金经理的收益来源,他会选择经历过完整市场周期的基金经理,然后通过数据考察基金经理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比如下跌环境和上涨环境中分别能做出怎样的超额收益,来更精确地刻画基金经理,尽量排除随机性和运气成分。

那么,从整体框架来说,蒋华安到底是如何做基金投资的?在具体操作上,他是如何进行组合管理?在挑选基金经理时,他会关注那些方面?他又如何看待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

最近,远川投资评论与蒋华安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本文将试图解答上面这些疑问。

01

战略为“锚”,战术调整

远川投资评论:你的投资框架是怎样的?

蒋华安:核心是以战略配置为主、战术资产配置为辅、再平衡有纪律。其中战略资产配置起到了“锚”的作用,不管大类资产还是二级配置层面都是以战略资产配置作为配置中枢。

战术资产配置层面要顺大势逆小势:在能力范围内,围绕战略中枢做适当的战术偏离,从而力争增厚收益。在能力范围之外,我们通过再平衡有纪律的操作方式,确保整体风险收益特征是稳定的。

远川投资评论:战术配置的依据是什么?

蒋华安:在大类战术资产配置方面我们主要从宏观、估值、打分表等多个角度,基于胜率和盈亏比去进行判断和调整。

在宏观视角方面,以DR007和广义社融增速代表货币与信用,宏观环境已由稳货币、紧信用变为宽货币、宽信用状态,稳增长明显发力、信用宽松,因此逐步由标配权益、标配债券过渡到超配权益、标配债券。

站在估值角度,股债相对估值在80分位左右,处于高赔率、高胜率阶段,权益长期吸引力较强,适宜进行战略性布*。因此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也在逐步提升权益的配置比例,高配权益。

同时,我们根据半定量的打分表,对股债分别从基本面、估值面、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等五个方面进行自下而上的评估。相对而言,现阶段权益处于中性偏高评分,固收处于中性评分。

远川投资评论:那结构上你具体是如何进行配置的呢?

蒋华安:核心是基于产业趋势进行配置。由于行业短期走势受到政策面以及资金面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此时进行高频率、大幅度的行业轮动会缺乏持续性,实际操作难度也比较大。

而产业趋势作为长期基本面的支撑,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行业是否具备一定的持续性。因此我们在二级资产配置当中坚持以长期产业趋势为前提,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角度去交叉印证,动态把握权益资产内部结构性机会。

譬如我们认为成长板块里的新能源、新能源车、半导体、军工,消费里的中高端白酒以及医*板块的中长期趋势比较明确,对这些具备长期产业趋势的行业进行战略性的配置,构成了我们的投资中枢。

远川投资评论:你在成长、消费和医*等板块之间如何进行配置比例的调整?

蒋华安:这涉及到二级战术配置的调整。我们会结合不同模型的结果,选择胜率和盈亏比较高的板块进行超配。宏观上在不同货币信用条件下偏好不同板块;中观上超配景气上行板块;微观上会根据3到6个月的维度从季节性效应、拥挤度等方面动态把握结构性机会。

比如我们基于4月底流动性上行、经济处于疲弱走向复苏的阶段、三季度基本面好、景气度高的成长板块会表现更好的判段,在4、5月份更多去配置成长板块,降低了之前偏稳增长的金融板块,这是我们进行二级行业配置的战术配置框架。

02

广覆盖的组合管理

远川投资评论:你的基金组合中覆盖了多少细分行业?

蒋华安:我的基金组合中覆盖了全市场80%-90%的行业,其中行业方向和全市场方向的基金配置比例为1:1,风险等级越高,行业基金越多。而在三级行业配置层面也有战略性配置比例,比如成长里有细分新能源、新能源车,占比50%,TMT占25%,军工占25%,这是战略性的配置比例。所有成长、医*、消费、金融、周期下的三级行业已经包括了市场上80%-90%的细分行业。

远川投资评论:你提到组合中覆盖了市场80%-90%的行业,那和中证800的区别在哪里?

蒋华安:两点不同。

第一点。我们以基金为投资对象,所以它更贴近于偏股基金指数,而中证800的金融占比较大,行业比例不一样。

第二点,我们目标并不是要跑赢全市场前10%,而是努力比偏股基金指数好一些,这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覆盖面广主要是为了在做组合的时候,希望尽量去风格化。

远川投资评论:成长、消费、医*、金融周期的行业配置是否发生过改变?

