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百科>华夏集团是世界五百强吗(考古中山_手机搜狐网)

华夏集团是世界五百强吗(考古中山_手机搜狐网)

2023-11-30 20:48:40

作者:“admin”

考古中山_手机搜狐网 中国黄河写的“几”字,启步星宿海,挟拥黄土塬,捧起巍巍太行,铺开华北平原,构建了历史大剧的恢宏舞台。自春秋初年起,一个神秘角色把黄河中下游搅得天翻地覆,

考古中山_手机搜狐网

中国黄河写的“几”字,启步星宿海,挟拥黄土塬,捧起巍巍太行,铺开华北平原,构建了历史大剧的恢宏舞台。自春秋初年起,一个神秘角色把黄河中下游搅得天翻地覆,五百年里纵横决荡,终成控扼战国兴衰的枢辖。往事如烟,犹有一条脉络隐藏于历史长卷的墨香里:北狄——白狄——鲜虞——中山国。

上世纪70年代,灵寿故城和中山王墓被发掘,把人们对中山国的寻觅视线锁定在滹沱河畔的平山,撩开神秘面纱的一角。然而,众多专家捋出的来龙去脉,无法统一,中山国的真容依旧五里雾中。

时光回溯到1968年,满城汉墓的重大发现惊艳了世界。刘胜“中山王”封号,勾起考古学家郭沫若的遐思。寻找迷断史海的先秦中山国,是他终生挥不去的梦。十年后病榻上,他听说平山发现铭文确认战国中山王墓,即刻让人拿来拓片。多少遗憾留存心田:“中山是个艺术的民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壮的歌声,它那婉约清丽的琴声,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们无缘倾听和欣赏了,只有属于两千年前那些精美绝伦的遗物还留在我们的视线中,不时提醒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一个叫白狄的民族,建立了一个盛极一时的国家……”

戎狄蛮夷,合称四夷,是先秦中原王朝对四邻民族的泛称。四个古老象形文字暗含两重属性:一曰鄙薄——当初祖先用来表达邻族生活状态,并无贬义,后来才曲解为意含丑诋的族称,泛化成道德礼仪低下的指代;二曰方向——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狄,广布黄河流域,因地处中原之北,又称北狄。现今一般也把不确定的商周北方族群混称戎狄。白狄是北狄别支,鲜虞乃白狄分支。

公元前774年,传说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玩得不亦乐乎,鲜虞亮相了。不过,它似电光火石,随即淹没在白狄部落集团里。公元前555年,自晋陕高原东出太行的白狄初露锋芒,但由于晋国的羁縻和攻伐,十余年后便销声匿迹。公元前530年,蛰伏240多年的鲜虞再次横空出世,已是白狄部落联盟首领,建起中山国,在公元前506年后的200余年里,起起落落,亡而复生,突入中原文化圈,写出一部文化合异的传奇。

这个推求的轨迹精确吗?闪烁在史册的中山国到底在何处?岁月模糊了真相,令人废书长叹。上世纪70年代,灵寿故城和中山王墓被发掘,把人们对中山国的寻觅视线锁定在滹沱河畔的平山,撩开神秘面纱的一角。然而,众多专家捋出的来龙去脉,无法统一,中山国的真容依旧五里雾中。

北方白狄小国,面积仅为赵国八分之一,何以能够睥睨中原五霸七雄?小,只是相对而言。中山国疆域,实际坐拥石家庄全境,外延保定、衡水和邢台近缘,盘踞三十余县。

“天下之脊”太行山,横谷深切,沟通东西,东麓冲积扇南北贯连,延袤千里。这片滋育文明的沃土,雄踞冀州中部地区,嵌在关陇西土、鲁**夷、草原朔漠和中原诸夏四大文化圈之间,乃历史上不同族群碰撞争锋的战场,交流融合的舞台,造就了北京绵连安阳的“文化走廊”,大小都邑鱼贯,古代遗存层叠。乱世之秋,占据晋陕高原,就取得入主华北平原的先手;坐拥华北平原,就有机会拔得一统中国的头筹。因此太行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中山国“方五百里”,切入太行腹地,曾独擅八陉之二。唐河、大沙河、磁河、滹沱河、槐河水系密布,冲积平原稻麦飘香。中山之地,倚太行屏障,凭众河带襟,西瞻秦晋高原,东瞰齐鲁泰沂,南俯赵之邯郸,北望燕之幽蓟,集天地灵秀,收四方通利。

标定四条神奇的人文界线,神秘中山的殊质便跃然纸上。它有着浓厚的北方族群背景,却突入司马迁“农牧分界线”以南的农耕文化区和“胡焕庸线”以东的人口稠密区;唐代僧一行提出“天下山河两戒”,其中“北戒”乃专门限戎狄之线,却没能阻挡中山南下的步伐。神奇的北纬38°线以城多、景美、物丰、神秘著称,在中国历史上亦是诸夏御北第一道防线,恰恰穿过中山南畿。中山国正如一座孤岛,揳入中原雄国燕赵齐间,又似一颗变幻莫测的九曲珠,锁住四条神奇之线,闪耀在北方面向中原的前沿。

灵寿城及相关遗存就是一部地书,记录着2300年前的璀璨。点睛之笔当属王墓出土的中山三器,然三器又难说尽国家兴亡之事。

灵寿城及相关遗存就是一部地书,记录着2300年前的璀璨。点睛之笔当属王墓出土的中山三器,然三器又难说尽国家兴亡之事。“(中山三器)其历史文献价值之高、刻制铭篇之长、器物制作之精创下三个世间之最”。优美流畅、结体独绝的1123字,确立了七代君王世系。可是,它提到公元前381年以来中山国后期的80年辉煌,却未提及鲜虞中山前期的400年筚路蓝缕。中山肇兴和崛起的足迹,封在三座前期国都。

第一座,新市。鲜虞故城,西汉设县,今在正定新城铺。村名由历史名称新市—伏城驿—四十里铺,各取头、中、尾字组成,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曾经发现带有铭文族徽的商周铜器,对解决中山“子”“姬”“姮”的族姓之争,提供了重要线索。

第二座,中人城。最晚公元前506年已为中山之都。公元前505-504年,晋国两次进攻此地,此间史书“鲜虞”“中山”并称。约公元前456年,赵襄子派军攻克左人、中人,此后40年中山只字无载,再现已是公元前414年武公初立。遗址在今唐县,尚有城墙,出过精美铜器。中山是鲜虞连继还是替代?解惑有赖此城。

第三座,顾。朦胧如梦的一座都城。它在定州域内还是城中?抑或顾即鼓的通假字?《世本》只一句“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给人留下无尽猜想。

国都之外,中山尚有城池约百,名见史书不下三十座。历史名城左人、东垣、房子、封龙、鄗、九门、苦陉、棘蒲,还有肥、鼓之都,元氏故城,顺平子城,甚或赵之柏人等,都封藏着中山密钥。田野考察充满希冀,近来石邑出土陶范,有望揭开中山美物的制造之谜。厘清中山国史,必须勘察城邑,这缘于文史的盲点。

中山国史烟雨迷蒙。考古证实北狄—白狄—鲜虞—中山国的时序和文化传承,但未明王室血系的因应。究竟由北方族群一支世袭、异脉创建,还是断层置换,尚无文字确证。公元前296年,被梁启超称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了中山。可谁料到中山已落地生根,百余年后又重出江湖。

史册勾勒出中山国时间轴:立国、斗晋、降魏、崛兴、称王、伐燕、抗赵、衰亡,经历三起三落。考古则描摹出中山文化剪影:迫小而图强,合异而创新,流播包容与坚韧。曲折而雄世,盛极而瞬衰,富含教益和启迪。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公元前154年新封中山国,已非东周那个独立王国,而是秦汉一统下的郡国。袭用中山之名,创造新一轮辉煌,满城汉墓就是杰出代表。墓主刘胜乃首代中山王,定都卢奴(现在的定州)。中山王系不断更替,几经废立,直至隋朝,名号犹未消亡。583年,休眠的鲜虞又成为卢奴新名,621年归唐后才更名定州,历经宋、金、元、明,在1113-1369年间长期作为府治,而府名仍为中山。鲜虞中山,流响千年。狄希千日醉的传说还使“中山”成为美酒代称。澄清东周和汉代之后中山国分期,只能依赖考古发现。

中山国雾暗云埋。近50年几百篇论文如雨后春笋,而之前考论只有《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较为权威。正是考古开启了中山国研究的新*面。

灵寿城对后期中山国的解读有重大意义。这些战国中晚期遗存只有淡淡北方色彩又让人疑窦丛生。王墓设置和中原有很多雷同之处,中小墓葬方向由东转北、陶礼器替代了日常用陶。高度中原化的风格,引发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是戎狄华夏化?还是华夏戎狄化?

