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品达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知识>sofr基准利率(基于SOFR的美元基准利率改革进展及影响)

sofr基准利率(基于SOFR的美元基准利率改革进展及影响)

2023-11-30 21:06:57

作者:“admin”

基于SOFR的美元基准利率改革进展及影响 内容提要 随着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基准利率使用进展、潜在风险、未来多元基准利率格*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23年6月

基于SOFR的美元基准利率改革进展及影响

内容提要

随着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基准利率使用进展、潜在风险、未来多元基准利率格*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23年6月30日之后,美元LIBOR正式退出国际金融市场。为协助存量合约的转换,以“合成”方式构建的部分美元、英镑LIBOR仍将延续一段时间。2023年6月30日之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美元合成LIBOR将报价至2024年9月30日。有担保的隔夜融资利率(SOFR)作为新的美元基准利率,将重塑全球基准利率格*,未来对在岸与离岸美元市场、美元产品与期限结构、国债市场供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关于从LIBOR过渡的进度报告,衍生品风险敞口占比约94%

FSB通过深入探讨与基准利率转换相关问题,并对转换进展与挑战进行梳理,发布了关于从LIBOR过渡的进度报告。指出大多数币种LIBOR利率报价已经停止,美元LIBOR向新基准利率的过渡逼近最后期限。作为近期的首要任务,FSB强调,市场主体必须制定详尽的计划与预案,确保为美元LIBOR的最终退出做好准备。FSB预计,2023年6月后的基于美元LIBOR的风险敞口仍有约95万亿美元。其中,资产类余额约为4.71万亿美元,占比5.0%;负债类余额约0.68万亿美元,占比不足1%;衍生品类余额约89.55万亿美元,占比约94.3%,是美元LIBOR中存量规模最大的品种。从转换速度来看,负债类美元LIBOR产品退出较快,其次是资产类美元LIBOR产品,占比最高的衍生品美元LIBOR产品的退出速度反而最慢,退出任务仍较为艰巨。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ISDA)亦公布了全球衍生品市场进展及回退指南。根据ISDA的统计,2023年年初以来,基于美元LIBOR的交易已大为减少,基于SOFR交易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英镑SONIA、日元TONA、瑞郎SARON均是市场的主流利率;欧元方面,EURIBOR和欧元基准利率(ESTR)并存,交易量基本相当。

二、基于美元SOFR定价的金融市场发展特征

(一)SOFR已成为现金市场主要的参考利率

基于SOFR的现金产品(CashSecurities)的月度发行量有所增加,2022年全年累计发行总额为1.2万亿美元,到期日大多在一年及以内。

第一,贷款方面,2022年年初以来,基于SOFR的银团贷款占比超过90%,累计发放1.7万亿美元,而2021年12月这一比例约为30%。第二,债券市场方面,SOFR被用于设定浮动利率票据和债券的利率。这些工具根据SOFR的变化支付可变利率,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冲利率风险的手段。2022年3月以来,多数浮动利率债券发行已经开始参考SOFR,而到9月几乎所有的私人部门发行的浮动利率债券均参考SOFR。

(二)房利美和房地美不再接受LIBOR可调利率抵押贷款(ARM)

在住房贷款方面,2023年1月15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FHFA)宣布,从7月1日起停止接受以LIBOR为基准的住房贷款,鼓励贷款机构尽快转向使用SOFR或其他替代利率。房利美和房地美只接受SOFR可调利率抵押贷款,而基于LIBOR的相关产品须退出。

(三)衍生品中SOFR使用进展迅速,远期利率协议的需求大幅下降

在衍生品市场,SOFR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美元利率互换合约和期货合约的基准利率。2022年6月以来,SOFR掉期占线性掉期(LinearSwaps)市场每日交易量的85%以上,而同期LIBOR掉期占总交易量的比例不足10%。日均SOFR期货交易量也在稳步增长,2022年12月,挂钩SOFR的期货交易规模占美元计价期货的比例为58.7%,而2022年1月这一比例为18.5%。从LIBOR向SOFR的过渡减少了市场参与者使用远期利率协议(FRA)的需求,这导致2022年FRA交易大幅下降。

三、以LIBOR为基准利率的存量产品替代及SOFR时代的相关风险

虽然LIBOR替代改革期限已至,但是不论存量合约转换或新定价基准运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参考LIBOR定价存量合同转换的风险