蒋华安:对周期板块的配置就是对去年下半年行情反思的结果。

过去40年,周期板块不断式微,特别是过去十几年,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周期板块缺乏大的驱动力。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PPI大幅超预期,这也是经济复苏以后带来的结构性通胀。其实我们预期去年6月份通胀就会见顶回落,后面因为拉闸限电、双碳政策超预期,直到9、10月份才见顶回落。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周期这个板块可以成为长期战术配置的对象。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通胀压力不大的情形下,海外通胀持续超预期,这促使美联储大幅调整货币政策收紧的节奏和力度,重心由之前的平衡逐渐放松,周期也会因为抗通胀从中受益。所以我们目前是以更长时间维度,周期涨幅又没有那么高,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去适当配置一些抗通胀的。

对这个板块的定位是为了防止出现70年代大的滞胀环境。但是总体我们依然认为长期来看周期的配置价值显著低于成长、消费、医*这些板块,所以它的比例控制在一定幅度。

远川投资评论:你在何时会卖出持仓?

蒋华安:两种情况:配置层面和选基层面。

配置层面如果对某一类基金不太看好会进行卖出。比如我们在4月份把金融、地产以及一些稳增长的基金基本卖完,这是从配置层面去考虑的逻辑。

选基层面来看,如果基金走势和我们的预期不吻合,就会进行大幅调整。比如2019年5月份时某知名的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由于量化筛选指标不符合标准出了核心池。

所以整个基金比例的调整一方面是来自于我们的配置层面,它的β不符合我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基金的α层面可能不符合我们对它的定位,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会进行大幅调整。

远川投资评论:你会去控制回撤吗?

蒋华安:在回撤中枢范围附近不会去刻意控制回撤。

我们不同的产品定位不一样,中低风险产品更加侧重于保值,所以风险控制更加重要。比如我们的价值稳健,长期来讲假如说它定位在10-15%左右的权益仓位,那么它的最大回撤会尽量控制在4%到5%以内。

对于中高风险产品来讲,我们对其回撤的容忍度相比中低风险产品更高,认为回撤只要不显著超过回撤中枢就行。比如说,目前来讲,睿智进取回撤期望中位数是30到35;2035的期望定位是15到20;2040、2045也都是期望在20左右。如果没有显著高出这个水平,我们不会刻意控制,当然之后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调整。

远川投资评论:FOF团队在组合管理上的分工是怎样的?

蒋华安:我们团队目前有9人,其中有4个投资经理,4个研究员,2个负责资产配置,2个负责基金选择,每个人都会兼任几个岗位,并且大部分成员是在公司内部培养成长起来的。

同时我们团队有一定的梯队和培养机制,基本上每个研究员都会在基金研究和资产配置方面做岗位的轮换,每两年进行一次。这也是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在多个岗位进行相应的锻炼,不断进化,形成全方位的视野。

03

「公式」里的基金经理

远川投资评论:你如何去挑选基金经理?

蒋华安:对于全市场型基金,一般情况下有三个标准:1)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年限>3年;2)p_

首先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只有经历过完整的市场周期,才能算经验丰富,继而才能通过数据考察基金经理的综合能力。其次p_代表了基金相较于市场的下跌程度,体现了基金经理要将风险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有较强的防守能力;最后PRD=(p+)-(p_),反映了基金在市场上涨和下跌均衡时的超额收益,从而排除随机性和运气成份。

远川投资评论:对基金经理管理年限的要求会不会导致你错失一些新生代基金经理?

蒋华安:我们对新生代基金经理持偏保守的态度。这类基金经理大部分锐度高,但缺乏一定持续性。

比如在2013~2015年表现非常优秀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之后几年表现都比较一般,整体的持续性不够理想。而随着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的回调和转换,大部分新生代基金经理回撤也较大,风格一旦反转,这类基金经理往往会大幅低于预期,这是我们需要防范的风险。

远川投资评论:你如何去区分基金经理的能力和运气?