然而20余处殊俗遗存的出现,让情况越发复杂。它们散布在冀中西部的平山、灵寿、行唐、新乐、唐县、满城等地,具有区域性、民俗性和特异性,时间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直指前期中山,下接灵寿故城。积石墓头东脚西,流行殉牲和殉人,金盘丝耳环、络绳纹铜容器、动植物合体瓠壶、虎形金牌、豆形铜鍑等,特色迥异燕赵,浓烈的草原气息趋向北方。问题是:与后期中山天悬地隔。非但定不了两者的血系承继,又滋生了源头分歧:它们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南延的山戎一支?还是雍州东迁的白狄别种?苦苦追寻的鲜虞,依旧是明月芦花。

追踪真相必须整合上述零落的文化片段,这需要一个信息足够丰富的基因图谱。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故郡遗址的发掘恰逢其时。城邑、居址、墓葬共存;铜器实用且成套,体现了对中原礼制的慕效进取;墓形、棺椁、礼器又与周礼不同,鼎内除中原习用属于六畜的羊外还用兔子,铜敦盛肉汁,近400只马牛羊头蹄的单独殉牲坑、通联一字列阵的五辆驷马豪车,体现了中原礼制与草原风情的结合之美;随处可见的虎纹,体现出中山流行的价值取向;大量黄金装饰不是中原作风;与农业人群共处的骑马人种,尤为引人瞩目。数百具人及动物骨骼送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测定DNA同位素,植物、环境、冶金等科技考古也相辅而行。科技手段的介入对破解盘踞此域、游恣在中原与北方之间的族群之谜提供了强力支撑。

故郡遗址最值得关注的是戎狄华夏化。它有力地证明了北方民族参与中山国前期文化构建的事实,与灵寿故城时代相继,藕断丝连,是解密中山国史的关键链环。如果说灵寿故城代表文化归一的辉煌顶峰,那么故郡文化则是融合进程的动态呈现。

新发现让中山文化演化轨迹愈发清晰。它是戎狄族群伸入中原系统,交融升华的拔新领异的文化结晶。从北方特色鲜明的故郡遗址,到与诸夏几无二致、以灵寿城为代表的后期中山文化,再纳入中原文明的赵国郡县系统,最后并入秦汉帝国版图,完美体现了北方民族华夏化的历史进程。

史册勾勒出中山国时间轴:立国、斗晋、降魏、崛兴、称王、伐燕、抗赵、衰亡,经历三起三落。考古则描摹出中山文化剪影:迫小而图强,合异而创新,流播包容与坚韧。曲折而雄世,盛极而瞬衰,富含教益和启迪。中山虽非大邦却写下促进民族与文化融合的光辉一页,是回眸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路的典例,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华夏集团与北方民族不断碰撞、融合,铸就秦汉一统,中山历史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段奇光异彩的华章。中山国研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因其徽号反复变换,前期中山的形态、脉络、特质,依然有待补充。中山国全境全方位考古,精细化发掘,多学科互鉴,复苏血肉丰满的中山,推进“考古中国”,是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

(图文转自:河北新闻网)

责编:荼荼

世界500强企业是根据什么来排名的???

1、世界500强企业是将收入作为企业排名的主要依据,因为收入是衡量增长和成功最可靠、最有力证明、也最有意义的指标。2、“世界500强”,是中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3、和同样推出公司排行榜的《福布斯》和《商业周刊》相比,《财富》的500强以销售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名,比较重视企业规模;而《商业周刊》则是把市值作为主要依据;《福布斯》则综合考虑年销售额、利润、总资产和市值。《商业周刊》的排名仅限于发达国家,而《财富》则将世界各国的企业都进行排名。扩展资料财富中文网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22日与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但是如何做强变得更为迫切。此次从数量上看,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即使不计算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企业)也达到119家,与美国数量旗鼓相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今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的中国公司有13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13家首次上榜的中国公司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中车集团、青山控股集团、金川集团、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集团、华夏保险、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小集团、海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受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第414位)和小集团(第468位)均为首次上榜。而成立9年的小则是2019年世界500强中最年轻的公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500强

华夏集团是干什么的?

华夏集团位于风光秀丽的著名世界人居城市——威海,始建于1985年。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短短20年,华夏集团由一家单一生产塔机的工业企业迅速成长为跨行业、多领域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总资产38亿元,总注册资金4.5亿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 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塔式起重机、*业的生产与销售,技能教育,出国劳务,驾驶员培训,酒店服务,建筑及房地产开发,旅游开发,咨询管理等众多领域,并在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分别设立了分公司。

文化认同十篇

关键词:江淮大族;李氏家族;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K248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2-0079-06

历史上连续9世当皇帝的有若干,连续9世当一品官的却很罕见。江淮李氏就是一个连续9世有人位至一品的大家族,还出了许多诗人、画家、学者。这个家族遭逢了明室恩宠、易代鼎革、清初怀柔、文字之狱以致清民交替,其**取向的变化则反映了世家大族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一、称雄江淮五百年的李氏家族

(南开大学藏188卷本),李氏的远祖为商代李利贞,祖居福建劭武。北宋中叶,李赓由劭武迁到无锡,卒赠太保。以后世族繁衍到江淮各地,皆称锡山李氏,并奉李赓为一世祖。李赓之子李斯和于元丰三年(1080)中进士,官至龙图阁待制,卒赠卫国公,是为二世祖。斯和之子李纲热血抗金,历来得到盛誉。《宋史》卷117:“李纲,字伯纪,劭武人也,自其祖居无锡。”正与此相应。师俭堂《李氏族谱》卷首载李纲像,并影印文天祥所题《忠定公像赞》(李纲谥忠定)云:

有此光荣祖先,后裔的民族意识特别强烈。李氏第14世李旺一迁居于句容。旺一之孙、第16世李秀由句容迁居于兴化。李秀之曾孙、第19世李春芳在嘉靖隆庆间官至首辅,家族再次兴旺起来,成江淮大族。李刚谥忠定,李春芳谥文定,族人皆以“忠定文定子孙”为自豪,或称“神仙宰相人家”。春芳次子茂材(20世)官至太常寺少卿,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茂材之子思诚(21世)官至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思诚子、侄多人人仕,其中第三子李长倩(22世)崇祯年间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南明追赠一品衔。思诚之孙李清在弘光朝任大理寺卿。李清之子李楠(24世)为康熙三十二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夫人叶氏被封为一品夫人,并因之追赠李清为一品。从第19世李春芳到24世李楠,连续6世官至一品。春芳之父李镗、祖李旭、曾祖李秀皆因春芳之贵,追赠为一品衔。如是,从明后期到清前期,锡山一句容一兴化李氏家族中连续9代有人位至一品(不包括宋代李刚等三代一品)。

李氏家族声势显赫,威震东南,留有很多遗迹。兴化城内有李氏七座府第,皆深宅大院,石狮守门,一直保存到20世纪之末。东城外有状元牌坊,城中央四牌坊上有“九世一品”“状元宰相”匾额。六十四荡西端有文峰宝塔一座,乃李春芳之孙李思诚所建,塔上镇以李春芳玉带。扬州学派巨子王念孙《登兴化文峰塔》诗记其胜概。兴化海子池畔还筑有李氏柳园、曼园、枣园、漪园等园林,数园相连,园因景胜,景因园异。如枣园之中有杏花楼、水明楼、澹宁斋、补楼等。曼园之内有苔藓山、水亭。其中水明楼乃是戏台,临海子池而筑,李氏族人常在此演戏唱曲。每演到大戏,海子池内布满船只,让居民观看。台上唱戏声经水面反射更加清脆嘹亮。

作为“”第一炮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提到与罢官案有关的两个大官僚:一个是大学士李春芳,他支持海瑞搞“退田”。另一个是户部尚书胡宗宪。如今旌德胡氏宗祠保存完好,号称天下第一牌坊,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李春芳作为一代宰辅,安葬在扬州翠岗,占地10亩,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宣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发表后,有人要将这位“神仙宰相”看个究竟。开墓剖棺后,墓中芬香满室,春芳夫妇面色如生,衣饰如新。可见道家神仙之术当有他的秘传。在水网地带,埋葬四百余年,竟不腐烂,于是,将尸骨运到上海自然博物馆,请专家研究。可是,未等研究启动,全面开始。至今,李春芳遗骸下落不明,扬州也消失了一处人文景点。笔者曾多次走访过当年的当事人,如扬州市副市长李亚如先生、扬州市文管会主任晏炳森先生、上海市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张国高先生、上海第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主任陈芝仪先生,均未获得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李氏家族还有30余人官至二、三品,43人有诗文集和经史著述存世,达2000余卷。这还不包括20世纪前半叶的国学大师、后半叶的诺贝尔奖候选人(因**原因未申报),以及21世纪多名教授、学人和政要。