2023年6月后,部分美元、英镑LIBOR仍以合成的方式报价,而日元已停止报价,不同币种合成LIBOR停止报价时间各异,容易引发存量转换的风险。

对于美元LIBOR而言,五种美元LIBOR设置(隔夜、1M、3M、6M和12M)将持续到2023年年中。2023年4月3日,FCA正式要求LIBOR管理人IBA在2024年9月底之前,根据CME定期SOFR和ISDA固定息差调整,继续以合成的方法公布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美元LIBOR。对于英镑LIBOR而言,IBA公布3个月的合成英镑LIBOR直到2024年3月底,之后将永久停止。对于日元LIBOR而言,已在2022年底永久停止日元LIBOR。不同币种合成LIBOR停止报价时间各异,将引发存量转换的新风险。

(二)未来“信用调整利差”仍可能面临调整

LIBOR包含了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分,而SOFR为无风险利率。美国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正式提出,推荐以信用调整利差(CreditAdjustmentSpread,CAS)的方式,反映SOFR与LIBOR之间的信用差异,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将过去五年美元LIBOR和SOFR之间差值的中位数作为信用调整利差。一方面,基于历史数据的CAS难以准确反映当前市场的信用状况。信用调整利差是基于过去的值,信用状况在短时间内如果发生剧烈变化,SOFR加上CAS难以衡量市场的真实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已经确定1M的利差调整为3.26bp,3M的利差调整为11.93bp,6M的利差调整为27.66bp,但尚未明确的是这三种期限的调整利差是永久的,还是要在每个利息期开始时重新计算,如果需要更新,在LIBOR彻底退出之后该如何衡量,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

(三)创建前瞻性SOFR的难题

SOFR作为隔夜利率,是基于后顾法进行定价和计量的,而LIBOR是基于前瞻法构建的。然而,前瞻性SOFR对许多金融机构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协议要在计息周期末才能确定所有计息日的利率,将给定价带来一定难度。目前,CME的前瞻性期限利率是基于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交易价格计算得出的。这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共识与预期,但实际的利率水平可能会受到经济走势、宏观政策和市场情绪传染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与前瞻性期限利率存在一定差异。

四、基于SOFR的美元基准利率体系的影响

当前,全球基准利率体系面临重构,美元基准利率定价权由离岸回归在岸市场,SOFR将逐步在金融市场交易和资产定价中发挥着“神经中枢”的作用。

第一,SOFR的推广将提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效应及对离岸美元市场的影响力。LIBOR作为离岸价格,美联储对其控制程度较低。SOFR来源于美国三大隔夜回购市场,这意味着美元资产的定价权将由欧洲美元市场回到美国在岸市场。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调控机制作用于联邦基金市场和回购市场,从而更加直接、精准、有效地影响在岸美元流动性,并最终影响全球美元资产价格。随着美元LIBOR向SOFR转换,市场运用SOFR定价的能力增强和挂钩SOFR金融产品规模扩大,美元SOFR对离岸美元市场的资金配置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传导作用。

第二,提升美国国债回购市场的国际地位,市场参与者或将更依赖短期回购。首先,国债回购需求增加。市场主体管理美元流动性头寸,需要持有更多美国国债,以参与回购市场。其次,市场行为会发生变化。从LIBOR向SOFR的改变可能会改变回购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部分金融机构可能会改变原有的融资策略,更多地依赖隔夜回购市场。再者,影响回购市场稳定性。SOFR的定价基于回购市场,这意味着基于SOFR的金融产品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市场的供求和风险变化。但是一旦市场状况恶化,回购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增加,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改变金融机构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模式,企业要重新考虑融资成本,防范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困境。SOFR的使用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需要特别关注在新的基准利率体系下金融产品定价及创新。基准利率改革尘埃落定,基于SOFR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格*面临调整,这将推动金融机构适应SOFR定价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兼顾离岸与在岸、信贷与债券市场、场内与场外衍生品的发展。理性评估、稳妥推进利用基于期货合约或互换合约计算出来的期限利率,以满足市场需求,维护金融安全。

五、启示与建议

在多元复杂的全球基准利率体系中,我国金融机构需加强风险管理,推进基于LIBOR存量合约的转换,跟进基于SOFR的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与结构演变,完善SOFR定价产品体系,探索全球基准利率新框架下的运作模式。

