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海啸多少千米(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十篇)
作者:“admin”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十篇 海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台风引起的大浪,叫“台风海啸”或叫“风暴潮”;另一种是因海里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此外,还有因海底火山活动产生的山体崩溃、海底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十篇
海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台风引起的大浪,叫“台风海啸”或叫“风暴潮”;另一种是因海里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此外,还有因海底火山活动产生的山体崩溃、海底滑坡或巨大陨石降落而引起的海啸。
地震海啸的形成原理是:在近海地区的海底,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挤压,海洋板块向下俯冲,产生巨大能量,发生地震;当海底发生地震时,100~200千米范围内的海底就向上隆起或向下塌陷并产生摇晃,于是海面因海底的变化产生凹凸,以海啸的形式向四方扩散,袭击海岸。一般7.7级以上的大地震和震源在70千米以上的浅发地震容易引起海啸。一般的海水是平面传动的,但是,海啸是海底与海面整个的海水一起晃动,所以能量很大。海啸的速度与海水深度成正比,水深5千米的海底,时速为800千米,相当于喷气式飞机;水深500米的海底,时速为250千米,相当于新干线。但是,海啸的浪高与速度相反,越浅的地方海浪越涌高;在与海岸相接的平坦的陆地部分,海啸冲垮防波海堤,逆流而上,摧毁建筑,浪高逐渐减少;在与海岸相连的陆上山地部分,海啸逆流而上,其上涌高度与海啸高度一样。此外,海啸的高度还与海岸的地形有关。与U字形海湾相比,在V字形海湾,越是里面,海浪水位越涌越高。此外,在呈锯齿形的里阿斯式海岸(沉降海岸),海啸的水位也会涌高,威胁海岸居民。海啸不只是来一次,经常来几次。
这次印度洋海啸袭击的海岸由于海岸线很长,地形复杂,岛屿众多,都加剧了损失。
虽然,世界上的最高记录是1958年7月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的高达约520米(相当于100层高楼)的海啸,但是,日本的海啸多发多灾也成为世界的记录。早在1498年发生的8.2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4.1万人;1703年发生的元绿大地震引起的海啸高达8米,日本太平洋地带死亡和去向不明者达20万人左右(包括地震引起的火灾)。1771年发生的7.4级地震和海啸,海水溺死1.2万人;1896年东北地区的三陆地区发生8级地震和巨大海啸,死亡2.2万人,波高38.2米并波及美国的加州和夏威夷;1933年三陆地区再次发生8.1级地震和海啸,死亡3000余人,浪达28.7米。
大规模的海啸,不仅直接给地震发生所在地区和邻国带来灾害,同时也影响到遥远的大洋彼岸,损失非常广泛。为此,日本作为较早和较有效防范海啸的国家之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1960年智利发生了世界上最强的地震9.5级。震后的海啸穿跨太平洋1.8万千米,经过22.5小时后到达彼岸的日本东北三陆地区,海浪还保持5.5米高,导致该地区以及全国死亡和去向不明者达142人。经过这次惨重的教训,太平洋沿岸25个国家和地区在1966年成立太平洋海啸预警机构(ITSU)。该机构下设四个分中心,分别为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PTWC),日本西北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西南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和东印度洋海啸预警中心,从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委员会。
从海啸中逃生,就是与时间挑战,特别是在震中附近的地区,真是争分夺秒的。1993年北海道西南海底发生7.8级地震后的两三分钟海啸随之发生,震中附近的奥尻岛居民来不及逃生,死亡202名,去向不明28名,再加上火灾等次生灾害,损失惨重。这是因为地震之后的3~5分钟,海啸马上就到了岛上,海浪最高达三层楼(30.6米),1小时中上涌13次。
日本虽然灾难多发,但他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学习和研究以及管理,开发有关地震和海啸的监测预警系统。
海啸虽然可怕,但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在预防海啸和减少损失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日本建立了世界上最强的地震和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国家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建立了24小时制的“潮位与海啸监测系统”ETOS(EarthQuakeTsunamiObservationSystem)。该系统与全国地震监测仪连接在一起,能够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中、规模,判断有没有引起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该系统与全国各地的监测潮位站、巨大海啸观测站、海啸监测站、远距离海啸监测点相连接,形成全天候的海啸发生的动态监视和预警系统。此外,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等高科技手段,监测海啸在海上的动态。全国分66个海啸预报区。
日本规定,在地震发生后,国家气象厅在两分钟以内要报出地震强度,大约3分钟之内要做出海啸警报的速报。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海啸警报马上通过地上通信线路和空中卫星线路以及气象资料电传网和防灾信息网等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并由此再迅速传递到每所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如果普通百姓有地震的感觉,马上打开电视,就能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现在,随着通讯技术的普及,日本还开设了灾害短信业务,一旦有震情,客户的手机上立即就会出现免费的相关信息。信息发出的同时,消防、公安、交通、媒体、医院、学校等相关机构都做好了应急准备。
日本对海啸警报进行分级。一种叫“海啸警报”,其中再分“大海啸”和“一般海啸”。当预测到有高达3米以上的海啸时,发出“大海啸”的警报,必须进入高度警戒状态。“大海啸”的浪高再分为3米、4米、6米、8米、10米以上5个标准。当预测到有高达2米以上的海啸时,发出“一般海啸”的警报,必须进入警戒状态。“一般海啸”的浪高再分为1米和2米。另一种是“注意海啸警报”。当预测到有高达0.5米以上的海啸时,发出该警报,请有关地区注意。
上述的1993年北海道西南海地区的海啸后,日本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是在海底设了很多观测点,包括在太平洋海底。在村里和岛上安装紧急信息卫星同步接受器及行政防灾无线系统连接自动播放警报。岛民的手机通过气象卫星能够直接接收海啸预报和警报。此外,有些地区还安装了太阳能海啸避难指示灯、潮位监测干感应器、港口海啸监测摄像机和应急避难广播等。**以人为本,鼓励岛民和村民亲自参加制定海啸风险避难图,让他们自己确定危险地带、避难路线和避难地点等,同时接受老百姓的防灾建议改善防灾条件。
日本非常重视防灾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沿海岸的居民居住地区都建有水泥的防浪大堤、闸门、避难道路以及各种避难场所。虽然这些防浪大堤不能全部把所有海岸地区围住,但在关键居住地区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另外,在沿海地区还建有两三层楼高的钢筋水泥浇筑的高地。**还与房子牢固的沿岸楼房住户签订合同,使他们在海啸来临时接受避难的邻居。这样在日本不仅有预防海啸的设施,还有供人们在海啸来时躲避的安全地方。此外,在沿岸树立了很多标明海拔高度和过去海啸袭击的高度,预防和注意海啸、避难的标志示意图。
除了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之外,日本非常注重培养人们的灾难意识和应急能力,鼓励民众亲自参与。在日本,无论**还是学生都要通过参加演习等方式学习地震和海啸之类的灾害常识,而且每家每产都有避难的对策和避难用的急救包,并确定相应固定的避难场所。比如,日本静冈县**为了提高防灾管理者与居民的防灾意识,加强应急能力,规定每年7月1~10日为防止海啸活动旬,统一进行海啸避难演习,检查海啸防灾设施,宣传防止海啸的措施等。演习的口号标语是“地震了!来海啸了!赶快避难!”。演习内容有发出海啸警报,向沿岸居民传递信息,进行避难练习,指示海水浴游客避难,用直升机和船只救援等。同时让居民彻底熟悉海啸危险地带,避难场所和路线等。此外,日本各地**和学校非常重视对儿童和小学生的教育,组织村里的老人绘制手工彩画或编制戏剧给孩子讲授亲身遭受海啸的体会。
日本**发给老百姓预防手册,要求他们具有如下心理准备和避难知识。首先,在平常时要明确避难场所。当发生地震时,即使是很小摇晃,也会带来巨大的海啸;感到危险,立刻避难;在海水满潮时发生海啸,水位变高,受害情况更大;不是在离海岸更远的地方,而是向更高的地方避难。从收音机和广播中收集正确的信息;但海啸预报或警报出来之前也有可能发生海啸,所以感到地震摇晃,马上避难。海啸沿河床逆流而上,此时绝对不要靠近河边;海啸不止一次,有两次、三次袭击而来,所以注意海浪;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会预报之前,绝对不要去海边;在震中附近,因地形也有没有引起退潮的海啸。
预防海啸,还需要制度的保障和进行系统地管理,特别是危机管理。日本的应对海啸的经验以及这次印尼度洋海啸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说明人的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方面固然非常重要,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力、财力。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制度建构和整体协调以及部门之间、**与老百姓之间、**与企业之间等各方面的合作和理解。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特大地震海啸灾害先后殃及10余个国家,死亡约30万人,造成140多亿美元的财产损失,成为继1970年孟加拉热带风暴、1976年7月中国唐山大地震之后,30年来世界第三大自然灾害,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海啸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共承诺援助资金已达40多亿美元,表现出空前团结和人道主义精神。
印度洋晦啸带来的巨大灾难,向世界再次敲响警钟,呼唤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尽快建立全球特大灾害预警应急体系,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跨国家、跨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一)地震引发海啸灾难的防范意识匮乏,让灾难变为现实