江淮李氏发展的关键人物是李春芳。春芳(1510~1584)字子实,号石麓,生于扬州府兴化县,嘉靖十年(1531)举乡试,时21岁。又十五年间五次赴京赶考,均不第。其间游南雍,先后拜王艮、湛若水、为师,《国朝献征录》卷16王锡爵《大师李文定公传》载其“寻教授江淮间”。嘉靖二十六年再赴会试,得第十名,殿试擢第一名状元,除修撰。明世宗信奉道教,春芳因擅撰青词得宠。嘉靖四十二年晋礼部尚书,后官吏部尚书,四十四年兼武英殿大学士。隆庆二年改兼中极殿大学士,加特进柱国,任首辅,五年五月致仕。卒赠太师,谥文定。

春芳任首辅时,置土地万余亩,而他的前任徐阶则在南京一带兼并土地40多万亩。海瑞因*皇帝而罢官入狱,徐阶救其出狱。海瑞虽感谢徐阶救命之恩,但得知徐阶兼并土地的消息后,要其退田。徐阶不退,李春芳助海瑞相劝。

春芳雅好文学,著《贻安堂集》10卷、《宗藩条例》3卷,编《明隽》10卷。养有大批门客进行文学创作,如徐文长、陆西星、吴承恩等。

“强化文化认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中的第九课第二站。本站是在学生正确认识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之后,给学生介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同样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但是不能动摇我们的民族传统和文化根基。在认识民族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发展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的新辉煌。

学情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涌入国门:国外动画片、圣诞节、感恩节等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农村乡镇传统文化氛围不浓,封建迷信却较为盛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因此,让学生认清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是当务之急,帮助同学们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勇于承担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是重中之重。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能力目标:发展用辩证思想正确看待和分析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能力,发展处理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冲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文化认同的含义,知道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认识应该在文化交往中自觉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知道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要在文化交往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第二站的教学重点,对于民族文化不仅要在理念上认同,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在生活世界中养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理解怎样丰富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是第二站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列举国外的动画片、电视剧、电影名字。(小组列举并在黑板上展示)

为什么大家会看到这么多的外国动画片、电视剧和电影?如何看待这些影视动画片在中国的流行呢?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国门?

3.怎样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不会全面西化,又不会夜郎自大)?

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间**、经济的交流合作机会增多,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国外文化产品涌入国门,带来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2.积极影响:文化的多元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以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丰富自己。

消极影响:文化的多元化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容易使我们迷失在光怪陆离的文化幻影中,削弱对民族文化的兴趣,逐步失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3.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时我们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自尊,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根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4.学习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善于同玷污中华文化的现象做斗争,把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民族文化。

1.出示本地肯德基、德克士等快餐店家长和孩子开心选购的图片,播放《江南style》歌曲。

同学们在阅读欣赏之后思考回答:

这些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的民族文化会被遗忘吗?

2.“传统文化知多少”知识竞赛:

(1)说说“春节”“清明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竞答完毕之后,思考回答: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3.多媒体出示网上恶搞雷锋、孔子、杜甫的图片和文字。

思考: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

(这些现象都是对我们中华文化的玷污,我们要谴责、举报、制止这些图片信息的传播,积极同这些现象和行为做斗争。)

1.走访:调查了解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活动,给当地有关部门提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2.宣传:以故事的形式,向来本地观光旅游的游客讲述反映本地历史人物美德的故事。

多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存在偏失的,尤其是在“何谓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及怎样实施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等问题上,人们的思维是偏误不清晰的,虽然学术界和**部门都热切给予其关注,但毕竟普罗大众或社会成员才是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主体,他们关于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思维价值合理与否事关民族文化发展的兴衰走向。

1.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的“便利性”。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民族文化的“表”和“里”,所谓的“表”是指民族文化内容是多元丰富的,“有视觉形象的,有听觉形象的,也有听视觉结合的;有在空间中展开,有在时间中展开的”,诸如风景名胜、民族建筑、宗教场所、、民族节日、风俗习惯以及民族音乐、舞蹈、神话故事、歌谣、服饰、手工艺等;所谓的“里”是指由上述民族文化事项构成的“文化场”所孕育的“思维心理或价值精神”。当然,“表”“里”是“如一或统一”的,双方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融的关系,如果民族“文化场”受到结构性破坏,则会使得民族文化精神无载体可依存,从而使其逐渐成为一种“记忆回想”。当然,民族文化精神或思维心理“变样了”也会带来人们对民族文化生态的迅速“瓦解”,就如同当下人们担忧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消逝。所以,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应该有着系统性思维,而不应像当前虽有着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之“形”,却无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之“实”,因为好多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内容是“便利化”的,也即人们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是“过滤化”的,更多是从“观赏性、效率性、功利性”的角度来选择、组织和设计,可谓“一举多得”,既能够快速地搭建起民族文化保护“项目”,又能借助其来获取“政绩”,还能赢得经济“效益”。总之,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有着“便利化”倾向,人们“多快好省”地“选择”一些民族文化内容来完成“任务”或“钻营利益”。

2.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的“有限性”。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既然是民族社会成员,那么民族社会成员自然也是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之对象,唯有民族社会成员具有“自觉”的文化认同意识和实践,民族文化发展才有最坚实的“人力”基础。然而,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薄弱无力的,似乎只要提及“教育”则都被“学校教育”所“取代”,这在民族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中尤为“深重”。换言之,当下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在形式上主要是学校教育为主,其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身上,往往进行的是诸如“舞蹈、手工、音乐”等内容,这使其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常常是断裂的,会受“行政、成绩”等因素影响而“中断”。因此,当前依靠学校教育来进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思维是“偏狭”或“有限”的,毕竟学校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加之其教学计划、教学形式等的相对“固型化”,很难让中小学生真正深入去“感知”民族文化。此外,民族社会成员才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须要其形成合理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观念,这离不开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影响,使之形成在追赶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又能坚守自我民族文化精神个性。概言之,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走“学校化”道路是“有限”的,须要在形式上与“非学校化教育”形成互补协调,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获得受教育“启蒙觉悟”的转变,将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变为其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组成部分,如此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才是“强大”的,因为它成为一种习惯在影响着民族社会成员及其民族文化发展。

3.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的“简缩性”。民族文化认同是“活”的而非静态的“实体”,它通过民主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实践来“显现”,也即民族文化认同本质上是“实践化”的,其重点不在于要划清“楚河汉界”,一定要判别“认同什么”和“不认同什么”的“是非”界定,而是要看人们“做了什么”,这才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真实性”所在。然而,现实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却没有呈现出民族文化认同的“动态性”特征,其思维存在着“对象化”倾向,也就是人们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当成一个“对象”来看待,从未真正使其走进人们的生命生活中,他们是“站在”教育之外来“办教育”,这表现在两大层面:其一,就行政部门和学术界来说,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书斋化”的,讨论虽然热烈却未形成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推动,其价值可能真的只在“学术圈内”或“政绩”上产生重大影响,但对民族社会成员的“文化自觉”培育没有形成太大的推动作用;其二,就民间基层而言,许多社会成员对待教育的思维态度是“手段化或功利性”的,教育被他们当成要“算计”的事宜,如果没有得到教育的“甜头回报”则对教育“无动于衷”。因此,实践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收效甚微,许多社会成员往往只接受和感兴趣于“有利可图”或“娱乐感官”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而对须要其“用心”去“省思”的民族文化教育事项却加以“躲避”。总之,当前人们在进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简缩性”思维,将本是“活”的复杂动态之民族文化认同“简缩”为“死”的单一静态之民族文化“事物”,也即上述提及的人们以一种“作壁上观”的思维心态来对待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二、“三位一体”: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向度的定位

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其核心在于要转变一个人的价值意识和思维心理,形成其良性的文化认同自觉并使之化为一种生命习性。可以说,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关键在于人,而非仅注重外显之“文化景观”建造上,理应确立起“以人为本”的思维取向,将“文化”融入到人的生命生活之中,让民族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将“活的文化”和“文化的活”在其身上展现,让“传统、现在、未来”之时间和“文化个性、时代精神、生活品质”之空间“结构内容”统一灌注在社会主体身上。

1.立足传统,注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文化个性”。文化是有生命历史或传统的,否认或放弃传统文化则意味着生命的“无根”,因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都离不开“价值判断或行为规范”,而此恰恰是文化使然,人们通过文化的“濡染”而习得了一定的“知识和道德”体系,用其来指导生活。换言之,人是文化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人之别于动物是因为人能用文化来“指导自我”,绝非依靠“本能的任性”而为。所以,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传统文化及精神的继承和坚守,让民族社会成员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使其愿意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不再“沉醉”于单一的“物质经济”攫取上。无疑,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可当下民族社会成员却由于以往长期遭受物质贫困之苦,很难做出“金钱是以人为目的”而不是“人以金钱为目的”的区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生活方式的传统文化不再受到人们的“礼遇、敬畏”,或者人们就没有“时间、心思”去考虑“传统文化”的意义问题,而是一切围绕着“经济收入”来设计人生。因此,当前民族地区往往存在着“文化夹生”的现象,也即有些借助于诸如“旅游村夹带旅游产品出售”来搞活村落经济,有些则“外出务工经商挣钱”来改变村落住宅面貌,但此等活动在促进了村落“经济物质”的繁荣之外,也同时引发了传统文化和道德生活“无人问津”的萧条趋向。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理应有着立足传统的思维取向,让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得以绵延生长,将“温暖人心”之“互助、友爱、谦让、勤劳、诚恳”等文化精神“长存于世”,使得人们在欣赏民族文化现象或活动之“多元绚烂”之余,更多的是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神个性。