第一,警惕SOFR时代美国国债市场的风险强化机制。目前,美联储持有大量国债,国债及回购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及主体的绑定效应增强。当全球美元资产流动性逆转,安全资产不再安全,国债市场流动性脆弱机制将进一步加剧。未来,需要特别关注,美国财政赤字货币化状况及美联储在国债供求调剂方面的关键作用机制。在美元市场流动性短缺、金融市场动荡时期,一旦SOFR大幅波动,制订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案与举措。稳妥推进前瞻性SOFR期限利率的应用。

第二,加快探索签订基于SOFR的新合约及构建完善的基于SOPR的产品体系。一是在发达经济体紧缩政策背景下,市场动荡加剧,特别关注,不同币种、不同基准利率传导资金价格的差异性以及市场的不同步性,为存量业务转换及新产品开发带来的新挑战。二是应清醒地认识到,建立基于SOFR的基准利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金融机构应重视系统改造、合同文本修订等多个关键环节的建设;制定新签合约指引,降低合规管理压力。

第三,推动相关衍生品市场发展,构建完善的利率曲线,提高市场主体利率风险管理和对冲便利性。衍生品是构建利率曲线的重要一环,也是对冲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的“SOFRFirst”倡议的推出,推动了以SOFR定价的相关金融市场发展,基于SOFR的衍生品规模不断扩大,逐步为构建完善的利率曲线奠定市场基础。当前,我国可以逐步开发以DR为基准的利率衍生品,通过不断完善利率相关衍生品种类,完善基准利率曲线,逐步丰富、拓展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选择,同时,改进衍生品市场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市场参与者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效率和对冲相关风险的便利性。

END

作者:边卫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银行研究院国际金融团队主管;吴量,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杨向荣,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金融学院

更多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从2022年人民币汇率变动看外汇市场完善

◆人民币与东南亚货币直兑优势与展望

中国货币市场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关注我们

一图看懂-利率转换之SOFR替代LIBOR

2023年6月30日,ICEAdministrationBenchmarkLimited将不再公布外币计价协议中的LIBOR(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数值。LIBOR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被以SOFR(SecuredOvernightFundingRate)为代表的无风险替代利率替代。SOFR由美国国债回购市场的交易生成,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公布。除美元SOFR之外,其它币种也有各自对应的无风险替代利率,如英镑SONIA,日元TONA等。

就SOFR替代LIBOR事宜,我们总结了相关要点,包括二者概念,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两种SOFR利率产品(后顾型和前瞻型,前瞻型SOFR需要使用机构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利率变更可能涉及的文本类型,以及利率转换谈判过程中的若干焦点,比如是否要求SOFR和CAS(调整利差)分别均不小于ZEROFLOOR;市场紊乱情形发生时的处理机制对比(对于SOFR而言,不再有参考利率银行的概念,是否在SOFR数据不可得时直接使用costoffunds也是谈判的要点)。

一年期sofr利率

在美元LIBOR逐步停用后,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贷款和证券,ARRC(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AlternativeReferenceRatesCommittee)确定并建议将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作为新基准。SOFR是SecuredOvernightFinancingRate的缩写,由美国...

存款基准利率指的是什么?

基准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又称法定利率;银行利率指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利率指金融市场的利率。其中,基准利率是核心,它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其他利率。

现在的基准利率和lpr是多少?

截至202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是贷款基准利率(LPR)。其中1年期以上LPR为4.65%,1年期以下LPR为4.1%。LPR是根据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报价加权的方式计算得出的。与基准利率一样,LPR也是人民银行控制货币政策的一个工具。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LPR的变化频率也越来越高,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LPR的变化,以把握市场机会。

LIBOR转SOFR,美元贷款基准利率转换实操Q&A

LIBOR,全称为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金融合同中主要使用的基准利率。由于其为预估利率,无法充分体现市场实际情况等原因,2023年6月30日后,LIBOR报价银行将不会继续为LIBOR管理机构提供美元报价,美元LIBOR也将不再具有代表性。尽管为了目前大量的LIBOR存量合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FCA)正在考虑是否要继续发布一个所谓的合成(synthetic)LIBOR利率,使其有效至2024年9月,但是目前尚无定论。因此,就美元贷款合同而言,各大银行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存量合同的LIBOR转换工作,新签署的美元贷款合同基本均已SOFR计价。

