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与中信哪个地位高(证券龙头排行榜前十名?)
作者:“admin”
证券龙头排行榜前十名? 1、中信证券(国内口碑最好的证券公司,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行业内第一)。 2、国泰君安(中国最好的证券公司之一,上具有很高的信誉)。 3、华泰证券(国内领先的证
证券龙头排行榜前十名?
1、中信证券(国内口碑最好的证券公司,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获得行业内第一)。
2、国泰君安(中国最好的证券公司之一,上具有很高的信誉)。
3、华泰证券(国内领先的证券公司,全国具有多家子公司)。
4、招商证券(一家国有大型综合证券企业)。
5、广发证券(全国十大证券公司之一)。
6、中金CICC(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证券企业)。
7、中信建设(连续十年被评为A类AA级证券公司)。
8、海通证券(主要以证券为主要核心)。
9、申万宏源(申银万国证券和宏远证券合并的一家国有证券公司)。
10、银河证券(中国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之一)。
中信证券专题研究:轻重资产双起舞,价值提升显成长 (报告出品方: 广发证券 )一、业绩与盈利能力双重提升,新一轮成长加速(一)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明显优于行... - 雪球
(报告出品方:广发证券)
随着房住不炒、资管新规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A股市场的投融资功能不断完善、资本市场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壮大、券商重资产业务的非方向性不断提高,带来了证券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均实现了较大突破和改善,从各业务线经营逻辑的变化到实际业务报表的反馈,均体现了券商当前业绩开始呈现较好的稳步成长状态。
从业绩来看,自2019年以来证券行业业绩整体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9.77%,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为53.77%,业绩的稳定性显著好于2019年以前。其中作为龙头券商的中信证券,其业绩的稳定性与更强的成长性亦开始加速体现。
“熊市并购,牛市再融资”一直是公司在经营管理层面做大做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从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
在行业低迷时期,公司把握逆周期布*机遇,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迅速确立行业龙头地位。2003年,公司收购万通证券,迈出并购扩张战略的第一步,营业部数量由45家增至58家;2005年,通过出资设立中信建投证券,完成对华夏证券的收购重组,营业部家数增至145家;2006年,收购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获得香港证券市场销售网络,同年,收购华夏基金40.7%股权,布*买方业务;2007年,收购中信基金100%股份;2013年,收购里昂证券,打造国际化业务平台;2015年,收购昆仑国际金融,构建全球外汇交易业务平台;2019年,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
在市场整体较为乐观时期,公司亦善于抓住机遇通过再融资等方式不断扩张自身净资产,同时撬动更高杠杆率做大做强公司资本金业务,实现资产规模与利润规模的双重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公司先后经历了“大项目”、“大网络”、“大平台”、“国际化”战略:1999年,中信证券实施“大客户、大项目”战略,项目主要针对行业龙头公司,为投行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4年中信证券确定“大网络”战略,公司陆续收购万通、金通、华夏证券,拓展卖方渠道网络布*。大项目和大网络战略成就了公司传统卖方业务如经纪、投行等的迅猛发展。
公司于2006年适时分析公司业务呈现“三强三弱”特征,即卖方业务强,买方业务弱;传统业务强,创新业务弱;国内业务强,境外业务弱,并首次提出要打造与公司实力相称的买方业务能力,加强资产管理、自营业务、收购华夏基金、成立金石投资,大力发展买方业务。
2007年系统性地将买方业务、国际化和加强管理梳理为未来发展的新三大战略。通过发行H股、收购里昂证券,促进公司业务及管理水平全面国际化。自2007年开始,公司的买方业务除通常的股票和债券自营投资外,向衍生品、直投、另类等多样化的交易发展。公司开始实现“卖方业务积累资源,买方业务实现收益,二者循环促进发展”的良性发展。
凭借多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中信证券的各项经营指标稳居行业头筹,大平台地位稳固。公司早期凭借先进的经营管理以及资本管理水平:在传统卖方业务方面,实现客户和业务量的积累;在买方业务规模和利润体量的实现上,亦争得头筹。
公司收入结构较为均衡,轻、重资产业务协同发展。近年来,中信证券收入结构较为均衡、稳定,各项业务呈现出较好的成长性与稳定性。2021年前三季度,包括经纪、资管、投行的轻资产业务占比54%,包括自营、资本中介、其他净(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的重资产业务占比46%,其中经纪、投行、资管、自营、资本中介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3.6%、12.2%、18.6%、34.8%、9.5%。
我们以经纪(含代销)、投行、资管作为公司轻资产业务来看,其贡献的净收入对公司营业收入的贡献(扣除掉大宗商品等其它业务收入)占比经历了先降后升阶段,当前贡献仍占到一半以上。
