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的外汇行情(12月份外汇市场会休市多久?)
作者:“admin”
12月份外汇市场会休市多久? 12月份外汇休会如下: 1、元旦(外汇、股票、期货休市) 每年的1月1日元旦,外汇市场都会休市一天。MT4平台上的外汇、贵金属、原油、各国股票指数均会停止报价。
12月份外汇市场会休市多久?
12月份外汇休会如下:
1、元旦(外汇、股票、期货休市)
每年的1月1日元旦,外汇市场都会休市一天。MT4平台上的外汇、贵金属、原油、各国股票指数均会停止报价。大部分情况下,各个金融服务机构也会在这一天休假,不再提供客服对接、材料审批等业务。
2、圣诞节(外汇、股票、期货休市)
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据传这一天是基督耶稣的诞辰(有异议),实际上圣诞节的来历仍然没有广泛统一的观点。圣诞节当天,外汇市场会休市一天,股票和期货市场也会相应进行休市。
2020年12月7日(周一)外汇牌价和贵金属行情,外汇知识问答
←左右滑动查看5天行情→
1、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侯昊:明年人民币升值还将持续,汇率大概率不会升破6.3,是一个缓慢升值的过程,资金面对汇率升值影响较大。
2、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于12月7日在外汇交易系统推出瑞士法郎、俄罗斯卢布和韩元外币拆借及外币同业存款交易。
问: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贸易融资业务在境内发生转让时,怎样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答:按照《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企业办理福费廷、出口押汇、出口保理等贸易融资业务如果在境内发生转让,境内受让银行应于收到境外款项的当日将收款日期、币种、金额等信息通知原始经办行。原始经办银行收到通知后,应按通知中的收款日期生成申报号码,并于当天(工作日)通知申报主体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问:申报主体填写完国际收支申报凭证后,银行应该做哪些必要的审核?
答:按照《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银行应审核三方面内容:一是申报主体是否用错了其他种类的凭证。(由于境内收付款凭证与国际收支收付款凭证内容相似,银行一定要确认凭证使用的准确性)二是申报主体是否按照填报说明填写了所有内容。三是申报主体申报的内容与该笔涉外收付款业务内容是否一致。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官网APP、中国外汇、Wind资讯
中国外汇网
*的十八大以来,在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框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2014年“3·17”和2015年“8·11”两次重大改革。到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破七,终于实现了惊险的一跃。汇改十年来,汇率中间价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
2005年“7·21”汇改以来,人民币退出亚洲金融危机不贬值政策,重归真正有管理浮动,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逐渐扩大,克服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1/2012年主权债务危机和2013年美联储缩减恐慌的影响,小步快走、渐进升值。到2014年1月,人民币加速升值,中间价升破6.10比1(见图1)。当时,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即将进入五时代。当月,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顺差797亿美元,刷新当时的历史记录;2月份,顺差546亿美元(见图2)。
为打破单边升值预期,2014年3月17日,人民银行宣布将银行间市场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由±1%扩大至±2%。之后,人民币不仅未加速升值,反而快速走弱。到6月底,收盘价较年内高点下跌3.5%(见图1)。这分化了市场预期,促进了外汇平衡。3月份,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顺差306亿美元,环比下降43.9%;二季度,月均顺差8亿美元,远低于上季月均550亿美元(见图2)。
2014年初,美联储启动缩减购债,到年底停止购债并酝酿加息,资本加速回流美国,美元指数加快升值。到2015年6月底,洲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较2013年底累计升值21.2%。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国际清算银行(BIS)编制的人民币实际和名义有效汇率均升值10%以上,出现一定程度高估(见图3)。
受此影响,境内外汇形势悄然反转。2014年7月起,银行即远期结售汇转为持续逆差;2014年11月底起,银行间市场收盘价相对当日中间价持续为偏贬值方向,且从12月底起偏离程度都在1%以上。2015年3月,人民币加速回调,当月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逆差777亿美元,环比增加1.6倍;7月份,国内股市异动向外汇市场传染,当月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逆差561亿美元,环比增加7.0倍(见图1和图2)。到2015年6月底,外汇储备余额较2014年6月底高点下降2994亿美元,其中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不含汇率与资产价格变动产生的估值效应,下同)减少963亿美元(见图4)。
2015年8月11日开盘前,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中间价形成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及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提供中间价报价。汇改头两日,人民币连续跌停,引爆了贬值恐慌,触发了藏汇于民和债务偿还的集中调整。到2016年底,人民币汇率离破七、外汇储备离破三万亿仅一步之遥(见图1、图2和图4)。市场开始激辩保汇率还是保储备。