2.放眼未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时代精神”。民族文化认同是连续性的,所谓“连续”意味着民族文化认同是发展式的,它要有效处理好“守成与开新”的关系,而不能变为一种“停滞”的保守。所以,民族文化认同内聚着“时代气息”,如果离开与“时代精神”的契合,民族文化发展只会变为一件“古董静物”被人们“把玩”,却不能激活起社会成员的“生命意志”,进而实现不断超越“自我生命”的“创新性”。然而,实践中民族文化认同往往走的是“保护”之路,过于注重对有形的物质文化之“抢救”上,这是必要且必须的,尤其是在“物欲横流”吞噬一切的当下,民族传统文化生长环境岌岌可危,还得要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但人们在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的同时,是不是也要考虑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遭遇之后的“融合或生长点”的问题———只有民族文化找到了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嫁接机理”,方能让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绵延生长和创新发展。因此,民族文化认同教育须放眼未来,注重民族社会成员现代公民素质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通过二者的互动整合切实让“自由、平等、法治、公正、民主、诚信、友善、敬业”等价值精神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总之,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敢于正视现实问题,一方面要对现代化发展的“拜物教”思想进行抵制,积极运用法治、科学思维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手术”,解放民族社会成员落后的思想观念,真正让其成为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3.关注现实,夯实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生活品质”。民族文化认同是具体非抽象的,它融于民族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通过人们的思想观念、话语表达和行动选择层面可反映出人们是如何看待“文化发展”的,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认同是“日常化”的,其关键在于“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然而,现实中民族文化认同时常被“学术界和**部门”所“把持”,很少有民族社会成员或民间力量的参与,以致形成所谓的“被民族文化认同”现象,即作为民族文化认同主体的民族社会成员是“跟着感觉走”,他们往往是看着“市场环境”来做出自我生产生活设计,而缺乏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同一性”守护。因此,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凸显民主社会成员现实生活的关怀,从两大方面来促使民族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其一,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学术界,其除了从学理层面阐述民族文化认同本质、内涵、结构及影响因素等之外,也应加强从民族社会成员生活层面来思考民族文化发展问题,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社会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不断推动民族地区物质生活水平改善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发展建设的“大众化、健康化、生活化”;其二,既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是众多的民族社会成员,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应突出对其的“启蒙性”,让其逐渐意识到生命是“完整”的,生活不独倾向于“生理或本能”的“无尽”满足,而应看到“精神、价值、信仰”于其具有的重要性,真正让民族社会成员不断构建“身心和谐”的幸福人生,并在这个过程中让民族传统文化来净化、滋润和养护其身心的“尘封遮蔽、虚浮戾气”,让其拥有“反省自觉”的生命生活品质。

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思维影响和决定着民族文化发展实践的走向,以往“对象化、客观化或本质化”之思维使得民族文化脱离了人的精神生命和价值生活,以致把民族文化变为一种“致富手段”,造成民族文化生态的“枯萎”迹象。因而,当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必须转变思维,确立起形成以人为本在时间上统一“传统、未来、现实”和空间上兼顾“文化个性、时代精神、生活品质”的“三位一体”思维向度,并通过有效的教育结构、内容、形式及环境条件来保障其得以践行。

1.构建“化民成俗”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结构体系。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宗旨是要让民族社会成员形成文化认同自觉,而此价值目的之实现要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教育结构体系来保障,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点缀式和应付化”的民族文化教育“举措”来推动,最为基础和根本的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之“风气环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深受“风气环境”影响而潜移默化地形成民族文化认同自觉,也即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走“化民成俗”之道,而非是一种“任务式”的宣传或要求。为此,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构建一种“全纳”视野,从教育对象而言应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幼儿、儿童、青少年、中青年、老人等;从教育内容而言应兼顾在空间中存在的民族建筑、手工艺、服饰和时间中存在的礼俗、歌舞、音乐及民族语言、等等,而不只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可“视觉化、商品化”的民族手工艺品或民族歌舞艺术;从教育形式而言要在学校、家庭、社会、**、村落社区等不同教育形式之间形成互补互促关系;从教育方式方法而言将理论文本认识和实践参与体验结合起来,使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活”起来。总之,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复杂的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要形成“多元共谐”的有序关系,才能以一种“无形而遍及周身”的教育存在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动。

2.培育“心灵反思”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依托载体。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是连续性的,也即它要起到一种“渗透式”的影响效果,而非“断裂式、跳跃式”的“应景之作”,不断被各种“上级任务”要求而“临时”性展开“文化运动”,虽然这样的民族文化认同教育也能“调动”民众的“激情”,可常常是“一头热或闷头热”,事后并未真正起到引发其心性变化的效果。毋庸置疑,教育、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或“直之内心”的,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只有“改变或塑造了一个人”,其真正的意义才生成,因为只有民族社会成员清楚明了“文化于我”之必要性,他才能不断去进行反思取舍,而不是一味跟从。因此,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要重视民族社会成员“心灵反思”素质培养,在“喜闻乐见”的“歌舞”娱乐形式之外,也应加大如“阅读”为主的学习活动组织,通过建立乡村图书馆或阅览室、网络机房等场所设施,为民族社会成员提供了解世界、认识和提升自我的教育载体,既让其有了“比较”的眼光来进行反思,又能够为其结合生产生活实践提供知识技术的支撑。总之,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重心是要塑造一个健全的生命主体,要让其有能力来不断引导自我生命的超越,这要求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有良好的依托载体,从而让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借助于“阅读学习”而在民族社会成员生命生活中生根。

关键词:拉什迪;文化身份;文学

拉什迪的是后殖民主义文学领域中的“教父”,作为一名移民作家,他的文化身份一直处在“边缘”和“中心”地带,对于文化身份和认同和对于家园的归属,让其在文化作品中努力的对文化身份进行探索和追寻。对于拉什迪的文化身份的研究需要运用创新的文化视角,以时代性的文化特点去解读其文化身份。拉什迪文化身份的研究,对于研究后殖民主义背景下身份危机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拉什迪的多元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也被称作为文化认同,是主体对于自身社会存在的一种界定,文化的认同是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来规定的。分析拉什迪的多元文化身份需要从其生平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以个人文化身份、民族文化身份、区域文化身份和群体文化身份的分析来了解拉什迪多元文化身份。

拉什迪出生于1947年孟买的一个***家族,而拉什迪从小选择在英国学校读书,在其家族中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显然格格不入。生活的背景导致了其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怀疑,其思想认知和文化取向上都存在的一定的混乱性,这就造成了其文学创造风格的多元化。在英国学校就读期间拉什迪遭受到了英国孩子的嘲笑,这对于后来其文化创作中反抗种族主义的思想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边缘地带,拉什迪始终保持着批判精神和反抗精神。拉什迪大学期间辗转于各地旅游,在印度、巴基斯坦和英国、美国多地往返,并且加入了英国国籍,这样的经历决定了拉什迪的创作的双重视野。拉什迪自己曾经说过,移民、生活、错位在少数族群中的现象具有历史的文化性和**性。在1989年2月14,拉什迪收到了伊朗的死亡追杀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过着流亡般的生活,他的小说《魔鬼诗篇》亵渎了伊斯兰教,但是这并未停止其文学创作的步伐,其一生都投入在文化创作中。

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和多种族的环境氛围促使了拉什迪多元文化身份的形成,在拉什迪看来,这些经历和环境都是其了解和接触这个世界的方式,阅历的积累让其在文化创作上具有多角度和多方向的刻画。对于拉什迪的文化身份的解读应该从后殖民主义来入手,其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和认同危机、对历史传统的反思、文学策略等都是其文化身份多元化的体现。拉什迪的移民身份对其文化身份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他可以以一个*外人的身份去看到文化创作,东西方文学的双重视角让其文化身份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融合了多重创作元素,便于其对于现实和文化作品中的世界进行创作和解读。拉什迪在其作品中展示了其文化观点和文化身份,对于家园和身份认同的需求,他努力的打破历史和故事之间的界限,以反**和反历史的文化姿态来重新建构印度的历史,用文学作品来挑战历史的真理和权威。

拉什迪的文学作品极具代表性的有《午夜之子》、《摩尔人最后的叹息》、《她脚下的土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充分的反映了其文学创作多元的历史视角。交织在西方中心和东方边缘的双重视角,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时间叙述,对于真实和虚构空间建构,让拉什迪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时代的意蕴。