仅从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口径核算,中信证券2021年上半年实现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14.28亿元。位居各券商行业之首。如果我们用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占经纪业务的比重,衡量各家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程度,中信证券位列行业第一。
2021年上半年,公司代销公募及私募产品4356亿元,同比增长8.90%;公私募产品保有量3600亿元,相较于2020年底3000亿元,净增量600亿元。
从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保有量数据来看,截止2021Q3,中信证券在券商中名列第一。
据公司半年报披露,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代销金融产品规模4356亿元,公募及私募基金保有规模3600亿元。据公司在《中信证券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上披露,截至2021年9月,公司公募及私募基金保有规模已达4000亿元。扣除掉协会披露的1135亿非货公募产品保有量,私募产品保有量高达2865亿元。
当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快速发展,是产品体系中除公募外的另一组成部分。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截至2021年11月底私募基金规模已达19.73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6.10万亿元,较去年底同比增长62.08%。受益于A股市场的扩容与资本市场发展,中国私募基金市场亦呈现高速增长状态。
当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6.10万亿的规模,已与6.42万亿元的股混公募基金规模相当。私募基金已经成为高净值人群参与一二级权益市场投资的重要工具。
私募产品的销售,门槛相对公募产品更高,对客户的资金要求、对权益产品的认知等要求亦较高。私募产品在代销方面会优选高净值客群规模大、渠道品牌力强、线下服务能力出众的平台进行合作,头部券商在该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中信证券依托前期发展积淀,在经纪业务方面,整体综合竞争力突出,客户基础强。以2020年为例,中信证券在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收入、客户资金余额、融资融券余额等重要业务指标均居同业第一。
财富管理委员会,至今已经历三年时间。据公司在《中信证券2022年资本市场年会》上披露,客户资产于2021年下半年首次突破十万亿大关,实现了大幅跨越,资产200万元及以上的财富客户数量突破15万户、客户资产规模达1.7万亿,资产600万以上高净值客户数量达3.2万户、客户资产规模达1.4万亿,上述客户数量均较2018年翻倍增长、客户资产均较2018年实现1.5倍以上增长。
中信证券在财富管理端分客户群经营,根据不同群体客户特点,汇集整合资源,构建价值供给链。在财富配置投资业务方面,目前已形成包括“家族信托、财富私享、信享臻选与信享盛世、账户配置投顾服务、海外配置”的“5+1”财富配置投资产品与服务体系。
中信证券提供全光谱金融产品体系:按照客户大类需求,丰富不同风险等级、收益率的产品类型,其中衍生品、挂钩产品是中信证券重要的产品特色。中信证券当前已经布*了完善了产品覆盖体系:包括现金管理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挂钩浮动收益类产品、权益投资类产品,以及另类投资类产品。
公司在权益类私募产品方面尤其重视,引进了包括:私募、基金专户、资管计划、证券类信托(股票多头、指数增强、海外股票、市场中性、多策略、管理期货、债券策略、宏观策略、FOF/MOM、私募股权、新三板、可转债、打新等)等多种类型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当前公司私募产品的保有量已远超公募产品。
公司于2021年6月正式获批基金投顾资格牌照,于2021年11月正式开始展业。中信证券的突出优势在投资端在于从公司层面构建优质的投研体系,全面整合公司系统内的投研资源;在服务端在于有一支数量多且专业素质较高的分支机构服务队伍,投顾人数行业第一。(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月26日,中信证券的投资顾问人数高达5192人,远超第二名的4033人。)
此外,2022年1月11日起,中信证券在自身APP推出财富号及配套的内容开放平台,构建基金生态圈,将基金公司、券商、买方和卖方投研、券商线上及线下流量、场内外产品以及客户建立起生态链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市场即时变化、行业分析、基金策略、产品售前售中售后陪伴等服务,并将其作为实现买方理财投顾模式的阵地之一。截止2022年1月17日,已吸引首批10余家头部基金公司入驻,至少包括华夏、广发、南方、易方达、博时、华安、工银瑞信、汇添富等。
公司的大资管业务包含中信证券资管和华夏基金两大组成部分。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8.70亿元,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37.02亿元,合计55.72亿元,占总营收(去除大宗商品)的18.34%。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华夏基金是中信证券旗下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中信证券持股其62.20%。截至2021年上半年,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16066.14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9762.43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6303.71亿元。从市场格*来看,截至2021Q3,华夏基金非货公募管理规模6502.97亿元,市场位列第二。