虽说从去年开始,市场上对SOFR的讨论就已经非常热烈,但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美元LIBOR计价的存量合同仍未对基准利率条款进行更新。考虑到6月30日的截止日期临近,部分银行内部近期已经下达指令,要求各分行尽快完成存量合同的修订。基于此背景,我所总结了目前大家对美元贷款基准利率转换比较关心的问题列于下文,并进行了相应解答,希望对各贷款人及借款人有所帮助。

SOFR(SecuredOvernightFinancingRate)为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的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基于隔夜国债回购交易产生,为市场现阶段用于替代LIBOR的美元贷款基准利率。SOFR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我所参与过的诸多新签项目融资协议已使用SOFR作为美元基准利率使用,市场上较为普遍地以SOFR作为美元融资交易的基准利率使用。

与LIBOR这种前瞻性期限利率(也即在利息期前即可预估出未来利息期所适用的期限利率)不同,SOFR为后顾性隔夜利率,也即只有在第二天美国东部时间早上八点才可获取前一天的利率[1],因此在实践上可能对银行造成一定的操作问题。为满足银行利息结算需求,市场上引入了相关回溯式计算方式。

SOFR为隔夜利率,而贷款的利息需要按照期限计算,针对如何做到利用隔夜SOFR计算一段利息期的利息,目前市场上普遍有以下三种做法:

(1)单利SOFR(DailySimpleSOFR)计算利息:利息按天计算,每日利率=每个银行工作日的当日利息(DailyRate)+利差(Margin),如果当天不是银行工作日,则取其前一个银行工作日的利率计算当天利息。每个利息期最后一天收取该利息期内产生的所有利息。其中,每个银行工作日的当日利息(DailyRate)为当天的SOFR。有的合同会约定,如果该银行工作日没有SOFR,则取CentralBankRate(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不时公布的由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US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设定的短期利率目标作为DailyRate;

如果是存量贷款转换的情况,由于SOFR利率会比LIBOR低,转换后的每日利率=当日利息(DailyRate)+CreditAdjustmentSpread(调整利差,SOFR与LIBOR的差值)+Margin;

单利SOFR的优点是其反映了当前的市场利率情况,目前广泛应用于目前的美元贷款市场中,但缺点是相较于复利SOFR,无法真正体现货币的时间价值,相较于期限SOFR,无法在利息期前获得相关利率。

(2)复利SOFR(CompoundedDailySOFR)计算利息:与上述单利计算类似,区别在于其复利计算利息,也即利息不断复利增加。在APLMA及LMA发布的模板文本中有该等建议的复利计算公式;

复利SOFR的优点是其反映了当前的市场利率情况,以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但缺点是相较于单利SOFR,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方式,对银行来说需要设置比较复杂的计算系统,相较于期限SOFR,无法在利息期前获得相关利率;

(3)期限SOFR(TermSOFR)计算利息:期限利率由芝加哥CMEGroupBenchmarkAdministrationLimited管理并发布,包括1,3,6,12个月四种期限。利息计算方式与之前LIBOR合同的计算方式类似,每个利息期前两个相关工作日取该等期限利率;

期限SOFR的优点是在每个利息期之前即可获得数值,缺点是与LIBOR相同,为预期数值,无法体现市场实际情况。

上述三种方法没有所谓的好坏,而是取决于银行内部的规定和借贷双方的协商结果。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银行会选择单利SOFR或者期限SOFR计算利息。但有部分观点认为,期限SOFR为临时解决方式,市场上最终还是会广泛采取单利SOFR或者复利SOFR作为美元贷款的基准利率。

为顺利完成LIBOR至SOFR的转换,市场上有部分合同已经加入了利率转换(RateSwitch)条款。针对此类合同,不要误以为万事大吉,一定要仔细阅读该等转换条款,判断是否还需要进一步签署修订协议以最终确认替代利率,及/或银行是否仍需要履行相关通知义务等。

针对目前尚未修订的合同而言,在决定了替换利率后,有如下两种修订方式:

(1)直接以选定的利率修订协议,将LIBOR相关条款删除的同时加入替换利率的相关条款,无需利率转换机制;

(2)经过渡期后转换,也即加入上述的利率转换条款,在到达利率转换触发时间后,适用相关选定的替代利率。

替换利率可以为选定的SOFR,也可以为固定利率等形式。

存量贷款在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6月30日发生在利息期中间,那么各方需要考虑该利息期到底使用何等利息。市场上的模板大部分推荐就该利息期,继续使用期限LIBOR,因为该LIBOR已经在该利息期前被确定。但是该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各方的协商结果;