拉什迪是生活在东方和西方实践的边缘人,其作品同样也是东方和西方的产物,在《午夜之子》小说作品中,拉什迪在人物的刻画上表现其双重的视角,以主人公萨利姆的口吻讲述了个人成长经历,用主人公的命运来映射印度,反应了对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困惑。主人公的身份杂糅,在面临战争、家族变故和失意的考验逐渐的走向了成熟的人生。由于殖民主义的影响,身份认同成为了独立国家的**问题。在致命和被殖民文化的杂糅中,身份认同遭受了危机,该小说的人物刻画正是对拉什迪个人经历的一个写照。拉什迪的文化身份出现了锻炼和错位,他同时处于西方和东方两个世界,在“第三空间”的环境中,拉什迪能够更好的发现民族之间、种族之间和语言之间存在的不平等,边界成为了其现实的家园。作为一个移民作家,他用于同自己的移民地位作斗争,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园和空间。

在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实践叙述上,拉什迪在其小说《摩尔人最后的叹息》中有所刻画,他小说文本为基础,阐述了其历史观及文化表现,对于“过去”进行了书写的同时对于“现在”的印度民族文化进行批判,通过回忆印度祖先的“过去”的辉煌,探析过去与现在时间的时间性反思。这部小说是一部流亡小说,人物流亡的经历和文化的心理反应了拉什迪意欲在祖裔散居(diasporic)的当代社会中寻找到自身的文化之根与生存之根的愿望,并且深刻的表达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和挫折感。拉什迪通过“过去”和“现在”的描述找寻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对策。拉什迪始终保持着对于多种文化经历的思考,有非常强烈的反抗和冒险精神,敢于怀疑和审视那些已经成为定论的所谓的“真实”。拉什迪的移民身份和经历让他和“过去”之间的距离拉长了,尽管对于“过去”拉什迪是充满着怀念之情的,但是他依然未停止对于“现在”的批判,因为“过去就是家园”,想要实现文化身份的重构,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就可以了,过去是无法返回的,但是通过对于“现在”的想象和虚构仍旧可以对印度的历史进行重构。

拉什迪的小说作品是虚构性的,但是他强调了虚构和真实之间的辨证关系,其小说的刻画和描写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和历史环境,但是却通过建构一个虚构的文学世界来描述现实经过的、存在的历史**事件。拉什迪认为文学创作是对于现实行为的模仿,是有现实根据的,文学创作需要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拉什迪的文化身份认同中,真实与虚幻的空间视角让其通过文学作品展示其内心的身份诉求,在其《她脚下的大地》中,故事的空间转换较为的明显,孟买、英国和美国的空间叙述简述了对于民族、宗教和种族的思考。在拉什迪看来,正是和虚幻的空间转移能够提升文本的叙述性,准确的表达了其“流亡”文学的主体。在这部小说中,拉什迪运用了神话虚幻的描述,以神话作为隐喻来展示人物之间的情感世界,以主人公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了深陷在神话世界中获取身份认同,是会将命运和权利被限制在封闭的框架之中。

拉什迪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杂交化”的语言,这是对于其“第三空间”的建构,在真实和虚幻、东方和西方、过去和现在的交织中拉什迪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拉什迪对于东西方文化身份进行了建构和探索,在殖民主义历史的探究中,发掘了东方民族的历史,揭示了其对于真相的掩盖和虚化,用小说作品来进行现实的刻画描述。

拉什迪的文化身份的多元化思考体现了批判性和反抗性的精神,从其文学作品和流亡经历来看,其文学作品体现了深刻的现实思考。在“全球主义”的思考下,东方民族在追求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应该时刻的警惕西方各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和虚伪的“文化杂交”。拉什迪文化身份的认同带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在小说的描写中人物的命运和自己的文化身份有很多的交织和重合,一方面是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回顾,更是表达了对于东西方文化杂糅的看法。拉什迪对于传统的西方小说线性时间观念的描述进行了挑战,以印度的发展现状为现实审视,对民族、宗教和种族问题进行了极端话语的控诉和“反写”,强烈的感彩是其内心反抗精神的写照。

拉什迪的多元文化身份使得其文学创作体现了多种叙事视角,人物刻画和情节描述都非常的深刻,拉什迪用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以后殖民主义分析视角“、逆写作”的回应方式

阐述殖民主义的文化历史观;以非线性的时间模式探索真实与虚幻、过去与现在的界限,以建构“第三空间”为其文学创作探索发展策略。通过神话、寓言、传说以及神奇的事物表达自己关于殖民主义以及后殖民时期如何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观点,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中审视了印度的现状,反映了其对于人生的独立思考和评价。拉什迪的“第三空间”反映了其文化观和历史观,在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同时反对民族主义偏见,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的转变中实现文化的杂糅。

综上所述,拉什迪的文化身份认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其文学创作中对于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作为一个游走在东方边缘和西方各中心的人,拉什迪以一个*外人的身份开始其文学创作,这种双重的视角得益于其文化身份的特殊性,他的文学作品思考相对独立,对于东西方文化和语言都能够进行杂糅,敢于批判和质疑,对于自我的文化身份进行重新的定位。拉什迪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希望印度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独立国家,正确的看待民族文化下的差异性,实现印度民族文化的身份重构,拉什迪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对于文学创作、民族宗教自由问题的探索和思考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南昌师范学院外文系)

本文为201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立项课题(WGW12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董二丽.第三空间:拉什迪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策略[D].山东大学.2007(05).

[2]郭勇丽.从拉什迪的《午夜之子》看其文化身份的混杂性[D].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3]李苗苗.萨尔曼・拉什迪流亡书写下的身份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3(05).

关键词:民族舞;文化认同;中国移民;女性休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1-0033-05

Abstract:hispaperrepresentsanattempttoprovideanewperspectivebyembodyingtheoreticalandpracticallensestoanalyzeChineseimmigrants’leisureactivity,particularlyChinesedance.ItalsorevealsconflictsandfrustrationsthatChineseimmigrantwomendealwithduringtheprocessofmigration.hisresearchprovesthatChineseimmigrantwomenattempttousedanceinmanywaystoentertainthemselvesandtopromoteChinesecultureinNorthAmerica.

Keywords:Chinesedance;culturalidentity;Chineseimmigrants;women’sleisure

近期的加拿大统计数据表明,从中国大陆和香港移民到加拿大多伦多和温哥华人数有显著增加。根据1996和2001年的人口普查报告,近年来新移民主要来源是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他们占了加拿大新移民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增加。由此带来的有关新移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和担忧有所上升。虽然大多数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是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在移民加拿大后,遭受失业以及地位工资降低之苦。alaff&Greve(2004)的研究表明,由于这些女性移民的平均年龄是35岁,而且远离家人和朋友,所以缺乏必要的精神支柱和实际帮助。而且,女性几乎需要承担全部的家务和抚养孩子的责任。因此,这些新的现实问题造成移民女性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压力。很多移民女性经历着从职业女性到全职家庭主妇的困难转变。这一变化为移民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参加休闲娱乐活动来重新塑造他们的社交生活。但是,他们如何接受这一变化来享受新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新生活呢?跳舞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正如DyckandArchetti(2003)所指出的:“通过经常投入到不同形式由体育和舞蹈带来的具体身体技巧的练习,男性和女性不仅可以临时逃避现实生活而且还可以有机会构思新的视野和体会和尝试新的可能性”(17页)。

然而,大多数传统的移民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移民对新环境的适应和事业的成就方面(Ghosh,1978;Li,1999;alaff&Greve,2004)。因此,对移民休闲活动的研究文献比较少见。本研究将试图弥补这一空缺。在本研究中,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调查女性移民参与休闲活动的动机及其影响。这一现象部分地揭示了在加拿大的中国移民,在移民过程中表出现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情感方面的因果关系。本文的目的是论述社会认同是怎样通过舞蹈这一身体语言来传达的,从而研究一组特定的中国移民女性的生活方式。我重点考察了温哥华杨小花民族舞蹈学院(以下简称“该学院”),并以此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通过对其中一个舞蹈工作室的实地采访、调查和参与,发现一些问题发生在移民的过程中。在这种背景环境下,中国舞蹈工作室不仅提供了机会和场所,让她们通过舞蹈来强化民族认同和建立关系网,而且还为她们重新塑造了社交生活。

MarcelMauss(1973)强调“身体技艺的文化重要性”,因为这连接着整个社会的进程和目的,以及这一进程对传播具体文化主题的偏好、评价和意义。作为一种身体语言,舞蹈像体育一样通过训练有素的动作和剧本形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去表达意义和重新形成认同。Dyck&Archetti(2003)说:“体育和舞蹈鼓舞着广泛的参与、批判的欣赏和永无止境的被表演者和观众的诠释。的确,运动员和舞蹈员,通过具体化的身体实践,不仅享受到了快乐和娱乐,而且可以庆祝现在的社会安排和文化理想,或者想象和倡导一种理想的社会新次序。”

根据这些理论,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舞蹈工作室为什么产生?为什么中国移民女性来学中国舞?