2004年12月26日早8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海域,大洋深处突发强烈地震,使几乎整个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都震颤起来。在海边休闲、劳作的人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谁也没想到,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当海啸降临时,人们同样无以应对。斯里兰卡的一名灾民说,当时他们刚干完早晨的活,正在休息。不知不觉间,海水逼近了他们的房子,随后又很快退去,一切都都很平静。村民们从没有见过这种情况,都感到莫名其妙。然而没过多久,海浪又咆哮着扑来,把成年大象大小的石头卷了起来,还将成吨的海鱼抛到岸上。几分钟后,海面又趋于平静。很多渔民跑去看自己的渔船,有的人则在海滩上抓鱼。就在此时,更大的海浪冲了过来,“房屋眨眼间变成了垃圾”。
印度内政部负责人说,从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强烈地震到海啸抵达印度海岸,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能够通知人们海潮可能抵达的地区,很多生命就可以获救。
印尼官员坦白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地震会引发海啸,也不知道这种自然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据泰国《国家报》消息,泰国气象部曾有45分钟时间对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地震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发出海啸警告,但担心如果发出警报而未发生海啸可能影响国内旅游业.因而没有发出。一名泰国气象*官员称,印度洋地区已经数十年没有发生海啸,因此他们不愿意发出海啸警告。事实上,就在地震发生的30个小时前,一份包含14条减小海啸危害措施的报告就张贴在泰国气象部门。报告明确指出,在海达曼海发生海下地震后,泰国气象部应当立即准备应对海啸。但由于担心影响旅游业瞒报了警告。
斯里兰卡负责灾后救援工作的一位高级官员说,斯里兰卡没能认真对待地震预警警告,应对破坏性海啸来袭的准备工作也没有做好。“我们一直很自满。人们—直在地震和海啸的警报,我们自己也捕捉到了地壳的数次震动,但很明显,我们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预警机制缺失,信息沟通不力,使灾难不断升级
地震的震波猛烈地撞击着海水,并迅速形成一圈圈的惊涛骇浪,向远处狂奔而去——一场可怕的大海啸形成了。
向东、东南方向涌去的巨浪首先袭击了苏门答腊岛。
上午9时前后,袭击了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一些地方。
9时30分左右疯狂登陆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印度东南沿海地区。
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洋沿岸各国官员事后承认,他们没能在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后及时向国民发出海啸预警,若非如此,定将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印尼气象和地质部门的一位官员承认,该国在监控灾害性天气工作一直存在薄弱之处。他说:“很不幸,我们没有能预警海啸来袭的设备。这些设备都太贵了,我们没有钱来买。”
泰国官员称,该国没有在受海啸袭击的泰南部地区西部海岸部署海浪监控传感器,因此当地民众和游客无法得知海啸预警。《曼谷邮报》援引泰国气象厅前预报专家他玛萨罗·史密斯的话说,虽然地震很难预测,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具有可预测性。气象*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紧急预报,从而疏散人群,但他们没有做到。气象厅官员说由于缺乏卫星技术,气象厅无法实时预报。
目前国际社会建立的海啸预警机制主要针对的是太平洋沿岸国家,在印度洋沿岸却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2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虽然被地震台网测到,但是由于有关地区没有海啸波监测装置,根本无法及时发现海啸和确定海啸的运行方向,因而也无法及时预警。由于经常受到海啸的威胁,日本特别注意对海啸的研究,有严密的预警机制。一般认为,如果这次是日本遭遇海啸,伤亡会大大减少。因为地震引起的海啸,一定是发生在地震之后,并需要一段时间传播,即使这些波浪的运动速度很快,一般也要一个小时才能传到几百千米(公里)以外。这次海啸的传播速度达每小时800千米(公里),而从震中到达斯里兰卡也用了两小时。因此只要不是离震源太近,就可以有时伺机逃避。
印度洋沿岸这些国家在分享相关信息时渠道不畅。美国地质调查*在检测到大地震之后本来试图通知印度洋沿岸各国准备防范海啸,但始终没有和这些国家的相关部门联系上。原因是“这些国家没有正式的警报传送渠道,在我们的通讯簿中,没有这些地区的负责人联络处”。由于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预警机制,更造成了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在分享信息时渠道不畅。
三、救灾工作的进展过程——史无前例的全球救援大合作
面对灾难,世界上许多国家,不论大小,不论贫富,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公民,都纷纷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实属空前。
海啸灾难一出现,联合国马上作出反应。联合国有关部门于海啸发生当天在雅加达紧急召开专家会议,讨论灾难对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造成的损失和所需救援物资情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表示联合国正在向遭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派遣灾害评估和救灾协调工作组,以帮助各国开展救授工作。联合国官员表示,用于受灾国的花费将超过50亿美元。这次灾害虽然不是规模最大的,却是联合国开展全球急难事件救助协调作业50年来影响最大的天灾。
中国作为受灾国家的友好邻邦,迅速展开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在灾害发生次日就宣布援助260万美元(约合2163万人民币)。此后.中国**根据灾情发展承诺向受灾国增加6050万美元(约合5亿人民币)援助,并积极减免有关受灾国家到期**债务。中国**免除斯里兰卡全部到期**间债务。中国社会各界也自发为灾区捐款超过1210万美元(约合1亿人民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捐款逾6250万美元(约合5亿港元),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向灾区派出救援队。截至2005年1月7日,中国**和民间援助已累计遍1.33亿美元(约合11亿人民币)。而且民间的捐款额还在继续上升。截至1月29日,中国对灾区捐助累计已逾12亿人民币。数批救灾物资运抵有关国家。此外,中国**以最快速度向受灾地区派出了医疗队及救援队。中国**又积极参与重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国际和地区合作,并倡议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东盟一中国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
欧盟对印尼海啸救灾给予充分关注。欧盟于海啸发生当天批准300万欧元的援助。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均向班达亚齐派遣了救援人员或军队。其中,德国军队实力雄厚,他们将重型卡车、铲车等大型设备直接空运到灾区,甚至设置了专门的直升机空投点,大大提高了救灾物资的运送速度。截至2004年12月19日,英国承诺提供1500万英镑(约合2890万美元)的援助。
美国在海啸发生后也作出反应。布什**表示,希望通过参与救援行动,努力改善美国在伊斯兰世界受到损害的形象。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海啸发生后,代表美国**宣布,向遭受海啸灾难地区提供1500万美元的一揽子援助计划。12月28日,美国***副发言人埃雷利时媒体表示,美国将向遭受海啸灾难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再追加2000万美元的援助。
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此次更是倾囊相助。只有四艘登陆舰的新加坡,除一艘在波斯湾执行任务外,其余三艘全部开赴印尼,充当搜索和救援直升机的平台。
此外,南非、墨西哥,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也都向灾区派遣了救援队伍。每个国家的救援队都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救冶工作。“合作”已经成为在救灾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词汇。
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召开了一系列关于预防、救灾、重建、合作等会议,共商国际抗灾预警应急大体系的构建。从雅加达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到毛里求斯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会议,从日本神户的世界减灾大会到北京的东盟一中国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再到泰国的普吉岛部长会议,国际社会对灾难已有清醒认识,提出厂—系列建立区域预警机制的重要倡议。
2005年1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参加雅加达亚洲海啸灾难国际峰会,并以联合国的名义呼吁全世界对受灾国家提供援助,正式担负起全球性救灾行动的指挥和领导责任。**出席了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并就救灾和重建工作,代表中国**提出了七点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提供紧急救助;加快重建工作进程;重振受灾国家旅游业;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充分发挥现有机制的作用;积极参与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东盟为主导的援助计划。
2005年1月14日,联合国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会议在毛里求斯闭幕、会议通过了《毛里求斯宣言》。宣言特别指出,应该尽快在印度洋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以防止类似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事情重演。此次会议共有11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18个国家的元首和**首脑与会,60多个国家的部长出席,共有各国代表2000多人,此外还有许多社会团体代表和记者与会。