2020年以来,华夏基金成长重回快车道,2021年上半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同比增长53.24%;实现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增长40.22%。
面临资管新规整改期限临近所带来的持续性行业转型发展环境,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完善产品布*。大力发展社保及基本养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养老业务,积极推动银行主动管理业务转型,与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私行合作取得新进展,持续推进大集合公募化改造,以FOF产品为载体迅速做大高净值个人业务。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人民币13909.62亿元,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人民币3614.15亿元、10294.42亿元和1.05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人民币11663.68亿元。据公司财报显示,资管新规下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包括养老业务、公募大集合产品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份额13.84%,排名行业第一。
受益于注册制改革推进,A股IPO发行规模显著提升,公司近两年投行业务收入重回增长快车道。当下,随着退市制度完善、审核周期减少、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建立过程中,我国开始开启IPO的常态化阶段,公司投行业务亦有望重回发展快车道。
同时,公司投行资本化业务的盈利状况也不断扩大。旗下主要通过100%持股的中信证券投资和金石投资来完成一级市场的投资,其中,前者为自有资金投资平台,后者为私募股权基金平台。科创板跟投制度推出以来,中信证券投资的净利润规模显著扩张。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2年稳步推出全市场注册制。我们认为,中信凭借大项目的承揽能力,其投行综合优势将进一步强化。
当下,除轻资产业务开启高速成长之外,券商的重资产业务亦发生较大商业模式的变革,其中以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尤为突出:一是信用业务调整结构,做大两融、压缩股质业务,大幅改善了资产质量、降低了风险水平;二是自营业务由方向性投资转向非方向性投资,通过衍生品对冲和量化投资等手段,降低了自营收益率波动;三是大力发展场内外衍生品业务,实现了高ROE回报;四是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业务开启了资本金的高质量使用新方向。
2019年以来,中信证券在权益资产方面的用资占比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底,公司净资本859.06亿元,其中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占净资本的比重,亦从2018年底的28.91%,提升到2020年底的78.54%。
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和柜台产品持续发展,产品结构、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做市交易业务持续排名市场前列。股权衍生品业务保持客户群体广泛、产品供给丰富、收益相对稳定的业务形态。境外股权衍生品交易持续发展创新,交易覆盖国际主流市场,为客户提供跨时区的全球市场衍生品交易服务。
公司前瞻布*衍生品业务资格,市场份额领先同业。公司目前已获得的股指期货交易、股票期权交易及做市、50ETF期权做市商、互换业务、国债期货交易业务、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及跨境业务等业务资格,均为首批获批,且公司已于2015年收购昆仑国际金融,服务于客户的外汇业务需求,基本实现衍生品各业务条线资格全覆盖。
中信证券对于新业务资格的定位较为市场化,以满足机构客户需求的角度判断新业务价值,敢于先行先试,给予业务开展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合规风控严格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快速抢占市场、做大做强,目前多项衍生品业务份额领先同业。从应付客户保证金间接衡量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速度。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应付客户保证金余额1013.56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四倍。
我们对包括中信在内的多家头部券商的2017-2020年合并报表下的自营净收益率进行测算。从四年平均收益率情况来看:中信最高,达9.19%,国君、中金7.5%-8%,海通、建投6.5%左右,国信、华泰、招商均在5.5%附近,银河低于5%。从2017-2020各年收益率情况来看:中信、国君持续处于头部领先位置;中金收益率比较平稳,均在7%-7.6%;海通、华泰随市场行情变化波动较大;国信、建投、招商、银河收益率在2017-2018年均偏低,2019年提升明显。
自营投资收益率的差异除了主动投资能力差异之外,我们认为差异主要源自两点:一是经营层面加杠杆。除了公司层面加杠杆(融资杠杆)外,自营业务会进行二次加杠杆(经营杠杆)。中信、国君、中金的经营杠杆处于领先位置。
二是衍生品业务的加持。近年来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10月,场外金融衍生品名义本金余额1.96万亿元,同比增长52%,较2017年末增长4.3倍。时下,券商不仅将衍生品业务运用于自营业务,也大规模开展对客业务(计入投资收益)。由于较高的收益率水平,衍生品业务为自营投资收益率赋能效果明显。8家一级交易商中,中金、中信处于双寡头竞争地位。(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自营收益率=(自营收入-卖出回购利息支出)/自营净规模。