他们从跳中国舞中获得哪些收益?舞蹈/跳舞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吗?

中国舞蹈在哪些方面帮助他们在加拿大重塑社会认同?

在本研究中,采用体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具体的数据收集,综合了文献分析法、参与者观察和亲临采访三种方法。文献分析法包括报纸杂志上的新闻报道和该学院的内部手册及演出介绍,并多次访问其网站来了解其办学目的和活动信息。参与者观察为研究者提供了特别的机会来接触和认识潜在的研究对象。我于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参加了设在温哥华百老汇西街的该学院舞蹈工作室之“魅力健康舞”高级班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与两位舞蹈教师和几位常客建立了个人关系。其中三位常参加者还充当着助教的角色。这个舞蹈班是为那些有孩子的妈妈特别设立的,时间定在周三和周五中午12:40至13:40。这样不影响妈妈接孩子放学(温哥华的放学时间是下午2:45,没有午休时间)。我同时也在下课以后记录现场观察笔记,包括我听到的和我与学员们在课余讨论的内容。

访谈有利于得到更详细的回答(ritten,2000;Hammersely&Atkinson,1995;Palys,2003).。在舞蹈课上,我对12位年龄在45岁至55岁之间的女性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他们居住在加拿大的时间从6个月到10年不等。访谈都在舞蹈工作室的课间进行。在得到被采访人容许的情况下,我对采访内容进行了录音。访谈主要是围绕着你为什么来跳舞这个问题展开的。我对该学院的创办人及舞蹈总监杨小花女士进行了专访。之后,为了内容的准确性,我又将按录音逐字逐句整理的抄本给她审阅。她在看完访谈抄本后,写下“我同意杨新泉女士在她的论文中使用我提供的资料”。本研究访谈问题主要涉及到个人的背景、来跳舞的动机以及移民到温哥华的经历和困难等。

温哥华杨小花舞蹈学院建立于1990年,是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其办学宗旨是“提升舞蹈水准,弘扬中华文化”。其办学目的是“推广舞蹈教育,发展出高水平的舞蹈作品,介绍民族服饰艺术,为海外舞蹈者提供学习、探索、表演和比赛的机会,并保存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柔和现代意识,发展中华56个民族的独特舞蹈及服饰文化艺术。在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并存并促进共同发展的方针下,以肢体语言,与世界各国朋友们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该学院的创始人杨小花女士是白族著名舞蹈表演、编导艺术家。有着30多年的舞蹈经验,对中国民族舞蹈及民族服饰艺术有很深的研究。她于1981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文化部开办的首届获奖舞蹈编导进修班。正是凭着这份为把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在海外散播梦想的执着追求,杨老师创办了该学院。当我问她为什么要创办这个学校时,她感慨地说:“因为我看到中国舞的文化在北美洲没有被准确的传播。看到的是比较幼稚的中国解放初期的东西。继承传统、发扬中华文化[这个方面]非常缺乏。我需要担待起这件事情。我要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好多人就讲,在这边做这工作是很艰难的。第一,赚钱慢。第二,大家不认真,随便学习。我说,那不行,不能随便学。要来就来真格的。我要让你们看到中国民族舞蹈的精髓。我始终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舞蹈的作品包括舞剧,她应该跟芭蕾比美。她不会输给芭蕾。因为她的历史悠久超过芭蕾。如果你真正学了,是经过民间并且经过学校锤练的,你升华了这个舞蹈。中国民族舞蹈不是一个肤浅的文化艺术。她是非常有深度的,中国的民族舞蹈要和芭蕾比美。我不觉得中国舞是个简单幼稚的艺术。如果你把中国舞在外面传播好了,你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带到海外。这个中国舞蹈文化会在北美树起来。会进入到主流社会”。

当我问及她就中国舞蹈进入北美主流文化这个目的达到了吗?她说:“当然没有。这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从90年以后,就是从我以后,不断有专业人士移民到加拿大。人们都在为这个打拼。都在为树立中国的舞蹈文化在奋斗。因为有这个想法,所以,我不怕速度慢。从3个学生开始,让大家来认识。一年后超过30个学生。我的学生在一个中文学校表演以后,大家才承认中国舞好看”。

是啊,通过舞蹈来传播中国文化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杨老师在温哥华教了8年中国舞后,把她懂得的中国舞蹈在加拿大生根,有了初步的花蕾后,她把自己的女儿杨杨申请到加拿大,来共同发展这个事业。杨杨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曾经获得中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十佳舞蹈家称号。代表作品有:《水》、《雨丝》、《美丽的孔雀》、《乐舞仙姿》和《朝鲜大扇》等。先后代表中国赴欧洲、美国、**等国访问演出。她现任该学院的专业舞蹈教授、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杨杨加盟之后,整个的面铺得更广了,她带来中国更高水平的更专业的舞蹈艺术。她来之后在原来“健康舞”的基础上发展了“魅力健康舞”。就是我所上的那个舞蹈班教的内容。

该学院的第一个工作室开设在温哥华百老汇西大街上,也就是我做实地考察的地点。通过过去16年的发展,该学院的工作室发展到了列治文和白石城。最大的工作室是在列治文市,那里也是大温地区华人居民比例最高的地方。办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舞蹈这个媒介把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介绍给北美人。所以,其大门向所有喜欢跳舞的人敞开,不分年龄、性别、种族肤色和社会等级。该学校最小的成员只有3岁半,而最年长的超过了70岁。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人士的兴趣和需求,课程设计被区分为儿童班、青少年班和成年班。本研究主要集中调查特别为妈妈级女性设计的“魅力健康舞”班。这门课的收费标准是每小时3加元(相当于20元人民币)。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负担得起。

因为这样的休闲活动需要时间,所以,全职的蓝领女性不太可能参加。例如:经过8小时在制衣厂工作之后,很难有精力去做饭,哪里有力气去跳舞?所以来这里跳舞的人有三分之二是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尽管如此,舞蹈工作室成了女性谈论女性形象、交友和显示女人味的“世外桃园”。Vertinsky(2004)认为,某些特定的场所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由构建规则、界定范围和创造空间的权利关系决定的。这些权利关系促进着某些关系的建立,当然相应地妨碍其他关系的形成。舞蹈工作室的大多数光顾者来自中产阶级的移民家庭,因为这样家庭的女性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又有闲暇时间。一些移民人士只把他们的妻子和孩子送到加拿大,而他们本人则不常住在加拿大。这类人也被称为“空中飞人”,意思是在原居住国和新移民国之间来回飞。这样的例子很常见。在本研究中,一半以上的被访者都说他们已结婚,但由于移民的情况而不得不与配偶分开。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妇女的丈夫们可能有生意和工作在中国大陆、香港或者台湾,他们的收入可以足够支付家庭在温哥华的支出。由于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所以找工作并不是这类女性的第一任务,相反,如何安排好自己的闲暇时间,建立社交圈子,让自己过的快乐和充实显得很重要。中国舞蹈工作室正好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场所。

与民间舞和少数民族舞不同,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皇宫里的宫廷表演。古典舞的动作来自汗族的民间舞、武术和戏剧(“AestheticElement”,2003)。该学院的“魅力健康舞”课程教授这三种舞,但主要以教授和传播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和服饰而著名。不管什么水平和程度的参与,学跳中国舞都涉及到文化知识的传播和身心的锻炼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为了更好练就身体的技艺,舞蹈教员都会教学员如何理解中国文化定主题中包含的意义和审美标准。

多种多样的舞蹈表现形式代表着国家起源、传统风俗和民族特色。舞蹈技艺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道德体系、社会审美观和身体习性。“这些习性不仅仅因舞者个体及其模仿者而变化,而且随着社会体制、教育体制、社交礼仪和时尚潮流及影响力而进行特别的变化”(Mauss,1973,p.73)。根据Vertinsky(2005a,p.4)的研究指出:“Pierreourdieu进一步发展了这些观点,将Mauss的关于身体‘习性’灌输到身体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癖性倾向系统中去。例如:中国古典舞的技艺就强调身体的上肢,特别是手指、手腕、颈和头部的动作。为了区别其与众不同的姿势,基本的手和臂的动作被称为‘云步’和‘剑步’。这两种舞步脚的基本动作都是脚跟贴脚尖,身体平移而不上下颠簸。”其基本特征是‘小步快走’,也被称作‘中国步’(AestheticElement,2003)。云步动作中,手和臂在上肢部分飞饶盘旋,看起来女性特征十足。而在剑步动作中,手臂在躯体的两边轻轻移动好像保护自己不受外来的入侵(AestheticElement,2003)。所有这些动作都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本能:女性的、诱人的和自我保护的特点。