“8·11”汇改受挫,暴露了有管理浮动“汇率中间解”存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问题。通过于2015年底编制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2016年2月披露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以及2017年5月底在报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等措施,中国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2017年,在境内外汇依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通过引进逆周期因子,借美元指数大幅回调之际,人民币汇率实现了成功逆转。当年,美元指数下跌10%,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逆差851亿美元,人民币升值6%以上,外汇储备余额增加1294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929亿美元)(见图1至图4)。这重挫了看空做空人民币的势力,重塑了央行汇率政策的市场信誉。
2017年9月起,有关部门陆续退出了“8·11”汇改之初引进的资本外汇管理措施,回归监管政策和汇率政策中性。之后,中国又遭遇了2018/2019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人民币汇率于2016年底、2018年底和2019年5月三次遇七不过后,终于在2019年8月中美经贸谈判再陷僵*时应声破七。至此,增强中间价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的“8·11”汇改目标基本达成。
2019年底,受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利好提振,人民币汇率重新走强,到2020年初升破6.90。但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逐步演变成全球大流行、经济大停摆、金融大恐慌,人民币迅速跌破7.0。到5月底,叠加地缘**风险影响,人民币跌破7.10(见图1)。彼时,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跌至十二年来新低,却未触发新的贬值恐慌。前5个月,各月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均为顺差,5月份顺差208亿美元(见图2)。
2020年6月初以来,在疫情防控有效、经济复苏领先、中美利差扩大、美元指数走弱等多重利好共振的推动下,人民币止跌反弹。到年底,人民币升值9%以上(见图1)。这次升值是真正由市场供求驱动。6—12月份,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累计顺差1378亿美元(见图2)。当年10月底,逆周期因子被淡出使用。
2021年,克服国内经济下行、中美利差收敛、美元指数反弹的不利影响,在疫情防控有效、贸易顺差较大的情况下,中国汇市走出“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独立行情。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升值2%稍强,兑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多边汇率(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8%;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2742亿美元,增长27%,货物贸易代客结售汇顺差3635亿美元,贡献了结售汇总顺差的123%(见图1和图2)。
人民币强势延续到2022年3月初,最高升至6.30附近。至此,2020年6月初以来的这波升值持续了21个月,最大涨幅13%(见图1)。2020年三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合计4485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资产累计增加2193亿美元,央行外汇占款增加1752亿元人民币,银行对外金融资产增加3280亿美元(见图2和图5)。在本轮升值过程中,尽管央行从2020年底开始就对汇率升值预期进行管理和调控,但保持了外汇干预的克制。外汇储备资产增加主要来自储备经营收益,外贸盈余和银行结售汇顺差变成了银行、企业等商业机构分散化持有。
2022年3月中旬以来,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中美利差收敛甚至倒挂、俄乌冲突风险外溢等超预期冲击下,人民币汇率再度回调,接连跌破6.40至6.70的关口,到5月中旬交易价一度跌破6.80,两个月就回撤7%以上。之后,止跌企稳。到8月底又出现急跌,跌破6.80(交易价一度跌破6.90),较年内高点下跌8%以上(见图1)。
这波人民币回调至今未引起市场恐慌。3—7月份,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累计顺差465亿美元(见图2)。同期,市场结汇意愿增强、购汇动机减弱,“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不含远期履约的银行代客收汇结汇率平均为56.9%,较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份均值高出2.9个百分点;银代客付汇购汇率平均为54.7%,则低1.1个百分点(见图6)。
2022年二季度(本轮人民币急跌期间),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累计顺差400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减少1167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减少173亿美元,美元汇率升值以及全球“股债双杀”产生的负估值效应994亿美元(见图2和图4)。这表明当期外汇储备减少不是因为干预汇率贬值而是因为负估值效应,后者贡献了外汇储备余额减少的85%。同期,央行外汇占款仅减少307亿元人民币(见图5)。