就LIBOR和SOFR的差值部分,考虑是否加入上文所述的CreditAdjustmentSpread(调整利差)。CreditAdjustmentSpread可各方商议决定,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取ARRC(替代基准利率委员会)通过路孚特(Refinitiv)终端公布的其推荐的调整利差值(计算方式为取LIBOR和SOFR之间过去五年利差中间值,确定日期为2021年3月5日),其中1个月产品为0.11448%,3个月产品为0.26161%,6个月产品为0.42826%;

考虑补利差(BreakCosts)条款是否保留。补利差(BreakCosts)为现有LIBOR贷款协议中非常常见的概念,其主要适用于如果借款人希望提前还款且提前还款的时间不在某个付息日,则借款人需要弥补银行在该等实际还款日和付息日之间的损失。该概念产生的原因是LIBOR为银行预期的一个期限利率,其假定了银行在提供该等贷款时,匹配借入了相同期限相同金额的款项,因此如果借款人提前还款,则银行会蒙受相应损失。但是由于SOFR为隔夜利率,因此不存在上述匹配贷款的概念,继续适用补利差是否合适有待市场各参与方讨论;

目前就补利差问题,市场上无明确定论,但是一般来说银行仍然会选择加入补利差的概念,我所在近期的项目中看到有的银行会选择采取比较模糊的写法处理,比如“如果借款人不在利息期最后一天还款,而导致银行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成本和损失”,有的银行会选择收取固定的提前还款费用,有的银行则会考虑具体breakcosts想收取的是何等费用而定制化草拟该定义,比如写明该费用用于补偿由于终止对冲交易、及/或将还款的款项再投资而造成的损失等。

由于SOFR为后顾性隔夜利率,只有在第二天美国东部时间早上八点才可查询到前一天的利率,因此对银行计算某个利息期的利息造成诸多操作不便。为了使得贷款人仍然可以在利息期结束当天收到付款,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采取一段利息计算的回溯期(如五个银行工作日),比如利息期为6月1日至12月1日这段期间,那么利息观察期(observationperiod)为6月1日前五个银行工作日当日至12月1日前五个银行工作日当日,采用利息观察期间的利息作为利息期利率。

这种利息回溯计算方式有两种,有观察期平移的回溯机制(lookbackwithobservationshift)和无观察期平移的回溯机制(lookbackwithoutobservationshift,也叫滞后做法)。具体区别在于利率取值平移的情况下日历是否平移,采取有观察期则日历平移,意味着利用利息观察期间的利息乘以利息观察日内的日期来计算,周末及非银行工作日也按照利息观察期内的实际情况执行,采取无观察期平移,意味着用利息观察期间的利息乘以实际利息期内的日期的计算方式,周末及银行工作日按照实际利息期内的日期计算。目前比较广泛采用的是无观察期平移的回溯机制。

在现有的LIBOR贷款协议中,如果无法计算某一利息期的LIBOR数值,则存在多种替代计算方式,比如线性插值利率,参考银行利率等,同时在出现市场紊乱(无法取得参考银行利率或者银行提供资金成本大于相关LIBOR)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银行实际成本(costoffunds)计算。

在SOFR作为基准利率的协议中:

(1)若以单利SOFR或者复利SOFR作为基准利率:如果相关银行工作日当日SOFR无法取值,则市场上部分银行会选取CentralBankRate(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不时公布的由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US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设定的短期利率目标作为替代利率,如果该值不存在,则使用银行实际成本(costoffunds)计算;另外,如果出现银行提供资金成本大于某个利率数值时(单利SOFR情况下为相关利息期各天的利率平均值(包含相关的调整利差,如有),复利SOFR下为相关利息期的累计复利利率加上相关调整利差(如有)),则会被贷款协议认定为发生市场紊乱事件,此时将采用银行实际成本(CostofFunds)计算基准利率;

(2)若以期限SOFR作为基准利率:如果当下利息期不存在期限SOFR,则市场上部分银行会选取和LIBOR一样的替代机制,如取线性差值利率,历史期限利率等(目前有部分银行也在考虑用上述单利SOFR或者复利SOFR来作为期限SOFR的替代取值),如果上述替代利率仍然无法计算,则使用银行实际成本(CostofFunds)计算。另外,如果出现银行提供资金成本大于期限SOFR时,则会被贷款协议认定为发生市场紊乱,此时将采用银行实际成本(CostofFunds)计算基准利率。