2005年1月24日,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世界减灾大会决定建立全球性灾难早期预警系统,以减轻各种自然灾难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这个国际早期预警将由联合国主导实施,建成后将整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诸多机构的相关功能,为各种自然灾害做出预警,加强各国及各国际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便及早做好抵御自然灾害的准备。在大会上,一些发达国家代表表示,愿意为国际早期预警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005年1月16日,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和东盟签署了《建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技术平台的行动计划》。会议总结了印度洋地震海啸灾难的经验、教训,重点围绕进一步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提高东南亚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加强信息共享,通过建立亚洲区域地震合同,为地震海啸提供早期预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井就下一步的联合行动方案达成共识。这次会议是**1月6日在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倡议召开的。
灾难之所以如此巨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灾难意识的匮乏。在突如其来的海啸面前,沿岸各国普遍缺乏防范意识,也缺少应对突发灾难的经验。美国地质调查*信息中心的专家韦弗利·帕森认为,这显然是因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规模如此巨大的海啸更是凤毛麟角。这让印度洋沿岸国家降低了防范意识。
同时,**也没有给予国民相应的指导。**应该指导居住在海边的国民在发生地震后离开海边。由于地震震中在海底,波动传递到海岸一般需要20分钟到两个小时,如果当地居民组织得力,这段时间足够人们逃生了。帕森说:“居住在日本沿海的人、居住在加利福尼亚沿岸的人都受到相关指导,而这次海啸侵袭的许多地方的居民根本没有任何海啸知识。”
另一个原因则是海啸预警机制的缺失。科学家指出,如果印度洋沿岸国家建立海啸预警机制,那么很多伤亡都是可以避免的。面对这场天灾,媒体尖锐地指出:在印度洋海域,没有完善的海洋安全预警机制尤其是海洋地震预警系统和减灾系统,令印度洋沿岸各国疏于防范,灾难发生后手足无措,这才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在印度洋建立了海啸预警机制,向人们提供防护教育,这次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如果印度洋沿岸国家有海啸预警机制或潮汐检测系统,大多数遇难者都可以被挽救。以今日的技术,地震的发生虽尚不能准确预报,但地震一旦发生就能测出,海啸的发生也可察知。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所指出,在印度洋地区,这次灾难凸显印度洋预警系统的缺乏。
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是此次救灾工作的重要成功经验。在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不断深化的今天,印度洋海啸已不是某一国或几国的灾祸,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全人类浩劫。灾难的国际性直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全面关注,与之相对应,国际经济救援机制迅速启动。联合国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救援活动,在国际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协调作用。世界各国的救援也体现了空前的团结。
此次海啸之难,不论是海啸破坏与影响的范围之广,还是国际传媒报道的空前密集;不论是各国对此反应的迅速与广泛,还是世界各国**与人民在救灾中所体现出的天下一家、有难同当精神,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军人和医护人员奋战在灾区,都证明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至关重要。面临共同的威胁,合作的需要显而易见;同时,在处理问题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和矛盾,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也是国际合作的作用所在。通过国家之间的取长补短,借鉴经验、援助技术,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而且促进了国家间关系的发展。
1、危机的预警预防以及救援,国际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合作与协调。现在全球还不能真正做到早预警、早防范,有效减轻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失,国际问的联合危机处理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应尽快联合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形成一个全天候、多领域的合作机制。一是应加强全球范围内的规划和协调,支持联合国在建立健全预警机制进程中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二是支持尽快建立全球统一的预警系统,在充分协商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建立本地区的预警机制,充分吸收、借鉴成功经验,尽早发挥减灾实效。三是支持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预警能力建设,国际社会应加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合作,从根本上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能力。
预警应急体系,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全*性的重大工程。完善的预警应急体系应当包括统一的协调机构、全面的信息平台、灵敏的应急机制以及专业的科研队伍。
第一,建立一个“国际灾害预警应急协调管理机构”。有专家建议,可以成立“联合国全球特大灾害预警应急中心”,作为世界级防灾减灾工作的最高司令部和神经中枢,由其负责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国际预警体系的建设和运作,协调世界各国联合监控防治自然灾害。
第二,建设一个覆盖全球的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平台。要在全球范田内来进行危机信息管理,就应充分调动国际上现有的大量防灾减灾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力量,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一个实时共享的灾害信息管理和系统,及时捕捉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有自然灾害的先兆信息,做到科学分析、及时预警。
第三,建设—个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全球处置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起科学可靠,高效运转的预警应急机制,可以在发生重大灾害时以最短的时间,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将信息传递到干家万户,并组织人们迅速撤离。
第四,联合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力量,集中攻克灾害监控防治工作中的科学难题。
日本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在福岛县与宫城县,海浪高度达3米。此次地震和海啸并未造成重大灾难,不过让人们回忆起最近和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和海啸大灾难,同时,为另一种潜在的灾难担忧,即核泄漏。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造成292206人死亡,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开始进行海啸预警研究。此后的1965年国际海啸预警系统启动。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国家都纷纷加入。但是,印度尼西亚并未加入,结果在2004年的地震海啸中死亡人数最多,为238945人。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对海啸相当重视。此次海啸预警是一个常态的做法。一个潜藏的问题是,此次地震和引发海啸的地方仍然位于日本多个核电站的区域,是否会再次造成核泄漏?
尽管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新闻会上称,日本东北地区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和女川核电站,目前均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核泄漏的情况,但是,此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有过泄漏,而且,核泄漏不只是日本是否安全,而是全球是否安全的底线。
2011年3月11日,受日本9级特大地震和海啸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最引人关注的是,在此之前,福岛核电站被日本人称为万无一失。然而,福岛核电站在设计之初就低估了大自然的威力。
南三陆町重新恢复了平静,这座位于日本东北部宫城县的海滨小镇只剩下一片充斥着瓦砾的沼泽地。
海边,一块石碑突兀倒伏,那是纪念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海啸而竖立的。那一年,海啸经过十多个小时长途跋涉、横跨太平洋抵达日本,造成当地120人死亡。如今,这块倒下的石碑成为一场更惨烈灾难的见证――在“3・11”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南三陆町是灾难中心,数千生命瞬间被巨浪吞没。
在科普著作《最初三分钟》的结尾处,作者斯蒂芬・温伯格如此形容他在飞机上俯瞰地球的感觉:“大地看起来柔软而舒适,很难理解这只不过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更无法想象……(宇宙及地球)面临着无限冰冷的,或者是炽热难耐的末日。”
打开谷歌地球,鼠标拖动,日本东北部清晰浮现,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为温伯格的这段话做了注脚。在刚刚过去的两周,这里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分半钟巨震、“充满敌意”的海啸、“冰冷”的暴风雪以及“炽热”的核辐射。
一次复合式巨灾呈现于日本,它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新难题。
地震信息在10秒内遍布全日本后,首列破坏性地震波尚未抵达距离震中最近的宫城县东部海岸
3月11日,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商务网络事业部的开发部长沼尻贵史正在东京秋叶原参加一个例行会议。当地时间14时46分45秒,会议室里的平静气氛突然被打破:多名与会者的手机几乎在同一时间响起,是短信铃声。