其中:自营收入=证券投资收益(剔除了股权投资收益)+公允变动损益+投资业务利息收入。投资业务利息收入包含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2018年底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从“投资收益”科目调整至“利息收入”科目中。
自营净规模=金融投资资产-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工具净额衍生保证金净额。其中:公式中各项资产、负债的规模均采用年初、年末的算术平均值,后文若未特殊说明,规模也均为平均规模;衍生金融工具净额用“衍生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衍生保证金净额根据各券商年报附注中披露的应收款项、应付款项详细信息,用“应付-应收”进行测算。
(2)券商自营业务有两次加杠杆的过程:第一次是公司层面加杠杆(融资杠杆),各券商通过长短期融资获得杠杆资金,将可用资本金、杠杆资金配置至公司各项金融资产中;第二次是自营业务加杠杆(经营杠杆),各券商自营部门在获得公司配置资金后,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进行主动杠杆操作,如:开展卖出回购交易、发行结构化票据等。为了更加真实的反映各券商自营部门的主动投资能力,以上测算自营收益率时,只考虑了经营杠杆,未考虑公司层面的融资杠杆。
(3)以上测算根据各券商2017-2020年年报披露信息所得,由于券商年报主要对合并报表项目构成进行了详细披露,各子公司仅披露了收入、利润等几个简单指标,并且由于母子公司业务上有重叠、母子公司的信息披露格式不完全一致以及内部交易冲销等原因,以上收益率测算与下文分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推测因素。
按照中信证券的收入模式,我们按照手续费佣金收入(经纪、投行和大资管)、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几个板块对中信证券的收入水平进行估计。由于证券公司业务和市场环境高度相关,我们收入预测的核心假设包括:
2021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约为10586亿元,相比2020年的8482亿元同比上升24.81%。我们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市,政策环境整体向好,市场交投活跃,万亿成交量已成常态,截止2022年1月18日,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1423亿元。在稳增长与全面注册制预期落地下,预计2022年日均成交金额在2021年高基数下同比增长10%。近年来中信证券股基交易额市占率稳定
在6%上下,机构客户占比较高故总体交易佣金率较高,预计中信证券代理买卖净收入(含席位租赁)实现19%的增长。
2021年A股市场股权承销规模18177亿元(YOY+6%),预期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直接融资占比提升,股权承销业务有望平稳、常态化增长。中信证券投行业务市占率稳居第一,2021年股权IPO承销规模1098亿元,市占率18.09%,同比提升8.6pct。我们预期中信证券2022年投行业务净收入实现20%的高质增长。
华夏基金作为老牌头部公募基金,产品体系布*全面,历史业绩良好,截止2021年底,非货规模6396亿元(YOY+27%),非货规模排名全市场第二,随着2022年基金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2年华夏基金管理规模实现15%的增速,基金管理费收入实现25%的增速;
行业资管规模稳中有降,中信资管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主动管理占比不断提升,资管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中信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2022年稳步回升3%,受托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7%。
中信证券自营投资收益历史业绩良好,基于中信证券的衍生品业务加持以及较强的用资收益能力,我们预期公司2022年自营总收益率约为8.5%。(自营收益率=(自营收入-卖出回购利息支出)/自营净规模,2017-2020年四年测算总投资收益率平均为9.19%)。
两融业务规模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两融余额与成交金额一般同向波动,政策打开业务空间及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市,预计2022年末市场两融余额提升15%,预期中信证券2022年利息净收入同比提升24%。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中信证券2021-2023年分别实现总收入765.7、900.6、1075.0亿元,分别同比变动41%、18%、19%;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29.8、286.9、367.7亿元,分别同比变动54%、25%、28%;对应ROE水平分别为11.8%、12.4%、13.8%。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全国哪家证券公司最好?综合排名第一?
2011年证券公司排名前五位(最新):1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等级最高的券商是什么级的券商?中国有哪些这一级别的券商?
证券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类11个级别。截止2012年,中国暂无AAA级别券商,其中AA级别券商有: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华西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设、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
国内大券商排名?