综上可见,LIBOR至SOFR的转换需要各方的努力和配合。无论是用SOFR计价的新项目,还是存量协议的变更,都建议交易各方寻求律师协助来草拟文件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谈判,使得各方的商业意图可以完整地体现到相关协议中。尤其在一些不仅只有贷款协议一份文件的交易中,合同与合同之间存在相互联动,这时候就需要各方及律师仔细审阅文件,确保该等LIBOR转换工作全面而准确。

从实践角度来说,在复杂的项目(如涉及有限追索、风险安排复杂的项目融资,或是各方意见不同的银团贷款)中,一般采取一是一例,也即每个项目都聘用独立的律师来审阅、沟通及修订文件,但是在一些关系比较清晰且文件简单的项目(如流动资金贷款,双边贷款等)中,选用创新的科技形式(如程序批量替换或者AI替换)来协助该等修订逐渐成为趋势,该等创新形式不仅可以加速转换的进程,也可以减少贷款人和借款人的相关花费。截至目前,我所参与了诸多以SOFR计价的新增美元项目以及LIBOR转SOFR的修订项目中,且正在为某一大型国际银行进行其批量LIBOR转SOFR的合同修订工作。

[1]查询SOFR网站:https://www.newyorkfed.org/markets/reference-rates/sofr

如果对本文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本文作者吕康毅、聂伟竹。

相关阅读:LIBOR等基准利率变更–作为贷款人和借款人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请扫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基准贷款利率是多少?各银行上浮值是多少?

不同性质与不同信用的贷款利率上浮值不同银行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的信用情况等综合评价的,根据信用情况、抵押物、国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如果各方面评价良好,不同银行执行的房贷利率有所差别,2011年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或1.05倍。从2012年开始,多数银行将首套房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3月下旬,已有中行、农行和工行等国有大行开始落地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优惠。部分银行利率最大优惠可达8.5折。现行基准利率是2011年7月7日调整并实施的,利率为五年期以上7.05%,优惠后月利率为7.05%*0.85/12

【会员观市】全球基准利率改革系列:SOFR掉期与国债期货的久期对冲比较简析

全球基准利率改革系列之三十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在于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各类风险对冲手段,利率衍生品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于工商企业锁定浮动利率负债成本,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久期对冲。久期对冲(durationhedging)的两种常用的线性衍生工具是美国国债期货和美元利率掉期(IRS)。对两种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操作、会计等方面的考虑。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当后疫情时代叠加全球基准利率改革,利率掉期相对于国债期货在美元久期对冲方面的优势有所增加,投资者在选择对冲工具时所考虑的因素正在变化。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债期货和利率掉期这两种主要的美元久期对冲工具。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基差风险的历史变动,发现美元LIBOR转向SOFR提高了掉期的久期对冲效果。第三部分分析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国债期货对现券在超长期限上的错配程度有所增加,SOFR利率掉期的优势相对上升。

当前的两种美元久期对冲工具

久期对冲是指通过衍生工具管理债券投资组合的利率风险,国债期货和利率掉期是美债投资组合久期对冲的常用工具。

图1:美债投资组合风险及对冲方式示意图

在两种美元久期对冲工具中,国债期货是以国债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工具;利率掉期则需要挂钩短期的基准利率指标,包括USDLIBOR、EFFR和SOFR等,最主流的指标在基准改革前为USDLIBOR,在改革后被替换为SOFR。

当前美元基准利率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在SOFRFIRST政策和“NONEWLIBOR”监管指引的共同作用下,SOFR当前已成为美元利率掉期的最主流指标,根据DTCC的统计,SOFR占新增美元利率掉期的比重已达90%。国债期货和利率掉期的具体对比如表1。

表1:国债期货与SOFR利率掉期的久期对冲比较

数据来源:巴克莱。

LIBOR转向SOFR提升了掉期的久期对冲效果

在表1中,影响美债投资组合久期对冲的最重要因素在于:衡量利率风险的国债收益率与对冲工具(掉期或国债期货)利率的相关性,量化后即为基差风险。在使用掉期进行对冲的情景下,基差风险来源于掉期点差(swapspread,同期限的掉期利率与国债收益率之差)的波动。SOFR对LIBOR的替代,整体上降低了掉期点差的波动,提升了掉期对投资组合的久期对冲效果。

1、掉期点差的来源

各利率指标的掉期点差普遍存在,比如SOFR长期呈现负的掉期点差,主要原因在于:

1)SOFR掉期利率是对未来隔夜利率的预期均值,主要受到货币政策及预期影响,可看作是若干短期利率的均值;国债收益率是长期利率,反映了在货币政策预期下市场对长期无风险资金融通的定价。国债收益率一般高于SOFR掉期利率,且期限越长越明显。

2)市场参与者整体对国债是净多头(净空头为发行人——美国财政部),疫情之后财政扩张加大了国债发行量,叠加通胀高企的影响,共同促使了收益率的上行;而利率掉期市场不仅不存在类似的久期偏差(durationbias),而且负有相对固定金额支付义务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退休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巨大,且在利率掉期方向上集中于“收固定/付浮动”,大量交易需求相对拉低了利率掉期价格。

3)负的SOFR掉期点差主要体现在长期限上。当前2年以内的SOFR掉期点差为正数,原因主要在于短期国债的供需失衡。

图2:国债收益率(绿)及SOFR利率掉期(蓝)曲线(2022年9月9日)

数据来源:彭博。

2、掉期点差的波动

掉期点差的波动衡量了久期对冲的基差风险,由于LIBOR和SOFR在利率成分上具有差异,使后者的基差风险更低、久期对冲的效果更好。直观来看,美元LIBOR是包含银行信用风险的期限利率,SOFR代表了以国债为抵押的隔夜融资利率中枢,因此与LIBOR衍生品相比,SOFR衍生品与国债组合利率风险的相关度更高。进一步比较历史价格发现:在短期限(2年),USD3MLIBOR掉期点差的波动性显著大于SOFR掉期点差;但是在长期限(30年),二者的波动性几乎相同。该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率成分的差异:不同于SOFR和国债利率,LIBOR含有信用风险溢价;在金融危机发生时,SOFR因宽松货币政策、国债利率因避险情绪升温,均出现快速下降,但LIBOR则会经历短暂上涨后再回落,掉期价格可以看作利率指标(SOFR、LIBOR)的当期值和一系列未来预期值的平均数,因此期限越短,则LIBOR掉期点差的波动性越高于SOFR掉期点差的波动性。

图3:2年期的USD 3MLIBOR掉期点差和SOFR掉期点差

 SOFR于2018年4月2日正式推出,更久的SOFROIS历史数据由彭博根据EFFROIS及EFFR与SOFR点差拟合而成。

数据来源:彭博。

图4:30年期的USD 3MLIBOR掉期点差和SOFR掉期点差

数据来源:彭博。

后疫情时代,掉期在久期对冲方面的

相对优势增加

在后疫情时代,市场预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动加剧,美元利率市场的波动显著提升,而且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久期对冲工具时,在超长期限(大于25年)上,当前的SOFR利率掉期较国债期货在对冲效果上的相对优势正在增加,同时强制中央清算有望为SOFR利率掉期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1、超长期国债期货对现券的错配程度增加

一些国债期货不按照标准国债进行报价(标准国债报价举例:10年期国债期货是按照一个(假想的)息票利率为6%、10年期的国债进行报价的),例如超长期美国国债期货合约(unltra-bond(WN)contract,简称超长债期货),按照不小于25年的国债进行报价。当前20年到3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完全倒挂,导致目前超长债期货的最廉券(CTD)为25年期国债。

今年,在美国国债市场波动性增加、20年期美国国债削减发行、美联储缩减购债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显著影响着市场对最廉券的选择,超长债期货对国债的错配正在增加。以20年期国债为例,自2020年5月财政部再次引入以来,存在初期发行量过大、市场接受度不高等问题,一直以来出现明显的供需错配,20年期收益率显著高于邻近期限。8月美国财政部再融资会议确定:对20年期国债的新发行和增发规模销减20亿美元,幅度高达其他各期限(2年、3年、5年、7年、10年和30年)销减规模的2倍,但当前10年至到30年的收益率曲线形态还未恢复正常。若未来财政部继续加大销减力度,则对最廉券的选择带来重要影响。

图5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2022年9月9日)

数据来源:彭博。

图6展示了超长期国债期货所隐含的最廉券收益率与“25年+”国债指数收益率之间的点差(标识为“25-30yvsWNimpliedyield”,刻度见左侧Y轴),以及SOFR掉期利率与“25年+”国债指数收益率之差(标识为“25ySOFRvs25-30y”,刻度见右侧Y轴)。可以看到,在超长期限上,相比SOFR掉期,国债期货对现券的错配程度更大、点差的均值复归趋势更弱。当前超长期美国国债期货占整个美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比重约10%(按未到期合约金额统计),上述变化对期货市场整体带来一定的影响。