短信来自日本气象厅:“东海地震,7.9级……”
沼尻贵史所在的NTT正是负责将气象厅发出的地震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给用户的机构,整个发送过程由系统瞬间自动完成――在沼尻贵史收到短信的同时,这一信息已经传递给个人、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特殊机构则有专人通过广播传送信息)。
日本气象厅在全境设有2000余处地震监测点,并且全部联网,且能同时分析并处理数据。一旦某个监测点监测到地震发生,会自动分析数据并向整个网络发出地震警报。
这次检测到地震波的准确时间是14时46分40秒,5秒钟后,警报已经传送到遍布全日本的信息终端,此时首列破坏性地震波尚未抵达距震中最近的宫城县东部海岸。
气象厅直接将地震信息发送至各个核电站、铁路等部级设施的传感器――地震发生后10秒之内,日本东部所有运行中的火车、地铁、电梯、扶梯等自动设备全部进入停止状态,以防地震波造成火车脱轨等事故;钢铁、焦化等工厂,生产设备也在10秒内停止,以防火灾发生。
“学校广播警报10秒后,我们研究室所在的12楼剧烈震动。”宫城县仙台市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刘述照回忆说,他们当时并未惊慌,楼梯间里灯火通明,没有停电――供电系统停止作业后,备用电源启动。
正是得益于日本全国上下每年的地震演习,包括刘述照在内的大多数人保持了镇定。在日本,为了预防地震伤害,办公室里每人都有安全帽,帽子上贴着标有每个人姓名和血型的小纸条,以便能在地震发生第一时间戴上大小合适的帽子;出现受伤状况,也可快速实施输血救治。
当天下午的灾难,源于南三陆町海岸向东偏南约100公里、海底24公里深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而去,两个巨大的板块由此相撞、挤压、断裂。板块交界处,压力不断积蓄,欧亚大陆板块最前端终于不堪重压,发生断裂而向上翘曲,地震发生。
断裂时间:东京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地点:东经142.369度,北纬38.322度。两天后,地震强度被修正为9.0级。
断裂并非只发生在一点,而是一个势如破竹的过程。从宫城县东部到东京东部,约500公里长、200公里宽的海底岩石急剧破裂,相当于3万个广岛原子弹爆炸能量,在100秒时间内集中释放。
板块的断裂,搅动了深达1000米的海水,海啸产生――与飓风等因素引起的滔天巨浪不同,飓风引发的波动只存在于大海表面,海洋深处却是平静的;海啸则是整个1000米深的海水同时剧烈运动,大海表面几乎看不到波动,海面之下,却如神话中金箍棒搅动海底龙宫一样,产生巨大能量,且以10公里巨幅波长迅速传播。
100秒的破裂过程结束时,第一波破坏性地震波也抵达东京;而此时,沼尻贵史和他周围的同事们已经拥有足以逃生的一分半钟――这使他们能够从四五层甚至更高的楼层从容走到地面,或者让高层大楼里的人们躲到楼内相对安全区域。
拥有百万人口的仙台市在这次地震中没有一幢楼房倒塌
仙台市一位地方官员上村哲也告诉《财经》记者,得益于严格的房屋建设标准,拥有百万人口的仙台市市区在这次地震中没有一幢楼房倒塌――仙台距离震中仅100余公里,烈度(反映地震破坏力的参数)达到了7度-8度,这相当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绵阳地区遭受的冲击。
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刘述照也说,地震之后,他看到的所有房子甚至都没有碎玻璃。《财经》记者在一个古旧的寺院的屋顶上发现一块残缺,这是在当地采访中唯一见到的建筑破损。
日本一直以来承受着频繁的地震灾害,建筑标准也随之水涨船高。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砖结构房屋大量倒塌,此后,**执行严格的建房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要求以轻型墙面材料辅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砖结构建筑。
1974年,日本从欧美引进了“木造框架组合墙壁构造法”建筑技术。1982年修订的《建筑基准法》以法律形式支持这种施工方法,新方法进一步增强了住房抗震能力。
但这依然不够。1995年阪神7.2级大地震,共造成日本6434人死亡,约65万座建筑物受损。阪神地震之后,重灾区兵库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重建工程“不死鸟计划”,将提高房屋耐震性能和加强国民防灾意识作为重中之重。次年,日本**连续修改《建筑基准法》,把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继续提高,所有建筑至少要抵抗地震7度烈度,商务楼则需抵抗地震8度烈度、使用期限超过100年。
同时,对1982年以前修建的房屋建筑,日本**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估体系及加固措施。
“这次地震中,最近30年建造的房子,据我了解是没有倒的,凡房屋损坏都是由海啸引起。”宫城县经济商工观光部高桥伦太郎告诉《财经》记者,如果民众建造房屋因防震而增加成本,**还会有相应补助,这样,就不太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在日本居住达17年的华人土木工程专家刘春山,总结了日本与中国在建筑抗震方面的不同之处:
抗震标准不同。对房屋建筑,中国以可抗烈度为评估标准,日本则通过模拟两种地震(发生在陆地和海里的地震)的地震波评估房屋的抗震情况。对土木工程,中国主要进行静态分析,日本是静态分析加动态分析。
房屋结构不同。日本的房屋多为四方状,受力分析简单,利于抗震。阪神地震后,加大了对配筋的要求,增加了箍筋的数量,使钢筋混凝土的柔韧性增强,更不易在地震中产生脆性破坏。中国的房屋常常造型复杂,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地震中较易产生扭曲、坍塌。
施工不同。中日最大的区别在施工,日本对施工要求极高。在日本,一栋中型房屋的施工周期至少一年,一座桥梁至少两年,比中国大多数同类建筑施工速度慢。
尽管海啸警报及时,但留给接近震中地区沿海居民的逃难时间依然不够
地震发生时,南三陆町的英语教师森次佐己正在给学生上课,刺耳的海啸警报声突然响起。
听到警报后,大批市民开始往山坡上跑,几分钟内,伴随着巨大咆哮声,远处的大海陡然升高,滔天巨浪如同一把硕大无朋的刷子,从岸边开始,沿着整个镇“刷”了过来。奔跑中的人们,瞬间被吞没了。
森次佐己的学校建在山上,幸免于难的师生亲眼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约20分钟后,“刷子”退回去,这座海滨小镇已经化为废墟,镇上95%的建筑被毁灭。
这次海啸的预警信号是在地震后三分钟发出的。日本气象厅向沿海37个市、町、村发出海啸信号,其中包括抵达时间与可能浪高。此时,距第一波海啸登陆最近海岸还有约7分钟。
日本在深海地震易发带布设了感应器,地震一旦发生,这些感应器能实时计算是否可能产生海啸、海啸何时会到达何处,随着接收到后续地震波,感应器继续计算和修正数字,这些数字以电磁波形式迅速传到日本本土的海啸预警中心及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两个中心的仪器同步工作,几分钟内即可作出准确判断,然后将预警信息传至沿海各地,此次计算时间为3分钟。
“依靠预警机制,沿海村庄中很多人得以幸存。”台湾地球物理学教授马国凤说。但南三陆町距离震中实在太近,只有100公里,海啸则以每小时600公里左右的速度传播,且深入内地达数公里,因此尽管警报及时,沿海居民逃生时间也不超过10分钟。
海啸强度之大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料,在宫城、福岛等震中附近沿岸,堤坝可以说全线失守
在日本,预防海啸伤害采取双重措施。预警之外,海岸沿线有防波堤。
岩手县宫古市田老地区有全日本最大规模的海啸防波堤,被称为“日本第一防波堤”。但在这次海啸中,该堤也被“击穿”。“海啸比堤坝差不多高了一倍!”住在防波堤附近的目击者、渔民小林义一对媒体表示。当天,本想到防波堤避难的他,看到海啸如山崩般汹涌而来,赶紧逃到山上才躲过一劫。
“如果没有这道防波堤,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中国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说,这次海啸墙高度漫过了堤防,但堤防仍有效减缓了海啸推进速度。
宫城县经济商工观光部国际交流员赵宏宇认为,仙台也受到了防波堤的保护。仙台市区距离海岸将近20公里,海啸一直冲到距离市区七八公里的地方,“海啸不断往上冲,大海啸一共来了三次,如果没有防波堤,这次仙台也可能会受到冲击。”
“防波堤以前是我们的定心丸,”小林说,“因为有防波堤,我们不用逃。”然而,这种想法让很多人失去了生命。
约有4400人居住的田老地区是海啸多发地。当地居民曾研究讨论迁移至高处还是建防波堤,但村民故土难舍,又没有合适的迁移地,最终决定建设防波堤。工程断断续续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终于在1978年完工。这一段防波堤与其他地方不同,有靠海和靠陆两重构造,犹如城墙。据岩手县公布,双重防波堤为世界独有,其总长度也是日本最长。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海啸中,尽管防护堤尚未完工,却已显示出作用,当时三陆海岸的其他地方都有死亡,唯田老地区无一死者。
但此次海啸之强,远超设计者的预测。在宫城、福岛等震中一带沿岸,堤坝全线失守。
赵宏宇说,“海边都有堤坝和水门(相当于堤坝的泄洪闸口),但这次海啸浪高超过10米,越过了水门。”
海啸成为这次地震中最大的破坏因素。目前已发现的数千遇难者,多死于海啸,且老人居多,其因行动迟缓而难以逃脱波浪追逐。
日本以法律形式来规范灾难中各机构的救援行动,但现实情况的复杂超越了法律条文规范
训练有素的日本,上下启动救援行动,几乎与海啸同时。
与中国地震后迅速成立总指挥部、由中央统一指挥救援工作不同,日本以法律条文规定灾难发生后各部门该如何行动。对于日本东部、东北部海域可能发生的地震,还专门有《东海地震对策大纲》(下称《大纲》)作为地震后各级部门行动的法律文件。
按照《大纲》,地震发生后,**部门应迅速成立灾害指挥本部,确立一个指挥有效的体制,且要完善地方的灾害信息共享和联络体制。
在救助、医疗和消防方面,《大纲》规定,“救助部队要在灾害发生后瞬间开始根据计划实施派遣”,需事先计划每个区域的派遣内容、必要数量,使各级部门在没有掌握受灾情况的阶段即开始迅速进行救援。
震后第7分钟,仙台市119消防中心接到了第一个求救电话。消防队5分钟后赶到受灾现场――消防队与自卫队是地震救援的主力。
15时14分,震后不到半小时,最高紧急灾害对策本部成立,首相菅直人直接领导。15时27分,菅直人发出命令:自卫队要最大限度进行救援活动。15时30分,日本防卫省发出“平成23年东北太平洋大地震自卫队派遣行动命令”,自卫队根据派遣训令实施大规模震灾灾害派遣,参与救援的陆海空部队分别被称为“陆灾部队”“海灾部队”和“空灾部队”,合称“灾统合任务部队”,由东北方面总监(部队最高长官)统一指挥。
当晚21时05分,**调查团到达重灾区宫城县。如同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一样,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和通讯问题。道路修复工作由国土交通省(负责国道)、东日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高速公路)分别完成。被困于路上的车辆和乘客,则由自卫队、消防队和警察*负责救援。
通讯相关部门则利用飞机和人造卫星,收集建筑物倒塌、火灾、交通拥堵等灾情信息,构建能够覆盖东海区域的光纤组成的高度防灾信息网络,并尽量迅速宣传这些信息以使民众知情。
《大纲》对食物和饮用水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避难所的建立、水电煤气恢复的应急对策、卫生防疫、二次灾害的防止、志愿者以及海外救援的接受等方面分别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并体贴地提及如何救助处于信息弱势的外国人,并对于老年人等需要保护者的对策做了特殊补充。
但现实情况的复杂,远远超过了法律条文的规范。
此次灾害规模巨大,灾民众多,一些避难场所也是临时成立的,救灾所需物资超出了地方原有应急储备,如福岛储备物资只有一小部分,灾害发生后主要依靠购买和无偿捐助。