蒋华安:从时间和情形两个维度进行判断。一方面时间是能力最好的朋友,是运气最大的敌人。所以时间拉长后,能力就会显示出来。

另一方面,能力是有边界的,不同基金经理的能力定位很重要。比如一部分基金经理是高技能防守型选手,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下跌时;一部分基金经理是高技能进攻型选手,下跌时和市场差不多,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市场上涨时;还有一部分是可遇不可求的全能型选手,不论市场上涨还是下跌都能做出超额。

所以我们在评价能力时,主要看它体现在哪个方面。这是我们去区分基金经理能力和运气的两个重要维度。

远川投资评论:对不同基金经理的特点进行定位后,你会在不同市场风格下进行配置的切换吗?

蒋华安:在观点明确的情况下会。

当我们对市场没有主观看法时,我们会更多地配置全市场型,也就是全能型基金经理。这部分持仓中有人进攻,有人防御,但从长期来看,他的超额收益能力是我们能获得的。

如果我们对市场观点比较明确且积极,就会更多配置偏进攻型的选手;如果对市场偏悲观一些,我们就会对防御能力更加看重一些。

远川投资评论:你如何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进行持续追踪和研究?

蒋华安:我们会关注其框架的自洽程度,能不能和自己的逻辑、数据相互印证。在调研时我们会更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流程、团队。在了解了基金经理底层的逻辑,价值观和对投资的理解后,根据我们的定位结果和他定量的结果做交叉验证。

远川投资评论:今年宏观经济较为动荡,你如何看待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情况?

蒋华安:长期看,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充分释放工程师红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借助于全球最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最有潜力的消费能力,各领域有望涌现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结构性特征尤为明显。

同时,受地缘**风险上升、人口老龄化加深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也将持续面临外部环境恶化、潜在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等挑战。

中短期而言,随着宽信用逐步落地,中国经济确认进入类复苏阶段,但总体偏弱,不排除反复可能,需紧密跟踪政策落地执行进度,确认经济复苏成色。

远川投资评论:你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什么风格的基金经理会占优一些?

蒋华安: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将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更多储蓄向新兴产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呈现“水大鱼大”特点,长期发展潜力大。结构上,成长、医*、消费占比或将不断提升,可能仍将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主战场,具有长期战略性投资价值。

中短期而言,企业盈利增速触底回升,股债性价比角度偏向权益,权益仍处于高赔率、中高胜率区域,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市场中期有望震荡上行,吸引力较大。

短期看,权益市场系统性修复接近尾声,进入以结构分化为主的新阶段,区间震荡为主。结构上,关注成长、消费,可以重点关注恒生科技、科创板等高赔率资产。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编辑:张婕妤

责任编辑:张婕妤

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怎么样

不能

工银瑞信待遇如何?

工银瑞信待遇挺好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由银行直接发起设立并控股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股东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0%)、瑞士信贷(20%),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

资管行业“另类明星”难逃业绩寒潮 量化指数增强策略产品集体回撤-科技频道-和讯网

基金公司2021年四季度非货币基金月均规模排名出炉,易方达基金月均规模居首。另一面,2021年四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前20家情况也披露,创金合信基金月均规模蝉联第一。再回顾2021年初的爆款基金,大多数产品最新规模较发行时出现缩水。而且,过去两年资管行业“另类明星”量化指数增强策略基金遭遇业绩“寒潮”。

近日,新基市场上发行了多只混合型产品。例如,2月21日,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基金”)、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时基金”)均开售了一只混合型基金。2月24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瑞银基金”)也祭出了一只混合型基金。

1、2021年初爆款基金规模缩水,持有期基金业绩表现平平

2021年前两个月,爆款基金频出。数据显示,认购时间不超过3天,且发行规模超70亿元的基金共有33只,其中达到百亿元规模的共有11只。然而,大多数爆款基金最新规模较发行时出现缩水。根据基金2021年四季报,仅有4只基金规模实现增长,24只基金规模减少超过10亿元,大成企业能力驱动等8只基金规模下降超过30亿元。

而2021年初发行的一批持有期基金,投资者已经持有满一年,可以赎回了。梳理2021年1月4日-2月22日开始认购,且在5日内结束募集的爆款持有期基金发现,多数一年持有期基金业绩平平,半数基金收益率为负,仅有几只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基金,在这批爆款持有期基金中表现最好,近一年收益率达44.7%。