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业内常说:“人民币汇改,机制比水平更重要。”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是要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年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弹性增加。2008—2012年,人民币汇率年度最大振幅平均相当于其他七种主要储备货币的17.3%,2013—2017年为37.2%,2018—2022年跳升至68.5%,其中2022年前8个月为66.7%(见图7)。人民币已初步具备成熟货币随机游走、类自由浮动的特征。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常态干预,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央行外汇占款月变动绝对值平均为133亿元,远低于2005年8月(“7·21”汇改次月)至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因子当月)月均1971亿元的水平(见图8)。同时,还逐步建立健全了以逆周期因子、远期购汇外汇风险准备金、跨境投融资宏观审慎系数、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为主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有效防范化解顺周期跨境资本流动冲击风险。
中间价基准地位增强。2015年底人民币拟二度参加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定值审查,是“8·11”汇改的重要背景。2015年7月,IMF发布中期评估报告指出,2010年以来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有较大进展,但技术性障碍之一是,境内汇率中间价与收盘价以及境内外汇率之间持续较大偏离。经历短期市场动荡后,2018年以来,收盘价相对当日中间价、离岸人民币汇率(CNH)相对在岸人民币汇率(CNY)时强时弱,且偏离总体收敛(见图1)。2014年初至2016年底,CNH相对CNY偏离的绝对值日均为159BP,2017年初至2019年底降为111BP,2020年初至2022年8月底进一步降至98(见图9)。尽管央行退出了外汇常态干预,并将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但因2017年央行重塑了市场公信力,至今中间价仍有着重要的政策信号作用。
市场反应更趋理性化。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8·11”汇改人民币意外下跌,触发了市场贬值恐慌。现在,人民币有涨有跌、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及时释放了市场压力,避免了预期积累。市场对此已见怪不怪。经历2015和2016年的集中调整后,民间货币错配明显改善,增强了市场承受力。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民间对外净负债较2014年底下降8598亿美元,与年化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回落14.0个百分点。有关部门持续督促企业加强市场风险中性意识,建立财务纪律,同时放松外汇衍生品交易限制,支持企业本币计价结算,鼓励银行提供汇率避险服务,也增强了市场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2022年前7个月,银行对客户外汇交易中衍生品占比较2015年上升8.1个百分点,银行代客结售汇中远期履约占比上升4.3个百分点。同期,银行代客涉外收付中人民币占比上升13.0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中,跨境人民币收付占比虽然较2015年仍低8.6个百分点,但较2017年低点高出5.7个百分点(见图10)。虽然境内股市和汇市有时仍会同涨同跌,但再没有因为信心危机传染引发的“股汇双杀”。
货币政策自主性增加。经历了“8·11”汇改初期用储备干预人民币贬值,以及2017年以来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干预后,央行总资产中外汇占款占比快速下降,由2014年3月的高点83.3%降至2022年7月的55.3%(见图8)。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由对外资产主导转为国内信贷主导,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加强。同时,汇率浮动已成为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减轻了汇率政策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束缚。如2018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对外经贸摩擦,央行迎着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压力,多次降准稳增长。到年底,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差大幅收窄,人民币汇率再次跌到7.0附近。再如,2021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顶住美联储超预期紧缩的压力,综合运用数量和价格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结果,2022年3月初之前,人民币汇率延续强势,创下四年来新高。即便3月中旬开启人民币急跌行情后,央行继续为巩固经济回升趋势降准降息(见图11和图1)。
国际收支平衡性改善。2014年之前,除个别年份外,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下同)持续“双顺差”。2018年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增加,汇率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稳定器作用正常发挥,促进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外汇储备资产小幅变动的国际收支自主平衡(见图12)。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国每年货物贸易顺差五六千亿美元,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两千多亿美元。它们没有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增加,而是变成了企业和银行持有,拓宽了抵御短期资本流动冲击的“护城河”。2022年一季度,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证券投资项下录得创纪录的单季净流出798亿美元,同比增加667亿美元,但其他投资项下对外资产运用减少1557亿美元,其他投资项下净流出同比下降697亿美元。当季,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