不幸的是,大地震致使东北地区的太平洋沿海到东京周边的多条道路和铁路出现断裂,国土交通省不得不紧急通过东北的内陆方面和日本海侧向受灾地输送物资。
而海啸同时破坏了许多港口,海上运输也遭遇很大困难。福岛县灾害对策本部信息收集科负责人大波健也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是一个高度依赖海运进口的国家,一旦港口停运,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物资短缺。
福岛县灾害对策本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说,造成救援物资不足的原因很多,燃油不足、电力不足导致交通受损之外,还包括信息不能准确及时。与汶川地震时遭遇问题类似,即使筹集到很多物资,哪里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由于没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无法发放下去。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第一时间提出救援,但日本**既不立即接受,也不拒绝,菅直人**的暧昧态度遭致日本媒体的诟病。“没有人知道菅直人在想什么,尽管其他人都在很努力地解决问题。”时事通讯社记者城山英巳说。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朴光姬分析,此次灾区经济在日本整体经济比重中所占比例不大,且只有几十万受灾人口,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能因此并没有积极寻求国际援助。
至19日,东北地区的避难人数已经达到34万,主要缺乏物资是水、食物、*品和燃料。
超出预见且不可抗拒的海啸破坏了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冲入地下室的海水则加重了外接移动发电机的难度
与海啸瞬间夺去成千上万生命相对比,核电站遭到破坏带来的危机成了一个对日本**和民众持久的考验。
地震当天,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和3号机组正在运转,4号、5号和6号机组则处于停机做定期检查中。接到地震预警信号后,三个正在运转的反应堆自动插入中止链式反应的控制棒,反应堆关机,核电站发电功能暂停。
与福岛第一核电站同时自动停止工作的,还有东北部6座核电站17个反应堆――也就是说,这些核电站设施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
由于关机后的反应堆还会产生大量被称为“衰变热”的余热(大约相当于反应堆正常运转时产生的3%的热量),这些余热必须借助于冷却系统散发,否则会造成反应堆核心部位(堆芯)因温度过高而遭到破坏,进而可能导致核辐射物冲破燃料棒包壳、压力容器(又称“压力仓”)和钢筋混凝土防护罩(又称安全壳)三层保护体,继而引发核泄漏。
正常情况下,电站利用外部电源驱动冷却和控制系统。但是,地震破坏了电网,外部电源断电。
此时核电站启用第二道防护,即开动紧急柴油发电机组,以继续冷却堆心。然而半个多小时后,海啸袭来。
按照福岛第一核电站1970年的设计,其防海啸能力为5.7米。但这次,福岛地区的海啸远超其防范能力。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的数字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发生的海啸,很可能一度达到了14米以上,“通过观察,海啸的最高处超过了14米高的停车场。”
在超出设计防护高度近2倍的海啸面前,核电站防护堤迅速被冲垮,海水侵入,摧毁了紧急柴油发电机。15时41分,紧急柴油发电机中止运转。
这时,保护核电站冷却系统的第三道防护措施――紧急备用蓄电池――启动。但这一备用蓄电池只能维持工作8小时。
13小时后,援助的电池和移动发电机运到;按照正常情况,发电机可以接到地下室的电源接口,但不幸的是,当时地下室已被海啸带来的海水淹没了。
冷却系统无法恢复,核反应堆内部温度将急剧上升,压力容器内的气压也持续上升;12日13时30分,1号机组附近探测到放射性铯-137和碘-131,这意味着燃料棒包壳可能发生了部分熔毁,即第一保护层已遭到破坏。
15时36分,工作人员把蒸汽排出压力容器以减压,核电站发生了爆炸。这种爆炸并非“核爆炸”,而是由于压力容器内的高温使得水蒸汽与燃料包壳中的锆锡合金反应产生氢气,随着蒸汽排放出来后,与厂房里的氧气混合发生爆炸。反应堆建筑物的屋顶及外墙的上半部分被炸毁,四名员工受伤送往医院。
此后,事故一步步升级,1号、3号、2号反应堆和4号机组的乏燃料池相继发生爆炸和辐射物质泄漏。尤其是乏燃料池(用来堆放使用过的燃料棒的水池),出了问题将比反应堆中更加严重,因为乏燃料池没有反应堆所具有的三层保护壳,热量上升、燃料一旦融化将直接暴露于周围环境。
自17日开始,自卫队直升机空中支援,配合地面消防车对3号反应堆和4号反应堆乏燃料池降水;18日凌晨0时50分,东京消防厅消防救助机动部队总括队长、消防司令高山幸夫率领的139名消防人员和30辆消防车开赴福岛第一核电站。
尔后,随着外部电力开始接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六个反应堆,这场辐射泄漏危机才被初步控制。
核电站选址、延期服役甚至篡改数据,都很难被列为这次核事故的原因
围绕这次严重的核危机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为何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事故,而震区的其他核电站都没有问题?地震和海啸制造了这次核危机,但日本**和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运营方)在其中是否存在责任?这场危机是否本来可以避免或者减小?
全世界的核电站一般都建在水边,便于取水冷却。日本列岛生存于太平洋与欧亚两大板块的夹缝之中,被称为坐落在地质活动断层上的国度,核电站选址不易。
“根据板块结构评估,福岛相对受到大地震的影响可能会小一点。”中国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地质研究所所长徐锡伟介绍,根据日本地震风险评估显示,福岛附近基本上没有可能发生8级以上的大地震。至于9级地震,完全在预料之外。
但即使如此,仅考虑地震,日本核电站的设防依然不是问题。核电站设计只能基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在详细调查研究分析给出当地最大地震和海啸后,再加上一定的裕量,来确定核电站的设计基准。
中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认为,本次超纪录的地震和海啸属于不可抗拒亦不可预见的自然灾难,很难追究核电站的选址问题。何况事故并非源于地震,而是由于继发的海啸引起。
东京电力将本次核事故认定为严重突发事故级别的意外。日本《原子能白皮书》对于严重突发事故的描述是:“发生的可能性在工学角度上几乎是不用考虑的低可能性。”
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声称,东京电力公司所拥有的各种紧急对应对策手册,是按照国家的指示,在2002年完成的,并没有考虑到海啸的灾害因素。
“如果预见到大海啸,挡浪墙再高一些,或者核电站建在更高的位置,福岛第一核电站应该也是安全的。”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院士说。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通过建模计算得出,与福岛第一核电站同处震区的福岛第二核电站遭遇的海啸浪高7米,幸免于难。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引发的另一个话题,则是核电站延期的合理性。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是1971年3月份正式开始运行的,今年恰满40岁,按规定它应该退役,但在发生核泄漏事故之前,日本产经省刚核准其可延长服役10年。
日本观察人士田中诚对《财经》记者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美国《原子能法》明确规定,核电站的许可寿命最长是40年。如果要延长,必须符合条件。
而在日本,目前还没有核电站使用寿命方面的法律。但日本《关于实用发电用原子炉的设立、运行等的规则》有规定,对于服役到30年及以上的核电机组,要进行“经年劣化”评价。不过,做此评价的是拥有核电站的运营者。
中国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旱认为,设备老化需要关注,但是可以解决,事故与设备老化无关。“除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外,核电站的大部分设备都是可更换的。”
曾任中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团长的俞卓平也认同柴国旱的这一观点。“福岛第一核电站‘超期服役’这种说法不正确,说它到了寿命后期或者末期是可以的。”俞卓平说,核电站的管理人员,根据世界核电技术的发展,每年都要斥资做技术改造。比如中国的秦山核电站每年也要花上千万元进行改造,一些部件会定期更换。“日本核保安*同意它延续运行,必定有充分的理由。”
不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级核能系统中心科学家艾登・卡拉罕博士认为,对服役期较长的核电站进行定时检查还不够,应该及时更新反应堆和整个核电站系统的技术,“经过此次核事故后,我相信人们最终会认识到这一点。”
延期服役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还被曝光有曾经造假和篡改资料数据的记录:2002年10月25日,经济产业省发现东京电力1号反应堆围阻体泄漏率试验报告书造假,处分决定是:1号反应堆停止运转1年;2006年12月5日,1号反应堆复水器海水出入口温度测定资料报告书发现被篡改。
但名古屋大学量子工学教授井口哲夫不认为这次事故与上述数据篡改相关,毕竟事故的具体原因并不牵扯到反应堆围阻体泄漏率和复水器海水出入口温度。“并且,东京电力虽然有作假的前科,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骗过安全监察部门。”井口哲夫对《财经》记者说。
封堆是抑制辐射最后的措施,其程序复杂,成本高昂,对全世界都是难题
根据2000年(平成12年)日本颁布的《原子力灾害对策特别措置法》规定,东京电力公司建立了新的核能防灾体系(平常运行体系):中央**,即为紧急对策指挥本部,派遣“核能防灾专员”常驻核电站;地方**验收核电站运营商提交的运行报告,现场检查核电站设施,修订核能防灾计划;核电站运营商制定核能防灾操作方案,设立“核能防灾组织”及管理岗位,装配监测放射性物质等设备。
这一体系的关键点在于:一旦发生核事故,中央与地方**、事故单位即为一体,迅速建立初期应对体系、建立现场指挥中心、明确规定核电站运营方的职责和作用。
日本观察人士福岛香对《财经》记者表示,从这次日本发生的国难来看,**一开始并没有判断出问题的严重性。“东京电力人士都是按照程序化的要求来操作的,对于如何应对程序化之外的紧急情况,是超出想象的。”
对于日本较晚才对出事反应堆实行海水灌注冷却措施,核能专家、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认为,“一座反应堆造价达10亿美元,东京电力作为企业在决定是否以海水灌注的时候,是顾及到此,才有犹豫。”注入海水会使反应堆被不纯净的水污染,净化反应堆并需要巨资,因而机组可能会被淘汰。
针对日本**处理核事故的策略,也有另一种声音。华盛顿大学核能工程专家罗杰・拉曼对《财经》记者说:“我没有任何理由去质疑日本此次参与核事故处理的全体人员,在专业知识和判断上有何缺失。”
美国核能研究所战略项目执行主管艾德里安・黑默认为,日方“采取了及时且有秩序地疏散民众的行动,工作人员一直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努力控制及缓和灾难所造成的影响”。他同时表示,一旦情况稳定下来,日本及国际上的专家会重新审视这次事故的应对和处理,并总结教训。
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最大的悬念是,六个反应堆何去何从?即受破坏的1号-4号反应堆是否需要封堆?