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共有23只场内基金折价率超过4%,套利机会浮现。具体来看,东方红恒阳五年定开、东方红睿泽三年定开A折价率分别为7.52%和7.44%,南方瑞合三年、中银证券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的折价率也均超过了6%。折价的出现意味着相关基金在二级市场的买入折扣较大,存在套利空间。但现在尝试折价套利的投资者越来越少。

“参与封闭式基金套利的很少,这不仅要付出时间成本,面对市场风险,还要考虑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反而是对折价基金进行配置的更多。”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直言,“例如,在配置相应资产时,可以在二级市场打折买入进行配置,既能收获基金本身的业绩回报,还能赚到折价回归的收益。”

3、资管行业“另类明星”难逃业绩寒潮,量化指数增强策略产品集体回撤

今年以来,伴随着A股市场的阶段性走弱和市场成交量萎缩,过去两年资管行业“另类明星”量化指数增强策略基金遭遇业绩“寒潮”。指数增强产品的长期收益一般由基准指数(如中证500、沪深300等)涨跌带来的贝塔收益,以及由量化选股等带来的阿尔法收益两部分组成。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调整,贝塔负收益直接造成了绝大多数指增产品较难“浮出水面”。

而在超额收益阿尔法方面,数据显示,在1月3日至2月18日的总计6个交易周内,托管在某大型银行的28家中大型量化私募机构有5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为负值,其中不少明星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单周跑输指数超过3到4个百分点的情况。从私募机构、托管渠道、代销机构等多方面综合调研了解到,量化指增基金本轮业绩集体回撤不仅是由于中证500等对标指数下跌,背后还有风险过度暴露、高频赛道过于拥挤等多方面深层次原因。

4、2021年四季度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月均规模排名揭晓,易方达基金居首

2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1年四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以10,270.13亿元的非货币基金月均规模居首,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紧随其后,非货币基金月均规模均突破5,000亿元;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分列第7至第9位,非货币基金月均规模均突破4,000亿元。

中欧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安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银基金、国泰基金、银华基金、上海东证资管分列第10至第20位。

5、基金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前20强更新,创金合信基金稳坐第一“宝座”

2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2021年四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前20家情况。创金合信基金以月均规模8,219.07亿元位列第一,建信基金、博时基金分列第二、三位,月均管理规模分别为4,265.07亿元、3,241.56亿元。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平安基金、睿远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紧随其后,位列前十。

2021年三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前三同样是创金合信基金、建信基金、博时基金。

1、追求更高收益回撤比,金鹰民丰回报基金将迎第四个运作周期

金鹰民丰回报基金将于2月25日结束第三个开放期,自2月26日起进入第四个运作周期。该基金在前三个运作周期内,均为投资者奉献了正回报。

该基金由金鹰基金绝对收益部总经理林龙军管理,在投资管理过程中,林龙军把大类资产配置作为核心,重视资产的安全边际和风险控制。追求更高的收益回撤比,并力争获取与波动匹配的收益。同时,金鹰基金绝对收益部充分吸纳公司权益、固收、转债三大研究团队成果,为产品提供全方位研究支持。

2、南方基金骆帅“自掏腰包”,出资200万元认购南方发展机遇混合

2月23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本着与广大投资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南方发展机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南方发展机遇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骆帅出资200万元认购该基金。

南方发展机遇混合拟任基金经理骆帅是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2009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担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现任南方行业精选一年混合基金等产品的基金经理。2020年,骆帅管理的南方优选成长获评“七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

3、上海大朴资产公告自购计划进展,已完成5,000万元自购计划

2月23日,上海大朴资产发布公告称,截至23日,公司已完成5,000万元的自购计划。

此前,上海大朴资产曾于2月11日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国内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大朴团队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上海大朴资产将于公告发布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以自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产品,申购金额合计不少于5,000万元,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

4、连续6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不足5千万元,北信瑞丰华丰灵活配置开启清算

2月23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公告称,北信瑞丰华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北信瑞丰华丰灵活配置”)已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为2月22日,并于2月23日进入清算程序。该基金合同约定,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该基金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进入清算程序并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公告显示,北信瑞丰华丰灵活配置基金资产净值自2021年11月25日起低于5,000万元,截至2022年2月22日,已出现连续60个工作日本基金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基金管理人应终止《基金合同》并依法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

5、私募信中利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实控人汪超涌“同甘共苦”