图6:相比SOFR掉期,超长期国债期货对现券的错配程度更大

数据来源:巴克莱银行。

2、SOFROIS强制中央清算有望推进

当前国际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CCPs制度),原因在于其有效缓释了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中央对手方清算制度的源头可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参与者更加重视场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问题,国际监管也对信用风险控制更加严格,相继出台了《多德弗兰克法案》(美国)、《欧洲市场基础设施法案》、《融资工具法案》(欧盟)等监管制度,要求对符合规定的衍生产品强制中央清算,对未采取中央清算的交易需通过双边押品管理进行风险缓释,因此CCPs制度在场外衍生品交易中被广泛运用。当前,国际市场上绝大多数利率掉期交易通过CCPs清算,主要清算机构有伦敦清算所(LCH)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前者市场份额约90%。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对于挂钩SOFR等新基准的OIS交易,LCH已经可以提供中央清算,为全球交易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在美元OIS交易中,仅3年及以内期限挂钩EFFR的交易属于《多德弗兰克法案》强制中央清算的范畴。对此,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曾于2021年7月中旬表示,将争取在2022年完成关于强制清算的法案修订,截至目前CFTC还没有相关消息发布。若进行顺利,则会为SOFROIS交易双方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SOFROIS作为久期对冲工具,相对优势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1.全球基准利率改革及对衍生品业务影响

2.剑及履及,积微成著——英镑基准利率改革监管动态

3.巨轮入海,徐徐图之——美元基准利率改革之ARRC篇

4.谋而后定,行且坚毅——基准利率改革下的衍生品业务实践与建议

5.醉翁之意,弦外之音——CCPs贴现利率转换那点事儿

6.与时偕行,积以为常——新基准利率计息、付息模式简析

7.逆水行舟,曲折前进——疫情是否阻滞了基准利率改革?

8.出其不意,利弊相权——简析现金产品与衍生品的利率协调转换

9.姿态各异,静观成形——新基准利率计付息中的那些“魔鬼细节”

10.革故鼎新,循次而进——CCPs贴现利率成功转换及衍生品利率转换终版方案推出

11.侧重有异,各取所长——简析英镑新基准的前瞻性期限利率

12.应许之地,或有可依——改革“豁免”困难合约、美元LIBOR延期退出政策分析

13.尺有所短,另辟蹊径——基准利率改革中新生的期限和信用利率指标

14.雷同一律,倍道而进——中央对手方利率衍生品交易的转换政策简析

15.转换大幕,正式开启——FCA发布声明确认LIBOR停用时点

16.割裂之下,慎终如始——美元LIBOR对SOFR的政策点差和市场点

17.举足轻重,道阻且长——对新基准利率期权的现实观察与未来思考(上)

18.和光同尘,迁思回虑——对新基准利率期权的现实观察与未来思考(下)

19.应时而生,日日常新——新基准时代的那些前置期限利率,一个综述

20.狭路相逢,唯快不破——SOFR前瞻性期限利率及与BSBY的对比分析

25.主戏渐临,知微见著——关于基准利率改革中的那些风险(下)

26.一依旧式,以往鉴来——紧缩周期中的美元货币市场及SOFR(上)

27.变化同源,截然有异——价格型货币政策对SOFR、LIBOR影响探析

28.预期之下,联动加强——紧缩周期中的美元货币市场及SOFR(下)

29.从基准利率指标看美国货币市场产品结构

30.有序推进,变化出新——近期美元LIBOR转换及SOFR市场情况

31.中美货币市场及基准利率体系简析

什么替代了基准利率

LIBOR替代基准利率是使用有担保还是无担保利率,取决于该国金融市场结构。美国使用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英国使用无担保隔夜指数均值SONIA、瑞士使用有担保隔夜平均利率SARSON、欧洲使用无担保欧元隔夜指数均值EONIA。对于银行信用...

央行确认上调slf利率什么意思

是基准利率而非我们一般人认为的银行存款利率基准利率是对于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取资金来说的商业银行在办理其客户存贷时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进行调整以赚取利差

【sofr基准利率(基于SOFR的美元基准利率改革进展及影响)】相关文章:

  • 返回顶部