井口哲夫告诉《财经》记者,估计在事故处理完之后,国际核能界会共同讨论是否要封堆的问题。
所谓封堆,就是用混凝土做成一具“石棺”,将整个反应堆系统封存。
现任国家核安全*第六届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郁祖盛介绍,核能界并没有丰富的封堆经验。封堆与核电站退役不同,退役是主动的、人为的,封堆则是被动的,是抑制事故最后的措施,其程序复杂,成本高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封堆是建造成本的100倍。
切尔诺贝利封堆,当年动用了5000多架直升机,从空中投入超过5000吨的重晶石、硼酸(以吸收中子)等各种材料,而且直升机因过量污染而报废,周围30公里土壤全部被换掉。
但郭位认为,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几个反应堆来说,由于问题远没有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严重,封堆成本要小于建造成本。但封堆这个听上去简单的技术,日方并不掌握,未来还需寻求美国的协助。
3月23日傍晚时分,3号机组又开始喷出黑灰色烟雾,现场作业人员疏散。东京的饮用水中则发现法定上限两倍的辐射。专业人士判断并非氢爆炸所致,而可能是由于乏燃料池周围的电缆因为温度较高产生燃烧所致。
3月11日,日本岩手县宫古市,海啸形成的水墙汹涌推进,冲过护堤将车辆吞没。(JIJIPRESS/东方IC)
3月11日13时46分,西太平洋国际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高达数米的海浪将车辆等卷入海中,并冲毁沿岸建筑,地震及引发的海啸共造成超过2.6万人死亡或失踪。
日本港湾机场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在进行现场调查后发现,东日本大地震海啸的浪高在岩手县大船渡市达到了23.6米。此次海啸的规模可与1933年三陆地震后袭击大船渡市的28.7米浪高海啸相提并论。由于震源位置不同等原因,不能对海啸进行单纯的比较,但鉴于大船户市的堤防等设施较百余年前更加完善,此次海啸的规模可能大于1896年三陆地震引发的38.2米高海啸。
该研究所应日本国土交通省的请求在东北地区的青森、岩手和宫城3县对港湾设施等进行了调查,根据受灾建筑物的浸水痕迹及居民的证言等计算出了海啸的规模。除大船渡市外,宫城县女川町的海啸浪高为14.8米、岩手县久慈市13.4米、岩手县釜石市9.0米、青森县八户市8.4米。
据日本气象厅介绍,浪高超过2米的海啸就能完全冲垮木制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能抵御约4米高的海啸,但无法承受超过16米的海啸。
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此次的9.0级地震是全世界第五高,1960年发生的智利9.5级地震和1964年阿拉斯加9.2级地震分别排第一和第二。
3月19日,德国动物明星北极熊克努特在柏林动物园意外死亡,克努特离世时刚刚4岁零3个月,远低于北极熊大约35岁的平均寿命。
克努特2006年12月出生在柏林动物园。因为遭到母亲遗弃而被迫改为人工饲养。它的双胞胎兄弟不幸夭折后,克努特顽强地活了下来,成为柏林动物园30多年来第一只人工喂养成活的北极熊。克努特的故事和成长经历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它也成为德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动物明星。克努特不仅有自己的“博客”,还经常在电视节目中亮相,拥有强大“粉丝团”,还曾与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上过《名利场》杂志封面。
柏林的《图片报》设置了专栏“克努特成长日记”,随时刊登动物园提供的照片,事无巨细地报道小熊的一切:不断变化的体重,特别搭配的营养食品;它闲暇时踢踢足球,睡觉时听“猫王”的歌,还有一个泰迪熊玩具做伴。
3月23日,美国洛杉矶,好莱坞著名演员伊丽莎白・泰勒因充血性心脏衰竭,于当天凌晨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平静去世,享年79岁。
我一生爱过7个男人,有过8次婚姻。上帝给了我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所以没有给我幸福。――伊丽莎白・泰勒
有“玉婆”之称的伊丽莎白・泰勒被认为是影史上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她10岁就以童星出道。经典作品包括《埃及艳后》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并曾经因《青楼艳*》和《灵欲春宵》两次获得奥斯卡影后桂冠。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近日再现反核能抗议游行。(AndreasGebert/东方IC)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近日再现反核能抗议游行。因地震导致的严重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各国开始重新评估核电站的安全使用问题。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距离日本很近的韩国民众也担心日本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到达韩国。紫菜、海菜等海藻食品可有效消除核辐射危害的说法在韩国民众中间传开,韩国市场出现了海藻类食品的抢购潮。
和日本隔着整个太平洋的美国,在地震发生后,也出现了碘化钾和辐射探测器便开始热销的景象。一家制*公司的代表说:“我们过去三天的销量超过了过去三年的销量。”一位健康食品店的老板说。“我不认为辐射会跑这么远,但它给我们带来了顾客!”
3月10日,利比亚拉斯努夫,利比亚反对派在石油重镇激烈抵抗**军。激战造成至少4人死亡,35人受伤,反对派受到连番火箭弹袭击后撤退。(ROBERTOSCHMIDT/东方IC)
2月16日利比亚发生“茉莉花革命”,反**人士在班加西建立了与卡扎菲对抗的政权和武装,并占领了多个城镇。随后的数日,利比亚**军收复多个城镇并且包围了利比亚反**武装大本营班加西,并且轰炸了班加西机场。
应用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学案例。就像子弹之于枪支。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关键先关联并具备代表性的实际,具备说服力,和可靠性,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因为学生发现的知识,是根据实际发生或者真实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案例,可以选择与课堂知识重点相关的信息,图片,新闻报道等等案例,所选的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学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啸等等,学生可以再这一个过程中从一个被动的学生身份变成一个善于探索的观察者。当然学生的观察过程应该有教师带动和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隐藏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义。通过这种引导,能让学生对案例的本质内容作出相应的探索和总结,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个体案例中,归纳出一类情形,从而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知识。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观察力,事态发展洞悉力和博爱的人文气息。这就是地理教学案例的存在价值。
课堂上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应该是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具备直接联系,并具备实际的代表性,具备说服力以及可靠地支撑点,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例如海啸,可以向学生展示印尼海啸的相关情报,和讯息以及新闻报道,让学生从相关的已有讯息中总结出已知的知识,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述和讯息,讲述海啸的破坏,破坏范围,再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海啸以什么样的发生速度,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居住人群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措施,海啸的持续时间,还小的征兆,当地**对于海啸的相应预防工作是什么样的,海啸带来的附带性的自然灾害是怎么样的,每年地球上会发生多少次海啸,海啸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回答,或者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质疑或者肯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再调动课堂,让学生一起总结出,与海啸相关的地理自然科学知识(海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底发生了地震、海底的火山爆发或者地面上火山爆发、海底发生滑坡现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通常会在地震高发带形成海啸,并对沿海的设施及居民带来危害。海啸的速度高达700~800千米/小时,几个小时内就能波及整个大洋,海啸的波浪长度长达数百公里,并可在以很小的能量损失几千公里持续几小时,本身在海内的高度并不足一米,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沿岸地区,就会由于岸边的阻力作用,导致海啸的波浪大幅度增加,形成高达10多米的海浪,并且每隔数分钟就会有下一波新的海浪更新力量,波浪的内部作用力也是十分剧烈的,能够将沿海地区的堤坝摧毁,沿海地区的房屋或其他建筑,都可以被海啸铺平。海浪的形成,大体主要是因为海底的地壳发生了变形或堆积交错。据可靠统计,全球发生海啸的高发地区多是因为深处地震带的原因,也就是说,地震因为海底的地壳形变可以较高几率的带来海啸,比较具有规模,并且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打击的海啸,大约有270次左右,每年都会有6次左右大规模的海啸灾难,海啸多发生在环太平洋海域,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高发岛群,日本相关海域发生海啸的总数占环太平洋区域发生的海啸总数的半数以上)。教师要从全部的信息网络中搜寻到具备一定代表性的并且和书本内容直接相关的讯息,未必非要*限与地理自然科学里,也可以从财经,**,生物,历史或者生活等等其他方面开发新的讯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素材。