货币国际化稳步提速。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加快了境内股市债市汇市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由离岸驱动转为在岸驱动。随着央行回归监管政策和汇率政策中性,无论人民币汇率涨跌,有关部门除了调整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外,没有引入新的资本外汇管制措施,反而不断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增强了外国投资者信心。近年来,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先后被纳入全球主要指数,吸引了外资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到2022年6月底,境外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合计10.07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长1.2倍,境外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合计占比由27.3%升至71.7%(见图13)。据IMF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球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3364亿美元,占比达到创纪录的2.88%。尤其是最近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人民币汇率急跌,中国不仅没有采取管制措施,反而进一步统筹推动境内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开放,稳定了市场预期,避免了“外资流出-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陆股通项下,2022年3月份短暂净流出后,4至6月份又连续3个月净流入(见图11)。
全球各大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时间
外汇交易(forextrade)外汇交易就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进行交换。与其他金融市场不同,外汇市场没有具体地点,也没有中央交易所,而是通过银行、企业和个人间的电子网络进行交易。"外汇交易"是同时买入一对货币组合中的一种货币而卖出另外一种货币.外汇是以货币对形式交易,例如欧元/美元(eur/usd)或美元/日元(usd/jpy).外汇交易市场,也称为"forex"或"fx"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平均每天超过1万5千亿美元的资金在当中周转--相当于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总和的30余倍.从交易的本质和实现的类型来看,外汇买卖则可以为以下两大类:1.为满足客户真实的贸易、资本交易需求进行的基础外汇交易;2.在基础外汇交易之上,为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或出于外汇投资、投机需求进行的外汇衍生工具交易。属于第一类的基础外汇交易主要是即期外汇交易,而外汇衍生工具交易则包括远期外汇交易,以及外汇择期交易、掉期交易、互换交易等。外汇交易主要有2个原因.大约每日的交易周转的5%是由于公司和**部门在国外买入或销售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必须将他们在国外赚取的利润转换成本国货币.而另外95%的交易是为了赚取盈利或者投机.对于投机者来说,最好的交易机会总是交易那些最通常交易的(并且因此是流动量最大的)货币,叫做“主要货币”.今天,大约每日交易的85%是这些主要货币,它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这是一个即时的24小时交易市场,外汇交易每天从悉尼开始,并且随着地球的转动,全球每个金融中心的营业日将依次开始,首先是东京,然后伦敦,和纽约。不象其他的金融市场一样,外汇交易投资者可以对无论是白天或者晚上发生的经济,社会和**事件而导致的外汇波动而随时反应.外汇交易市场是一个超柜台(otc)或“银行内部”交易市场,因为事实上外汇交易是交易双方通过电话或者一个电子交易网络而达成的,外汇交易不象股票和期货交易市场那样,不是集中在某一个交易所里进行的.
12月9日美元汇率是多少?
2021年12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498元,1欧元对人民币7.198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5799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432元,1英镑对人民币8.3808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5470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317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6600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95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152元,人民币1元对0.66494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5948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472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85.09韩元。
2021年12月07号美元汇率多少?