第一名中信证券,在1995年4月25日北京成立。
第二名,国泰君安,是国内规模最大,经营范围最广,机构分布最多的证券公司之一。
第三名,海通证券,公司于1988年成立。公司于1994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成全国性的证券公司。
第四名华泰证券公司于1991年五月成立。2010年2月26日,公司内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第五名,招商证券。
第六名,申万宏源。2015年1月16日合并组建而成。
第七名,中信建投,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2日。
第八名,银河证券。
第九名,中金公司。公司于1995年6月25日成立。
第十名,国信证券。
全国十大证券公司排名?
中国十大证券公司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金CICC、中信建投、申万宏源、银河证券及国信证券GUOSEN,其中中信证券品牌排名第一,指数高达到9.9分。
证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设立并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而成立的专门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Securities Company)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法人企业,分为证券经营公司和证券登记公司。狭义的证券公司是指证券经营公司,是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到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领取营业执照后专门经营证券业务的机构。它具有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以承销发行、自营买卖或自营兼代理买卖证券。普通投资人的证券投资都要通过证券商来进行。
中信证券跟中金黄金哪个做长线好?两三年股价能翻倍吗?
中信证券做长线,中金黄金短炒作。
中金和四大哪个难进
从难度上看,CICC更难进入。CICC仍然是最具“国际范”和“贵族味”的经纪公司。考虑到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a股投资者的不断机构化,凭借投行业务的专业性和机构客户优势,CICC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到中国高盛不能只做国内业务这一基本要求,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的CICC明显好于中信证券。[扩展信息]CICC取代中信成为中国的高盛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考虑到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a股投资者的不断机构化,借助投行业务的专业性和机构客户优势,CICC有望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空间。CICC还有另一种可能,挑战中信证券,最终成为中国版的高盛。如果说投行业务、股票业务、私募业务是CICC未来冲击“中国高盛”的三大亮点,那么CICC的国际化业务布*显然是与中信证券竞争的另一大优势。毕竟如果真的想成为中国版的高盛,就不能只做国内业务。由于天然的外来基因,CICC在国际化布*上更为超前。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CICC,成立于1995年6月25日。是mainlandChina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于2015年11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成立后,股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原两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不再持有CICC的股权。根据CICC2015年年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持有CICC28.448%的股份,为CICC第一大股东。2016年11月4日,CICC宣布以167亿元人民币从中央汇金手中收购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全部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投证券将成为CICC的全资子公司。由于其特殊的背景,CICC在中国大型国企改制过程中成为中国最大的股权投资银行,薪酬水平与国际大投行持平,因此被称为“投行贵族”。2020年1月4日,荣获2020年《财经》常青树奖“可持续发展绿色奖”。
中金跌落霸主宝座 中信申万排名下滑_中国质量新闻网移动版
2010年,券商投行迎来了“大丰收”。受益于中小板、创业板的快速扩容,券商保荐承销收入水涨船高,58家券商承销保荐了349家企业IPO,共揽入承销保荐费163.4亿元,是2009年投行总收入的3倍,创出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券商承销收入排名开始重新洗牌。以往专注大盘股承销的大券商纷纷落败,中小券商异军突起。多年占据IPO承销收入排行榜第一、二位的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不得不黯然让位。而有“岭南四杰”之称的平安、国信、招商、广发合计揽入承销费49.31亿元,占券商总承销收入的三成,平安更是其中最大的赢家。
新的一年,券商投行又踏上了新的竞争之旅。新一轮洗牌仍会继续,我们拭目以待。
发行市盈率不断创新高,使中小板与创业板在成了造富机器的同时,也催肥了一批券商。
Wind统计显示,2010年58家券商合计获得IPO承销及保荐费用163.4亿元。然而几家欢喜几家忧,在平安、国信等中小券商在中小板、创业板的资本盛宴中大有斩获的同时,也可以看到部分大型券商落寞的身影——承销及保荐收入排名滑落严重。