自然科学类文化知识这种最接近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动机意识类知识,其实是最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知识,应该是作为常识了解熟知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和研究也正式标示着人类思想进步与否的参考依据,实际上错过了这些知识文化的普及,或者说是以错误的方式普及,使得地理以及其他文化知识变得让人抵触实在是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大憾事。所以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是类似于改变现有状况的革新动作,也希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能够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带动当代教育的发展与更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质实际上是借助对一件具体的地理实际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该情景作出观察,研究,探索,分析,好奇,求知,并能够对自己目前所知道的东西所质疑,或者与他人进行探讨,这是一种开放思维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接收到教师所传达的讯息。所以结合以上表述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并让学生学会探索,并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的内容,通过质疑,得到相应的参考依据,变为新的知识。
发生: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8.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美国地质勘探*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从里氏8.9级修正为里氏8.8级。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不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将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北京时间3月13日,日本气象厅再次将震级修改为9.0级。据权威人士表示,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西太平洋,距离中国大陆比较远,且中国大陆架性质决定了在这段距离中有一片相对较浅的海域,所以对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应该注意环太平洋地区由此引发的海啸。
此次地震震级的测定,中国地震*网一开始的是里氏8.9级地震,美国地质勘探*的是8.8级。该权威人士表示,中国习惯使用面波震级,而美国往往较多地使用体波震级或矩震级,这是关注地震波不同方面得出的不同数据,在物理上能够解释。中国距离震中距离较近,他认为测量数据应该更接近于准确。
随后美国地质勘探*将西太平洋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从里氏8.8级修正为里氏9.0级。
救援方面:随着地震的发生,海啸的接踵而来,日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海啸吞没了城市和农田,有的村庄甚至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内,就迅速的被海啸淹没,全世界各个国家也在第一时间派遣医疗救援队伍参与搜救工作,日本“3?11”地震发生后,**阁下致电我国天皇陛下,祝愿日本人民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中国**向日方提供物资援助,并迅速派出国际救援队,积极开展救援活动。许多中国民众也向日方表示慰问。日本正在国际社会支援下开展救灾。日本**将确保在日中国公民安全,全力以赴为他们提供支援和方便。日方愿与中方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最近两天,3月1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继续组织搜救行动,救援队在日方提供的一台挖掘机的配合下,对第一责任区的重点废墟进行挖掘搜寻。救援队采取机械挖掘和人工搜索与光学生命探测仪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第一作业点的搜索排查工作,共搬移房屋损毁堆积物600余立方米,同时进行了重点废墟周边现场详细勘察工作。18日继续在日方重型机械的配合下组织搜掘,当天14时46分,日本举行全国默哀仪式,仪式期间暂停所有搜救工作,仪式之后,救援工作重点将开始转入废墟清理和遗体搜寻。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纷纷派出救援队伍参与对人员的搜救和核危机的治理等。
一前一后的两次地震再次提出了人类抗震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看起来似老生常谈,但本质上却历久弥新。而另一些问题则是新挑战。老问题包括地震的预警或预报、房屋的抗震性能以及地震时的自救和救援等;新挑战包括,濒临海洋的国家如何应对和减轻强震产生的海啸所导致的巨大损害,地震频发国家和地区应否发展核电站,如果发展该怎样确保避免核灾难。
地震能否预报,世界主流科学界持否定态度。但是,日本地震学界认为可以预警。这次宫城地震日本也做到了预警。根据宫城市民和中国留学生的叙述,在宫城县的警报声响起之后,房屋才开始激烈摇动。这说明,当地的预警在先,地震在后,尽管这种预警只有短短的几秒或十几秒钟。不仅如此,日本的新闻媒体介入地震预警和救援的动作也非常迅速。在有震感之后十几秒,所有频道全变成新闻频道,报道地震新闻,而且主持人发出的是下一个预警,现在地震了,马上有海啸,请赶紧去高处避难!
日本的地震预警不同于预报,是一种“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原理是,地震发生后会在时间上产生不同破坏力的地震波。地震发生时,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地震波(简称P波)先活动,接着才会产生破坏力大但速度慢的地震波(简称S波)。两种震波之间存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差。地震监控人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使用仪器探测出P波后,迅速发出预警。在S波来临之前,人们可以得到几秒到十几秒的宝贵逃生时间。
这种预警在2008年6月14日的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发生里氏7.2级地震中已得到验证。当时,日本当*宣称,他们的地震预警系统提前10秒做了预报,并且在日本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的地震预警。现在,已经确认这次地震也是由预警系统观测到达的地震波后提前15秒左右发出预警,使公众有时间关闭燃气并寻找相对安全的地点避难。
对此,中国地震**长陈建民也认为日本的预警是异地预警,震动源向外传播,地震波传播需要时间,甲地已经发生地震后向人们预警在多少秒之后地震(波)能传到乙地,这种预警只能提前10多秒。尽管地震还不能预报和预测,但是,日本的地震预警值得各国,尤其是中国学习。哪怕只有几秒的预警时间,也可以让人提前逃避,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陈建民同时表示,中国也在考虑建立预警系统,项目已经报到国家发改委,并进入评估过程,“十二五”期间要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
房屋抗震是保护人们生命和减少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这次中日两国的地震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的重要。由于日本多发地震,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日本的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而对于中小学之类的建筑,更是要求抗震达到10级,因而被称为最好的避难所。
这次的宫城地震,房屋几乎无一座倒塌,无论是在宫城还是东京的中国留学生都体验到日本房屋的抗震性能极强,甚至室内课桌的桌脚都是固定的。
与之相比,中国盈江仅发生5.8级地震,却造成25人死亡、250余人受伤,明显反映出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盈江县城各处都有房屋倒塌,拉勐寨等地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造成的伤害最大。这些地方的房屋几乎全是空心混凝土砖砌成的简易房屋。调查发现,超过50%的受难者都是死在空心砖房或空心砖墙之下。这说明,简易房屋的抗震性最差,造成的伤亡也最大。有鉴于此,盈江**已经明确,灾后的房屋重建杜绝使用空心砖,而且房屋建筑必须按统一的抗震标准建造。
房屋不抗震的另一个惨痛教训让人们记忆犹新。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古城巴姆遭受地震,当时只有6.6级的地震却造成了约5万人死亡。这一惨痛悲剧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地绝大多数房屋使用的是不抗震的土砖结构。因此,汲取教训,在地震好发地区修建抗震7级以上的房屋应当是一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要求。
地震发生时的科学自救和救援是挽救生命减轻伤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次日本的宫城地震中也体现了出来。例如,日本很多人随身都带了一个急救包,里面有应急食品*品、工具和收音机,以便能自救,包括及时听到抗震的消息。同时,日本的自救知识也非常普及,例如,发生地震时往哪里躲。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在家里或室内来不及跑出去,可以躲在厕所里。为什么?因为地震时逃到面积小、柱子支撑多的空间最安全。
但是,这次日本地震也出现了自救和救援认知和方式的不同。有学校的老师让学生躲在书桌下,也有公寓的保安让居民往桌子下躲。但是,这早就被救援专家视为错误。美国国际救援小组首席救援者、也是灾难部经理道格•库普早就提出,地震来了,不要再躲在桌子下!库普曾和来自60多个不同国家成立的各种救援小组一起工作过,曾在875个倒塌的建筑物里爬进爬出,并在联合国灾难减轻小组中担任了为期两年的专家。从救援的实战角度出发,库普认为,地震时躲在床下和桌子下并不能救命,反而更容易丧命。而躲到“救命三角”之下才是最好的挽救生命的方法。
当建筑物倒塌掉在床、桌子或其他家具上时,倒塌物的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称作“救命三角”。家具等物体越大,越坚固,它们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家具被挤压得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和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如果人们,尤其是学生能挨着课桌的旁边躺下,就有很大的生还希望,挨着床边躺下同样如此。库普于1985年在墨西哥地震中的一个学校救援时发现,每个孩子都躲在课桌底下,但每个孩子都被压扁了。