2021年12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738元,1欧元对人民币7.191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618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723元,1英镑对人民币8.4517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4896元。
汇率高指本国货币坚挺,可以在国际上购买更多商品。
日元汇率每年4月后走低,12月最高,有利可图吗
差不多是这个走势是因为每年的45月是他们的每年结账时间这个时候一般是价格高应该是卖出不是买进在12月底的时候买入日元的涨是咱们说的跌跌才是咱们说的涨
12月份人民币外汇市场展望
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发酵,双方互相征收关税,事态不断扩大化。市场期待在11月底的G20峰会上,中美领导人能够达成协议,让贸易争端朝好的方向发展。近期人民币汇率在区间6.90-6.97窄幅震荡,“破7”传言不绝于耳。当前位置,人民币汇率可升可贬,其方向很大方面取决于这次中美领导人会面谈判的结果。展望12月份,市场不确定性依然较大,我们简单分析市场,供大家参考。
一、人民币外汇即期
展望即将到来的12月份,人民币即期汇率依然会受到“中美贸易战”和“美元指数”的双重影响,前期美元兑人民币即期相对稳定的区间震荡行情可能会被打破,市场将会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突破。
对于“中美贸易战”,鉴于目前形势下,我们预测中美在G20峰会上可能会达成避免贸易战进一步扩大的框架性共识,但很难达成具体有成效的协议。在全球贸易保护情绪抬头的大背景下,未来中美贸易间的摩擦会长期存在,市场对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依然相对悲观。
对于“美元指数”,其不确定性较强,“英国能否成功脱欧”和“美联储加息步伐是否放缓”将直接影响美元的走势。我们预测,脱欧协议很难在英国议会顺利通过,但另一方面,美联储也不得不考虑来自“白宫的压力”和“美国经济数据和股票市场有探顶的迹象”的事实,未来相对鸽派的概率较大。两相抵消,我们预计12月美元指数将延续震荡向上的行情。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一个月中,在逆周期因子的作用和央行的调控下,人民币即期汇率整体比较稳定略偏贬值方向,但也不排除受到贸易战或者央行政策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急涨急跌的情况。
二、人民币外汇掉期
11月以来,中美国债利差继续收窄,其中1年期国债利差首度告负。另外,人民币即期贬值压力略有舒缓,境外CNH升水点大幅下行,带动境内美元人民币掉期跌破-100Pips支撑位后快速下行,最低下探-325Pips,随后于-200至-270Pips区间盘整。
展望12月份的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从利差角度来看,中美货币利差仍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临近12月的美联储利率决议,目前期货显示的美元再度加息25BP的概率高达77%,另外,12月中旬开始会进入传统美元紧张季,美元利率有较强的上行压力。人民币方面,经济基本面下行制约货币政策转向,降准降息仍可期。
从供需角度来看,掉期仍面临供过于求的*面。考虑到人民币即期仍面临一定的贬值预期,出于维稳汇率的需要,1Y期“配置型”卖盘仍将持续。但过去人民币外汇掉期上最大的买盘海外主权基金需求大幅减少,因为境内债券收益率的下行降低了海外配置的吸引力。另外,境内外掉期价差缩窄,也抑制了境内套利型买盘需求。
我们预计在12月份人民币掉期将震荡走弱,1年期swap将于-180Pips至-350Pips弱区间震荡。
三、人民币外汇期权
12月是全球风险事件集中的月份。首先,中美贸易争端迎来下一个关键节点,双方将在是否会在2019年继续加码关税以及是否妥协等问题上进一步博弈,使得人民币汇率在各种消息的驱动下将产生双向波动,幅度有可能将超越前几个月。其次,12月份是美国中期选举之后的关键过度月份,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否能够延续也将面临考验,国际资本流向美国的步伐将放缓,美股的下跌风险仍然可能延续,这使得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推涨价格的波动率水平。再次,英国脱欧协议在12月份中旬能否在议会顺利通过也是市场的重磅不确定因素,英镑汇率扰动美元指数的走势,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间接的影响。
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看,市场买入期权进行避险的需求旺盛,而客户卖出期权变得更加谨慎。而由于人民币汇率在6.90到6.97之间已经小幅波动了很长时间,汇率向上和向下的突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市场的恐慌,从而导致期权两个方向的尾部风险溢价都出现上升的情况。
因此,我们预计12月份波动率还会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中长期的Butterfly价格也会出现上升。在交易策略上,对于结汇客户,我们建议通过买入3个月以下的6.8倒6.85附近的看跌期权进行保护,防止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风险,而中长期的结汇需求可以等待汇率进一步贬值之后再进行锁定。对于购汇客户,建议通过封顶远期进行购汇避险操作,或者在汇率波动到6.85附近时进行锁定。
外汇存准率下调 会否激发A股新一轮行情_手机搜狐网
周一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时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即将“破7”的关键窗口期,虽然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未必能阻止人民币短期继续走低,但其深意值得思考。
此次央行一次性降低外汇存准率两个百分点多少有点令市场意外。今年四月份,央行也宣布降低外汇存准率一个百分点,但是当时人民币贬值的幅度远比现在大。为什么目前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没有四月份大,但外汇存准率却降得更多?原因不言自明,那就是美元继续升值的预期越来越强。随着美联储对未来大幅加息的态度保持强硬,全球其它主要货币贬值的压力非常大,目前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已经创出近20年的新低,日元年内贬值幅度超过17%。由于美元继续强势,其它主要货币贬值的速度会加快,势必会影响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向。
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适当走低会利好中国产品出口,但这也是相对而言,如果贬值幅度加大,就会引发外资流出。最近6个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282亿,但是再往前6个月,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739亿,两个半年相差1457亿,这与人民币走低有没有影响?再联想到最近巴菲特旗下公司不断减持比亚迪,这真是因为比亚迪的估值偏高,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不好吗?肯定不全是。从一个金融大佬的角度来看,这其实也是对人民币未来走低预期的一种对冲手段。因此,这个时候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适度调控,有利于稳定外资情绪,而目前中国经济的适度增长也需要外资助力。
此外,人民币汇率此次走低并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中国经济今年依旧会保持适度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存在。仅仅是因为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下美元过于强势,而导致相应的其它主要货币相应贬值。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没有必要对调整外汇存准率作过度解读。还有一点就是,人民币保持稳定对于目前高科技产品进口有利,特别是在目前高科技产品进口被扼制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今年四月,央行第一次下调外汇存准率以后,人民币汇率稳定震荡了两个多月。此次下调外汇存准率的幅度高于四月,因此人民币汇率在7附近维持一个震荡整理的格*符合各方预期。那么调整外汇存准率对A股市场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以史为鉴。今年四月第一次下调外汇存准率以后,A股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上证指数从2860点上涨到3340点左右,实现了一波近500点的涨幅。那么此次再度调整外汇存准率且幅度远超四月份,A股会不会迎来一波像样的涨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金融政策信息》周报2022年第36期(9月12日-9月18日)_金融运行_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一、国内大政要闻