经过仔细观察女性从事舞蹈活动的日常行为,我发现她们不仅仅是练功房里的舞蹈练习者或者舞台上的舞蹈表演者,而且作为全面的社会人的角色是复杂而变化的。artky(1997)认为,女性温柔特征是指借人为的努力和技巧而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来自于特定姿势、仪态和动作组成的身体节目的表演。这些来学跳舞的女性,渴望通过舞蹈的训练能够取得这一成就,从而增强自信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从中国审美价值观来看,中国舞已经成为女性训练身体,包括个人举止仪态和行动空间全部技能的艺术形式。例如:“小步走”就是女性温柔的特质在当代父权社会体系中异的具体体现。正如artky(1997)所主张的“一位保养很好上了年级的女人,比放任自流不注重自己形象的女人更容易留住她的丈夫”。一般来说,当她的丈夫远离她的时候,比夫妻在一起,这种担心显得更严重。虽然自古以来,女性最关注的只有两件事:年轻和美貌。但是,来跳舞的这些女性不仅完成了她们恰当的女性命运中的母性任务――生育和抚养孩子,同时,她们为了达到标准异的容貌即女性温柔特质而做具体努力。[1]

6为快乐而舞:发现自我和建立社交圈

跳舞被认为是一种特别赋有意义的快乐形式,特别是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舞者可以尽情地释放能量和挥洒激情。听着美妙动人的音乐,像少女一样地跳着舞,那些中年妇女尽情享受着他们在舞蹈室里练习时的快乐时光。

从访谈中,我发现对这些中年移民女性来说,为“高兴而跳”有两层含义:第一,跳舞帮助他们发现自我。一位45岁的学员动情地描述到:“作为一位妻子和母亲,我整天都在忙家务。做饭,照顾孩子,并接送他们上下学。当我跟丈夫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整个注意力都在他们身上,都在考虑他们的事情,我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自己。然而,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我是为自己。为自己心灵的满足,为自己的健康,为自己的美丽。照不完的自己,看不完的自己。每天发现自己肚皮要紧一紧。手臂的肉又赘了。笑要笑得漂亮。”

在舞蹈课上,这些女性谈论她们的身体,她们对自己能够模仿舞蹈老师的美丽舞姿而感到很有成就感,特别是能够模仿那些高难度的手势、神态和动作感到满意。他们也谈论怎样将舞蹈与体育结合,来练自己的腹肌和手臂肌肉等,使他们变成条形的而不松弛的,以符合中国人对女性的标准审美观。

这些情景正和DyckandArchetti(2003)描述的一样:在参加正式和非正式的训练、课程和排练过程中,运动员和舞蹈员经历着不断变化的感情或是情感的组合。这些包括从疼痛到厌倦,从挫折到满意,偶尔还能达到欢欣鼓舞的境地。他们同时也体会到自我醒悟,明白赋予一个人的身体具体的涵义,并明白怎样才能把任何形式的体育和舞蹈放在特定的环境里,不仅表演身体精湛技艺,而且从不同的层面反射出一个人为完成特定的动作所作出的努力。

另外,舞蹈像体育一样,不仅给人们提供一种休闲和娱乐活动,而且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这种效应对中年女性来说显得尤其明显。西方学者O’rienCousins&Vertinsky(1999)的研究证明,中年女性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缺乏闲暇时间,她们复杂的和经常自我牺牲的对家庭的社会角色和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以及不足的经济条件,都有碍于她们投身于必要的体育和健身活动。而“魅力健康舞”正是为这样一些女性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条件和场所。这个项目最早是由杨小花老师开创的,她看见那些妈妈们每个星期不管风里雨里、春夏秋冬四季都送孩子来学她的中国舞,她就想到让大家有个便宜的价格有个地方锻炼身体以回报社会。她回忆到:“那时我学生很少,我可以教那些学生的妈妈们健康舞。上这些健康舞蹈课就是踢踢腿,弄弄胳膊。她们觉得伸展一下满好的。我从中国舞的古典身段开始。她们很开心,我觉得这个价值观真是找到了。有人腰痛跳了舞腰就不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价值观,不是可以拿金钱可以比喻的。我之所以最初起名叫‘健康舞’,意思就是你跳了我们的舞,你就会健康。”这个概念得到了很多参加者的积极响应。杨老师的女儿来了之后,又发展了“魅力健康舞”。健康舞不单纯讲健康舞,还包涵有中国的文化背景在里面。把民族的东西和当今的体育、太极、芭蕾全都结合起来。“魅力健康舞”中加进了更多的中国民族舞的风格,使得学员可以在舞台上表演多姿多彩风格不同的曲目。另外,中国舞的多样性也激发了人们学习不同风格中国民族舞浓厚的兴趣。例如:在一堂1小时的高级班的课程里,如果不学新曲目,学员们可以跳8种不同舞蹈,其中包括《元极》,《掀起你的头盖来》和《蝴蝶》等。当这些女性练习这些舞曲时,她们憧憬着舞曲所描述的美丽景色。此时,她们可以忘记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琐碎及烦心事,只管自己陶醉于简单、温柔和美丽的动作中。正是这些动作的训练使女性举止优雅得体。由此以来,舞蹈工作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舞蹈爱好者加入。在列治文的舞蹈工作室,最多时可以达到上百人同时跳。规模宏大,气势感人。

女性可以从跳舞中得到的另一个好处是在温哥华建立社交圈。Vertinsky(1998)指出“如果舞蹈被当作是一种体育锻炼,那么对女性来说感觉更有能力,更有影响力和强烈的归属感,比锻炼本身得到的更多,显得更加重要。”像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对于多数移民女性来说在温哥华安顿下来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孤独。因为他们远离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她们失去了以前的地位和自由以及认同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中国人感到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度就像“蹲移民监”,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或者一定时间里,移民到新国度里的人们失去了自由。例如:加拿大法律规定,新移民必须住满3年才能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人们之所以忍受这份煎熬是因为大多数人相信移民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在未来的教育和职业选择上带来较多的好处。如果丈夫不在身边,孤独的感觉会更强烈些。一位50岁的被访者生动地描述着她的孤独经历:“因为我没有朋友在这里,所以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整个房子静得都令我窒息。我本打算回流的,但自从我认识了杨老师,来到舞蹈工作室,我就改变主意不回去了。这里有舞跳,还可以交很多朋友。在中国舞蹈室,我找到了归属感。对跳舞的共同爱好和兴趣把我们连在一起了。”

一些女性一堂课接着一堂课地跳。她们几乎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舞蹈室里。如果没有公共课,有人还上专为一人上的私人课程。这样的课时收费是一小时35加元。我问一位正坐在舞蹈工作室地板上吃午餐的女士是否一小时35加元太贵了,我知道她正在准备上私教课。她自豪地回答:“不贵,我丈夫挣足够的钱养我。”过了一会儿,她告诉我,她是从台湾来的。她以前是个医生,但移民来温哥华后,找不到类似的工作。考虑到自己年纪也大了,也不可能学好英语再追求那种要求很高的工作,而且这种职业工作都要求有本地文凭和执业证书。经过一番痛苦挣扎后,她决定放弃事业的追求,而做个全职的家庭主妇。起初很长时间里她感到很失落。直到有一天她来到舞蹈工作室并开始跳舞,她才感到找回了自我。她年轻的时候从未跳过舞,没有什么舞蹈基础,然而,当她发现她竟然可以跳舞,就非常高兴。舞蹈技艺对身体的新挑战让她感觉非常好,感到自己年轻又有活力。现在,跳舞变成了她在温哥华生活的主要部分之一。

舞蹈的魅力,特别是中国舞的独特功能变成了一种,在支离破碎的当代社会中个人发展和个人治疗创伤的有效方法。跳舞可以看作是一种交际手段,而且,舞蹈工作室是大家互相交流并建立社交圈的好地方。正如Dyck&Archetti(2003)所指出的“体育和舞蹈中的社会因素远远超过训练课前后的随便聊天,其中心内容涉及到一个人学习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而且还有如何享受使用自己的身体”。有时,这些女性在工作室展示她们漂亮的装扮和做好的新发式。在表演前,她们还交流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又漂亮的服装。我看到一位48岁的女士展示她新修的指甲,那是带有彩色绘花图案的假指甲沾在她的指甲上。其实,她想让她的同伴说漂亮。她5年前移民到此,因为丈夫不在温哥华工作,一直独居。实际上,舞蹈工作室就成了唯一可以让人们注意到她有意识的指甲装饰的地方了。

除了这些日常的交流,三个月举办一次的“魅力健康舞”生日晚会是个很重要的机会,让这些女性庆祝她们所取得的成绩,交流思想和实现正式聚会。创办这个节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家长有个机会庆祝她们自己的生日。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生日都由家长给操办了。但家长们的生日又有谁来关心呢?“魅力健康舞”生日晚会为参加者带来了强烈的归属感――一种在学生时代结束后就缺少的情素。一般来说,家长观看他们的孩子们表演节目,但在这个特殊的晚会上,孩子们观看他们的妈妈表演节目。这是个新感觉新景象。让孩子们换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主持家务的全职妈妈,妈妈不仅可以在厨房做饭,而且可以在公众面前表演舞蹈。这一现象也改变了传统概念的妈妈的典型形象。