2011年,根据多家券商分析师的预测,中小板及创业板仍将持续火热,而大小券商在总结2010的经验教训后,如何在2011年再战投行江湖,则需拭目以待。
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IPO数量达到349家,其中创业板上市家数高达110家,中小板发行数量高达200家。相对于中小板、创业板的火爆,由于2010年大盘新股较少,而中金公司等老牌大型券商的投行业务又主要扎堆大盘股,因此,与平安、国信等中小板、创业板的保荐大户相比,多年占据IPO承销收入排行榜第一、二位的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也不得不黯然让位。2010年中金公司承销及保荐收入排名已从2009年的榜首降至第7位。
根据Wind统计数据,2010年,中金公司承销及保荐收入为7亿元,较2009年的10.9亿元下降35.8%,因为2009年6月IPO才重启,也就是说,中金公司2010年全年承销及保荐收入不及2009年半年的收入。而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中金公司的该项收入则高达18.7亿元。
行业老大中信证券承销及保荐收入排名也从2009年的第2下跌至第5。依靠大盘股的高承销费用,中信证券2010年承销与保荐收入达到9亿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25%。不过,在IPO数量激增、承销及保荐费率水涨船高的背景下,这个数字仍与其行业地位不符。
另外,申银万国证券承销及保荐收入排名也经历了一定下滑,数据显示,2010年申万实现承销及保荐收入2.28亿元,较2009年的0.61亿元有大幅提升,不过,其行业收入排名则从2009年的19降至去年的23位。
2010年为数不多的大盘股IPO成了大型券商投行业务的“救命稻草”。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仅农行IPO承销及保荐费用一项,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四家券商就收获6.89亿元。
统计显示,中金公司2010的5个首发项目中除东方财富外均为大盘股,其中中国西电承销及保荐费用为2.66亿元、农行1.72亿元、光大银行1亿元。
申银万国2010年共承销了5只股票,其中光大银行IPO贡献1亿元,占到其首发项目承销及保荐费用的近半壁江山。
除了农行IPO带来的1.72亿元收入外,郑煤机、大连港、永辉超市、昊华能源分别为中信证券带来0.92亿元、0、96亿元、1.03亿元、0.95亿元的承销及保荐收入。统计显示,这5只大盘股IPO共计为中信证券贡献5.58亿元,占到其全部承销及保荐收入的62%。值得一提的是,除了5只大盘股外,中信证券也承销了海宁皮具、众业达、立讯精密、山西证券等10个中小板、创业板股票。
国泰君安2010年IPO承销及保荐收入为3.39亿元,在其4个首发项目中,除鼎龙股份为创业板股票外,其余3支均为大盘股。其中农行IPO贡献1.72亿元,力帆股份、正泰电器IPO分别贡献0.87亿元和0.55亿元。
在银河证券去年承销的4只股票中,重庆水务和农行两只大盘股贡献了2.47亿元,海格通信、宋城股份两只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则为其带来1.73亿元收入。
在2010年承销与保荐收入榜单中,海通证券则成功突围,项目数量和承销收入均同比有大幅提升,从2009年的1.5亿元增至2010年的6.38亿元。观察其去年的12个首发项目可以发现,中下盘股、创业板是其业绩突围的关键。统计显示,除华泰证券(承销及保荐收入为1.3亿元),海通证券承销的其余11个IPO项目均为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与此同时,海通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也有很大提高,截止2010年三季度末,其投行业务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2.1%上升至5.7%,在上市券商中排名升至第二位,实现佣金收入6.04亿元,对收入贡献也达到了9%的水平。
2010年,沪深交易所融资总量折桂全球IPO市场,全年新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349家,较2009年的111家增加两倍多,另外,2010年券商首发保荐承销费率亦是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09年全行业合计取得承销及保荐收入53.14亿元,承销保荐费率为2.63%,而2010年随着全行业承销保荐费用大幅增长,该项费率也上升至3.32%。可以说,新上市公司数量激增和保荐承销费率的上升成为2010券商承销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58家券商合计获得IPO承销及保荐收入163.4亿元,较去年大幅增长198%,这对证券行业来说无疑是飞跃式增长,因为即使是在2007年大牛市时期券商行业IPO承销保荐收入也仅有76.16亿元。
多家券商分析认为,由于2010年的基数效应,2011年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增速会有所减慢,但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西南证券分析师王大力认为,在经过2009年和2010年的高增长后,2011年投行总体发行承销规模将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增速会放缓。从结构来看,2011年中小板与创业板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预计深市承销规模有望超过主板市场,而中小板及创业板块有望为上市券商在2011年带来85亿元左右的收益。
在这样的趋势下,主板资源愈发稀缺,中小板、创业板持续火热,大型券商是否能够扭转战*,平安、国信等中小板、创业板大户能否继续领跑,则将成为决定2011年券商投行收入榜单名次的关键。
中金公司跟中信证券有关系吗?
是两家独立的公司,中金公司是合资公司,最大股东是中央汇金;中信证券是内资公司,最大股东是中信集团。二者相同点都是金融类公司,都具有从事证券业务的资格。
【中金与中信哪个地位高(证券龙头排行榜前十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