1.国常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
9月1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助力经济巩固恢复基础;确定优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的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决定核准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要求确保绝对安全。(来源:中国**网)
2.国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9月15日消息,***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指出,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来源:中国**网)
3.最高检、证监会签署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行政执法与检察履职衔接协作机制
9月16日,最高检、证监会签署《关于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行政执法与检察履职衔接协作机制的意见》。证监会**书记、**易会满强调,证监会将进一步强化与最高检的工作协同,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和基础制度建设,完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持续“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活动,共同维护好市场“三公”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来源:最高检网站)
9月17日消息,***国资委日前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推动中央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切实防控风险,有力保障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来源:国资委网站)
5.发改委: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以低于市场价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
9月16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为保障中秋、国庆等节日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9月份国家和各地同步启动**猪肉储备投放工作。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来源:国资委网站)
6.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
9月13日,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认定200个左右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集群培育工作,协助工信部对本地区集群开展申报受理、初审、推荐、监测和其他日常工作。(来源:工信部网站)
7.工信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工业绿色发展
9月16日,工信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主题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翁啟文介绍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开展产融合作工作,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工业绿色发展。(来源:工信部网站)
8.财政部: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
9月16日,财政部公布的8月财政收支情况显示,1-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4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1-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1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来源:财政部网站)
9月14日,商务部在京召开全国外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扎实推进七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确保稳外贸政策尽快落地见效,二是支持外贸企业保生产保履约,三是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四是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增长点,五是积极指导企业抢抓RCEP等自贸协定机遇,六是稳住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七是积极扩大进口。(来源:商务部网站)
10.税务总*、财政部: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再延长4个月
9月14日,税务总*、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2年9月1日起,按照《国家税务总*财政部关于延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2号)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缓缴纳税费100%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其已缓缴税费的缓缴期限届满后继续延长4个月。(来源:税务总*网站)
11.税务总*:前8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3万亿元
9月15日,从国家税务总*获悉,截至8月31日,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3万亿元。其中累计有21723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来源:税务总*网站)
12.统计*:8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主要指标总体改善
9月16日,国家统计*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多数指标好于上月。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2%。(来源:统计*网站)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信息
本周,央行共开展80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00%)和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为2.75%)操作,由于本周有100亿元逆回购和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央行本周实现资金净回笼2020亿元。(来源:《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根据央行网站整理)