2月22日,信中利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主体及实控人汪超涌(又名“汪潮涌”)被北京市第三中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形为实际为暂无法全部执行。公告显示,失信被执行人包括信中利、北京信中利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信中利盈达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汪超涌。

信中利表示,公司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未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对公司声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目前被申请人与申请人正在积极推动和解的完成,并将尽快向法院申请撤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消除失信的负面影响。

1、国投瑞银基金新混基开售,由施成出任基金经理

2月24日,国投瑞银基金推出了一只混合型基金,为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A”),基金经理为施成。

公开信息显示,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A以“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本基金通过股票与债券等资产的合理配置,精选在产业升级变迁中具备竞争力的公司,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为投资目标,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内地依法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创业板及其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股票、存托凭证)、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地方**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含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次级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股指期货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

施成,2017年3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研究部,现任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经理。此前,施成曾任职于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睿泉毅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自2022年2月8日,施成开始任职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A的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2月24日,施成共任职5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除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A外,分别为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

2、博时基金新混基来袭,旗下自主培养基金经理沙炜担纲

2月21日,博时基金发售了一只混合型基金,为博时研究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博时研究回报混合A”),基金经理为沙炜。

公开信息显示,博时研究回报混合A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业研究与精选个股能力,力争组合资产实现长期稳健的增值”为投资目标,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或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地方**债、**支持机构债券、**支持债券、企业债、公司债、央行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含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公开发行的次级债等)、资产支持证券、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债券回购、股指期货、股票期权、国债期货、信用衍生品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沙炜,2008年毕业后加入博时基金,历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原材料组组长、研究部副总经理、博时招财一号大数据保本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经理;现任股票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兼博时丝路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研究臻选三年持有期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经理。

自2022年1月19日,沙炜起任博时研究回报混合A的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2月24日,沙炜共任职7只混合型基金和1只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其中,沙炜任职博时丝路主题股票A至今已6年又280天,任职回报率为107.4%。

3、中金基金推出新混基,邱延冰在手4只产品年内业绩逊色于同类平均

2月21日,中金基金发行了一只混合型基金,为中金稳健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金稳健增长混合A”),基金经理为邱延冰。

公开信息显示,中金稳健增长混合A以“通过股票与债券等资产的合理配置,追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力求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为投资目标,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地方**债、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含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公开发行的次级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支持机构债券、**支持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国债期货、股指期货、股票期权、信用衍生品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邱延冰,2020年1月加入中金基金,现任中金金泽量化精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中金瑞和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中金瑞康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基金经理。加入中金基金前,邱延冰历任于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自2022年2月14日,邱延冰开始任职中金稳健增长混合A的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2月24日,邱延冰共任职7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其中,截至2022年2月23日,中金瑞和A、中金成长精选混合A、中金恒远一年持有期混合、中金鑫瑞优选一年持有混合今年来的阶段涨幅,分别为-11.75%、-11.64%、-2.4%、-10.65%,分别逊色于同期同类平均涨幅-6.24%、-8.88%、-1.5%、-6.24%。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证研。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工银瑞信养老2050怎么样,值得购买吗,靠不靠谱

你好!挺靠谱的,就是申购的话五年内钱是拿不出来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赚钱能力最强的基金经理,你知道几个?_天天基金_业绩_加权

原标题:赚钱能力最强的基金经理,你知道几个?

我们都最爱能帮我们赚钱的基金经理,哪些基金经理最能赚钱呢?在天天基金平台上截图了他们的排名分享给大家。

第一名:闫思倩,近三年加权业绩439.91%。目前已离开工银瑞信并入职鹏华基金。

第二名:施成,近三年加权业绩348.09%。

第三名:陆彬,近三年加权业绩294.99%。

前三名我都没有,仅持有名列第五郑泽鸿的基金。

不论如何能进入前十名,说明近三年的业绩都很厉害了。

这个业绩不是我们实际看到的业绩,而是经过加权的,具体的加权规则,没有说明。猜测是近一年的业绩权重更重,近两年次之,近三年权重最轻,时间越远权重越轻吧。

这些基金经理基本都比较年轻,年轻人打破陈规,不拘泥于传统的价值投资,可能更适合最近两三年的节奏。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施成的工银瑞信怎么样(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了解工来自银瑞信基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