中国的抗震教育和体验较少,而此次日本地震再次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向公众普及在地震中逃生的知识和行为。中国的防震救灾权威部门和专家应当尽快编写向公众普及的抗震手册。
此次日本特大地震向人类提出了两个新挑战,一是如何应对地震引发的海啸,二是如何应对地震引起的核灾难。此次日本地震中房屋基本上是被海啸冲走的,统计表明,90%的死亡者是因海啸而溺死。这说明日本的建筑抗震性虽然过硬,但是还不能抗御海啸的冲击。位于震中附近的宫城和福岛县是重灾区,当地新地町沿海岸有500户人家的房屋被地震引发的海啸卷走,福岛县南相马市有1800户人家遭海啸袭击,已经处于全部毁灭状态,死者目前无法统计。
那么,如何防范地震引起的海啸的损害。预报或预警是防范地震引起的海啸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否也能修建抗御海啸的房屋呢?尽管现在这还是一种奢望,但应当是未来的方向。不过,另一个方法最简单,远离海边修建房屋。
核泄漏对于人类来说是更为巨大的灾难。地震发生后,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的6个核反应堆相继出现了爆炸。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最初将福岛核泄漏事件定为4级核事故。根据国际核事故分级表,这一级别意味着“事故对当地有不良影响”。但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后来将日本的核泄漏事件从4级上调为5级,而且福岛当地已有多人遭受核辐射损伤,方圆20公里居民撤离,疏散人数达21万。而且,福岛的核泄漏事件会造成何种影响,还需要继续观测评估。但目前造成的影响已非常之大。福岛县产的11种蔬菜中的放射性物质已大大超标,日本厚生省已要求公民不要食用当地的蔬菜。而且,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12个都县的自来水也检测出有放射性物质,日本周边的海域及邻国也受到放射性污染。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内,炽热的燃料棒需要大量冷却水来进行降温。当这些水达到沸点后,必须被低温水替代。但是,由于海啸将柴油发电机房淹没,核电站的应急供电系统不能工作,也就不能抽取大量的冷却水来对燃料棒降温,这也是厂房爆炸和反应堆内发生燃料棒部分熔毁并造成核泄漏的原因。因此,为确保核电站安全,在任何紧急情况下,核电站内都必须拥有稳定可靠的多套供电系统。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对;灾后重建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12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里氏9级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其沉重的打击,虽然事情过去快一年了,但灾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的心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预测灾难的发生,更没有能力阻止灾害的来临,我们所能做的是如何减少灾害带来的破坏与损害,以及灾害之后尽快有效地组织重建,使人们能够及早地回到常态的生活之中。本文通过灾区视察与媒体报道,介绍分析日本**及社会公众救灾复兴工作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的防灾救灾提供参考。
一、大规模复合性灾害的冲击波
日本内务府将东日本大震灾的数据与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此次震度达6级以上的县有8个,而95年只有1个;此次死亡人数为15424人、失踪者7932名,而95年死亡人数为6434名、失踪者3名;此次损坏房屋数为112528幢,而95年为104906幢;此次适用于日本灾害救助法的地区有241市町村,而95年仅为25市町村。从这些数据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这次震灾的危害程度。这次地震还使日本本州向东平移了3.6米,地轴移动了25厘米,地球自转加快了1.6微妙。日本国土地理院调查表明,宫城县牡鹿半岛地区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约5.3米,地面下沉了约1.2米,是日本观测史上最大的地壳变动记录。
伴随地震而来的大规模海啸袭击,最高潮位达9.3米,海浪上涌高度达40.5米,是日本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海啸最高纪录。这次海啸的电视直播画面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而实际的海啸破坏力更为惊人,有几个町村几乎被夷为平地。
2011年12月,笔者考察了宫城县名取市閖上的灾后情况。下了高速公路没多久就看到了公路边残存的渔船,沿路还有部分房子表面上保存较好,但无人居住,更多的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再向海边走远远能到一座破损的寺庙,周围是一个大墓地,墓地的石碑都没有了,有一些人在整理墓穴中的骨灰缸等。閖上中学作为指定避难所之一,校舍玄关的玻璃门上、走廊的窗户上还留有一人多高的海啸水势痕迹。该校有12名学生在震灾中罹难,学生们在校歌纪念碑前用课桌搭了祭台,上面摆放着悼词。操场上有三艘被大浪卷来的渔船,至今仍静静地躺在那里。
此次地震还人为造成一个意外的灾情,就是东京电力公司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的四个机组相继爆炸所造成的核辐射,成为破坏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二次灾害。爆炸发生后,**当*要求电站附近居民紧急避难,而且不能在避难途中饮水和吃东西,来不及避难的要紧闭门窗,关闭空调,尽量不与外界接触。疏散范围由半径10公里上调到20公里,灾害发生后一个月又扩展到30公里范围。震灾半年以后,20~30公里范围的“紧急时避难准备区域”的警戒才被解除。
2011年6月25日,日本**在《面向复兴的提案言》中对这次灾害作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总结:“在地震与海啸两个阶段的波状攻击面前,这个国家的形状与景观极大地扭曲了。接着第三次的崩溃又袭击了这个国家,不用说那就是原子能发电站事故。在一瞬间的恐怖结束以后,连歇口气的机会都没有,新的恐怖又降临了。过去不曾有的事态发生了。”
综上所述,这次东日本大地震可说是具有“大规模性”、“复合性”、“复杂性”、“超地域性”及“长期性”等五个特性。
为了有序地进行灾区的复兴工作,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里介绍其中三个主要法案。
1、《东日本大震灾复兴基本法》
该法律是震灾发生三个月后通过的,其目的是:确定灾后复兴的理念,及能让现在及将来的国民安心地过富裕生活的经济社会的实现、复兴资金的确保、复兴特别区域制度的整备等事项。同时制定关于东日本大震灾复兴对策本部、复兴厅的设置的基本方针,从而使复兴能顺利迅速地推进,图谋日本的再生。
其基本理念有六个方面:一是不停留在恢复原状的目标,而要把重生有活力的日本作为目标的根本性对策及通过每一人都能战胜灾害安度富有人生为宗旨的复兴政策的推行,构筑新的地域社会,向着21世纪中叶日本所应有的形象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集约行政于内外的真知灼见,并灵活应用之。二是在确保国家与地方**分工合作及各地方**相互提携的同时,尊重灾区居民的意向,尽可能反映包括妇女、儿童、残疾人士在内的多样国民意见。三是包括灾民在内的全体国民都要相互连带、相互协作,自发地承担起适当的责任。四是要为包括国际社会在内的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而提供先导性的政策措施。五是推进安心安全的地域建设政策、解决就业问题及可持续有活力的社会再生政策、振兴地域特色文化,维系强化社会联系的政策。六是核污染地区在加强核事故复旧情况勘查的基础上参照上述各项进行。该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有制定复兴相关的基本方针、法律及相关措施的责任和义务,而地方**则有在国家法律及基本方针的基础上采取必要措施的责任与义务。
《复兴特区法》于2011年12月7日通过并于年内实施。2012年初,在制定详细应用规则的复兴特区基本方针后,开始受理灾区的认定申请。申请方式是由灾区自治体向**申请,必要时可向国会提交特别扩充意见书,要求完善法律或向国家与地方协议会(以县为单位设置)提交特区扩充意见,在**与地方协议及**向国会报告之后予以认定。
该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手续的简化;二是方便企业能取得渔业权(养殖业)等的规制缓解;三是新登记企业五年免缴法人税等税制优惠;四是在一定范围内自治体可以自由使用复兴扶助金等。
该法根据日本国土交通厅确定的基本方针,在发生地震海啸等重大灾害时,各都道府县知事要设定并公布海啸受灾的区域及可能出现的海啸高度。另外,要事先指定避难设施等的警戒区域及限制一定开发行为的特别警戒区域。对于海啸对策与市街建设同步进行的市町村来说,灾害避难大楼的容积率制度可以相应地予以缓和。
这个法案改变了以前主要重视海岸堤防等硬件设施的防灾对策,提出有必要出台包含软件政策在内的综合性“多重防御”措施政策。所谓软件政策是指制作海啸水深的灾害预测图与能迅速安全避难、情报传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另外,海岸堤防设施是“线”的防御,因其宽泛易受破坏而显露出它的弱点,因此,有必要从河川、道路、土地利用制度等“面”上来制定街道建设的对策。再说,海啸灾害的复旧、复兴也有必要谋求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的地域再生与活性化。
复兴厅设置法于2011年12月9日被通过。日本**决定在震灾一周年时正式成立并启动复兴厅,为期十年。复兴厅设“复兴大臣”一人,副大臣两名。形式上,首相是复兴厅的最高领导人,因此其地位要高于其他的省厅。复兴厅的主要工作是策划复兴的基本方针政策及综合协调等相关事务,统合及建立各行政部门的事业,统一受理地方**的意见与愿望,并针对这些愿望与意见制定相应的方针与对应措施等。另外,复兴厅还负责实行复兴事业的预算、要求与分配方案,确保预算的到位率。为此,各省厅有义务尊重复兴大臣的意见。复兴厅下设复兴推进会议,主要工作为复兴政策实施状况的调查审议,由首相担任议长,所有国务大臣作为委员参与审议工作。
复兴厅本部设在东京,盛冈、仙台、福岛等地设派出机构复兴*,主要职责是支持复兴计划的制定与各种要求的受理。在海岸沿线受灾地区设立支所,这些机构直接与灾民接触,能更好地落实**的复兴政策,也能及时收集到底层的信息。此外,还规定该法实施三年以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次修正,每年要向国会报告各地区的复兴状况。
2011年6月,日本**在“复兴构想会议提言”中提出了复兴规划指导思想,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增税。作为复兴的财源,进行临时增税,以确保地方复兴的财源。二是灭灾。将灾害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将受灾居民转移到高台,在平地
【世界上最大海啸多少千米(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十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