2.央行: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07.42万亿元
9月14日,央行公布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数据。初步统计,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07.42万亿元,同比增长9.7%;金融业机构负债为371.04万亿元,同比增长9.9%。(来源:央行网站)
9月16日,证监会起草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订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增加关于期货品种上市制度相关规定。二是明确期货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责任,以及建立健全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的要求。三是强化实际控制关系管理,明确了实际控制关系定义,并要求期货交易所细化具体认定情形、认定程序和要求。四是明确期货交易可以实行做市商制度,并对期货交易所提出相应要求。五是规范期货交易所跨境合作,对期货交易所开展结算价授权业务作出了规定。六是明确了期货交易行情信息的具体内容,完善了期货交易所行情信息相关权益保护的规定。(来源:证监会网站)
4.证监会:首批8家券商获科创板做市商试点资格
9月16日晚,证监会发布首批获得科创板做市商试点资格的券商名单,共8家,分别为申万宏源、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财通证券、国信证券、国金证券。(来源:证监会网站)
5.上交所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月13日消息,上交所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与中国国新旗下的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同步宣布将联合开发“1+N”系列央企指数,并发布首条中证国新央企综合指数。(来源:上交所网站)
9月16日晚,据沪深交易所消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交所将于9月19日上市交易中证500ETF期权,深交所将于9月19日上市交易创业板ETF期权和中证500ETF期权。(来源:上交所、深交所网站)
7.外汇*:8月份我国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
9月15日,外汇*副*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8月份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王春英表示,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8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250亿美元,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113亿美元,均高于今年以来的月均水平。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来源:外汇*网站)
8.北京银保监*等部门联合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保险业服务首都科技创新
9月15日消息,近日,北京银保监*会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北京市知识产权*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北京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坚持服务首都发展布*”“坚持创新引领导向”“坚持风险可控”三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十四项工作要求,引导保险业进一步发挥在服务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发展、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高精尖产业质量、能量、体量“三量提升”。(来源:北京监管*网站)
9.上海银保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助力72家上海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
9月15日,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银保监***书记、*长王俊寿在会上表示,聚焦科创金融,在金融服务科技企业方面有新进展。截至目前,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超过6500亿元,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助力72家上海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实现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成功对接。(来源:上海金管*网站)
9月14日消息,天津市人民**近日印发《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6%以上。(来源:天津市人民**网站)
11.深圳银保监*联合多部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物处置工作提质增效
9月13日消息,深圳银保监*联合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知识产权*、深圳市金融*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物处置工作的通知》,围绕质物处置路径、处置机制、处置流程提出10条措施。(来源:深圳银保监*网站)
9月16日消息,《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近日印发。规划提到,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所,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与国际碳交易业务。(来源:广州市人民**网站)
13.陈茂波:计划半年内推出香港创科发展策略计划
9月13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特区**正规划香港未来5至10年的创科发展路线图,预计半年内公布,重点包括设立创科生态系统,促进跨界别、跨地区协作,配合北部都会区及大湾区发展规划,整合区内资源,联通上中下游市场。(来源:中国新闻网)
14.横琴合作区出台两项金融“新政”:澳资企业上市最高可得1.2亿元扶持
9月1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官网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上市挂牌专项扶持办法》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扶持办法》。其中明确,合作区上市挂牌企业为澳资企业或绿色企业的,按照扶持标准的1.2倍执行,最高可获1.2亿元资金扶持。(来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网站)
9月15日消息,近日,山东省**办公厅发布的《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明确,支持打造现代机场群,落实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资本金补助,推动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机场建设投资基金。(来源:山东省人民**网站)
16.海南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提振行动方案出台
9月17日,海南省**办公厅印发《海南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提振行动方案》,围绕九个方面提出了35项措施。其中,围绕深挖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提出7项措施。包括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夯实重点地区投资,加快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用足用好促投资政策工具,稳定房地产开发投资,强化项目建设土地要素保障,进一步激发促投资内生动力等。只要紧紧抓住上项目、稳投资这个关键,就能稳住经济运行基本面。(来源:“海南发改”微信公众号)