另外,这些活动不仅帮助中年女性重新建立他们的自信心,而且促成她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按Matthews(1990)的话说,她们是机器时代的女性。机器时代意味着就业、消费品、现代化、个性化和追求个人幸福。所有这些努力和尝试都引导这些移民在一个新的国度中重树认同,是因为舞蹈可以让女性在一个父权社会体系背景下体验平等和自由。

在公众面前表演是舞蹈的一个重心,因为舞蹈是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通过舞蹈,各种社会关系被商榷和维持。DyckandArchetti(2003)解释,就舞蹈来说认同感的形成是在观众的判读和欣赏中进行的。“表演者的身体移动可以通过人体运动学的术语,科学地描述和分类,就像分辨典型的性别、年龄、人种、阶级、种族特征、宗教、和国籍一样。”从**上来讲,许多从事舞蹈工作的中国艺术家认为,从舞蹈的起源、美学和文化内涵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来看,中国舞应该跟芭蕾平等。中国舞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她是深远的、精美的和必不可少的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像杨小花女士一样,通过舞蹈这个媒介宏扬中国文化,许多中国舞蹈家致力于把中国舞推进到北美的主流社会。

舞蹈的美学吸引力和极赋内涵的实践作用充当着公众的镜子和认同模式。舞蹈不只是简单的舞蹈,而是精美的表现艺术。她能激发人们的智慧、提升人们的精神并开阔人类对道德的提升和崇尚。舞蹈的教、学和表演都伴随着发现、促进并宣扬中国文化。

自从1990年首次登台以来,杨小花民族舞蹈学院的学员们从事了很多本地和国际上的演出活动。他们还为很多海外华人和西方人的慈善机构进行义演。不仅自己筹集演出经费,并将演出所得捐赠给海外华人的慈善机构。这些行为也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正如学院所在的哥伦比亚省的总督Mr.Gardom,Lieutenant-Governorof.C.在该学院成立10周年的讲话中所说:“该学院通过介绍许许多多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为丰富和提高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的多元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像许多移民一样,中国移民把加拿大当作第二故乡。所以,他们以各种方式投入到加拿大社会中去。在这种情况下,该学院的学员们,在通过舞蹈这种高水平的艺术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做贡献的同时,她(他)们也用这种方式重塑自己的社会认同。一些学员在美国、加拿大和亚洲等国参加国际性比赛和演出。也做慈善活动。例如:为温哥华中央图书馆成立10周年的庆祝演出,不收费。更多是为华人的和西方人的养老院做慈善表演。她们也为“纽约爱心基金会”做义演,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中国人。

虽然中国移民来到加拿大面临很多的挫折和障碍,但他们会渐渐喜欢上这个和平美丽的国家。一旦他们找到了认同,他们就会为这个社会奉贤自己的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该学院的许多学生自己花钱并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积极参加各种慈善义演的原因。在2001年,加拿大**给杨小花女士颁发了“国家义工奖”,以表彰她为加拿大做出的贡献。这个奖不仅属于她本人,而且属于所有热心用舞蹈来弘扬中国文化的人们。这个奖凝聚着许许多多人的集体力量、热情和为促进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所做的奉献。该学院的下一个目标是组织200人的舞蹈团在2010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表演中国舞。

本文代表着一种尝试性探索,将理论与实践具体化结合,来分析中国移民的休闲活动,特别以中国舞为主来讨论其中的文化认同。它同时揭示了中国移民女性在移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冲突和挫折。本研究暗示一群中国移民女性,运用舞蹈这种方式来让自己过的开心愉快。一方面,舞蹈是让她们追求个人的健康、美丽和快乐的方式;另一方面,舞蹈也成为一个集体思乡,社团组织建立民族认同的核心。

身体的力量不仅代表着女性如何融入加拿大之社会次序,而且还为了自我表达变成她们最希望成为的人。舞蹈是现代人为取得迷人生活的一个载体。舞蹈同时也充当着个人和社会能够照到他们自己的一面镜子。这种反射到具体化的认同有助于重塑社会生活。因此,舞蹈变成一种庆祝当今社会、**、道德和民族存在的精彩的形式。总之,这些中国女性认为跳舞给她们带来身心健康和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artky,L..(1997).Foucault,femininityandthemodernizationofpatriarchalpower.InK.Conboy,N.Medina,and.tanbury(Eds).Writingonthebody:Femaleembodimentandfeministtheory(pp.129-154).NewYork:ColumbiaPress.

ritten,N.(2000).Qualitativeinterviewsinhealthcareresearch.InC.Pope&N.Mays(Eds.),Qualitativeresearchinhealthcare(pp.11-19).London,UK:MJooks.

Davis,K.(1997).Embodyingtheory:eyondmodernistandpost-modernistreadingsofthebody,inK.Davis(Ed).Embodiedpractices:Feministperspectivesonthebody(pp.1-15).London:age.

Dyck,N.,&Archetti,P.E.(2003).Embodiedidentities:Reshapingsociallifethroughdance.port,dance,andembodiedidentities(pp1-22).Oxford:ergPress.

Hammersley,M.&Atkinson,P.(1995).Chapter5:Insideraccounts:Listeningandaskingquestions.Chapter6:documents.InM.Hammersley&P.Atkinson(Authors),Ethnography:Principalsandpractice.NewYork,NY:Routledge.

Giulianotti,R(1995).Participantobservationandresearchintofootballhooliganism:ReflectionsontheproblemsofentréeandeverydayRisks.ociologyofportJournal,12,1-20?1995HumanKineticsPublishers,Inc.

Li,M.(1999).‘Weneedtwoworlds’:Chineseimmigrantassociationsinawestsociety.Amsterdam:AmsterdamUniversityPress.

Matthews,J.J.(1990).heyhadsuchalotoffun:hewomen’sLeagueofHealthandeautybetweenwars.HistoryWorkshopJournal,3,22-54.

O’rienCousins,.&Edwards,K.(2002).Aliceinmenopauseland:hejabberwockyofamedicalizedmiddleage.HealthCareforWomen’sInternational,23,325-343.

Palys,.(2003).Researchdecision: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perspectives.hirdEdition.Nelson,CA:homson.

Prus,R(1996).tudyinghumanlivedexperience.InR.Prus(Arthor),ymbolicinteractionandethnographicresearch:Intersubjectivityandthestudyofhumanlivedexperience(Chapter1,pp.1-21)Albany,NY:UNYPress.

alaff,J.,&Greve,A.(2004).LosingstatusinCanada:GenderandhumancapitaldiscriminationofChineseimmigrants.Paperpresentedathe7thNationalMetropolisConference,Montreal,Quebec,March25-28.

Vertinsky,P.(1998).Run,Jane,run:Centraltensionsinthecurrentdebateaboutenhancingwoman’shealthndhealth,27(4),81-111.

Vertinsky,P.(2004).‘Powergeometries’:Discipliningthegenderedbodyinthespacesofthewarmemorialgymnasium.InP.Vertinskyand.McKay(Eds),Discipliningbodiesingymnasium:Memory,monumentandmemorial(pp.48-73).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

现代国家绝大多数是多民族或多种族国家,都面临着如何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和谐的问题。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并存、相容,具有统一性或同一性,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民族认同隶属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民族认同可以转化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促进国家建设发展、强化国家认同的正向精神力量。国家认同容纳、尊重、保护民族认同,运用国家权力调控、引导民族认同,努力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和谐以及各不同民族认同之间的和谐,应该是努力的方向。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条件。

其次,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有矛盾和对立的一面。一般说来,国家认同建设的实质是强化各族人民对国家的归属感与忠诚感,国家认同的强化并不意味着民族认同的弱化,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排斥关系。然而,如果在强化国家认同的同时,狭隘地站在多数居于优势地位的民族的立场上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采取不尊重甚至强制同化的态度,就会伤害一些民族群体的情感,并进而造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失谐和国家认同的弱化。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及其他民族的民族认同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也具有排异性。民族认同的强化如果不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就会直接侵蚀和损害国家认同,在强化民族认同的同时弱化国家认同,把某一族群的利益和意志凌驾于国家利益和意志之上,从而动摇国家认同的至高性,这将会带来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统一的严重后果。同时,如果过分地强化本民族的认同感而弱化对其他民族的认同感,也会削弱民族团结的心理和思想基础。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是一体多元的关系。国家认同建设不仅要构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和谐,也要在强化国家认同的同时,努力构建各民族相互认同的和谐,从而为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和**坚持平等、互助、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政策,我国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不断增强。特别是*的十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战略布*的整体推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又有了新的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作用,我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和谐也面临着

【华夏集团是世界五百强吗(考古中山_手机搜狐网)】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