17.北京正式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第二批试点工作
9月16日,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总结暨第二批试点动员大会上,北京市金融监管**组书记、*长李文红宣布,正式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北京地区的第二批试点工作,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资本市场业务领域的应用实施,促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来源:新京报)
9月16日,从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获悉,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已正式落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105万个,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2671万个,累计交易金额达184亿元。(来源: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网站)
9月15日消息,央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日前发布《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调研报告》。报告选取云南、青海、天津、湖南等典型地区调研发现:通过多样化银行贷款产品、银保合作、发行专项债券、“基金+”等方式,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初步成效。(来源:央行网站)
20.“普惠金融-景气指数”在北京首次对外发布,以数字信息服务助力普惠金融
9月14日,“普惠金融-景气指数”在北京首次对外发布,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推出,以数字信息服务助力普惠金融。该指数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融资和发展情况为切入点,高频反映普惠金融市场发展态势,展现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景气程度;直观展现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现状,与“普惠金融-小微指数”形成了互补。(来源:新华财经)
1.拜登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
9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计划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生物技术研发,促进制*业以及农业、能源等行业的“美国制造”,承诺“用国内强大的供应链替代来自国外的脆弱供应链”,减少相关领域对国外的依赖。白宫声明显示,美国**将提供逾20亿美元以落实新政令。(来源:新浪财经)
9月14日消息,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表示,欧洲央行近期不寻常的大幅加息是“适当的”,同时暗示未来的加息幅度可能会缩小。莱恩表示,由于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太高,需要采取“重大措施”来加速摆脱高度宽松的借贷成本。尽管其他欧洲央行官员此前表示他们不排除进一步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但莱恩的言论重申了除非紧缩周期的预期峰值(即终端利率)上升,否则未来的加息将更加克制。(来源:智通财经网)
9月14日,欧盟委员会提议对欧洲能源市场进行紧急干预,以缓解近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成员国在用电高峰时段减少至少5%的用电量,到2023年3月31日将总电力需求减少至少10%;对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低成本发电公司收入上限设定在每兆瓦时180欧元;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炼油部门产生的超额利润征收至少33%的税。欧盟委员会表示,后两项措施将帮助欧盟筹集约1400亿欧元资金。(来源:新华社)
4.法国**:未来三年法国将在航天领域投资超90亿欧元
9月18日,法国**博尔内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法国正准备未来三年在航空领域投资超过90亿欧元,用于航天工业领域的研究。博尔内表示,该计划是今年2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制定的太空战略的一部分。(来源:央视新闻)
9月14日,芬兰议会在批准一项**补充预算案,为该国电力公司提供100亿欧元贷款及担保,以化解高电价给相关企业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保障电力市场有效运转。(来源:新华社)
9月15日,欧洲投资银行宣布,当天已向乌克兰拨款5亿欧元,用于资助乌克兰修复受损的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这笔拨款是欧洲投资银行设立的用于援助乌克兰的基金的一部分,该基金总额15.9亿欧元。(来源:央视新闻)
9月18日,匈牙利区域发展与欧盟资金利用部长瑙夫劳契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匈牙利**将履行对欧盟委员会的承诺,以获得数十亿欧元的欧盟资金。(来源:新华社)
9月14日,英国国家统计*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9%,涨幅较上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40年来较高水平。(来源:新华社)
9月15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贸易统计结果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高企叠加日元大幅贬值,日本连续13个月出现贸易逆差,8月贸易逆差达2.82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43日元),创历史新高。(来源:新华社)
9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她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就扩大对乌克兰的经济支持进行了讨论。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还在努力确保董事会批准一项提案,该提案旨在扩大对乌克兰和其他因俄乌冲突而面临紧急国际收支问题国家的紧急援助。她还指出,IMF将为乌克兰提供约14亿美元的额外支持。(来源:央视新闻)
11.世行警告加息潮推高全球衰退风险
9月15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央行同步加息以应对通胀,可能令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并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金融危机,造成持久伤害。(来源:新华社)
12.联合国发起面向中低收入国家的国际教育融资工具
9月17日,联合国发起面向中低收入国家的国际教育融资工具,旨在向这些国家的青少年儿童等对象提供教育资金。国际教育融资工具启动资金为20亿美元,最终资金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单笔教育资金。(来源:新华社)
9月16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7.50%。(来源:上海证券报)
9月14日,新加坡交易所(SGX集团)和新加坡金融管理*(MAS)共同推出数据披露门户网站ESGenome,以便企业能以具结构性和高效率的手段报告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ESG)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报)
【12月份的外汇行情(12月份外汇市场会休市多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